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 style="font-size: 20px;"> 故乡是根,是魂。</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游子们总会在合掌开掌之间将故乡默念成诵。任时光流转,世事沧桑,那一份故乡的眷恋之情,永不淡去。</b></p><p><br></p> <p><b style="font-size: 20px;">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桐大槐树。600多年过去了岁月改变了她的容貌,却始终无法抹去血缘的印记,无法抹去华夏儿女对老家山西刻骨铭心的记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b></p><p><b style="font-size: 20px;">《洪洞大槐树移民后裔家谱》有:</b></p><p><b>李氏家谱、王氏家谱、张氏家谱、周、武、乔、贺、赖、吴、徐、梁、宋、冯、于、董、萧、傅、沈、曾、孙、郭、马、罗、贾、丁、魏、薛、程、曹、袁、邓、许、叶、阎、余、潘、杜、何、陈、杨、赵、戴、夏、钟、刘、胡、朱、高、林、黄、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谭、廖、邹、熊、白、郑、谢、韩、唐、崔、康、毛、邱、秦、江、史、顾、侯、邵、孟、龙、万、段、雷、钱、汤、彭、吕、苏、蒋、尹、黎、金、陆、郝、孔、庞、樊、安、颜、倪、严、易、常、龚、文、牛、温、芦、季、俞、殷、章、鲁、葛、韦、施、陶、洪、翟等姓氏家谱。</b></p><p><b> 明代年间,1230个姓氏,从这里迁往全国各地直到走向世界。</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乡愁,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爱,是一种对故土和亲人浓浓的思念和依恋。</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女娲补天、愚公移山、尧封丹朱、蚩尤冶铁、舜“耕历山、渔于获泽”,禹凿石门、商汤桑林祈雨等一系列神话故事从这里传出,塑造了华夏民族的性格,珍存了天地变迁的记忆。</b></p> <p><b style="font-size: 20px;"> 五台山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b></p> <h3>五台山,2009年五台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现存有唐代以来7个朝代不同风格的寺庙68处,见证了近两千年佛教中国化的成功演变和东亚地区的传播过程,孕育了世界佛教文殊信仰中心。<br></h3> <h3>菩萨顶位于五台山台的灵鹫峰上,寺庙整体金碧辉煌,绚丽多彩,是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时的行宫,具有典型的皇家特色,是五台山最大的喇嘛寺院,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h3> <h3>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千百年来一路奔流而下,滚滚长河入东海,铸就了中原大地灿烂文化。</h3> <h3>壶口瀑布,是黄河中游流经晋陕大峡谷时形成的一个天然瀑布。瀑布宽达30米,深约50米,最大瀑面3万平方米。与德天瀑布、黄果树瀑布同为中国三大瀑布。<br></h3> <h3>晋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后而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园林,为晋国宗祠。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br></h3> <h3>临汾,是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有"华夏第一都"之称<br></h3> <h3>尧庙,建于临汾。临汾史称平阳,《尚书》载“尧都平阳"。司马迁《史记》云"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足见华夏文明自尧始。 </h3> <h3>蒙山大佛,是一尊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寺底村西北的摩崖大佛,为太原市文物保护单位。蒙山大佛开凿于北齐天保年间,原是蒙山开化寺后的摩崖佛像。唐高祖李渊、唐高宗李治与皇后武则天、后唐武皇帝李克用、后汉高祖刘知远都曾来此礼佛。<br></h3> <h3>永祚寺,始创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初名永明寺。万历三十六年,五台山高僧妙峰(福登)和尚奉敕续建,易名永祚寺。<br></h3> <h3>恒山,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具有五岳之称的北岳,为中国地理标志,是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br></h3> <h3>悬空寺,始建于一千四百多年前北魏后期,是我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壮观“二字,刻在悬空寺北的岩壁上,笔力遒劲,气势磅礴,相传唐代大诗人李白亲笔所书。