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汇编

丁香

<h3>科学复习指导:1、做完《科学能力培养与测试》,每个同学至少要将作业上的单元测试题再做一遍。</h3><h3>2、背诵记忆第1,2,3,4单元的科学知识点(完成了本期全部《科学能力培养与测试》的同学,老师奖励了复印资料,没完成作业的自己去复印)</h3><h3>3、下周上交科学书,请带到学校。</h3> <h3>各位五年级的学生家长及同学们:</h3><h3> 因为本期的时间紧,任务重,科学第四单元仍未上完,但学校元月18日进行期末测试。所以,请同学们认真制定复习计划,完成科学能力培养与测试,记忆背诵相关的知识点。老师将上册学习资料汇总做成美篇,发给大家,希望能帮到大家。</h3><h3> </h3><h3><br></h3> <h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h3><h3>第一单元&nbsp;&nbsp; 生物与环境</h3><h3>一、基础知识。</h3><h3>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h3><h3>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h3><h3>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h3><h3>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h3><h3>5、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h3><h3>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h3><h3>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h3><h3>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h3><h3>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h3><h3>10、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h3><h3>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h3><h3>1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h3><h3>13、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h3><h3>二、解释概念。</h3><h3>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h3><h3>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h3><h3>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h3><h3>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h3><h3> 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h3><h3>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h3><h3> 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h3><h3>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h3><h3>三、举例。</h3><h3>1、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h3><h3>答: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h3><h3>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h3><h3>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h3><h3>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h3><h3>⑤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实。……</h3><h3>2、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h3><h3>答: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h3><h3>②青蛙为了满足自身对环境的需要会寻找地方冬眠。</h3><h3>③企鹅生活在极其寒冷的南极,所以它们身体的脂肪很厚,用来抵御严寒。</h3><h3>④猫、狗、狼等有皮毛的动物每年都会脱毛以适应不同的环境。</h3><h3>⑤天鹅等水鸟必须生活在湖泊、河流等有水的地方。……</h3><h3>3、食物链的举例。</h3><h3>答:①草&nbsp; &nbsp;→&nbsp; &nbsp;兔子&nbsp;→&nbsp;&nbsp; &nbsp; 鹰</h3><h3>②蔷薇&nbsp; →&nbsp;&nbsp; &nbsp;蚜虫&nbsp;→&nbsp;&nbsp; &nbsp;瓢虫&nbsp;→&nbsp;&nbsp;&nbsp;小鸟</h3><h3>③落叶&nbsp; &nbsp;→&nbsp; &nbsp;蚯蚓&nbsp; &nbsp;&nbsp;→ &nbsp;小鸟</h3><h3>④水稻&nbsp; &nbsp;→&nbsp; &nbsp;稻螟虫&nbsp; &nbsp;→&nbsp; &nbsp;青蛙&nbsp;→ &nbsp;&nbsp; &nbsp;蛇&nbsp; &nbsp;→&nbsp;&nbsp;老鹰</h3><h3>⑤水稻&nbsp; &nbsp;→&nbsp; &nbsp;田鼠&nbsp; &nbsp;&nbsp;→ &nbsp;黄鼠狼&nbsp;→&nbsp;&nbsp; &nbsp;老鹰&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h3><h3>4、自然保护区。</h3><h3>答:①世界第一个自然保护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h3><h3>②中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h3><h3>③广东湛江红树林保护区 (保护我国现存最大一片红树林) </h3><h3>④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 (我国建立最早的四个以保护大熊猫等珍稀野生动物为主)</h3><h3> ⑤三江源自然保护区&nbsp;&nbsp;(重点保护长江、黄河和澜沧江)</h3><h3>四、简答。</h3><h3>1、哪些条件影响绿豆芽的生长?</h3><h3>答:绿豆芽的生长受水分、温度、阳光、养分等因素的影响。</h3><h3>2、在食物链“草&nbsp;→ &nbsp; 兔子&nbsp; →&nbsp;&nbsp;&nbsp;鹰”中,如果:</h3><h3>①如果鹰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h3><h3>答:兔子会大量繁殖,草来不及长大就很快被吃光,大量的兔子会饿死,草可能重新生长,经过漫长的时间重新平衡。或者因为没有植被,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小气候恶化,降水减少,植物更难生长,形成荒漠戈壁,兔子、老鹰死的死,迁徙的迁徙。</h3><h3>②如果兔子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h3><h3>答:大量的鹰会饿死,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火灾…</h3><h3>③如果草少了,会发生什么现象?</h3><h3>答:兔子会因缺少食物而减少,最后会消失。老鹰也会饿死,草原会逐渐荒漠化…</h3><h3>3、人类的什么行为会造成鹰、兔子的减少和草的减少?</h3><h3>答:人类对老鹰、兔子的猎杀;为防止兔子与牛羊争牧草而进行的猎杀和驱赶;为了发展经济而过度的放牧;环境的恶化导致的生长困难;等等。</h3><h3>4、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h3><h3>答:①爱护动植物,不伤害它们。</h3><h3>②保护森林,不乱砍滥伐。</h3><h3>③多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珍希的动植物。</h3><h3>④保护草原,合理放牧。……</h3><h3>五、制作生态瓶。</h3><h3>答:①&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nbsp;②&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 ③&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 ④</h3><h3>&nbsp;找一个透明的&nbsp; &nbsp;&nbsp;&nbsp;在桶底装入一层&nbsp; &nbsp;在桶里种上几颗&nbsp; &nbsp;&nbsp; 植物存活后,再</h3><h3>大塑料油桶,清洗&nbsp; &nbsp;淘洗干净得沙,再&nbsp; &nbsp;水草,在水面放一些&nbsp; &nbsp;&nbsp;&nbsp;放入小鱼或泥鳅、螺</h3><h3>干净后剪掉上面一&nbsp; &nbsp;装入大半桶自然水&nbsp; &nbsp;浮萍。&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等小动物。</h3><h3>部分。&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 域中的水。&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 &nbsp;&nbsp;</h3><h3>六、实验分析。</h3><h3>1、在“绿豆芽生长对水的需求”实验中,仔细观察根的生长情况,你发现了什么?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h3><h3>答:我发现绿豆芽的根都向纸潮湿的一端生长。出现这种现象体现了植物适应环境的能力。