朋友圈的岁月

平安老爹

<h3>  又一年岁月将尽,新春在即;</h3><h3> 又一次朋友相聚,共话当年。</h3> <h3>  诚挚地欢迎你们,我的<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朋友!</span></h3> <h3>  应邀而来的有三十二位――知青夫妻,知青家属,以及几位稍年轻的朋友。</h3><h3><br></h3> <h3>  青春的风采变成记忆,哪里去找当初的英姿倩影?</h3><h3> 再回首,蓦然发觉,我们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人生路。</h3> <h3>  我们的人生,是从五十年前下乡开始的。</h3><h3> 那时我们无法选择,更不可能左右命运。</h3><h3> </h3> <h3>  朋友圈中,有位“乡龄”更长,1965年下乡的女知青。</h3> <h3>  在“社员都是向阳花”的时代,她是贫瘠的山区公社最艳丽的向阳花。</h3> <h3>  谈“有悔”“无悔”其实无意义,“战天斗地”不过是笑话。一代人教育的缺失,对个人,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慢慢才显现的。</h3> <h3>  下乡,就业,成家,贯穿我们人生的第一个十年。</h3> <h3>  卡房百货商店。</h3> <h3>  女机修工。</h3> <h3>  分工在卡房商店的五个男知青。</h3> <h3>  幼儿园老师为小朋友表演节目。</h3> <h3>  在乡镇,在工厂,在商店,我们从事最基层的工作。</h3> <h3>  文艺宣传队的乐手,当上了图书馆管理员,或许,这里离知识更近。</h3> <h3>  虽然样板戏教导我们,正面人物是不谈情的,但是,爱情照样降临在一无所有的知青身上。各种旋律的小夜曲,构成了我们青春的华彩乐章。</h3> <h3>  归国读书的华侨同学,当同伴们纷纷出国时,一个姑娘含情脉脉的目光留住了他,把他牢牢拴在这块土地上。</h3> <h3>  派出所的小民警爱上了售货员。姑娘的父亲是“历史反革命”,他必须在警服和爱情之间选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爱情。</h3> <h3>  当过店员的体育教师,矫健的身影,倾倒了乡村中学的初中女生。一絲情愫扎根在少女情窦初开的心扉。她还有个梦想:当个女医生。他并不知觉,心另有所属。</h3> <h3>  那时的结婚仪式是开会,领导要出席,还会讲话,或许还带上一句:“……在革命路线的指引下。”</h3> <h3>  青年男女一见钟情。虽然有“革命路线”指引,可仍然会一拍两散,劳燕纷飞。</h3> <h3>  我们人生的第二个十年,是个激情澎湃的时代。</h3><h3> 拨乱反正,头上的乌云不见了,政治压力消失了。知识被重新定位,知青们才发现,知识是如此重要。</h3> <h3>  电大,爸爸大学生,妈妈大学生和更年轻的朋友同窗共读。</h3><h3> 同一间课堂,没有了年龄的差距,共同追求,而成挚友。</h3> <h3>  我们认真工作,养儿育女;</h3><h3> 我们刻苦学习,想改变自已。</h3> <h3>  凌空腾飞,是那个年代的心境。</h3> <h3>  我的同事和同龄人,因参军而免去下乡,还有个身份――“知青家属”,一个憧憬舞蹈艺术殿堂<span style="line-height: 1.8;">的</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编导。</span></h3> <h3>  一个怀揣文学梦的电视台年轻记者,一份淡泊绵延的友谊。</h3> <h3>  知识改变命运。</h3><h3> 有人从工厂走进机关,有人从基层走上管理岗位。</h3> <h3>  一个曾经的乡村商店员工,跨进司法警察队伍。</h3> <h3>  时代急迫需要科学技术方面的人才,而我们只能去学习文科类和管理类的知识。朋友圈里没有一个科技工作者,就是在文科学科上也没有成家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哀。