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太宗的超凡偶像 <h3> “这字写的太好了!太好了!”刚路过宫殿的程咬金被这喊声吓了一跳。只见唐太宗正抱着一本《兰亭序》在哪自言自语,“我要让全天下人都临摹《兰亭序》”。<br></h3><h3> 皇帝大人果然没有食言。第二天,所有的百姓都在拿着笔,疯狂地写呀写,一天内,皇帝收到了几百本《兰亭序》。</h3><h3> 不仅如此,唐太宗还把《兰亭序》带进了他的豪华大陵墓。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兰亭序》只是临摹版的,但也足够精彩的了。</h3><h3> 好了,今天的主角可以出场了,他就是唐太宗的超凡偶像,《兰亭序》的作者——王羲之。</h3> 2.有意义的饺子 <h3> 王羲之出生在当时大名鼎鼎的琅琊王氏。当时的西晋王朝十分混乱,各种匈奴入侵中原,让当时的皇帝十分恼火,扬言要击败匈奴。</h3><h3> 不久后传来消息——皇帝被匈奴抓走了。</h3><h3> 顿时,西晋乱了套,作为少有的聪明人,琅琊王氏集体搬家,来到了北方。同时,一个大胖小子降生了,他就是后来的王羲之。</h3><h3> 刚到新家连椅子都还没坐热,王羲之的爸爸便被叫去打仗了,他曾保证说自己一定会回来,后面真的回来了,只不过回来的是一盒骨灰。</h3><h3> 但在叔叔和伯伯的照料下,王羲之生活得很好,丝毫没有被他爸爸的死所影响。在王羲之到了少年时期,他的家人做出了一个决定——给王羲之请家教。</h3><h3> 上兴趣班是每一个孩子必须经历的,王羲之也不例外,只不过他的老师比较特别,是他的叔叔王廙。</h3><h3> 王廙是一个多面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就连杂技都懂一点。而王羲之最喜欢跟他学书法,十几岁就写得有模有样了,村里的人都夸他有天赋。</h3><h3> 都说“人禁不起夸”。被别人夸多了,王羲之开始骄傲了起来,不再努力练字,字越来越不如以前。</h3><h3> 一天,王羲之上街游玩,看见一家饺子店人声鼎沸,爱看热闹的他进了店里,要了一碗饺子。</h3><h3> 饺子很快就上来了,那饺子个个小巧玲珑,如戏水的天鹅,而且味道还不错。王羲之很快就吃完了。</h3><h3> 饺子的味道让王羲之回味无穷,他很想看看是谁做出这样的饺子。结果让他大跌眼镜。</h3><h3> 进了厨房以后,他只看见一位厨师,而且还是一位年过八十岁的老太太。</h3><h3> 王羲之刚想问老太太饺子的事情,眼前的景象立马让他呆住了。老太太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包好了饺子,转身一扔,饺子不偏不倚地落进了锅里。</h3><h3> 我都怀疑王羲之当时都想跟老太太学包饺子了。后来,他俩的对话便被人们千古传诵:</h3><h3> “请问多久才能练成这样的功夫?”</h3><h3> “练熟需要四十年,而熟练需要一生啊。”</h3><h3> 好的,我会记住的!</h3> 3.露肚皮得女婿 <h3> 自打吃饺子的那天起,王羲之便更加刻苦地练字。长大之后,他的字已经很受欢迎了,但他还是一直努力练字。</h3><h3> 其实他也不敢不努力,他逃不出老太太的阴影,当他稍有想放弃的念头,他就会想到老太太,想到老太太说的话。</h3><h3> 言归正传,抛开他和老太太的关系不说,先说说他的工作。</h3><h3> 长大以后的王羲之由于家世背景,顺利做了官,被称为右军将军(其实是个文官),别称王右军。</h3><h3> 别看这个名称这么响亮,其实王羲之的本职也就是梳理文章,整理文件,有时还轮不上他。但他并没有觉得很失落,反而觉得很开心,老子终于可以专心练书法啦!</h3><h3> 当时,他的堂伯父王导在朝廷里当宰相,与太尉郗鉴是好基友。</h3><h3> 话说,郗太人有一个漂亮又有才华的女儿,他想在王家的子弟中挑个女婿。</h3><h3>接下来的剧情就有点像《笨汉汉斯》了,只不过王羲之比汉斯更有才华,</h3> <h3> (未完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