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团12连知青聚会!聚会!再聚会!

北方老猫

<h3>毛主席挥手我前进</h3><h3>上山下乡干革命!</h3> <h3>第一批北京知青11人(68.7),简称老北京,由左到右后排:张久燕、徐惠敏、朱抗美、董桂珍、史春荣、前排徐泉生、杨树旺、周保军.</h3><h3>照片里还有韩根怀、绳宝荣、林志凯三人缺席。</h3> <h3>韩根怀——北京知青——编者本人,照片年代从51年前,到42年前,到12年前,再到半年前历尽沧桑。到12连后在基建当过小工,曾因上泥上砖太狠,以至草绳绑的脚手架散架倒塌,摔至昏迷。上山打过石头,砖场脱过坯,烧过窑,下地干过农活,当卫生员一年多72年5月离开12连,调到6连,76年在六连与齐齐哈尔知青李淑珍结婚,86年离开农场,93年回北京。</h3> <h3>绳宝荣——我们北京知青的大姐大,曾任12连第一任知青付指导员,72年离开连队调营部,74年返城回北京。</h3> <h3>林志凯——我们老北京知青的小老弟,在12连上山伐过木,砖场脱过坯,下湖打过鱼,到值班连扛过枪,后调7连任付连长,75年上学离开农场。下图是40多年后再相遇时合影。</h3> <h3>史春荣——北京知青,来12连不到一年就调到四师密山机械厂,后上学离开农场,后工作定居在上海。</h3> <h3>董桂珍——北京知青,天性活泼,同史春荣一道69年春天调密山机械厂,79年返城回北京。</h3> <h3>  1968年7月15日,北京知识青年史春荣(左)、董桂珍(中)和张久燕(右)离京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十四团屯垦戍边。</h3><h3> 林志凯 为北京知青三姐妹题照</h3><h3> </h3><h3> 手握宝书诉衷肠,保家卫国辞爹娘。北京姑娘戍北疆,好儿女志在四方。</h3><h3> </h3><h3><br></h3> <h3>徐泉生——北京知青,1968年7月15日到12连,真诚憨厚,69年春调值班二连扛枪保边疆,78.5离开农场回北京。林志凯为下图题照:1970年冬徐泉生在黑龙江省密山县档璧镇边防哨所门前值勤站岗。</h3><h3> 钢枪紧握气宇昂,戍边屯垦保边疆。</h3><h3> 男儿奇志在四方,怎惜此身卧沙场。</h3><h3> 北国万里鏖战忙,珍宝岛上见短长。</h3><h3> 同仇敌忾豪气爽,何惧熊罴与豺狼。</h3><h3><br></h3> <h3>杨树旺——北京知青,与韩根怀是同校同学,于69年春,调值班连扛枪保边疆。</h3> <h3>第二批北京知青10人(69.8)因年龄小也叫小北京:后排满翠英、张宝池、韩根怀(老北京)、陈树琪。中排何宽瑞、祖国玲、夏 琨.前排宋丽云、董 芳、王秀玲。还有一个康质先没在照片中。</h3><h3><br></h3> <h3>陈树琪——全体北京知青中的小老弟,也是12连第四任知青指导员,与同批北京知青何宽瑞结婚,78.7返城回北京。</h3> <h3><font color="#010101">夏琨</font>——北京知青,是我们12连第三任知青付指导员,77.12返城回北京。</h3> <h3>张宝池——北京知青与后调入的同批北京知青成树林结婚,77年5月返城回北京。</h3> <h3>王秀玲——北京知青在12连曾任文书和教师,76.3返城回北京。