</h3><h3><br></h3> <h3>  九十年代,一个浪潮汹涌澎湃的时代。有人在坚守,有人在逐浪。四个同一单位的同事,全都离去,重新给自己定位。</h3> <h3>  1993年,首届“昆交会”,云南改革开放的一个标志。</h3><h3> 接下来就是企业破产,重组,下岗,再就业。</h3> <h3>  某高校图书馆。</h3> <h3>  舞蹈教学</h3> <h3>  曾经的新闻记者辞职了,游走在各个文艺项目和经济项目之间。</h3> <h3>  与劳教学员交谈。</h3> <h3>  在国外一所美术学院参观考察。</h3> <h3>  招生工作现场。</h3> <h3>  一门三画家写生。</h3> <h3>  等待就攴,攴巾纸也是教材。</h3> <h3>  文化干部机关干部走上市场管理。</h3> <h3>  </h3> <h3>  不必讨论得失对错。</h3><h3> 有人说,工作贵在坚持;</h3><h3> 有人说,人生重要的是阅历。</h3> <h3>  青春的大学生。</h3> <h3>  香港中文大学办公室前。</h3> <h3>  我们自身教育的欠缺,我们对下一代寄以更多期望。</h3><h3> 老鸟飞不高,飞不远,希望小鸟们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h3> <h3>  暑假的旅行。</h3> <h3>  假期学习更不放松。</h3> <h3>  新千年的钟声敲响,欣喜之后,才明白我们都老了,进入了人生的秋节。</h3> <h3>  我们的称呼不再是小袁小曾小胡小蒋,似乎很早就变成了袁局曾书记蒋科胡館长,无官无衔的,也是个王老师傅。</h3> <h3>   历史开了个玩笑,“历反”重新正名:抗战老兵。</h3><h3> 前“国军”军官的军礼,是很标准滴!</h3> <h3>  曾经的放弃,收获了四世同堂的幸福。</h3> <h3>  研究一所学校的建设图纸。</h3> <h3>  兢兢业业的党务工作者。</h3> <h3>  月老在前体育教师身上拴了几根红线,最后在干练的女医生那里拴成死结。别惊奇,她就是当年倾慕他的山村女学生。少女时的两个梦想全都实现,人生赢家啊!</h3> <h3>  一次成功演出的谢幕。</h3><h3> 自由艺人牵手了一位著名的歌唱演员。</h3> <h3>  成功举办个人画展。</h3> <h3>  和著名艺术家合影。</h3> <h3>  放到更大的背景去看,朋友圈里没有特别值得炫耀的成绩,也没有很高的地位。说起来,我们都是些普普通通的人。</h3> <h3>  在祖国从贫困走向富强的过程中,我们不是旁观者,而是参与者,是建设者。</h3><h3> 我们是小花小草,我们和同龄人一起,构成一幅绚丽画卷的底色。我们是小沙小石,我们和同龄人一起,筑成祖国最坚实的基础。</h3> <h3>  再回小山村,四十年前绘制的画像依然还存在。</h3> <h3>  论坛发言。</h3> <h3>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下一代逐步走向社会,成为各单位的骨干。新的一代已经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h3> <h3>  美国一所大学,課题讨论。</h3> <h3>  下一代大学教师。</h3> <h3>  新千年的第二个十年,我们的新称呼是爷爷奶奶公公婆婆,我们新的学习内容是孙子兵法,我们的新岗位是管理孙辈。</h3><h3> </h3> <h3>  我们还要在社会上寻找新的位置。</h3> <h3>  老了还能当孝子,真好!</h3> <h3>  别问是谁家的孙男孙女,他“她”们的祖辈有个共同的名字――知青。</h3> <h3>  举杯吧,朋友!</h3><h3> 青春早己离开我们,工作离开了我们,岁月也在离开我们,可是,友情没有离开我们,快乐没有离开我们!</h3><h3> 只要我们愿意,友情和快乐,永远都不会离开我们!</h3> <h3>  为我们流逝的青春,为我们流逝的岁月,为我们的友情和快乐,干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