<br></h3> <h3>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石窟艺术宝库。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br></h3> <h3>雁门关,位于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著称,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br></h3> <h3>平型关,明正德六年修筑内长城时经过平型岭,并在关岭上修建关楼。平型关周围九百余丈,南北东各置一门。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于此峻岭雄关,首次集中较大兵力对日军进行的一次成功伏击战,取得首战大捷。<br></h3> <h3>娘子关,现存关城建于明代,娘子关有万里长城第九关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城堡依山傍水,居高临下,建有关门两座。东门为一般砖券城门,额题“直隶娘子关”,传说为唐代平阳公主驻防时所建。<br></h3> <h3>绵山,因自然景观奇险秀和春秋晋国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于此而著称,寒食节也源于此。最高海拔2566.6米,山光水色,文物胜迹,佛寺道观,集于一体,是山西省重点风景名胜区。<br></h3> <h3>平遥古城,是一座具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她也是中国汉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申报世界遗产获得成功。</h3> <h3>古城西大街,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日升昌票号"汇通天下"。<br></h3> <h3>乔家大院,位于祁县,始建于1756年,是一座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宅。大院陈展有五千多件珍贵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晋中一带为主的民情风俗。也体现了中国清代民居建筑的独特风格,具有相当高的观赏、科研和历史价值,是一座无与伦比的艺术宝库。<br></h3> <h3>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为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和中国“质量万里行”全国示范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h3> <h3>永济鹳雀楼,位于永济市蒲州古城西向的黄河东岸,是北周时兵家修建。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地理位置优势、风景秀丽,唐宋时期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其中王之涣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堪称千古绝唱。</h3> <h3>普救寺,位于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的塬上。 [始建于唐武则天时期,原名西永清院,是一座佛教十方禅院。元代王实甫《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中说的“红娘月下牵红线,张生巧会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就发生在普救寺内。 “梨花深院”,白马解围之后张生移居的“书斋院”穿插其间。寺中的莺莺塔,不仅形制古朴、蔚为壮观,而且以奇特的结构,明显的回音效应著称于世。方志中称之“普救蟾声”,为古时永济八景之一。由于《西厢记》的问世,寺内的舍利塔也被更名为“莺莺塔”而闻名遐迩。而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撼动着人们的心灵,使它成为蜚声著誉的游览胜地。</h3> <h3> 黄河铁牛,位于蒲州古城西门外,黄河东岸。后因黄河东移,开元铁牛等没入水中,开元铁牛是蒲津渡遗址最突出、保存最完整,最具观赏价值文物。观赏铁牛、蒲津桥等唐代开元年间的遗物,可领略大唐盛世筑桥工程一斑。</h3> <h3> 解州关帝庙:为武庙之祖,地处山西运城市解州镇西关。创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年),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和武庙,被誉为“关庙之祖”、“武庙之冠”。庙内悬挂有康熙御笔“义炳乾坤”、乾隆钦定“神勇”、咸丰御书“万世人极”、慈禧太后亲书“威灵震叠”等匾额,代表建筑是“春秋楼”。 