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h3><h3> 2018年的12月30日下午江门市二中90周年校庆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我邀约了几个铁哥们同学一起参加。
<br></h3><h3></h3><h3></h3> <h3>次日江门新闻报道。</h3> <h3></h3><h3>江门市二中:当年一个响当当的名字。</h3><h3>为了这个名字历届有以下各届校友参加:
江门二中90周年校庆
校友团聚报名接龙
(请尽量于12月21日前报数):
1.>1976届高中1、2班约40人。
2.>1968届初一1班约26人;1968届高中约20人,合共约46人,安排同一间课室。
3.>1970届高中六连三排、六连四排, 合共约45人,安排同一间课室。
4.>1997届高中约40人;1994届初中约40人。合共约80人,安排相邻两间课室。
5.>2008届高中约30人。
6.>1996届高中约50人。
7.>1973届初中7班约35人。
8.>1967届初二4班约30人。
9.>2009届高中暂定30人(但会与实际情况有出入或会超出。)
10.>1994届高中约50人。
11.>1973届初中1班约30人。
12.>1991届初中约50人。
13.>2000届初中3班约15人。
14.>1979届高中班,暂定约30人。(但与实际情况有出入)
15.>1983届高中2班暂定14人。
16.>2004届毕业高中2班暂定26人。
17.>2011届毕业初中暂定约20人。
18.>1971届高中毕业6连1排17人、6连2排26人,两个排请安排同一课室进行活动。
19.>1971届初中约30人。
20.>2013届高中毕业暂定68人。2010届初中毕业约65人(共130人左右,建议安排相邻教室,两间够了)
21.>2000届初中1班约40人。
22.>1966届初三(1)10人初三(3)班约20人,1968届初一3班约20人,合共约50人拟同一课室活动。
23.>1982届初三(八)班约15人(到时可能会增加)。
24.>1969届初中二班约15人(到时可能会增加)。
25.>1978届初中年级约170人。
26.>1970届初中,1972届高中合用一间教室。
27.>1989届高中约20人。
28.>2003届高中3班 10人。
29.>1965届初中2班约20人。
30.>2002届初中2班约25人。
31.>1972届初中一连三班约15人。
32.>2009届初中25人。
33.>2017届初中200人左右。
34.>1966届高三3班共41人。
35.>1972届初中四连四班大约14人。
36.>1972届初中三连1排约20人。
37.>1974届高中75人。
38.>2001届高中4人。1992届初中5班2人。1986届初中8班1人。1963届初中5人。合用一个课室。
39.>2017届高中25人。
40.>1972届初中四连二排10人。
41.>1998届初中五班20人。
42.>1993届高中1班和4班合计约40人。
43.>1970届初中二连1排约20人。
44.>1998届高中1班10人。
45.>1995届初中毕业2班5班8班共约40人。
46.>2010届高中毕业15人以上。
47.>2001届高中一班 暂定20人。
48.>2015届高中毕业约52人。
49·>1980届高中约10人。
50.>1999届初中4班约15人。
51.>2013届高中约25人</h3><h3></h3> <h3>二中的变迁史</h3> <h3>很难才找到的校标照。</h3> <h3>历届毕业照墙</h3> <h3>哗,好长的毕业照,一个年级的师生吧。</h3> <h3>有人找到我的毕业照吗?有奖品</h3> <h3>出发前咸总请我们吃了午饭然后再去忙他的咸蜜事业。有冇人识红衫果条肥仔阿?</h3> <h3>介绍完学校环境到我们出场了,来个大姆指。</h3> <h3>两旁迎宾的师弟师妹们,冻到他们缩成一团。</h3> <h3>我来了。</h3> <h3>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机。</h3> <h3>虽然来得较早,人还是挺多的</h3> <h3>这张相片是历届拍毕业照的地方,现在已经拆了,传说中的:传统二中已死就是与这栋楼被拆有莫大关系。</h3> <h3>我们级一共4个班有200几人比较忙,我们几个先代表一下吧。</h3> <h3>偶遇初中杨同学,一年前见过,初中同班同学合影一个。</h3> <h3>釆访老校长,很多校友是冲着杨校长才回校聚会的。</h3> <h3>当年的老校长杨旺林,居然还认得出我,厉害👍。杨校依然精神矍铄,保养得很好👍</h3> <h3>当年二中旗帜式人物杨校,自然要合照留念一下。</h3> <h3>见到初中生理卫生老师:年纪老迈的雷老师,样子没怎么变。</h3> <h3>终于见到高中4班的女同学。</h3> <h3>这位校友:你明天上江门新闻了,心情如何?是不是很激动的样子阿?</h3> <h3>每个课室准备了几盒点心,给组织者点赞</h3> <h3>我们级在三楼的九四班课室,上讲台装下先。</h3> <h3>这个装得不错👍。</h3> <h3>既然来了,玩尽D。见过这么开心的老师吗?幸亏我不是老师,否则很多学生的人生观会发生突变的。</h3> <h3>让个讲台给其他人玩玩。