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时光

一剪梅

<h3>十八年,是个容易让人遐想的数字,戏台上,久别重逢的他们终于走到了一起;十八年后,饱受思念煎熬的两个人在各自的世界里沉浮,尝尽人生百味;十八年后,他们的孩子已经长大成大,报仇雪恨……十八年,是开始亦是结束,不知不觉,与你结发已十八载,不分离使我深深惊喜与感动。</h3><h3> </h3> <h3>悄悄提前签下的一纸婚书,是从此风雨同舟的郑重承诺。虽历经重重艰难,最终还是在师长和亲友的全力帮助下得到父母家人的深情祝福,在千禧年的荷月举行了传统婚礼。从小抗拒婚姻积极拥护独身主义的我早早走进婚姻殿堂。 </h3> <h3>其实要从更早的五年说起。一开始的几篇文章,让你把我误读为有才气之人,你想,十七岁的女孩子,怎么会有如此的深思与格局?跟三十岁的你很相近。可是,翻遍入社选拔赛和入社申请的名单里都没有我,于是你请求社长师兄来游说我,希望务必让我能加入你们的集体去学习和成长,师兄来了两次,态度热情言辞恳切,终于让身在潮营心在遥远学府的我被打动了。后来,普通话不标准的师兄向你报告喜讯时把我的名字误读为“吴眼花”,你听后,心中似有电光闪过,这名字曾在一个山村某夜你的梦境里出现过,并且有声音说这会是你的谁。可是你害怕那只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梦,丝毫不敢多想。 </h3> <h3>最终你还是忍不住好奇,不知是谁向你介绍的我,彼时我正在操场练球,你刚好经过,躲在旗台树后偷看了我好一会儿。清新健朗,是你的第一印象。对于此次见面,我浑然不觉,却在你多年来反反复复的描述中有了一个模糊的轮廓。那是最能让你微笑着回味的一瞬间。</h3> <h3>我记得的却是你憨憨傻傻的模样,那一年的重阳节,集体往后山游玩,社里的“领导”们带我去认识你,你一时词穷,只是一连说:“很好,很好,真的很好”,也不知你的“很好”是为何指?你很紧张,也有些失态,以致后面有人叫你你竟不觉。突然想起有长辈说过,这种阔嘴厚唇的人是忠厚的。清冷的我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h3> <h3>一百次说你又矮又丑,因为太迷发哥。其实那时你还不太丑。</h3> <h3>第三次,是元旦书画展,不喜热闹的我挑了个人少的节点来参观,正在一人享受独处的静谧时,你来了,拿着本子来登记,见着我,咧开嘴笑了,怕惊着我一般轻轻地说:“你也在这里吗?”这话听着好熟悉,像微风拂过湖面一样的低沉的声音,带着一丝丝爱怜。我抬头,看见你那特别明亮炽热的眼神,一时惶恐了,有一丝不祥的预感,没心思看展览了,也顾不上打招呼就跑开了。而你现在还记得我突然很羞涩的样子,当时想:这个人大概真是了吧。此后将近两年的时间,我几乎是远远地看见你就走开了。就算是你来给我们上课,我也是一直都在埋头看书,我应付式地完成作业,不想有与你更多接触的机会。关于你的故事,在我的耳边不断被提起,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还有你写的诗文,被津津乐道和揣摩着,多情才子渐渐成了我对你的定位,而这,一直是我所反感的。 </h3> <h3>一次集体活动,你竟然鼓起勇气撇开众人走到我身边,借着月光对我表达你的喜欢,我真的是吓坏了,更加把你当作洪水猛兽般避之唯恐不及,你也胆怯了,守了我几天,终于找到机会跟我说抱歉实在太冒昧希望我不要介意的话,并把一封信塞给我。看得出你的无助与迷茫,还有深深的惆怅与孤单。</h3> <h3>后来,你喜欢在放学后悄悄地从教室的后门进来,走到我的座位旁,放下一本夹着厚厚信封的《文学评论》或《名作欣赏》就走,每一封最少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十几页,很多个夜自修,读信几乎挤占了我的学习时间,因为你写的真不错,情书部分所占不多,你自报身世般从出生写起,把整个成长过程与家族变迁家人情况向我展示,其中也不乏你的“情史”。