</h3> <h3>祖国玲——北京知青,78.1返城回北京。</h3> <h3>满翠英——北京知青,与本连齐齐哈尔知青焦克(已逝)结婚,78.5返城回北京。</h3> <h3>宋丽云——北京知青,77.1返城回北京。</h3> <h3>上二人均为从11连调入的北京知青韩宝贤曾任教师,高兴华任售货员。</h3><h3>下二人均为从值班二连调入的北京知青,左是左向萍,右是成树林(已逝)与张宝池是夫妻。</h3> <h3>北京知青失联状态共6人,老的:张久燕、朱抗美、徐惠敏、周保军(更小的小老弟)。小北京:董 芳、康质先。</h3> <h3>第一批哈尔滨知青35人(68.10)5排:付维邦、刘贵林、庄宏春、徐树堂、郭向彬、张文书、4排:赵英奇、刘新福、庄洪海、骆洪模、战新友、于泳、3排:黄秀兰、张玉芳、周艳霞、鲍亚清、印慧琴、周三香、2排:钱红珍、张淑华、毕重敏、刘玉芝、周淑琴、毕重娟、韩淑华。1排:母丽华、刘淑兰、张树芝、于景云、詹景平、田桂霞</h3><h3>还差4人:母松华、曹 杰、甄彦星、孙向东、</h3><h3>其中还有母松华、母丽华为亲兄妹,张淑芝、张淑华,毕重娟、毕重敏,两对亲姐妹,庄宏春、庄洪海,为叔伯兄弟</h3> <h3>母松华黄秀兰——哈尔滨知青,是一对相濡以沫的美满夫妻,同是哈青、北方知青中大哥大,曾任司务长,和炊事员,71年离开连队,调团机关,管局机关,至总局工会主席。上图4人合影是与同连队的哈青妹妹妹夫(母丽华庄宏春)。下左图是母松华在职时工作照,下右是与作者夫妻二人合影,值得一提的是母松华夫妻几十年一直对我如大哥大姐一样关心爱护帮助有加。</h3><h3><br></h3> <h3>庄宏春、母丽华——哈尔滨知青,也是一对伉俪情深美好夫妻,大春是连队轮式拖拉机驾驶员,当时在连队相当于汽车驾驶员,对战友们帮助照顾有加。</h3><h3> 母丽华有表演天才,多次给大家的文化生活添彩。林志凯为右中图题照:第四十四团屯垦戍边。在拖拉机旁手持红宝书留影。 </h3><h3> 年少志高一娇娃,稚气未脱军中花。</h3><h3> 宁赴兵团捍边关,不待闺中享年华。</h3><h3> 北国冰封万里雪,战天斗地意气发。</h3><h3> 一颗红心一腔血,已将此身许华夏。</h3><h3></h3><h3><br></h3> <h3>孙向东——哈尔滨知青,赶过大车,在值班连扛炮保边疆,值班连撤销后辗转多个单位22连、18连等,与***结婚,于86年离开农场返回哈尔滨。</h3> <h3>于泳——哈尔滨知青,在基建当过小工,上山打过石头,在值班连扛过枪,后调运输连开过车。19年因病去逝。</h3> <h3>四位都是哈尔滨知青,刘贵林、郭向彬,庄洪海当过木匠,付维邦开过拖拉机,后调值班连扛枪保边疆。</h3> <h3>这五个都是哈尔滨知青,都已离开我们,张文书到值班连扛过枪,后调运输连开过车,徐树堂修过路后调焦化厂,与钱红珍结婚。战新友修过路赵英奇修过路刘新福调机关后与哈尔滨知青***结婚。</h3><h3>还有未露过面的失联</h3><h3>哈青:骆红模(据说已逝)。甄彦星。</h3> <h3>于景云——哈尔滨知青,比年轻时更活泼,当过知青排长,当过教师。</h3> <h3>韩淑华——哈尔滨知青,77年上学离开农场。</h3> <h3>钱红珍——哈尔滨知青,与同批哈尔滨知青徐树堂(已逝)结婚。</h3> <h3>张淑芝、张淑华——姐妹俩、哈尔滨知青,后者曾是女拖拉机手。