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飘雪的天,不出门太可惜。
驱车,随便从什么地方开始,外间都是景,心里都是美。
坐在车里听着音乐,也不用说一定要去哪儿,走到哪儿算哪儿。
车便顺路开得很慢。从建国路上东大街,绕钟楼一圈,过鼓楼,拐到朱雀大街,走南院门,再从粉巷晃晃悠悠地穿过去……
一路看雪。
风,凛冽并不刺骨。雪,含蓄并不落寞。如漫天飞舞的杨花,纷纷扬扬洒下来,迎风吐着芳华。落在这城市的各个角落里。虽未落满,却已是极致的美。那些立在道旁的国槐、垂柳和法国梧桐,不一会儿就缀满第一场雪的清辉,显得格外有精神。随便一处景观花木都自成小景,仿佛有了这点雪的装扮,它们一下子变得鲜妍,别致,清雅了。
雪是快乐的,雪中的人也不免受到感染和鼓舞。
车慢下来,在湘子庙街口,突然停下来,小哥向车窗外探望的一刹那,恍然感觉这地方好像来过。可不是,人太多,车太多,一段路走了好久,还没出城。
“有何妨,尽情享受车在雪中的慢吧。”
“无需多言,只要静听,城市的声音就在里头。”
就着顺城巷一直开过去,古旧的书店,新式的酒吧,闲适的茶馆,热闹的饭店,每一处都是这城市的名片。
忽而,一抹绿的清亮映入眼帘——一把印着莲花的古旧的油纸伞,伞下尽是背包的旅人。
地上一片洁白,映着城墙的青砖,仿佛撑伞一起走着的是两个身着白娘子和许仙衣衫的人。恍然间走在西湖断桥上。
很容易就想到大雪天“拏一小舟”去湖心亭看雪的张岱。痴人有痴心。痴人的心多半纯粹。也许在雪中能赏到让他们痴心的景吧。
车很快开过南门,文昌门,和平门。古老的城墙在雪中越发显得肃穆,厚重,自成气韵。
城门口几个拱形的门洞依次排列,湿漉漉的青石板铺就成一条小道,直通向环城公园。
我忽然来了兴致。不回家了。
“就在这儿下吧!”
“下这么大雪还逛环城公园?!”
“嗯!”
笑而不语,欣然起行。
在护城河边驻足,荡着涟漪的静寂的湖面,向远处延伸几乎平行的桥面,四角翘起的屋檐,静默在雪中的枯木,青中带绿的修竹,四季不败的花木。衬着这景,于无声处听妙音。
屏气凝神,静立雪中,独享一份安宁,一份恬淡。
大学时代的朋友说,这座城,中庸,平淡,充和,但却无论走到哪儿,都让人记惦,挂念。
我说,每一座城都有它自己的故事,不同的底板,相同的情结。
霓虹亮起,一挂挂火红的灯笼,一串串火红的流苏,道两旁,依然是落了雪的树。
这座城,随手一取皆是古韵。
据说,西安,落了雪就叫长安。<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