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邑博苑】大一班十二月份观察记录:发现你的美。

静文子

<h3>童年</h3><h3>是一幅迷人的画</h3><h3>勾勒出多少动人有趣的故事</h3><h3>童年</h3><h3>是一首婉转悠扬的笛音</h3><h3>奏出了多少纯洁美好的幻想</h3><h3>童年</h3><h3>是一束绚丽的茉莉</h3><h3>散发出醉人的芳香</h3> <h3>观察时间:2018年12月</h3><h3>观察地点:大班教室</h3><h3>观察人物:贾茹</h3><h3>观察事件:受欢迎的贾茹</h3><h3>观察老师:信老师</h3><h3>观察内容:贾茹<span style="line-height: 1.8;">是一个各方面发展都比较突出的女孩子,而且也很自律。小朋友们都想和贾茹交好朋友,不管是户外活动还是在室内,贾茹都很受欢迎,小朋友们都想要和贾茹一起玩。我们班有个小男孩比较好动,不能主动遵守规则,我把他安排坐在贾茹的旁边,想让他跟贾茹学学规则。结果我的这一安排遭到了很多小朋友的反对,他们都说贾茹是他们的好朋友,他们要和贾茹坐一起。</span></h3><h3>观察分析:由于贾茹的性格习惯都比较好,所以好多小朋友都喜欢她,想要和贾茹交好朋友。到了五岁左右,孩子的人际关系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不再是以物品交换为纽带,及你给我好玩的,好吃的,你就是我的好朋友,他们更倾向于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h3> <h3>观察时间:2018年12月</h3><h3>观察地点:大班教室</h3><h3>观察人物:李奕泽</h3><h3>观察事件:正确收玩具</h3><h3>观察老师:信老师</h3><h3>观察内容:<span style="line-height: 1.8;">“请小朋友把玩具收好。”话一落音,奕泽就很快把自己的积木推倒在桌上,然后拼命地往筐里扔积木,一边扔一边紧紧地抓着筐,看见其他小朋友过来,还没等到积木全部收好,就赶紧搬着筐想送进柜子。而其他小朋友因为没有收拾完,也紧紧地攥着筐,谁也不愿放手。 </span></h3><h3> 观察分析:看到这样的事情,我们老师要引导他,哪些事情是对的,而哪些事情是不对的,如收积木时应该将积木轻轻地一块一块放进筐,送玩具也是要和小朋友商量好轮流, 不要每次都抢着送,而浪费了时间。</h3> <h3>观察时间:2018年12月</h3><h3>观察地点:大班教室</h3><h3>观察人物:郭梓杰</h3><h3>观察事件:老师.....</h3><h3>观察老师:信老师</h3><h3>观察内容:梓杰<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最近特别爱告状“老师,他拿我的书了”,“老师,他没有把工作归位”,“老师,我的小椅子找不到了”……这不,我刚准备上课,梓杰又急忙忙地走过来跟我说:“老师,他没有双手搬小椅子”。我停下来跟梓杰说:“梓杰,如果你发现其他小朋友有做的不对的地方,你可以先跟小朋友说,如果他不改正,你再来告诉老师好吗?”“嗯,好吧!”</span></h3><h3>观察分析:我发现,不止是梓杰,班级还有很多小朋友都很喜欢告状。面对孩子告状的情况,我们不必事事都亲力亲为去解决,要视情况而定,如果是一般的小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自己发现的问题自己去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再请老师帮助,这样可以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h3> <h3>观察时间:2018年12月</h3><h3>观察地点:大班教室</h3><h3>观察人物:蔡怡可</h3><h3>观察事件:选择</h3><h3>观察老师:信老师</h3><h3>观察内容:<span style="line-height: 1.8;">小朋友们自由操作后一起吃加点,今天我们要吃的是柚子和梨,有的小朋友不喜欢吃水果。我们就请孩子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取餐。可可看到是柚子很开心,于是取走了一大块。小朋友们都吃着自己的餐点,很快有的小朋友吃完餐点送餐盘了,只看到可可看着吃了半截的柚子在哪发呆。老师走过去问:“可可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可可看着那半截柚子说:“老师我不想吃了。”“这是你自己选择的,你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不许浪费食物,如果感觉吃不了请你下次选择取自己能接受的那块。”