解州关帝庙景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2年,“关圣文化建筑群”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h3> <h3> 运城盐湖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由于其盐含量类似中东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誉为“中国死海”。</h3> <h3> 李家大院,是清至民国时期晋南首富李子用的家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落在万荣县闫景村,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并称为“晋商三蒂莲”,素有“乔家看名,王家看院,李家看善”之说。 整体建筑为竖井式聚财型山西四合院,同时吸纳了徽式建筑风格,因李子用曾留学英国,部分院落为“哥特式”建筑,是南北融汇、中西合璧、三晋无匹的晋商大院,浓缩着汉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着极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h3> <h3>上党门,是隋代上党郡署的大门。始建于隋开皇年间。唐玄宗李隆基任潞州别驾时,在衙署内大兴土木,增建飞龙宫、德风亭。最盛时亭堂楼宫有280余间。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h3> <h3>五凤楼,位于长治县境,是玉皇观的山门,高达五层,约20余米,层层挑角飞檐,远近层叠,华檐翠壁,琉璃脊兽,光彩耀目,风华多姿。楼下八封灶顶,结构精巧。该楼建于元朝,明朝万历、清朝乾隆、嘉庆、同治年间曾四次修葺。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h3> <h3> 榆次老城,是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建,历史悠久,人文古迹丰厚。城隍庙是目前全国保存最完整,属国家一级保护文物。</h3> <h3>榆次老城占地一百万平方米,古建筑群和园林建筑面积六十万平方米。一道"馆园合一"的宏伟景观。<br></h3> <h3>历山,总面积为100平方公里,最高峰舜王坪,海拔2358米,。相传舜王当年耕治此山时,曾编制了黄河流域的物候历——《七十二候》,故后人称此山为历山。境内峰峦叠翠,高距云表,保存着华北地区仅有的一片原始森林。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br></h3> <h3>祁寯藻: 嘉庆进士。历官至军机大臣,左都御史,兵、户、工、礼诸部尚书等等,道光十九年,赴福建筹办海防,查禁鸦片。咸丰帝即位,更得重用。同治元年,供职弘德殿,教同治帝读书。五年后卒。 谥号文端。世称“三代帝师(道光、咸丰、同治)” 、“四朝文臣”、“寿阳相国”。其书法由小篆入真行,师承二王,出颜柳,参以山谷,深厚遒健,自成一格,为清代中晚期著名书法家。</h3> <h3>无边寺,曾名白塔寺、塔外有七层,高40余米,为八角形砖木混。为宋代风格,每层出砖石檐、仿木斗拱和门窗,饰有风铎。塔内有九层,楼层有木构楼梯供攀登,在塔顶可眺望太谷城。</h3> <h3>晋城珏山风景素以险峻、雄奇驰名,古有“晋魏第一奇”之美称。是中国百佳避暑名山。<br></h3> <h3>玉皇庙,位于晋城府城村。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贞祐年间部分被毁,元至元元年(1335)重建。占地4000余平方米。玉皇殿为北宋遗构,成汤殿建于金,余为元明清建筑。玉皇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悬山顶。各殿内有宋元明塑像三百余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br></h3> <h3> 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是中华第一大帝,是农业之神,医药之神,史称农皇。庄里村炎帝陵是我们炎黄子孙寻根问祖、谒陵扫墓的神圣之地,是中华第一陵。<br></h3> <h3>战国末年,秦以武力扩张,兼并别国。公元前264年,秦军再攻上党,赵将廉颇镇守长平,双方长久相持。赵王听信谣言,派赵括来代替廉颇。赵括只懂得纸上谈兵,少实战的经验又轻敌出击。秦国将领白起设伏兵包围赵括军队,并截断赵军粮道。赵军最终战败,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20万降兵。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br></h3> <h3>皇城相府(又称午亭山村)总面积3.6万平方米,是清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三级、《康熙字典》总阅官、康熙皇帝35年经筵讲师陈廷敬的故居。是一处罕见的明清两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专家誉为“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br></h3> <h3>皇城相府,因康熙皇帝曾两次驻跸于此,世人皆呼其为“皇城”。相府,是康熙皇帝经筵讲师陈廷敬的居所。</h3> <h3>王莽岭,位于陵川县境内,因西汉王莽赶刘秀到此地安营扎寨而得名。最高海拔1700余米。这里云海、日出、奇峰、松涛、挂壁公路、红岩大峡谷、立体瀑布,形成了八百里太行最著名的自然景观。