</h3><h3>2、在“减少生态瓶里的水”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水多时和水少时一分钟内浮到水面上来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h3><h3>答:水多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少甚至没有;而水少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较多。这是因为水量减少,动植物的生存就空间减少了,氧气量也跟着减少,所以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较多。</h3><h3>3、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动物多时和动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h3><h3>答:动物多时,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增多。这是因为由于小鱼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因缺氧而死亡。</h3><h3>4、在“增加生态瓶里的生物”实验中,生态瓶里的小鱼在植物多时和植物少时一分钟内浮出水面的次数有什么不同?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h3><h3>答:在植物多时,生态瓶里的小鱼浮出水面的次数会减少,这是因为水草增多,产生的氧气量增多。但是,生态瓶里的植物并不是越多越好。多到一定程度,影响了植物对光的吸收,还会减小动物的活动空间,对生态系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h3><h3>5、经过实验,你认为要想让生态瓶里的生物生活得更好,应该注意些什么?</h3><h3>答:①生态瓶里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平衡。②必须有足够的氧气。</h3><h3><br></h3><h3><br></h3> <h3>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h3><h3>第二单元 光</h3><h3>一、基础知识。</h3><h3>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挡光物体、屏。</h3><h3>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h3><h3>3、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h3><h3>4、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h3><h3>5、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读作:guǐ))。</h3><h3>6、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h3><h3>7、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h3><h3>8、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温暖)。</h3><h3>9、(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h3><h3>10、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h3><h3>1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和(热源)。</h3><h3>12、地球得到的太阳能量,仅仅占太阳放射能量的(二十亿分之一)。</h3><h3>13、太阳的外部温度约摄氏(6千度),内部温度约摄氏(2千万度)。</h3><h3>14、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h3><h3>15、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快)。</h3><h3>16、(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h3><h3>17、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h3><h3>18、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h3><h3>19、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我们要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h3><h3>20、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支架)和(控制系统)。</h3><h3>二、解释概念。</h3><h3>1、光源: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h3><h3>2、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h3><h3>3、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h3><h3>三、举例。</h3><h3>1、你所知道的光源。</h3><h3>答: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星星、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h3><h3>2、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h3><h3>答:大街上的交通标示牌、洗手间门口的标示牌、皮影戏、电影、手影表演、工业生产和设计中采用的投影制图……</h3><h3>3、生活中光的反射原理的运用。</h3><h3>答:①汽车反光镜 ②医生带的额镜 ③照明灯上的灯罩 ④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h3><h3>⑤利用激光反射器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⑥潜望镜 ⑦万花筒 ⑧观景箱……</h3><h3>4、凹面镜和凸透镜原理的应用。</h3><h3>答:①放大镜 ②望远镜 ③古代人用凹面的铜镜取火</h3><h3>④利用凹面镜原理做成的太阳灶 ⑤奥运会圣火火种是利用凹面镜取得的……</h3><h3>5、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h3><h3>答: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花、太阳灶、太阳能温室……</h3><h3>四、简答。</h3><h3>1、影子有什么特点?</h3><h3>答:①影子会随着光源的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h3><h3>②影子的大小与挡光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h3><h3>③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h3><h3>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h3><h3>答: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来变化。即早晨太阳在东偏北,影子在西偏南;中午太阳偏南,影子就偏北;下午太阳在西偏北,影子就在东偏南。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h3><h3>3、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h3><h3>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留下一个暗区,这个暗区形成了影子。</h3><h3>4、光有哪些特性?</h3><h3>答: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能反射。</h3><h3>5、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h3><h3>答:这是因为需要增强反光的原因。因为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h3><h3>6、教师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h3><h3>答: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可以增强教室内的反光,使教室更加明亮。</h3><h3>7、光的强弱与温度有什么关系?</h3><h3>答: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h3><h3>8、人们为什么夏天穿浅颜色的衣服,冬天穿深颜色的衣服?</h3><h3>答:夏天温度高,浅色衣服反光能力强,吸收的热较少,所以穿起来较凉爽。而冬天温度低,深色衣服吸热能力强,反光少,所以穿起来较暖和。</h3><h3>9、宇航服的颜色与光泽和防辐射有什么关系?</h3><h3>答: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这是因为银色可以减少辐射,可以保护宇航员。</h3><h3>10、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h3><h3>答: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h3><h3>五、画图并分析。</h3><h3>1、凹面镜汇聚光的原理图。&nbsp; &nbsp;&nbsp;2、凸透镜汇聚光的原理图。 3、潜望镜光线图</h3> <h3>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h3><h3>一、填空:</h3><h3>1、地球的地表形态可以分为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西藏地处高原,那里有许多有着尖峰的冰山;内蒙古的大草原很宽广,一望无边。</h3><h3>2、地球上海洋多,陆地少。