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9
在这一天的论坛演讲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和学者围绕中美贸易摩擦、中国商业全球化战略、中国企业全球并购与社会责任等内容开展。围绕着一天的演讲,明哲老师从中美贸易战谈起,带领参会者一起分析变、时、势、机,一起对论坛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

明哲老师为参会者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带来的问题和机会
中美贸易战于2018年7月6日正式拉开帷幕,在明哲老师看来,中美贸易战乃是一种国际关系根本改变的具体呈现。明哲老师从美国与中国贸易的历史发展作为引入,分析中美贸易战产生的原因,用精一、文化双融、动态竞争的智慧分析中美贸易战的意涵和机会。
>>美国与中国的贸易过往<<
自1985年以来,美国与中国的贸易不平衡一直持续增长,尤其是在中国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同期美国制造业的工作岗位开始下降。尽管美国制造业工作岗位大量流失,但中美贸易逆差让美国创造了更多薪酬更高的服务业岗位。从2004年至今,中美之间从原有的制造与服务经济相合作的关系逐渐转变成为制造服务经济和服务经济的竞争关系,竞争相同的供应、资源和岗位。目前,全球前20大公司中,中国企业占据其中九大席位。其中,中国在移动支付领域中遥遥领先美国,未来中美两国在移动支付交易额上的差距将会进一步加大。
通过以上对中美贸易现状的介绍,明哲老师带领现场的参与者再次深入思考个人对中美贸易战的看法。

明哲老师分享现场
>>明哲老师对中美贸易战的解析<<
在此基础上,明哲老师分析到,中国经济力量在改革开放后快速成长,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的各方面表现都远远超过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预期。美国人以为,世界将改变中国、认为中国将效仿西方的做法,认为中国不适合创新……,但实际上,中国没有被世界改变,而是用自己的创新,用自己的规则改变了世界,这样的结果让美国大失所望。
中国经济力量的快速发展、美国制造业流失、中美贸易不平衡加剧、巨额的贸易逆差、美国的老大心理和民粹主义……,这些种种原因加剧了贸易战的产生。中美贸易战实际上只是中美全方位竞争(地缘、政经、科技、军事、思想与文化竞争)中的一个冰山。在明哲老师看来,之所以存在这样的全方位竞争,是因为中美两国彼此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社会环境、人文思维大不相同,利益常有冲突,彼此很难真正相互了解,误判与误解在所难免。但依照中美当前的贸易战的状态来看,中美贸易战正朝着冷战方面发展,在这样的状态下,中美两国之间是否存在着其他的战略选项?
>>华夏智慧的知与行:理论与工具的应用<<
华夏智慧,是否能提供应对中美贸易战的工具?明哲老师首先从动态竞争的角度为参会者分析。动态竞争要求做到知己知彼,知彼,重在了解竞争对手的“一”,了解竞争对手最弱的一环,了解竞争对手下一步可能的动作。知己,重在了解竞争对手的基础上有能力去回应竞争对手的战术。在这个过程中,最理想的结果无非是“双赢”,但是,何谓双赢?如何避免双输?
其次,明哲老师从文化双融的角度带领参会者反思:如何让中国的和平崛起深入美国人心,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对接?在明哲老师看来,回归华夏文化的双融智慧,能帮助中国寻找文化与战略的优势。华夏文化带给中国人处理对立面问题的基因,带给中国人处理对立面问题的“允执厥中”的态度,这也正是中国能够蓬勃发展的秘密所在。
那么,用动态战略思维来看,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如何汇聚国内外资源这些一个个小“一”来整合战力,实现精一与双融的大“一”?用动态战略思维来看,我们自己和对手的底线是什么?我们能否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坚守住自己的“一”?

明哲老师与铁骑力士集团张铁军先生互动

明哲老师与西南科技大学老师互动
>>中美贸易战的意涵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