数十封的书信使我对你有了新的了解,我看到你孩童时期的纯真调皮,也感受到你因为营养不良而瘦弱的身体在太阳底下劳作的不堪重负,而想通过刻苦读书走出农村的心情,在那个物资极度紧缺的年代,你为了把粮食让给弟弟妹妹,总是对父母谎称你吃饱了,然后偷偷地去找一点烂了的番薯吃,你为了弟妹们升学不受影响放弃优质高中上大学的可能服从了父亲的志愿上了师范,你为了学一技之长在祖母的缝纫机旁观察揣摩练习,你为了买几本书节衣缩食被父亲批评,你常因为沉迷写字画画误了饭点,只能吃到少许又冷又焦的锅底饭,你为了养家和求学在工作之余制作衣帽袋子去推销被调职,你因为学书不辍被调来当了专职书法老师,你对姑母表兄一点零花钱的资助感激在怀,你说起饥饿时几根面条拌点白糖带给你的享受与满足,你因为神经衰弱患上失眠症后的自我疗救,你因为比较高的审美眼光与现实的差距所导致的大龄未婚的尴尬,你那两次还未能开始就惨遭拒绝的暗恋……我突然想要了解,真实的你是否跟我所想象的一样?</h3> <h3>越走近你,越发现我可能误会了你,总是见你在勤快地刷碗洗菜,或者骑着单车从菜市场回来。明明工作量已经很大,还总是在老式的缝纫机旁制作工序繁复珠光宝翠的舞台服装,或者在单位的活动中上蹿下跳设计和摄影,不吝惜自己的劳动力,常见你在为帮助别人而奔走的身影,却是再忙也舍不得为自己买个盒饭而就着自己煮的稀饭配点萝卜干充饥,某天午后两点多我带来了一盒小小的肠粉,饥饿的你像个孩子般狼吞虎咽,然后不由地感叹,半个月就要赶制几十套服装,除了上课时间,你都没去关注时间的跑动。你真不像个挥霍生活与感情的浪子,更像是个可以为爱人遮风挡雨的负责任的男人,于是我在日记里写下对你的新感受,也开始思考我需要寻找一个什么样的人。</h3> <h3>很喜欢听你的男低音唱着深情的民歌,像《三套车》、《红河谷》、《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爸爸的草鞋》等等,是女儿胎教的好音乐。这身西装是你自己做的。</h3> <h3>潮州西湖拍的小影,被你偷走后经常放在书桌上,害我备受众人注目。</h3> <h3>你说你喜欢找个能远远看着我的地方坐着。</h3> <h3>你做的各式帽子</h3> <h3>买了个新相机,你很兴奋地要我当你的模特。</h3> <h3>偶尔我还戴着。</h3> <h3>  你确实是个心细如发的人,你会在换季的时候,为我做好长的短的睡衣托人送过来,有一次,我从外校考试回来,途中遇雨,湿了全身的衣服和头发,被你看见了,你很着急地催促我去换,我却无所谓地让头发衣服自己干透,不知怎么的又被你知道了,于是那一次你的信成了语意诚恳的劝谏和女性身体保健知识的全方位普及,你专程查阅资料,又请教了一些女性长辈,把平时不注意保养身体的种种坏处一条条向我剖析,又抄了很多日常和特殊时期应该注意的事项,还详细讲述了自己母亲因为保养不当中年时生病几年的痛苦经历。末了还一再叮咛要我一定注意细节保重身体,这样即使没有机会照顾我,也不用为我太担心。我虽然觉得你太小题大做,却感觉到一股温暖,也佩服你一个青年男子向年长女性请教的勇气。还有一次,竟是我后来喜爱泡酒的因由。你写:假期回家,刚好是妹妹生完孩子在休养,全家人都在忙着照顾他们,看妹妹喝了妈妈泡的月子酒后气色红润身康体健,也想为你酿一坛三黑酒,于是请教母亲并从邻居酒坊买来他们自制的高浓度白米酒,再把黑豆黑糯米黑枣剔除劣质的,用铁锅把黑豆炒到噼啪作响把黑糯米炒到微赤,晾冷后加上黑枣和米酒用密封玻璃罐存放好,经过几年的发酵,酒吸收了三黑的营养又滤去了刺激气味,会变得很醇香和有营养,那时你若能生下我们的孩子,我一定让你喝出健康的气色。我把这坛酒放在一抬眼就能见的书架上面,经常想想那里埋藏的秘密和幸福的憧憬,等待也不显得十分苦涩了。