李锐畅游景区后称赞道:“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须五岳攀。” <br></h3> <h3>锡崖沟挂壁公路,是开凿最早,工期最长、工程量最大的挂壁公路。绵长8公里,宏伟壮观。锡崖沟人是中国挂壁公路的鼻祖,他在历经数十年,用双手在绝壁上抠出的一条路!是唯一被编入《中国公路谱》的挂壁公路。</h3> <h3>晋城大阳古镇,始于春秋战国,秦代在此置县,汉承秦制且封侯于此,西晋设此为郡,它先后为县、侯国、郡的治所长达800余年。大阳冶铁、手工业悠久,被誉为“九州针都“。<br>“有官不到大阳夸”、反映出了明、清时期大阳的文运盛兴,仕官迭出。从西汉至明清,大阳的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的传奇人物。<br></h3> <h3>湘峪古城,建于明末崇祯七年。分内外双城,东西长280米,南北宽100-150米,占地面积约32500平方米。它四面环山,风景优美。远望去,屋依着城,城偎着山,粗犷雄伟,享有“中国北方乡村第一明代古城堡”的美誉。</h3> <h3>八泉峡,位于太行山大峡谷中段,流域总面积60.3平方公里,其中旅游开发可利用面积0.5平方公里。该峡谷集江河峡谷、石灰岩地区干旱峡谷和溪流峡谷诸般景致为一体。该峡气候湿润,植被良好,旅游资源丰美,地理位置处优,中国科学院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称之为“世界级极品旅游资源”。<br></h3> <h3>高望阁,位于壶关城西北。重建的高望阁耸立在栲栳山巅。阁高约70米,投资4000万元的高望阁 (相当于“2014年壶关县财政的十分之一)。</h3> <h3>壶关大峡谷,占地总面积约225平方公里。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最美十大峡谷、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攀岩基地”等荣誉称号。<br></h3> <h3>岁月沧桑,精神不死;追念及之,可歌可泣。</h3> <h3>刘胡兰,曾任山西文水县云周西村妇救会干部。1947年1月12日被捕后就义,时年仅15岁。毛泽东当年为其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br></h3> <h3>申纪兰,女,汉族,1929年12月出生于山西平顺西沟,历任金星农林牧生产合作社副主任、中共平顺县委副书记、山西省妇联主任、长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妇联第二至四届执委。1952年第一次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1979年、1989年两次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3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7年获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敬业奉献模范称号。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h3> <h3> 平顺县神龙湾天瀑峡主要景点有宑底村、千年红豆杉、祥云湖、悬崖栈道、一线天、玉龙瀑、挂壁公路、哈喽梯、千米大佛像、飞来石、恐龙谷等。</h3> <h3>穽底村坐落在平顺县太行山深处,是太行山的一处旅游胜地。小村依山傍水。祥云湖的狭长碧澈,宛若玉带环绕于群峰之中。站在观湖亭上远眺,祥云湖的水如翠玉般青碧;泛舟其上,小艇行在水中,激起道道涟漪,惊得湖面碎银荡漾;仰望两侧,峭壁狰狞,奇峰、怪石、绿叶、飞瀑,缓缓掠过,美景令人目不暇接。国画家、摄影师纷至沓来。<br></h3> <h3> 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br> 其形势险峻,历来被视为兵要之地。从春秋战国直到明、清,两千多年间烽火不息。<br> 在艰苦的八年抗战中,英雄的太行儿女浴血奋战,为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br></h3> <h3>太行山,记载着一场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汇聚着革命先烈为民族解放和独立而抛洒的热血,翻腾着一个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的古老民族的深厚情感。</h3> <h3>八路军太行纪念馆座落武乡县城,是一座全面反映八路军抗战历史的大型革命纪念馆,集旅游观光和博物馆价值为一体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和国家AAAA级别旅游景区。馆展有珍贵历史资料和革命文物。1988年开放纪念馆,2015年馆内进行了提升建造。</h3> <h3>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王家峪,位于武乡县东70华里处的丘陵山区,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八路军总司令部所在地。朱德、彭德怀、左权、邓小平、刘伯承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长期生活、战斗,指挥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争和政治斗争。