</span></h3><h3>观察分析:孩子学会选择,可以让他们感觉到能掌控自己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他们更快地学会自立,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承担选择的结果。</h3> <h3>观察时间:2018年12月</h3><h3>观察地点:大班教室</h3><h3>观察人物:宋卓颖</h3><h3>观察事件:老师,我帮你</h3><h3>观察老师:信老师</h3><h3>观察内容:每天早上卓颖和糖糖总是第一个到<span style="line-height: 1.8;">。我正准备摆放桌椅,这时卓颖跑过来和我说:“老师,你在干嘛呀?”我说:“老师想把桌子摆好,那样你们就可以在桌子上看书了。”卓颖说:“那...老师我来帮你吧!”</span></h3><h3>这几天卓颖总爱关注老师的一举一动,如果老师正在做事情,卓颖会主动来找老师分担工作。</h3><h3>观察分析: 孩子到了一定阶段就会向成人一样,以自我为主场,很满足、自信地要求自己。喜欢帮助同伴或者大人做一些事情,他会像成人一样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孩子生活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每个孩子都会有令人心醉的举动。因为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儿童喜欢帮助成人做事情,这样会让他们更有自信。</h3> <h3>观察时间:2018年12月</h3><h3>观察地点:大班教室</h3><h3>观察人物:周辰宇</h3><h3>观察事件:我是警察</h3><h3>观察老师:信老师</h3><h3>观察内容:<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中午起床后孩子们都在自己的位置上聊天,辰宇还有沐辰他们在一起聊天。聊着聊着他们变得异常激动起来,我听到有个小朋友说:“哇,有小偷在偷东西,看!那里还有脚印”,这时辰宇说:“没事,我是警察,我去把小偷抓起来,你们在这等着”,说着便向门外走去,边走边回头说:“没事,警察很厉害的,你们不用怕,我肯定能把小偷抓起来”,看他那大步流星的姿态,还真像个小警察呢!</span></h3><h3>观察分析:辰宇正处于身份确认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开始崇拜某一偶像,并时常把自己想象成偶像的样子,在成人看来那是童年的梦想,但对于儿童来说那梦想也就是真实。</h3> <h3>观察时间:2018年12月</h3><h3>观察地点:大班教室</h3><h3>观察人物:李诗墨</h3><h3>观察事件:漂亮的诗墨</h3><h3>观察老师:信老师</h3><h3>观察内容:诗墨<span style="line-height: 1.8;">是个爱漂亮的小女孩,一次午休诗墨把被子围在了头上当公主,高兴的对小朋友说:“看我是公主!”看到她那自信的样子真的很高兴。午休结束了,小朋友们自由活动,只见诗墨偷偷拿着彩笔在手上涂涂画画,不到一会诗墨的指甲就变成了红色。</span></h3><h3>观察分析:审美敏感期是对自己的形象有了自己的愿望和审美标准,尤其女孩子对自己的衣着和服饰产生起浓厚兴趣,她们开始要求自己挑选衣服和鞋子,只要不满足,就拒绝出门。同时开始对自己喜欢的颜色有了强烈的爱好,比如总喜欢某种颜色的衣服或者物品,此时期是孩子形成审美标准,形成品味的关键期。</h3> <h3>观察时间:2018年12月</h3><h3>观察地点:大班教室</h3><h3>观察人物:石翊</h3><h3>观察事件:陶艺活动</h3><h3>观察老师:信老师</h3><h3>观察内容:<span style="line-height: 1.8;">今天陶艺活动石翊他记住了老师的任务,用彩陶制作大树,他拿起了彩陶就开始搓呀搓,一条树干就诞生了,他在做大树的树叶的时候很费劲,很想把大树的树叶花边做出来,老是捏不好,他并没有放弃,他还给大树身上多加了小红点当果实,大树看起来更加漂亮了。 </span></h3><h3>观察分析:石翊是一个比较活泼的孩子,可是当他来到陶艺活动,他能够安静、专注地地捏,可以看出来,他真的很感兴趣,石翊捏得很不错的,大小也很对称,还懂得给大树做好果实,真的让我十分的意外,积极肯定他的优点,能够给自己的作品进行装饰,</h3> <h3>观察时间:2018年12月</h3><h3>观察地点:大班教室</h3><h3>观察人物:刘浩俊</h3><h3>观察事件:剪掉线头</h3><h3>观察老师:信老师</h3><h3>观察内容:<span style="line-height: 1.8;">早上吃完点心之后,我正准备组织孩子们进行线上活动,这时浩俊揪着裤子上的一根线头着急地走到我面前跟我说:“老师,帮我把裤子上的线剪掉”,由于孩子们都已经在线上等待我组织他们活动了,于是我对浩俊说:“老师现在要组织活动,等活动结束老师再帮你剪吧”?