</h3> <h3>田淑霞——哈尔滨知青,商店售货员,的与十连上海知青周大龙结婚。</h3> <h3>周三香印慧琴——哈尔滨知青,学校教员。</h3> <h3>四位哈尔滨知青——</h3><h3>左上刘淑兰</h3><h3>左下刘淑芝</h3><h3>右上周淑琴,曾任炊事员</h3><h3>右下张惠芳,曾任炊事员</h3> <h3>三位哈尔滨知青,69年春一同调密山机械厂</h3><h3>上詹景萍</h3><h3>中鲍亚清</h3><h3>下曹 杰</h3> <h3>姐妹俩哈尔滨知青。</h3><h3>左是姐姐毕重娟,与当地青年王良法(兽医右下)结婚。</h3><h3>右上是妹妹毕重敏,当年的女拖拉机手。</h3><h3><br></h3> <h3>齐齐哈尔知青14人(69.7.15)相片上有标名,后排苏国林、杨宝良、杨国柱、焦 克、李寿军、路文昌、翟绪志、前排陈英华、孙淑青、梁爱荣、许玉坤、张丽芬,差2人是郭艳霞和战秀英</h3> <h3>梁爱荣——齐齐哈尔知青,当年的女拖拉机手、三八包车组组长,74年上学离开农场。</h3> <h3>三人均为齐齐哈尔知青,上是杨宝良热爱蓝球运动,74年上学离开农场。下图是苏国林曾为马车老板,大返城时离开农场。右图为翟绪志,拖拉机手74年上学离开农场。</h3> <h3>李寿军——齐齐哈尔知青,曾任拖拉机手74年上学离开农场。</h3> <h3>郭艳霞——齐齐哈尔知青,后调8连与牡丹江知青于良志结婚。</h3> <h3>张丽芬——齐齐哈尔知青,当年的女拖拉机手。后与同批齐齐哈尔知青卫生员郎福林结婚。</h3> <h3>已逝的4位齐齐哈尔战友,他们是:杨国柱曾任马车老板,焦克曾任铁匠,陆文昌拖拉机手,许玉坤农工。</h3> <h3>牡丹江知青14人(68.7.23)后排:施庆华、张伯华、夏春金、李小西、张克松、秦孝文。中排:王桂兰、连得坤(现名连海英)、任云梅、贺淑媛、王得全。前排:李瑞芝、王彩霞、差一人是肖文彬</h3> <h3>贺淑媛——牡丹江知青,12连大群主,当过羊号放牧员, </h3><h3> 有一年,因为十二连的羊养得好,羊毛又细又长,全团评比第一。团部要开展览会,团里派人来采风,为此,贺淑媛高兴地抱起来羊儿。相机咔嚓一声响,快乐的牧羊姑娘定格在这历史的瞬间。但“羊毛织衣万家暖,几人能知牧羊艰”林志凯作诗</h3><div><span style="color: inherit;">七律 为快乐的牧羊姑娘题照</span><br></div><h3> 春夏秋冬酷暑寒,风霜雨雪只等闲。</h3><h3> 牧羊重任但在肩,革命理想高于天。</h3><h3> 欣闻评比捷报传,抱起羊儿笑开颜。</h3><h3> 羊毛细长赛蚕丝,全团第一十二连。</h3><h3></h3><h3></h3><h3><br></h3> <h3>王桂兰___牡丹江知青,知青大排长,热情大方,关心同志,后与转业兵贡贵结婚,</h3> <h3>连海英(连得坤)——牡丹江知青,教师,74年上学离开农场</h3> <h3>任云梅——牡丹江知青,知青排长,后调8连任付指导员,后与哈尔滨知青杨**结婚,已于19年因病去逝。</h3> <h3>夏春金——牡丹江知青,老夏为人热情,后与在食堂工作的哈尔滨知青周佩霞结婚</h3> <h3>本图三位是牡丹江知青,失联状态。上为李瑞芝,羊号放牧员,知青中最早与本地青年马云飞结婚。下为王彩霞曾因拖拉机车祸受伤,因坚持不哭不叫被称为硬骨头青年。