后来你指着那坛酒,又愉快地描述它的制作过程和你的想往,看着你兴高采烈的样子,我忽然有些悲伤,自己大概是没有机会消受这东西的,而我无意间给你一份如此大的希望,一旦落空会不会让你有难以承受之重?我该何去何从?几年以后,我果真诞下我们的女儿,在你和婆婆的劝说下,我终于勇敢地第一次喝了酒,没有想象中的辛辣,时间的沉淀使它很甘醇。这么多年,尝过很多酒,有日本的清酒,也有据说一万多的葡萄酒,还有我自己酿制的各种酒,但念念不忘的始终是那坛三黑酒,其实我喝的不是什么佳酿,而是爱的味道。</h3> <h3>美好的恋情让你一度成为胖子。</h3> <h3>曾经决绝地拒绝你,决意离开你,因为不敢耽误你。可是离开你以后的我却憔悴得你不敢辨认,心无所属的你更是白发丛生,也许真如你的梦中所预言,是宿命把我们连结在一起,所以最终要重聚,你说你的生命复活了。</h3> <h3>人比黄花瘦,因与你分离。</h3> <h3>可是选择得不到支持与鼓励的痛楚,那长期背负的巨大心理压力,那不时涌来的各式各样的劝阻,那加在我身上的流言蜚语和捕风捉影式的猜测,令我变得沮丧和脆弱,而你,所能给我的只是短暂相会的欢乐和信纸上的温暖安慰。期间也有条件优渥的求亲者,我却没有勇气去接近另一个人。与你走过千山万水一般的心灵跋涉,已使我的生命丰盈。</h3> <h3>你带我到灵山寺,到田野乡村,希望清凌凌的湖水和自然风光能抚平我的忧郁。</h3> <h3>师范背后的牡丹山是我们常去的地方。</h3> <h3>在好友家度假。</h3> <h3>载过我去过许多地方的太子摩托车最后被盗。</h3> <h3>到了你的家乡涵元塔下。</h3> <h3>  婚后,你喜欢带我走亲访友游山玩水希望让我快乐起来,也以你的温柔和智慧骗我去学做家务,看着我笨手笨脚地用过胶机处理你拍的集体照,在缝缀舞服上的珠子时不时打结和打偏,你忍不住偷笑,却一脸幸福地说你终于找到一个好帮手了,面对我做的不香不美口味清淡常被他人嫌弃的饭菜,你总是津津有味地吃着,并让那句“无味才是至味”成为你不时提起的名言。</h3> <h3>经常结伴攀东山。</h3> <h3>与好友一起组织金浦双过峰烧烤活动。</h3> <h3>放下女儿跟文联往河源采风。竟有文友误会我是你的婚外恋。</h3> <h3>曾经是亚洲之最的河源音乐喷泉。</h3> <h3>你精心制作的舞台服装,严重透支着你的健康。</h3> <h3>女儿孕育时你为我做的裙子。</h3> <h3>亲爱的女儿诞生了,毫无经验的我面对粉嫩的婴儿有点措手不及,四个月不敢给她洗澡,幸好你无师自通地当起了尽职的慈父,那时你需要坐车去上班,周末还有一帮孩子等着你辅导书法,偶尔还要到电大上课,生活得挺忙碌。我真实的描述“你一手摇睡篮,一手临汉隶”不意竟被张培忠老师誉为神来之笔。(你做的帽子从我的头上转到女儿的头上)</h3> <h3>女儿的幼儿园经常留下我们的足迹 </h3> <h3>后来,为了让女儿能体会同胞之情、手足之爱,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多一个相携相伴的亲人,我们决定再要一个孩子。在天主圣爱的关照下,幸运的大文子冲破重重艰险在最明媚的春之晨光中降生,中年得子的你欣喜若狂。</h3><h3> 很快,在敬爱兄长的帮助下我调到小城的一所附中,拿到了史上最烂的一个班当班主任,兼任两个班156人的语文课,病休在家的你成了全职奶爸 。</h3> <h3>不到两年,不适应环境的我在兄长和其他贵人的帮助下到区里一所次重点高中走马上任。竟然有第一个学月班主任全天候跟班的鬼制度,周末我才能回家,保伯一职你当得很辛苦。这个时期很少有时间关心学习吃紧的女儿,遗憾没能帮她打下扎实的基础和帮她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h3> <h3>在繁琐家事与忙碌工作的夹缝中生存的我曾如此消瘦。