1961年3月4日,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h3>1937年9月6日,八路军总部从陕西三原县云阳镇跟随贺龙领导的120师出发东进,并由芝川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荣河县(今万荣县荣河镇),开赴华北抗日前线。</h3> <h3>山西牺盟会决死队纪念馆位于沁县县城西湖之滨,始建于2005年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是山西规模最大,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和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抗战历史功绩的专题纪念馆。</h3> <h3>左权将军纪念亭就坐落在十字岭上。纪念亭高居于海拔1300余米的山巅西侧。左权将军纪念亭正面向南,两边檐柱上刻着“伟烈丰功卓著集民族正气贯古今”“忠肝义胆长存铭华夏英碑迪后人”的联句,正上方横额“左权将军纪念亭”七个镀金大字笔力奔放,为徐向前元帅于1987年4月所题,使纪念亭更为增彩生色。 左权铜像,是长江支队后代王欣捐赠。</h3> <h3>1938年4月八路军第129师主力及第115师一部在山西省武乡县长乐村对日军发动的一场急袭战,共歼灭日军22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对粉碎日军的“九路围攻”起了决定性作用。 在此次战斗中,129师386旅772团团长叶成焕殉国。</h3> <h3>1938年6月底,日军纠集8000 余兵力向绛县、垣曲进攻,以钳制抗日部队,解曲沃之围。为配合友军在晋南作战,八路军第115师344旅和第129师386旅之772团主力,从上党地区急进至阳城北部町店地区,并于7月3至4日在芦苇河一线设伏。以町店、义城、黄崖三村沿河岸为主战场, 共毙伤日军近千人,击毁汽车30多辆,缴获战马百余匹。重庆《新华日报》以《町店浴血战》为题作了报道。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同时播放了战斗消息。</h3> <h3>阳泉狮脑山百团大战纪念馆、纪念碑于1997年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h3> <h3>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兵工部奉命将兵工厂总部修建所转移到黄崖洞,并扩建为当时华北敌后我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在这里,八路军将士依靠黄崖洞“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关险要,进行了著名的黄崖洞保卫战,英勇抗击来进犯的日本侵略者。</h3> <h3>黎城县地处太行山腹地,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北方局、八路军总部、一二九师师部等重要机关曾在此长期驻扎。八年抗战,黎城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八路军和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下,为八路军坚持太行抗战赢得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广志垴位于黎城与襄垣两县搭界处,又名中阳山。</h3> <h3>老爷山,又称三嵕山。旧时因山上庙宇众多,又因当地居民对所有神灵一概称之为“老爷”,故俗称为“老爷山”。三嵕山神庙。我国远古时期“羿射九乌”和“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即发端于此。古舍利塔身上留存有百余个弹洞,是1945年上党战役老爷山打援歼灭战留下的历史见证。</h3> <h3>临汾战役由徐向前统一指挥所部第8、第13纵队和太岳军区部队及晋绥军区部队一部共5.3万余人夺取临汾。针对该城设防坚固和攻城部队重火器少等情况,决定以坑道爆破为主要攻城手段。战役于1948年3月10日发起。 临汾战役历时72天,共毙伤俘国民党军队2.5万余人,俘梁培璜。至此,晋南地区全部解放,吕梁、太岳两解放区连成一片。解放军第8纵队第23旅战功卓著,晋冀鲁豫军区前指授予其“临汾旅”称号。 </h3> <h3>磨盘垴——上党战役主战场之一。<br></h3> <h3> 板山,位于武乡县城东部。最高峰(花儿垴)海拔2008.5米,站在板山,八百里太行群峰尽收眼底。是融革命传统教育、自然风光浏览和消夏避暑的著名风景旅游区。</h3> <h3>“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 每逢佳节,我总是用诗、景融合,舒畅缠绵怅惘的乡情、乡愁。<br></h3> <h3>故乡,是我心中镌刻痕迹最深的山水画,每一道风景都是最浓浓故乡情。</h3> <h3>故乡,是我心中锈刻痕迹最深的山水画,每一道风景都是最浓浓的故乡情。以相逢为笺,以思念为笔,也书清风,也书明月,只将这一份诗情,写意静好的家乡。</h3> <h3>本人原创作品,拥有著作权。</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