“那好吧”,浩俊虽然嘴上同意了,但是我发现他小手一直在摸那根线头,没有什么心思参加活动。我只好停下来,用剪刀把他裤子上那根线头剪掉,他这才不再纠结,安心加入我们的活动!</span></h3><h3>观察分析:浩俊正处于审美的敏感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于吃的,用的,穿的东西都要要求完美。比如饼干要吃完整的,不能容忍衣服上有一点脏东西……这个时候我们成人要做的就是等待和陪伴,等过了这个时期孩子就会变得有秩序而且能够灵活变通。</h3> <h3>观察时间:2018年12月</h3><h3>观察地点:大班教室</h3><h3>观察人物:李贾昊</h3><h3>观察事件:乐器敲打</h3><h3>观察老师:信老师</h3><h3>观察内容:<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上奥尔夫音乐课时,贾昊总是不敢尝试拿乐器敲打。有一次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尝试一下用乐器敲出美妙的声音呢?”他回我:“不敢,怕敲坏了.”于是我鼓励他,让他拿起手中的乐器敲一敲。“叮咚叮叮咚~”开始他还是轻轻地敲,我让他力度重一点。“咦!有不同的声音诶!”他开心地笑着说。之后的奥尔夫课,他拿不同的乐器都敲一敲,体会不同乐器敲出不同美妙的旋律。甚至在平时喝水时,也会看到他用手敲打或拍杯子去听声音,在户外活动时,也会撞击物体从而去听不同的声音。</span></h3><h3>观察分析:贾昊出现了音乐的敏感期,在这个敏感期中,等待或寻找特别的音乐环境,跟音乐亲近,发展潜在的音乐天赋。</h3> <h3>观察时间:2018年12月</h3><h3>观察地点:大班教室</h3><h3>观察人物:孙楚晴</h3><h3>观察事件: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h3><h3>观察老师:信老师</h3><h3>观察内容:自由活动时间到了<span style="line-height: 1.8;">,孩子们都三五成群地在一起玩耍。他们有的在跳圈,有的在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还有有的在比赛劈叉。朵朵是一个安静的女孩子,不太喜欢这些活动。正不知道该干嘛时,看见糖糖和诗墨在玩过家家的游戏吸引了朵朵。朵朵走过去和他们说:“我可以和你们一起玩吗?”两个小朋友都说可以,朵朵开心地和他们一起玩了。</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h3>观察分析:到了大班,幼儿的人际关系进一步发展,他们会选择兴趣爱好一致的伙伴一起玩耍。他们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交换为基础了,而是更在意性格,兴趣爱好是否一致。</h3> <h3>观察时间:2018年12月</h3><h3>观察地点:大班教室</h3><h3>观察人物:王子轩</h3><h3>观察事件:小组长</h3><h3>观察老师:信老师</h3><h3>观察内容:今天第四组我选了子轩当小组长,当我把小组长的牌子给子轩时,子轩开心地笑了。子轩平时吃饭慢,还有点挑食。我趁机对子轩说:“子轩,当了小组长吃饭不能太慢了哦,也不能挑食,好吗?”“好的”,子轩答应了我。中午吃饭时我特意观察了子轩,子轩吃饭果然比平时认真了,也没有挑来挑去了,比他们组好多小朋友都先吃完。</h3><h3>观察分析:作为老师,要学会观察孩子,从孩子的一举一动洞察孩子的内心,然后适时地引导,这样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哦。</h3> <h3>观察时间:2018年12月</h3><h3>观察地点:大班教室</h3><h3>观察人物:刘卓雅</h3><h3>观察事件:我能借给他们用用吗?</h3><h3>观察老师:信老师</h3><h3>观察内容:<span style="line-height: 1.8;">自由活动过后小朋友们拿出画笔和本子一起画画,今天卓雅拿到自己的彩笔,有小朋友看到了走过去问卓雅:“这是你的彩笔吗?好多颜色啊!”卓雅神气的点点头。看到小朋友羡慕的眼神卓雅对我说:“老师,我能把彩笔借给他们用用吗?”“当然可以,这是你的自由,彩笔是你的东西你有权利借或不借。”</span></h3><h3>建议:把自我意志还给幼儿,是帮助他拥有健全人格最为重要的一步。当一个人能按照自己意志进行选择,并承担责任的时候,他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和完整的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