右图为王得全(据说已逝)</h3> <h3>三位牡丹江知青,已逝——上图为张伯华,参加过文艺宣传队。下图为王得全有人说她已经过世。右图为秦校文,</h3> <h3>上海知青69年5月、6月各来一批,70年7月一批,共计三批60人左右,这是17年4月上海聚会的筹备人员合影,自左至右后排:周大龙、沈长林、王效宝、张银娣、冯小寅(19年去逝)、徐志华、林福妹、张淑芝、田淑霞、梁国清、吕培林,前排:黄玉萍、连海英、贺志良、孙祖建、王秀文、吴三扣、徐曼琴。</h3> <h3>吕培林是从11连调入的上海知青,12连第二任知青付指导员后调团机关。</h3> <h3>徐曼琴——上海知青,</h3> <h3>徐志华——上海知青。</h3> <h3>黄玉萍——上海知青,曾任卫生员。</h3> <h3>吴三扣——上海知青。与当地青年王秀文结婚。</h3> <h3>夏怀荷——上海知青。后调7连、6连。76年离开农场返城。</h3> <h3>梁国清——上海知青。</h3> <h3>贺志良张银娣——上海知青,张银娣当年 是女拖拉机手。</h3><h3>中右图是贺志良下乡时的珍贵图片,此情此景令人遐想无限,林志凯为此图题照:</h3><h3> 《诉衷情》 为上海知青贺志良离沪赴黑题照</h3><h3> </h3><h3>志良乘车将欲行,千里赴征戎。谁言泪眼朦胧?笑去龙江赏景。</h3><h3>少年强,志飞扬,国之祥。进军号响,戍边北疆,荡胸激情。</h3><h3></h3><h3><br></h3> <h3>李秀梅——上海知青曾经的女拖拉机手,如今的健身专家。</h3> <h3>冯小寅——上海知青,编辑未完成,人已逝,愿她在天堂如意。</h3> <h3>陈湘玉都学英——上海知青</h3> <h3>韩阿妹陈新荣——上海知青</h3> <h3>施桂华林福妹——上海知青</h3> <h3>上海知青——左图孙祖建后调6连当会计,苏惠刚后调打渔队,沈长林,右图王效宝王庆华。</h3> <h3>这6个上海知青没露过面,算是失联人吧。王茂生,峁荣华。</h3><h3>安玲、安莉、王心宽、徐扣娣。4个女生她们都是最早离开连队调密山机械厂的上海知青。</h3><h3>上海知青还有李金凤、钱**、陈**、</h3><h3>还有已逝的藏红春。</h3><h3>上海知青总共60余人,连上只知道姓氏的钱、陈、两位算上才只31位,对不起上海战友了!深表歉意!!!</h3> <h3>袁秀甫郝桂芬——天津知青</h3> <h3>5位男生蔡泽已逝王俊生蔡秀文王存志朱利群均无信息天津知青10人(69.5)本图为5个女生后排:袁秀甫、朱满利、于呈英、前排:郝桂芬、武玉芬、还有5个男生王俊生。</h3><h3>蔡泽、蔡秀文、朱利群、张存志(后4人没有照片)</h3> <h3>李玉杰双鸭山知青66年下乡到12连,后与本地青年王凤友结婚</h3><h3>蔡丽珍双鸭山知青66年下乡到12连,后与本地青年电影队小李结婚</h3><h3>双鸭山知青11人(66年)刘玉兰和佟国忠是夫妻。其余7人为徐忠祥、白明贵、孙万田、刘德珍、刘 芸、李凤菊、王凤梅</h3> <h3>佟国忠刘玉兰夫妇均为双鸭山知青</h3> <h3>李凤菊双鸭山知青学校教员因脑病长期病休与转业兵张忠诚结婚,现在东海生活</h3><h3>徐忠祥双鸭山知青与本地青年王洪兰结婚</h3> <h3>这是17年4月在上海举行的12连知青大聚会合影,是规模最大的一次聚会,自左至右后排:黄玉萍、沈长林、宋兹芳、贺志良、孙祖建、王效宝、王秀文、郎福林、周大龙、徐曼琴,中排:吕培林、梁国清、史春荣、冯小寅、田淑霞、毕重敏、黄秀兰、母松华、郝桂芬、梁爱荣、张丽芬、李丽萍、陈新荣,前排:刘玉芝、陈湘玉、吴三扣、林福妹、张玉芳、连海英、徐志华、印慧琴、于景云、张淑芝、郭艳霞、韩阿妹、韩淑华、周淑琴。