海洋在地形图上用蓝色表示,用绿颜色表示平原。中国的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h3><h3>3、2007年4月2日所罗门群岛发生里氏8级地震,在引发海啸造在人员伤亡的同时,将一座名为拉农加的岛屿突然拔高了3米。</h3><h3>4、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可以使地球的局部表面在瞬间发生较大改变的是火山和地震。</h3><h3>5、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有关。</h3><h3>6、在地球的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h3><h3>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风化。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形地貌。</h3><h3>8、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变化,地球刚形成时是汪洋一片,后来才出现陆地的。</h3><h3>9、科学家认为喜马拉雅山是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两个大板块受拉张而形成的。</h3><h3>10、岩石的风化改变了地球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景观,如海南第一山;云南的石林;黄山奇石等。</h3><h3>11、整块的岩石风化形成碎石,碎石继续变化就会变成越来越小的颗粒,这些细小的颗粒经过长时间后又会变成土壤。</h3><h3>12、根据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统称为岩石的微粒。</h3><h3>13、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土壤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h3><h3>14、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构成的。</h3><h3>15、土壤中还有腐殖质和盐分。腐殖质是动植物腐烂时产生的黑色物质,盐分是溶解在水中的矿物质,它们都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h3><h3>16、雨水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h3><h3>17、在自然界,地表的地形常常不是很平的,各处植被覆盖的程度也不一样,天空中的降雨量也有大有小。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会影响土壤被侵蚀的程度。</h3><h3>18、由于流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地表会形成许多溪流和沟壑。</h3><h3>19、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h3><h3>20、除了流水,还有其他自然力如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h3><h3>21、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侵蚀使某些地方的土壤流失,改变了地形地貌,同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人们想办法尽可能地减少侵蚀。</h3><h3>22、地球的各种力量包括人类自身都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h3><h3>23、地形及地形的特点:</h3><h3>地形</h3><h3>特点</h3><h3>山地</h3><h3>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h3><h3>丘陵</h3><h3>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h3><h3>高原</h3><h3>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h3><h3>平原</h3><h3>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h3><h3>盆地</h3><h3>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h3><h3>24、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h3><h3>25、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h3><h3>26、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h3><h3>27、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h3><h3>28、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h3><h3>29、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h3><h3>30、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h3><h3>31、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h3><h3>32、(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h3><h3>二、名词解释:</h3><h3>1、风化: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h3><h3>2、腐殖质:土壤里含有一些可以燃烧的东西,主要是土壤里动植物肢体腐烂以后变成的,叫做腐殖质。</h3><h3>3、侵蚀: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带走了,这就是侵蚀。</h3><h3>4、冰川:地质学家把在地表缓慢移动的大冰体称为冰川。</h3><h3>三、问答题:</h3><h3>1、地震是怎样形成的?有什么危害?</h3><h3>答:地震是由地球内部运动形成的,它能引起地裂、水灾、火灾等。</h3><h3>2、引起岩石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h3><h3>答:主要有①冷和热的作用②水流的作用③植物的作用④动物活动的作用。</h3><h3>3、土壤是由哪些成分构成的?</h3><h3>答: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构成的。</h3><h3>4、说说黄河水变黄的原因,我国为什么要治理黄河?</h3><h3>答:黄河在流经黄土高原时,因为黄土高原大部分地区覆盖着黄土,没有树,没有草,下大雨时,雨水秀容易把黄土冲下山坡,流入黄河,黄河里的泥沙多起来,水就变黄了。</h3><h3>因为黄河流到下游,流速变慢,水中泥沙沉积到河底,使河床越来越高。在雨季水大时,非常容易泛滥成灾,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h3><h3>5、说说河流各段的岩石会有什么不同?</h3><h3>答:河流上游往往布满了大石头,中游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h3><h3>6、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形成了什么,为什么?</h3><h3>答: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容易形成平坦辽阔的冲积平原。因为大江大河的下游,水流流速减慢,起到了沉积作用。</h3><h3>7、哪些力量会改变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h3><h3>答:一是地球内部力量,如火山和地震等会改变地表的地形地貌;二是来自地球的外部力量,如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也会改变地形地貌。</h3><h3>8、人类的哪些行为造成了地表的破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地表不受破坏?</h3><h3>答:人类自身的活动如破坏植被、过度放牧等,都加剧了土地被侵蚀的程度。应该适度开采矿产,妥善保护植被。</h3><h3>9、侵蚀有什么危害?</h3><h3>答:侵蚀会让土地支离破碎,形成的山洪冲毁房屋,冲毁道路,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h3><h3>10、生物会对岩石造成什么影响?</h3><h3>答:植物的种子落进岩石缝隙中,生根发芽后,植物根系的膨胀作用会使岩石破碎产生风化作用。</h3> <h3>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h3><h3>一、填空:</h3><h3>1、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重力)。</h3><h3>2、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的球最终要落回到地上,我们从滑梯上往下滑,水往低处流……这些运动都是因为受到自身(重力)的作用。物体的重力是向下的。</h3><h3>3、像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态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做弹力。</h3><h3>4、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的事情,如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h3><h3>5、被压短或拉长的弹簧;拉开的弓;捏扁的海绵等都会产生弹力。</h3><h3>6、橡皮筋绕的圈数多,小车行驶速度快,距离远;橡皮筋绕的圈数少,小车行驶速度慢,距离近。</h3><h3>7、橡皮筋的长度短,小车行驶速度快,距离远;橡皮筋的长度长,小车行驶速度慢,距离近。