</h3> <h3>这个红衣不良少年胡子留得这么长,肯定对现实不满,这句话当年高中的级长老邱同我讲过😄。</h3> <h3>大米煮老鸭</h3> <h3>靓仔:上课沟女,看粉刷。</h3> <h3>两位希客,高中毕业后冇见过了。坦率地说:我真的保养得还可以,给大爷笑一个😊</h3> <h3>开启小鸭上台批老鸭的模式,我俩是帮凶吧。</h3> <h3>欢迎回家</h3> <h3>我觉得这个姿势比较帅👍</h3> <h3>这是我见过最串的鸭,想只抽吗? 让单手。</h3> <h3>红衣男子:你要小心,别用肚腩压坏讲台。</h3> <h3>讲台下有人在泡妞。</h3> <h3>其他年级的人多且比较热烈。</h3> <h3>八十万禁军林教头是个万人迷,粉丝众多,可惜聚会当天没遇上,盗图吧。</h3> <h3>杨校永远是老大。</h3> <h3>准备去球场聚集</h3> <h3>这班学长比较有特色</h3> <h3>78届的师兄师姐们一届来了二百多人。</h3> <h3>准备向球场聚集。</h3> <h3>球场已经集结了很多人。</h3> <h3>终于在二中见到我们的泰斗人物,我的恩师:马老师,虽然我们经常见面。</h3> <h3>当年二中校队的左右护法后卫和教练。</h3> <h3>当年的政治余老师,后来二中副校长,后来去了政协,这次回来座主席台的,我们常见面的。还有我旁边的师姐可是八中的副校长。</h3> <h3>当年的英语李老师,现在是二中副校长,现在的旗帜式人物。</h3> <h3>三千多人的聚会,我还是选个高一点的地方拍照方更方便。</h3> <h3>全是人头。</h3> <h3>蜀军来了。</h3> <h3>反正就是人多。</h3> <h3>人人从众㸚</h3> <h3>舞台正在准备着。</h3> <h3>各位出席的校友,明天看江门新闻,看看自己有否上电视,我就是翻来覆去看了电视几十篇依然找不自己😊😊😊。</h3> <h3>视频一下再走吧。</h3> <h3>两位前校长到主席台就座。</h3> <h3>那个谁谁谁,不要阻挡Wifi。</h3> <h3>有人识这两个吗? 反正我不认识。</h3> <h3>一群群低头族,边玩手机边等开幕。</h3> <h3> 开幕典礼由现任张文伟校长发言。张校91年本科毕业就在二中任教。</h3> <h3>开幕式后先表扬一批先进是传统的惯例。</h3> <h3>表演正式开始</h3> <h3>人才辈出。</h3> <h3>师弟师妹们的精彩表演让其他校友看吧,我们先撤了。</h3> <h3> 学校聚会完要稳饭吃,首选我们的同学大口戴总位于潮江路港口中学同一侧的大口乐饭店,虽然门口的招牌还盖着红布尚未揭幕,今天是开幕的日子,我们先来开幕。这里洗菜、炒菜、上菜、吃饭、饮酒、洗碗全是同学。这里是今天的次聚会,同学更多,主要是原因是:出品上成,个个充当主人翁角色,比较有归属感。</h3> <h3>环境不错,先到先拍吧。企住果个肥仔,先拍照后再沟女。</h3> <h3>个个都是性情中人,交情深,一口闷,大家只管喝酒不看脸。</h3> <h3>杨公子身材保持得真好。</h3> <h3>Baby Face东哥,永远甘靓仔,羡煞旁人。</h3> <h3>敏姐比上次见靓女左。</h3> <h3>大口高中读二中感谢老马和我,我们是有故事的人。</h3> <h3>大圣驾到。</h3> <h3>肥强:饮酒而已,唔使冇眼睇。</h3> <h3>阮总到,阮总的鼻真灵,甘都嗅到我们在大口乐聚餐?肯定属🐶的。</h3> <h3>一群群在高谈阔论,开心之极。</h3> <h3>大口的主场,尽情吹吧、饮吧。多谢大口提供的饭店,大家尽情享受。</h3> <h3>冬阴功汤,美味可口。</h3> <h3>光叔这煲肥肠相当有水准。光叔不是自己剪出来的吧,否则我要吐了😄。</h3> <h3>完美演绎女巾帼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h3> <h3> 一帮极其能说、会道、识玩战斗机级别同学聚在一起,嬉笑怒骂此起彼伏直至深夜才曲终人散。</h3> <h3></h3><h3> 由商人2005年开始经营的江门市二中与当年我们公立的江门市二中有本质的不同,很多同学及校友都认为原来的二中校舍和标志性拍毕业照的房子己拆除意味着二中的精神己不再。
现在商业化经营当年招生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当年我们公立学校时的一中、二中高中一个年级各4个班,现在一中一个年级己经23个班。大家不可同日而语,时代不同,变化巨大。
本人对二中的感情很深,除了初中、高中在此渡过外。 这里是梦想开始的地方,思想、精神形成的地方,开始展露头角的地方。当年田径、足球场都有哥的江湖传说,我的确很感激我的老师们,学生在此向您们致敬。
我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老马肯定开心地笑到见牙不见眼,初中的语文老师刘级长肯定今晩托梦马叉几句,高一的大作家语文邝老师忙着创作肯定没有时间看,希望高二、三的语文甘老师老师也没时间看吧,我的语文水又平,愧对各位老师[。
最后还是多谢现在的江门市二中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给我们历届校友相聚,而且是没有赞助的,点赞一个。祝二中越办越好,传𠄘老二中的精神,让更多的老二中校友接受。<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