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看见,我所遇见_郑中伟

中伟涂鸦

<h3>郑中伟,九三年出生于江西上饶,教师,画者。</h3> <h3> 我所遇见,我所看见</h3><h3> 总是抓不住时间的脚步,我也在画中一天天的变老。还是像曾经那样,喜欢望着天空发呆,却不知道想些什么。</h3><h3> 又到了新的一个月,室友感慨了一句大半年就过去了,想想也是总觉得自己这么碌碌无为,上半年没有一张拿的出手的画,没有一张用灵魂与纸笔沟通的画。总是不停的错过感受,生活中总有很多我想表现的东西,却一直停留在大脑中完型的阶段,想留下来的感觉太多,却迟迟没有选择一种媒介去再现,渐渐再也找不回来曾经对于某个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环境下的特定感受。突然间想起那个过去把感受作为画面灵魂的我,很模糊,很遥远,已经记不清了……似乎我把过去的自己丢了,重新的塑造,把所有稀奇古怪的棱角打掉,变成一颗很普通的鹅卵石,静静的躺在河道里,任时光流逝,岁月侵蚀…</h3><h3> 现在除了上课,我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的待着,坐在床上,看着眼前的物体,感受到一种美,虽然这样相似的场景已经画<span style="line-height: 1.8;">了</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两百多张了,总觉得不是自己想要的画面,想尽可能的发挥材料的特性,表达出每支笔不同的笔性,不同的笔道,与不同的纸产生碰撞的火花会是什么效果。或许只是想通过线的方式去传达物体与空间的关系,也或许想传达物体的一种状态,立意模糊,想到哪画到哪。</span></h3><h3> 其实有很多画面在绘制的过程中一闪而过成疏可走马,密不透风的效果,不想太多的主观去处理。我想要的是一种弱化绘画技法意识,扩大画面随机性效果的可能性,也许就会有两三张的画面自然而然的成立,也在享受着这种偶然性带给我内心的惊喜,因为每张画都没有提前设定,而且是看到哪画到哪,没有整体的概念,没有太多绘画基本规律的束缚,全凭心手呼应。在描绘相似景物的时候,会有不少重复的画面效果和感觉,我想在每张画的在视觉上尽量有不一样的感觉,但是太多的画感觉雷同,看多了有点感官麻木,在画的过程中渐渐的在加东西,想去突破原有的画面,或去破一下画面中平板的负形,总是会不自觉的用绘画的标准去思考,画面中也充满着矛盾,也流入出我的一些纠结之处。</h3><h3> 一日在上课,发现一角落有一本打开的笔记本,在画室出现笔记本一般是某学生记录用的,于是我拿了起来想看看是那个学生乱扔的,看到了好十几页的涂鸦,本子也没有写名字,这些涂鸦型很散,绘画关系也没有,说明作者在画的时候脑子里对形的意识很模糊。我在思索他想用这些凌乱的线条构成些什么,对,是感觉,是他在通过纸笔传达对形体的认知,没有什么绘画经验的提炼,才更接近自我。那么有时候看小孩子的画觉得很有意思,他们打破了绘画的条条框框,传达出最直接的情感。我小时候没什么画材,很多时候都用有格子的笔记本在画画,很珍惜每一张纸。每一幅在脑海中勾勒出来的画,都有一种很强烈的欲望想要在纸上表现出来,总是对画面的要求很严格,改来改去一定要让画面看上去舒服,看到画纸有一点破损或者污点,心里就会不爽。每当完成的画,都不是很满意,总是期待下一张会更好。</h3><h3> 现在对画材比较讲究了,犀飞利塔格,红环,无印良品再生纸……拿起笔来,画画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去想,就想这么涂,千画一面。反而我更喜欢小时候不太肯定的线条,拙拙的,毛毛糙糙的,形怎么找都画不准,基本上都是歪歪扭扭的线,但很认真,从线条中流露出来的笨拙,还有用笔尖摸索形体的痕迹,很动人。</h3><h3> 一八年八月三十一日中伟记于瓜沥</h3> <h3>台湾行记</h3> <h3>生活琐记</h3> <h3>宏村随笔</h3> <h3>漫步杭州</h3> <h3>作者微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