</h3><h3>8、弹簧受到的力越大,长度改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h3><h3>9、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h3><h3>10、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h3><h3>11、依靠反冲原理运动的有喷气式飞机、火箭、直升飞机、炮弹等。</h3><h3>12、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在生活中常常被叫做弹簧秤。</h3><h3>13、人们生活中习惯用“克”、“千克”来表示重力和其他力的大小。科学技术上则统一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h3><h3>14、在地上运动的物体都会与地面发生摩擦。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运动时的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h3><h3>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h3><h3>16、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h3><h3>17、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增大它;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减小它。</h3><h3>18、往自行车车轴处滴一些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力;人们在鞋底设计了各种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h3><h3>19、汽车运动时,轮胎要与地面发生摩擦,我们从汽车轮胎受到的磨损就可以知道。</h3><h3>20、赛车的设计: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h3><h3>二、名词解释:</h3><h3>1、反冲力: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做反冲力。</h3><h3>2、弹力:像皮筋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态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做弹力。</h3><h3>3、摩擦力: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h3><h3>三、问答题:</h3><h3>1、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运动有什么关系?</h3><h3>答:橡皮筋绕的圈数多,小车行驶速度快、距离远;绕的圈数少,小车行驶速度慢、距离近。</h3><h3>2、橡皮筋的长度和在车轴上绕的方向分别与小车运动有什么关系?</h3><h3>答:橡皮筋的长度短,小车行驶速度快、距离远;长度长,小车行驶速度慢,距离近。橡皮筋在车轴上绕的方向与小车运动的方向相同。</h3><h3>3、你还知道哪些物体有弹力?人们能用它们做什么?</h3><h3>答:被拉长或压缩的弹簧、被弯曲的锯条或竹片、被压缩的空气等都能产生弹力。</h3><h3>射箭、拉力器、皮球、衣服上的松紧带、自行车的坐垫等都用到了弹力。</h3><h3>4、说说在使用弹簧秤时应注意些什么?</h3><h3>答:①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②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③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④测量完毕后,把测力计放回原处。</h3><h3>5、小车的哪些地方会产生摩擦力?这些摩擦力属于滑动摩擦还是滚动摩擦?</h3><h3>答:在我们小车上,车轴与车身、车轴与车轮、车轮与地面都存在摩擦力,这些摩擦力属于滚动摩擦。</h3><h3>6、自行车上哪些地方需要摩擦力?是用什么方法增加摩擦力的?</h3><h3>答:自行车需要摩擦力的地方主要有:前后轮胎、脚蹬子表面、刹车橡皮等处。增加摩擦力的方法:在前后轮胎、脚蹬子表面上做花纹,使表面粗糙些,从而增大摩擦力。</h3><h3>7、自行车上哪些地方不需要摩擦力?是用什么方法减小摩擦力的?</h3><h3>答:自行车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主要有:前轴、中轴、后轴、脚蹬子轴、大小齿轮与链条等处。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安装滚珠、加润滑油。</h3><h3>8、在生活中,人们怎样根据需要来增加或减小摩擦力?</h3><h3>答:要增大摩擦就应该使两个物体间的接触面粗糙些,并设法加大物体间的正压力,如:汽车轮胎上的花纹、鞋底上的花纹。</h3><h3>要减小摩擦就应该使两个物体间的接触面变得光滑,还可以在物体下面垫上能滚动的物体,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如:往自行车车轴上加润滑油、车轴内安装滚珠。</h3><h3>9、说说摩擦力对我们的生活的利和弊?</h3><h3>答:我们走路、汽车行驶、摩擦力太小了要打滑,这时的摩擦力是有利的。机器运转,部件间相互摩擦而磨损,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h3><h3>10、我们都知道哪些物体是靠反冲力运动的?</h3><h3>答:节日燃放的烟花、喷气式飞机、火箭等,都是靠反冲力运动的。</h3><h3>11、汽车运动和停止都要靠轮子,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了摩擦力,情况会怎样?</h3><h3>答:如果车轮与地面之间没有了摩擦力,车轮会打滑,汽车无法启动,行驶的车子也很难停下来。</h3><h3>12、赛车的设计特点有哪些?</h3><h3>答:赛车的设计特点:(1)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动力要大)(2)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空气阻力要小)(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不会翻车)。(4)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轮胎不打滑)</h3><h3>四、连线题:(9分)</h3><h3>用线把下面的科学家与他们的发现连起来</h3><h3> 英国科学家牛顿 紫外线(连 约翰·里特尔)</h3><h3> 英国科学家赫歇耳 七色光 (连 牛顿)</h3><h3> 德国物理学家约翰·里特尔 红外线 (连 赫歇耳)</h3><h3>五、简答题:(共22分)</h3><h3>1、“&nbsp;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不会带来任何好处。”这种说法对吗?如果不对,请介绍火山喷发的好处有哪些?</h3><h3>答:这种说法不对。火山喷发除了给人类带来灾难,也会带来好处。</h3><h3>火山喷发的三大好处如下:</h3><h3>第一,它可以给人类创造一些土地资源,这个土地资源的,像夏威夷岛全是火山喷发出来的,那现在就是土地了,就是美国国土。</h3><h3>第二,就是火山能创造很多的自然景观,世界上很有名的一些风景区大部分是火山区,像美国的黄石公园,日本的富士山,我们国家的长白山,五大连池,有火山的地区风景几乎都很漂亮。</h3><h3>第三,它可以带来矿产资源,由火山作用形成的矿产资源是挺多的,包括非金属资源和金属资源。那非金属资源就是火山喷发物,随便哪种火山岩石几乎都可以用,所以火山喷出来的东西几乎都有用。还有就是很多的矿产跟火山喷发有关系,例如有些宝石就是火山喷发出来的。</h3><h3>2、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破坏可能引发沙尘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请列举三条)</h3><h3>请同学自己选择三条作为自己的答案。</h3><h3>答: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破坏可能引发沙尘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做下面的措施:</h3><h3>第一,人类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h3><h3>第二,人类要适度放牧,要有计划一方面保护好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进行生产活动,不能一味向大自然索取,而不注意保护自然环境。</h3><h3>第三,人类要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保护好自然环境。</h3><h3>第四,人类要慎重进行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不能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h3><h3>第五,人类要严禁无计划滥伐森林植被,破坏自然环境。</h3><h3>第六,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抗灾、救灾规划,积极推广各种减灾技术,并建设一批示范工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防御体系。 </h3><h3> 加强沙尘暴的发生、危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普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所生活的环境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不仅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还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人们要自觉地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h3> <h3>班级: 姓名:</h3><h3>第一单元 生物与环境</h3><h3>1.