</h3> <h3>这是17.4上海聚会前一天,报到日晚上的合影。比上一张照片多了林志凯和施桂华。</h3> <h3>这是上海聚会上,参会的全体哈尔滨知青合影。自左至右:韩淑华、周淑琴、毕重敏、印慧琴、张玉芳、田淑霞、刘玉芝、母松华、于景云、张淑芝、黄秀兰。</h3> <h3>这是17.4上海聚会中部分上海知青合影。自左至右:后排陈新荣、黄玉萍,前排韩阿妹、吴三扣、冯小寅、林福妹。</h3> <h3>这是18年7月齐齐哈尔知青与编者聚会,参加者有翟绪志杨宝良郎福林张丽芬韩根怀等。</h3> <h3>这是编者夫妇在18年7月与六连上海知青回访第二故乡时,途经哈尔滨时受到母松华黄秀兰夫妇热情款待,主持操办了与在哈尔滨的12连战友的聚会,与会人员多达24人,自左至右后排:母松华、付维邦、庄宏春、王良法,本人韩根怀、孙向东、夏春金、于泳、周大龙、中排:于景云、韩淑华、黄秀兰、母丽华、田淑霞、钱红珍、庄洪海、韩淑华(老公老周),前排:李淑珍(本人老伴)、周佩霞、张淑芝、周三香、印慧琴、绳宝荣、张玉芳、张淑华、李**(庄洪海老伴)。</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19年8月8日在哈尔滨平房与哈青聚会合影。其中有六位18年聚会未见到的有毕重娟、毕重敏姐妹两,刘淑芝、周淑琴、刘贵林、郭向彬六位哈青战友。</font></h3> <h3>这是97.4上海聚会部分知青合影,自左至右前排:于景云、张玉芳、林福妹、田淑霞、冯小寅、周淑琴、韩淑华,前排:张淑芝、印慧琴、刘玉芝、毕重敏、史春荣、连海英。</h3> <h3>节目:想死你了!表演者吴三扣、于景云,群众观众郭艳霞。</h3> <h3>这是17.4上海聚会部分男知青合影,自左至右:沈长林、宋兹芳、孙祖建、王效宝、贺志良、王秀文。</h3> <h3>这是编者夫妇在18年7月与六连上海知青回访第二故乡时,借机出境到俄罗斯旅游时与导游合影</h3> <h3>这是编者夫妇和夏怀荷在18年7月与六连上海知青回访第二故乡时,到管局老年服务中心,探望在此养老的原六连连长夫人王志英(前排中)时合影。</h3> <h3>这是18年3月,李子峰夫妇来京到小女儿家春节团聚,12连在京知青闻讯组织欢迎宴会时的合影。自左至右后排:徐泉生、韩根怀、董桂珍、李子峰、满翠英、李(蔡丽珍老伴),中排:陈树琪、绳宝荣、何宽瑞、祖国玲、王继英、蔡丽珍、夏琨、李淑珍,前排王秀玲、韩宝贤、梁爱荣、郭艳霞、高兴华、李丽萍。由李子峰小女儿执机拍摄。</h3> <h3>这是18.8.18在京11连、12连知青共同欢迎吕培林(出身自11连)夫妇来京访问,自左至右后排:11连人、林志凯、吕培林老伴、杨树旺、左向萍、高兴华、韩根怀,前排:李淑珍、王秀玲、夏琨、吕培林、11连人、韩宝贤、11连人。</h3> <h3>这是17年7月宫长斌夫妇和何海珍夫妇访问哈尔滨时,哈尔滨战友的欢迎阵容,自左至右后排:宫长斌、庄洪海、刘贵林、赫崇今、何海珍、王良法、母松华,中排:张玉芳、印慧琴、郑素琪、刘玉芝,前排:钱红珍、宫长斌妻、于景云、韩淑华、盛美芝。