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怎么看崖柏的品质?</b></h3><h3> 我认为崖柏的划分不用太复杂,把握住两个关键点,万变不离其宗。这就是崖柏的<b>自然材质和自然造型</b>。这里结合个人玩柏经验,以崖柏不同的产区分布的特色来说明这两个要素。</h3><h3><br></h3> <h3><b>怎么看崖柏的自然材质?</b></h3><h3> 第一,关于自然材质即料质。这里面有两个核心的要素:第一是指木材质地的<b>细密程度</b>,或者讲柏料的气干密度(在木材含水率下降到10%以内,木材导管排列的紧密程度)。第二是指料所散发的<b>香味</b>,这里的香味浓淡与香型和料的油性特质密切相关。就崖柏木料的密度而言,<b>但凡木材这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b>对标主要的名贵木材,例如海南黄花梨、檀香、小叶紫檀的密度是对其材质的关键性评价指标。密度越高,则意味着木材生长的自然环境越恶劣,汲取的土壤养分很少,生长缓慢导管排列紧密,年轮纹细密,木头更加坚硬。在红木国标所涉及的五属八类29个品种里面,都对各种类型的红木气干密度有明确的要求,这也是鉴定红木品种类别以及品质的重要指标。例如海黄、紫檀,在人工林和野生林所表现的气干密度就有所不同,在西海岸产区的海黄整体比东海岸产区气干密度相对较高。</h3> <h3> 西方木雕界基于气干密度对各种应用于雕刻的木材都做了比较详细的软硬级别划分,一般而言,气干密度在0.8到0.9之间的木头是非常适合于雕刻的。气干密度越高,意味者单位体积的木材越重,也意味着木质导管纤维更为细密。所以用海南黄花梨,印度小叶紫檀老料大料制作的一些明清时期的家具,在拍卖行屡屡拍出高价,除了制作工艺精良具有历史文化价值以外,其材质的天然属性也决定了其自身的经济价值。绝大部分的崖柏的气干密度应该是在0.8到0.95之间,市场上所谓的沉水料,即气干密度大于1的崖柏材料也是极少数。</h3> <h3> 在雕刻上,我们的实践经验表明崖柏的木质导管钎维相对较脆,韧性欠缺,这是和湖北小叶黄杨来做对比,湖北小叶黄杨的料质相对柔韧、细腻,做出来的一些木雕作品随着时间的流逝,其玉质感会更强,而崖柏在自然根形上的独特优势,又让其在根雕上有黄杨以及其它木材不可比拟的优势。</h3> <h3> 所以就木雕创作而言,使用湖北小叶黄杨、紫檀、海南黄花梨、檀香更加适合,崖柏最适合根雕创作。从产区的情况来看,太行料、秦岭料,尤其是太行料生长的自然环境缺水少雨、风力强劲、气候干燥,生长环境相对恶劣,其料质总体来看更加细密。</h3> <h3> 我们既要从大产区的情况来整体看待崖柏的质地,也要针对不同产区出的每一个精品毛料来具体看待。密度是评价任何名贵木材材质的重要指标。密度又和材质的油性,香味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而言,密度越高,油性越大,香味越醇厚。</h3> <h3> 就我个人经验而言:崖柏的香味有甜香、奶香、薄荷香、药香,咖啡等几种香型。同一块料部位不同香味也有差异,例如陈化的崖柏在树干部位表现出甜香、奶香的味道,在其根部因水分过多所表现出薄荷香,甚至一些刺鼻的味道,上炉烘烤几分钟,水分散发殆尽,油性散发出来,其味道和树干部位没有太大区别,但持久性还是树干部位更长。</h3> <h3> <b>油性和香味也是一个木材区别于其它杂木的重要标准</b>。十足的油性可以使制作的根雕,手串,把件等,在后期的盘玩中容易形成包浆,使木头在视觉上有一种玉质感。同时木头所散发的香味,从古至今对人都有无穷的吸引力,但凡名贵木材都有一种让人着迷的香味。甚至可以说玩木头首先是玩它的油性和香味。崖柏在香道的应用也是一个重要领域,很多人也是因为起初闻到了崖柏的香味而爱上崖柏,但至于具体什么样的香味适合您,这要因人而异。</h3> <h3> 在业界大家根据崖柏毛料的密度,油性,陈化时间和生长环境的不同,结合崖柏木质的密度和稀缺性进行了一个分级,价值从高到低分别是:<b>黑骨料,红骨料,鱼鳞皮骨料,水泥皮,黄粉皮料</b>,当然一种质地的材料可以再做具体的细分,本文不做阐述,这需要针对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在同一块料上,有的材料兼具以上几种皮质,同一块料上呈现的这种差异和该料生长的环境密不可分,可以这么说,同一块料上相隔几厘米,其料质都会有不同的差异,例如一面向阳,一面背阳其料质也有差异。</h3> <h3> 但是纯粹的黑骨料、红骨料在市场上目前公认价格较高。黑骨料,红骨料所生长的环境,相对而言自然条件更为恶劣、风化作用更为彻底、陈化时间相对较长、节油非常充分、不受雨水的直接影响,其皮色给人的风骨气质印象最为强烈。黑骨料和红骨料在各个产区都有出产,其价格在崖柏毛料体系里面都属于佼佼者。</h3> <h3> 另外还有一种特殊材质,就是指崖柏树榴(包括榴花和榴包)。这种材质是因为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因自身局部病变,或受外力破坏基于自身的生物保护机制,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发生病变所致。植物营养生长集中在这个部位,导致树榴的形成,这和其它树木树瘤的形成别无二致。榴子内部的导管极为细密,甚至局部难以用肉眼辨别导管的存在,纹路变化极为丰富。榴花一般都穿透到木材内部,木材截面形成榴花分布的图案。榴花大小、疏密的不同是决定其价值的关键。有的树榴只是形成瘤包,其质地细腻致密程度还无法与芝麻点、蚂蚁腿等纹路形态的榴花的材质相提并论,有形的树榴其观赏价值还是很高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