种子发芽的必须(基本)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h3><h3>2.在探究影响种子发芽条件时,我们采用了对比实验的方法,在对比实验中只有1个条件不同。</h3><h3>3.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h3><h3>4.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h3><h3>5.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h3><h3>6. 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生物之间的存在的是被吃(→)的食物关系。</h3><h3>7.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中绿色植物一般是生产者,绿色植物后面跟着的生物都为消费者。</h3><h3>8. 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h3><h3>9. 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h3><h3>10. 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h3><h3>11. 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h3><h3>12. 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h3><h3>13. 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h3><h3>14. 知道香蕉,仙人掌,松树的生活环境和叶子特点(书本第8面)</h3><h3> 香蕉的叶(宽大) 水分丰富的热带雨林</h3><h3> 松树的叶(针形) 水分较多的地区</h3><h3> 仙人掌的叶(刺) 干旱的沙漠地区</h3><h3>15. 在生态瓶里增加植物可以为生态瓶里的动物提供氧气。</h3><h3>绿豆种子发芽实验 蚯蚓生活环境试验</h3><h3>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提出的问题:蚯蚓喜欢有光还是黑暗的生活环境?</h3><h3>我们的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我们的猜想: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h3><h3>两个组不同的条件:水 不改变的条件:湿润的泥土</h3><h3>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温度空气三粒大小相同绿豆种子 改变的条件:光</h3><h3>实验组: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 实验组:将蚯蚓放在黑暗的盒子里</h3><h3>对照组:让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 对照组:将蚯蚓放在透明的盒子里</h3><h3>结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 结论:蚯蚓喜欢黑暗的生活环境</h3><h3>第二单元 光</h3><h3>1.像电灯那样自己可以发光的物体我们叫做光源,会举例:太阳、萤火虫、打开的电灯、点燃的蜡烛、打开的手电筒等。</h3><h3>2.影子产生的条件:光,屏,遮挡物。</h3><h3>3.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光源 1.首先是要在发光的前提下 2.正在发光,而且是自己发出的光,不是反射其他物体的光 。</h3><h3>4.影子总是在背光一侧,与光源方向相反;光源的照射角度大时,影子短,光源的照射角度小时,影子长;遮挡物与光源越近,影子越大;越远,影子越小。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形状有关。不同侧面的形状不同,照得的影子形状也不同。我们把这种方法获得的影子叫投影。投影在我们生活中很有用处。</h3><h3>5.不同时间物体影子的方向不同。一天中,正午影子最短,早晨和傍晚影子最长,并且与太阳运行的方向相反。早晨影子指向西方,正午影子指向北方,傍晚影子指向东方。</h3><h3>6.影子会变化是因为不同的时间太阳光照射的角度是不同的。一天中影子的规律是长→短→长,上午由长变短,下午由短变长。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与太阳的方向相反。同一时间不同物体的影子方向相同。不同时间同一物体的影子方向、长短、大小不同。</h3><h3>7.光是沿直线传播的,速度为每秒30万千米。会举例:汽车大灯发出的光、舞台灯、窗帘缝里漏进的阳光等。</h3><h3>8.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会举例:万花筒、潜望镜、汽车的反光镜、医生的额镜等。</h3><h3>9.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h3><h3>的光线结合在一起。)</h3><h3>10.光线强烈时,瞳孔缩小;光线弱时,瞳孔放大。</h3><h3>11.光强度越大,温度越高,光强度越小,温度越低。</h3><h3>12. 凹面镜和凸透镜也有会聚光线,获得强光和高温的作用。</h3><h3>13.物体表面反光强,吸热本领就小;物体表面反光弱,吸热本领就大。深色比浅色升温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升温快。在黑色、黑色蜡光纸、红色、白纸中,黑色升温最快,白色升温最慢。与阳光垂直摆放,升温快。</h3><h3>14.夏天为什么人们喜欢浅色的衣服?(浅色衣服反光能力强,吸收热较少)</h3><h3>15.会画出物体在阳光下、灯光下看到书上的字时的传播路线、潜望镜里光线的传播路线。(要用直尺、带上箭头)</h3><h3>第三单元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h3><h3>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h3><h3>地形</h3><h3>特点</h3><h3>山地</h3><h3>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h3><h3>丘陵</h3><h3>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h3><h3>高原</h3><h3>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h3><h3>平原</h3><h3>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h3><h3>盆地</h3><h3>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h3><h3>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h3><h3>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h3><h3>4、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h3><h3>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h3><h3>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热的作用(模拟实验)、流水的作用(模拟实验)和动、植物的作用。</h3><h3>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h3><h3>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h3><h3>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盐分(矿物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h3><h3>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h3><h3>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h3><h3>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h3><h3>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h3><h3>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h3><h3>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h3><h3>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h3><h3>17、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h3><h3> 第四单元 运动和力</h3><h3>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h3><h3>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h3><h3>3、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距离越近。</h3><h3>4、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h3><h3>5、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h3><h3>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 、鞭炮都是靠反冲力运动的。</h3><h3>7、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h3><h3>8、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h3><h3>克的力。