</h3> <h3>这是12连在京知青于17年7月29日欢迎12连老同志何海珍盛美芝夫妇到京访问时聚会合影王秀玲、满翠英、张宝池、夏琨、盛美芝、韩根怀、何海珍、绳宝荣、梁爱荣、祖国玲、陈树琪。</h3> <h3>这是编者于17年10月6日和12连在京知青共同到河北省燕郊看望老同志老排长宋兹顺同志,自左至右:梁爱荣、绳宝荣、徐泉生、韩根怀、宋兹顺和他的老伴和孙女、郭艳霞、董桂珍、林志凯。</h3> <h3>这是编者夫妇在18年7月与六连上海知青回访第二故乡时,与哈尔滨战友聚会时一,与于景云于泳举杯庆贺。</h3> <h3>这是17年6月3日编者近40多年后首次与同车皮下乡的战友首次聚会,从左至右:韩根怀、绳宝荣、林志凯。</h3> <h3>这是编者夫妇在18年7月与六连上海知青回访第二故乡时,在与哈尔滨战友聚会时,恰逢老北京知青绳宝荣在哈,也参加了聚会,这是她与母松华交谈的照片。</h3> <h3>这是17.4上海聚会时,当年12连的女拖拉机手(不全,可能还应有李秀梅、孙玉琴等)自左到右:张丽芬、毕重敏、张银娣、梁爱荣、张淑华。</h3> <h3>这是编者夫妇在18年7月与六连上海知青回访第二故乡,在12连看到的部分机库,一共18个大门,现代化农业机械庞大无比。大胶轮拖拉机达400多马力,从种到收到交粮全程机械化自动化,连队道路全是水泥路,只是这也是暂时的,按计划不久后这里也会像八连一样拆为平地。</h3> <h3>这是我的恩师王成璋(已逝)和我的师兄妹们。</h3> <h3>这是编者夫妇在18年7月与六连上海知青回访第二故乡时,途经哈尔滨时受到母松华黄秀兰夫妇热情款待,并操持了与哈尔滨战友的聚会,使我们的回访获得圆满成功,心情愉快的返回北京。</h3> <h3>这是编者夫妇在18年7月与六连上海知青回访第二故乡时,到12连看望仍住在12连的老同志老战友曹洪恩,当年他是248包车组组长,技术性精湛,待人和气,深受到知青喜爱,如今他和子女仍战斗在12边的土地上。这是在他家门口合影,背景是远处的老羊号。</h3> <h3>这是编者夫妇在18年7月与六连上海知青回访第二故乡时,在与牡丹江战友王桂兰和我们的群主贺淑媛大姐聚会合影,同时适逢吕培林夫妇会见牡丹江战友,参加的还有上海知青夏怀荷、齐齐哈尔知青郭艳霞在牡市探亲访友</h3> <h3>这是编者夫妇在18年7月与六连上海知青回访第二故乡时,在东海看望12连老同志老、战友陈均世的场景,同时在坐的还有老战友王凤友李玉杰夫妇,还有六连战友韩景余张玉桥等。</h3> <h3>这是编者在18年7月与六连上海知青回访第二故乡时在档壁镇兴凯湖景区的留影。</h3><h3>编后话:开始以为很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就很麻烦了,尤其是文字编辑,顾虑很多,如每个人回城后的发展不一样,差距极大,所以最后只提在农场的事,另外我离开12连较早好多人不很熟悉,所以有很多不足,有不准确的地方请谅解!</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19.8与齐市战友聚会</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这是19年与哈青聚会</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