</h3> <h3>上城后的几年,繁重的工作及两个孩子的养育使我倍感疲惫,更常因为操心你的身体而焦虑,再加上彼此观念与习惯的碰撞,使我们的相处变得十分困难,使我一度疯狂地想与你分离,但你咬紧牙关忍住痛苦执意不放弃。 后来,当我意识到是我自己在一点一点地摧毁我们得之不易的幸福时,我平生第一次放低姿态向你检讨。我的任性曾深深地伤害了你,我在处理婆媳、妯娌、姑嫂、叔侄等的关系时有些幼稚与冲动不够圆融,我甚至经常像个过于浪漫没有成长起来的文学女青年一样不切实际地幻想属于我的真正爱情,却对你长期润物无声的细致关怀熟视无睹。我希望你能给我修正的机会,余生让我的温柔好好爱护你。热泪盈眶的你很快就以实际行动调整了对我的期望值与相处方式,并努力寻找改变我虚弱身体的良方。 </h3> <h3>圣水洁净了我们,圣言启示了我们,我决定脚踏实地行走在大地上了,也希望能做一个水一样的女人去包融万事万物、爱人爱己,得到磨合的我们重新感受到幸福。 </h3> <h3>曾经你常说,我跟你妈妈很相似,后来我很生气,原来你是在说我笨啊,然后你又说,两个一样聪明的人是很难长久生活在一起的。婆婆,这个只有唯一优点的女人,她的仁慈善良足够让她成为最有福气的人。终于明白,大的哲理都是朴素的。</h3> <h3>如今,女儿上了高中,儿子上了小学,日子依然平淡和忙碌,但恬静的生活,淡泊的心境,求学的姿态和我不时童心发作搞出的小花样,亦使我们的生活明亮鲜活。 </h3> <h3>感谢在我最美好的年华遇见你,在时空的维度里印在你心上的依然是我十七岁时的容颜。</h3> <h3>十八年,是结束更是开始,虽然你爱说的甜蜜的话语,你的山盟海誓,未必不是谎言,我却愿意,一直傻傻地被你骗下去,直到你不能开口说话的一天。</h3> <h3>补记:戊戌岁末的夜晚,用近两个钟头写就一篇日记体散文,配上之前保存的图片做了个美篇,为了不误跨年,没能修改就发出,想给多灾多难又不乏美好的2018年留下温暖的忆念。本只想与众密友分享往日心路历程,没想到,两日之间,圈里好友不断转发,阅读量竟破一万,还意外地收到了许多点赞甚至打赏。一时心头暖流涌动,又对文学怀具信心。那些年,跟我的学友们曾有过一段痴迷文学的时光,因为我们执着地相信,即使光芒再微弱,文学也有照亮人心的力量。可是,在日趋浮躁的世俗里呆久了,体验了文学的种种尴尬,便不敢轻易动笔,怕无病呻吟非但洁净不了社会风气,反而更增酸腐气息,也目见文学青年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左冲右突,更是黯淡了心中的光影。然而,一篇质朴的文字却引起很大关注,这是否意味着文学依然有她的力量?知道并不是因为我写得好,而是读的人看着别人的故事,想的是自己的人生。那曾流淌在心中的美好情愫,那青春可能有的迷茫与思考,那在家庭的柴米油盐养儿育女的历练中的爱与痛、悲与喜都何其相似,文章只是唤醒了你自己,与我无关。可是相识与不相识的人们的真诚的祝福,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依然柔软的心,使我更有勇气去面对生活的考验,因为花不常开天不常蓝,生活不会一帆风顺,而能脚踩泥泞,走向那一片馥郁的花海,靠的正是来自这各方面的爱的力量。同时也激励我不放弃阅读与写作,虽然不曾跌宕起伏的人生与视野狭窄的束缚,让我写不出厚重的文字,但负责任地对平凡生活的记录,亦能彰显卑微的力量。也愿我的文友们不忘初心,珍重我们最初的文学梦想,用文字去唤醒更多人内心深处对真与美的向往,而不惧惮于时时反省、解剖、修正自己,不逞强,能示弱,更是对善的永恒追求。另外,从来不敢想在文学上有利益的收入,打赏平台的一千多块钱将作为仁爱基金的奉献。</h3><h3>谨以此小记叩首大家!祝大家平安快乐!</h3><h3>吴仰华敬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