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h3><h3>9、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h3><h3>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h3><h3>1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h3><h3>12、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h3><h3>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h3><h3>14、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h3><h3>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h3><h3>16、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表面、刹车橡皮、手柄(设计花纹或增加</h3><h3>压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大小齿轮、链条(安装滚珠或加润滑油)。</h3><h3>17、赛车的设计特点:(1)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动力要大)(2)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空气阻力要小)(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不会翻车)。(4)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轮胎不打滑)</h3> <h3>五 年 级 上 册 科 学 期 中 考 试 试 卷</h3><h3>一、填空题:(24分)</h3><h3>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___ __、____ ___和____ ____。</h3><h3>2、光是沿___ ___传播的,当它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 。</h3><h3>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变化是 。</h3><h3>4、奥运之火的火种是用___ ____取得的。</h3><h3>5、深色物体反光能力_______,吸收热的能力_ ______。</h3><h3>6、太阳能热水器工作原理是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 能转化为 能。</h3><h3>7、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h3><h3>二、判断题:(18分)</h3><h3>1、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 )</h3><h3>2、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节能、安全、环保装置。 ( )</h3><h3>3、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 )</h3><h3>4、太阳是地球上最大的热源和光源。 ( )</h3><h3>5、 企鹅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生活。 ( )</h3><h3>6、相同时间,阳光下同个位置长短不同的物体的影子方向都是不同的。 ( )</h3><h3>7、七色光能混合成白色光。&nbsp;&nbsp;&nbsp;&nbsp;&nbsp; ( )</h3><h3>8、 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也在物体的左边。 ( )</h3><h3>9、 世界上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 )</h3><h3>三、选择题:(30分)</h3><h3>1、下面材料在阳光下,( )升温最快。</h3><h3>A、白色纸 B、粉色纸  C、黑色纸 D、铝箔纸 </h3><h3>2、下面不在食物链中的是( )。</h3><h3> A、花坛 B、瓢虫 C、蔷薇</h3><h3>3、下面不能会聚太阳光,形成高温和强光的是(  )。</h3><h3>A、凹面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h3><h3>4、科学家在调测量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时,利用光的( )原理。</h3><h3>A. 反射 B. 折射 C.直射</h3><h3>5、下列属于光源的是( )</h3><h3>A.月亮 B.一包蜡烛 C.萤火虫</h3><h3>6、生态瓶有两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组成,分别是( )。</h3><h3>A. 动物和植物 B.生物和非生物 C.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h3><h3>7、在校园环境中我们经常可以在湿花盆的下面看到鼠妇又叫“西瓜虫”这种动物,以下几种环境中适于鼠妇生活的是( )。</h3><h3>A.阳光充足的地方 B.阴暗潮湿的地方 C.空气新鲜的地方</h3><h3>8、同样的物体,在阳光下( )放置,升温快。</h3><h3>A.水平 B.直立 C.垂直于阳光</h3><h3>9、物体吸收热量的本领与( )无关。</h3><h3>A.物体重量 B.物体的颜色 C.物体表面光滑程度</h3><h3>10、“把两组相同的种子,放在相同的室内,同时加适量的水,让其中组种子接受光照,将另一组种子用硬纸盒遮住。”这个实验设计中改变的条件是( )。</h3><h3>A.光 B.水 C.空气</h3><h3>11、一人沿公路步行,在经过一盏路灯的过程中,灯光照射到人身上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 )。</h3><h3>A.逐渐变长 B.先变短,后变长 C.逐渐变短</h3><h3>12、太阳灶是利用( )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的原理制造的。</h3><h3>A.凹面镜 B.凸透镜 C.凸面镜</h3><h3>13、阳光下飘扬的红旗,它反射的光是( )。</h3><h3>A.绿光 B.白光 C.红光</h3><h3>14、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射光的本领就越( ),吸热能力越弱,升温慢。</h3><h3>A.差 B.强 C. 弱</h3><h3>15、在我们眼睛中能控制入射光线多少的是( )。</h3><h3>A.睫毛 B.眼睑 C. 瞳孔</h3><h3>四、连线题(共10分)</h3><h3>1.把生态瓶中的物体与类别连起来。(6分)</h3><h3>水草 土壤 石子 水虾 鱼 螺蛳</h3><h3>动物 植物 非生物</h3><h3>2.把不同的镜面与相应原理连起来。(4分)</h3><h3> 凹面镜 折射太阳光</h3><h3> </h3><h3>放大镜 反射太阳光 </h3><h3>五、分析题(共8分)</h3><h3>无影灯由来</h3><h3>同学们,你知道无影灯是什么样子,什么结构吗?无影灯真的不会形成影子吗?这里要从光和影的关系开始说起。</h3><h3>当光照射在不透明的物体上时,物体就会投下一片阴影。影子有时是很有用的,例如在发明钟表之前,人们依靠日晷仪上影子的长度和方位来判断时间。影子有时又是很讨厌的,如外科医生在灯光下动手术时,手的阴影会妨碍他的工作,因此,人们发明了无影灯是在方桌上铺开一张大白纸,在纸的中心处放上圆柱形物体,先在它的一侧点然一支蜡烛,你会看到,这个圆柱会在另一侧投下它的清晰的影子。再点燃一支蜡烛,就会形成两个相叠而不重合的影子。两影相叠的部分完全无光而全黑,这一部分称为本影;旁边有半透明的灰暗部分,称为半影。点燃第三支蜡烛,本影缩小,半影出现多个层次。同时点燃多支蜡烛,这时本影完全消失,半影也淡得看不见了。</h3><h3>根据这-原理,科学家设计了手术室用的无影灯,大面积的光源从不同角度把光线照射到手术台上,保证手术时有足够的亮度,而没有明显的本影来妨碍医生的工作。</h3><h3>1、无影灯应用了什么科学知识? (4分)</h3><h3> </h3><h3> 2、外科手术室里使用的无影灯,可以避免手术时出现手及医疗器械产生的黑影,这种无影灯是由许多发光面较大的 组成。(2分)</h3><h3>3、赤日炎炎的夏季,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工地上劳动,将凉水壶放在电线杆的阴影里,某同学突然提出:电线杆有影子,电线为什么没有影子呢?有四位同学提出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2分)</h3><h3>A.射到电线上的光线太弱</h3><h3>B.电线太细,太阳光射到它上面形成的影很小,未落到地面上</h3><h3>C.太阳是大光源,能把较细电线的四周照亮,在地面上几乎看不到影子</h3><h3>D.电线杆是竖着的,电线横着不会形成影子</h3><h3>六、简答题(共10分)</h3><h3>1、教室的墙壁往往刷成白色,请推测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h3><h3> </h3><h3> 2、请写出鹰、兔子、草之间的食物链。(1分)并回答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这条食物链生物数量会出现怎样的变化?(3分)</h3><h3> </h3><h3> </h3><h3> </h3><h3>3、在不改变光源位置,如何照亮足球?请画出光的路线图(2分),并说明理由(2分)8</h3> <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教</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A卷附答案</span><br></h3><h3>一、填空:(20分)</h3><h3>1.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h3><h3>2.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h3><h3>3.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它碰到物体后会发生(反射&nbsp;)。</h3><h3>4.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在(早晨和傍晚)最长,(中午)最短。</h3><h3>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滚动)和(滑动)两种方式。</h3><h3>6.地球表面有(平原)、(山地)、(高原)、(盆地)、丘陵等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h3><h3>7.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h3><h3>8.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侵蚀),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改变)。</h3><h3>二、判断:(10分)</h3><h3>1.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 &nbsp;√&nbsp;&nbsp; )</h3><h3>2.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nbsp;&nbsp;&nbsp;√ )</h3><h3>3.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及物体的轻重有关。&nbsp;&nbsp; ( ×&nbsp; )</h3><h3>4.用滑动代替滚动可以较大地减少摩擦力。&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 )</h3><h3>5.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来越高,压力越来越大。&nbsp;&nbsp; (&nbsp;&nbsp;√&nbsp; )</h3><h3>三、选择题:(10分)</h3><h3>1.(&nbsp;C&nbsp; )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nbsp;&nbsp;&nbsp;&nbsp;</h3><h3>&nbsp;&nbsp;&nbsp; A、水源&nbsp;  B、黄金 C、土壤</h3><h3>2.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 A&nbsp; )。</h3><h3>&nbsp;&nbsp;&nbsp; A、右边 B、左边 C、后面</h3><h3>3.苹果成熟要掉下来是由于(&nbsp; C&nbsp; )的原因。</h3><h3>&nbsp;&nbsp;&nbsp;&nbsp;A、弹力   B、推力   C、重力</h3><h3>4.自行车的(&nbsp; A&nbsp; )用的是增大摩擦力的原理。</h3><h3>&nbsp;&nbsp;&nbsp; A、刹车  B、扶手  C、轮子</h3><h3>5.下面不能会聚太阳光的是( C &nbsp;)。</h3><h3>A、凹面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h3><h3>四、简答题:(10分)</h3><h3> 1.有人说: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写出你的理由。</h3><h3>答: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动植物和微生物,为他们提供了栖息地;土壤为生物提供了食物和生长发育的必需养料;土壤和人类的衣食住行有着密切关系等。</h3><h3> 2.举例说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哪些设计是为了增大摩擦力?哪些设计是为了减少摩擦力?(各举两例)</h3><h3>答:增大摩擦力如:鞋子底上花纹,自行车在前后轮胎、脚蹬子表面上做花纹,使表面粗糙些;冰雪天在马路撒沙子等。减小摩擦力的如自行车上滚珠轴承;在拉链上涂蜡烛;往锁孔里加点油等。</h3><h3>&nbsp;</h3> <h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B卷</h3><h3> 一、填空(每小空2分,共计38分)</h3><h3>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必须具备( )、( )、( )。</h3><h3>2、蚯蚓生活在地下,它喜欢( )的环境。</h3><h3>3、光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 )。</h3><h3>4、土壤是( )、( )、黏土、腐殖质、( )和( )的混合物。</h3><h3>5、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 )、( )、( )三部分。</h3><h3>6、( )、( )、( )、( )、( )等都会侵蚀土地。</h3><h3>7、奥运之火的火种是用( )取得的。</h3><h3>二、判断对错:(12分)</h3><h3>1、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h3><h3>2、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节能装置 ( )</h3><h3>3、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 )</h3><h3>4、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不容易改变, ( )</h3><h3>5、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外部运动引起的。 ( )</h3><h3>6、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也是一样 ( )</h3><h3>三、选择题。(16分)</h3><h3>1、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 )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h3><h3>A、影响 B、不影响 C、无所谓影响不影响</h3><h3>2、物体都受一个( )的重力作用。</h3><h3>A竖直向下 B竖直向上 C平移向上</h3><h3>3、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 )</h3><h3>A小 B大 C没有</h3><h3>4、下列( )的牙齿最锋利。</h3><h3>A草食性动物 B肉食性动物 C杂食性动物 </h3><h3>5、( )的植物特征是植物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h3><h3>A、向光性 B、向水性 C、向地性 </h3><h3>6、( )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太阳。</h3><h3>A、能 B、不能 C、可以</h3><h3>7、中国的( )多高山 。</h3><h3>A、西部 B、东部 C、南部</h3><h3>8、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 )大小的工具。</h3><h3>A、运动量 B、摩擦力 C、力</h3><h3>四、名词解释:(9分)</h3><h3>1、食物链:</h3><h3>2、风 化:</h3><h3>3、光的反射:</h3><h3>五、简答题:(共12分)</h3><h3>1、生活中哪些仪器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至少举出两例说明。(6分)</h3><h3>2、为了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至少举出两例说明。(6分)</h3><h3>六、论述题:(共13分)</h3><h3>1、请画出鹰、兔子、草之间的食物链。再说说如果人类破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会有什么后果?(13分)</h3><h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B卷附答案</h3><h3>一、填空(每小空2分,共计38分)</h3><h3>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必须具备(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适当的空气)。</h3><h3>2、蚯蚓生活在地下,它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h3><h3>3、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光传播的速度(每秒约30万千米)。</h3><h3>4、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构成的混合物。</h3><h3>5、地球的内部可以分成(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h3><h3>6、(流水)、(风)、(冰川)、(波浪)、(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h3><h3>7、奥运之火的火种是用(凹面镜)取得的。</h3><h3>二、判断对错:(12分)</h3><h3>1、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nbsp;√&nbsp; )</h3><h3>2、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节能装置 (&nbsp;√&nbsp; )</h3><h3>3、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nbsp;√&nbsp;)</h3><h3>4、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不容易改变, ( × )</h3><h3>5、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外部运动引起的。 ( × )</h3><h3>6、植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动物也是一样 (&nbsp;√&nbsp; )</h3><h3>三、选择题。(16分)</h3><h3>1、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A)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h3><h3>A、影响 B、不影响 C、无所谓影响不影响</h3><h3>2、物体都受一个( A )的重力作用。</h3><h3>A竖直向下 B竖直向上 C平移向上</h3><h3>3、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 B)</h3><h3>A小 B大 C没有</h3><h3>4、下列( B)的牙齿最锋利。</h3><h3>A草食性动物 B肉食性动物 C杂食性动物 </h3><h3>5、( C )的植物特征是植物受到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h3><h3>A、向光性 B、向水性 C、向地性 </h3><h3>6、(B)用放大镜和望远镜看太阳。</h3><h3>A、能 B、不能 C、可以</h3><h3>7、中国的(A)多高山 。</h3><h3>A、西部 B、东部 C、南部</h3><h3>8、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C)大小的工具。</h3><h3>A、运动量 B、摩擦力 C、力</h3><h3>四、名词解释:(9分)</h3><h3>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h3><h3>2、风 化: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h3><h3>3、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h3><h3>五、简答题:(共12分)</h3><h3>1、生活中哪些仪器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至少举出两例说明。(6分)</h3><h3>答:(1)汽车反光镜能使驾驶员看到后面的情况。</h3><h3> (2)医生戴了额镜能给病人检查耳朵。</h3><h3>2、为了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至少举出两例说明。(6分)</h3><h3>答:热爱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第一,人类要爱惜动植物,禁止滥捕滥杀动物,禁止滥砍滥伐树木,保护生态平衡;第二,人类要优化生产方法,减少工业污染,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减少对大气排放有毒气体,防止环境污染;第三,人类要发展科学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生态系统的利用要适度,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h3><h3>六、论述题:(共13分)</h3><h3>1、请画出鹰、兔子、草之间的食物链。再说说如果人类破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会有什么后果?(13分)</h3><h3>答:鹰、兔子、草之间的食物链是“草&nbsp;→ &nbsp; 兔子&nbsp; →&nbsp;&nbsp;&nbsp;鹰”。</h3><h3>如果鹰少了,兔子会大量繁殖,草来不及长大就很快被吃光,大量的兔子会饿死,草可能重新生长,经过漫长的时间重新平衡。或者因为没有植被,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小气候恶化,降水减少,植物更难生长,形成荒漠戈壁,兔子、老鹰死的死,迁徙的迁徙。</h3><h3>如果兔子少了,大量的鹰会饿死,草会疯长,植被不合理,可能引发草原火灾…</h3><h3>如果草少了,兔子会因缺少食物而减少,最后会消失。老鹰也会饿死,草原会逐渐荒漠化…</h3> <h3><br></h3><h3>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C卷附答案</h3><h3>一、填空:(20分)</h3><h3>1.种子发芽需要的基本的条件:( 适宜的温度 )、(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h3><h3>2.光是以( 直线 )的形式传播的,当光碰到镜面就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h3><h3> 光的反射 )。</h3><h3>3.浅色物体反光能力( 强 )、吸收热的能力( 弱 )。</h3><h3>4.冰面行走容易打滑,人们想到在鞋底(做上花纹 ),这样就( 增加 )了摩擦力。。</h3><h3>5. 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风化 )。</h3><h3>二、判断:(15分)</h3><h3>1. 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泥土里。&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 )</h3><h3>2. 如果太阳在物体的左边,那么影子在物体的右边。 (&nbsp;&nbsp;√&nbsp;&nbsp; )</h3><h3>3.保护了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nbsp;&nbsp;√&nbsp;&nbsp; )</h3><h3>4. 企鹅适合在亚热带地区生活。 (&nbsp;&nbsp;×&nbsp; )</h3><h3>5.不同时间,阳光下同一物体的影子长短会发生变化。 (&nbsp;&nbsp;√&nbsp;&nbsp; )</h3><h3>三、选择题:(25分)</h3><h3>1.具有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的地形特点的是( C )</h3><h3>A、高原&nbsp;  B、平原 C、盆地 D、山地</h3><h3>2.将吹足了气的气球固定在小车上,气球向( A )喷气,小车向前运动</h3><h3>A、后 B、前 C、两边</h3><h3>3.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和滑动的摩擦力谁大( B )</h3><h3>A、滚动  B、滑动  C、一样大 </h3><h3>4.下面材料在阳光下,( C )升温最快。</h3><h3>A、白色纸  B、粉色纸  C、黑色纸 D、铝箔纸 </h3><h3>5.下面不在食物链中的是( E )。</h3><h3> A、蔷薇 B、瓢虫 C、蚜虫 D、小鸟 E、花坛</h3><h3>四、看图题:(9分)</h3><h3>写出下面的物体是靠什么力运动的。</h3><h3>第一幅图: 弹弓射石子 ( 弹力 )</h3><h3>第二幅图: 火箭发射 ( 反冲力 )</h3><h3>第三幅图: 轰炸机扔下的炸弹 ( 重力 )</h3><h3>五、连线题:(9分)</h3><h3>用线把下面的科学家与他们的发现连起来</h3><h3> 英国科学家牛顿 紫外线(连 约翰·里特尔)</h3><h3> 英国科学家赫歇耳 七色光 (连 牛顿)</h3><h3> 德国物理学家约翰·里特尔 红外线 (连 赫歇耳)</h3><h3>六、简答题:(共22分)</h3><h3>1、“&nbsp;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不会带来任何好处。”这种说法对吗?如果不对,请介绍火山喷发的好处有哪些?</h3><h3>答:这种说法不对。火山喷发除了给人类带来灾难,也会带来好处。</h3><h3>火山喷发的三大好处如下:</h3><h3>第一,它可以给人类创造一些土地资源,这个土地资源的,像夏威夷岛全是火山喷发出来的,那现在就是土地了,就是美国国土。</h3><h3>第二,就是火山能创造很多的自然景观,世界上很有名的一些风景区大部分是火山区,像美国的黄石公园,日本的富士山,我们国家的长白山,五大连池,有火山的地区风景几乎都很漂亮。</h3><h3>第三,它可以带来矿产资源,由火山作用形成的矿产资源是挺多的,包括非金属资源和金属资源。那非金属资源就是火山喷发物,随便哪种火山岩石几乎都可以用,所以火山喷出来的东西几乎都有用。还有就是很多的矿产跟火山喷发有关系,例如有些宝石就是火山喷发出来的。</h3><h3>2、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破坏可能引发沙尘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做些什么?(请列举三条)</h3><h3>请同学自己选择三条作为自己的答案。</h3><h3>答:人类对自然环境干扰破坏可能引发沙尘暴,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应该做下面的措施:</h3><h3>第一,人类恢复植被,加强防止风沙尘暴的生物防护体系。实行依法保护和恢复林草植被,防止土地沙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h3><h3>第二,人类要适度放牧,要有计划一方面保护好生态环境,另一方面进行生产活动,不能一味向大自然索取,而不注意保护自然环境。</h3><h3>第三,人类要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保护好自然环境。</h3><h3>第四,人类要慎重进行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不能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h3><h3>第五,人类要严禁无计划滥伐森林植被,破坏自然环境。</h3><h3>第六,根据不同地区因地制宜制定防灾、抗灾、救灾规划,积极推广各种减灾技术,并建设一批示范工程,以点带面逐步推广,进一步完善区域综合防御体系。 </h3><h3> 加强沙尘暴的发生、危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的科普宣传,使人们认识到所生活的环境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不仅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还会形成恶性循环,所以人们要自觉地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h3>

摩擦力

物体

土壤

影子

侵蚀

地球

植物

运动

瓶里

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