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剑天涯之壹 || 吴哥的忧伤

君子论道(拒闲聊)

<h3></h3><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吴哥的忧伤</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808080"><b>文/尹志君</b></font></h3><h3><br></h3><h3><br></h3><h1> <font color="#b04fbb"><i style="">有人说,所有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会成为你生命中的一部分,化为你气质里的印记。所以,我把读过的书写进走过的路里,希望能够给予时光以生命,而不是仅仅让生命在时光中流逝。</i><i style="">第一站是那个让我心思神往的吴哥文明。</i></font></h1><h1><i style=""><font color="#b04fbb"> ——题记</font></i></h1><h3><font color="#b04fbb"><i></i></font></h3><h3><br></h3> <h3>  人生当中第一次打飞的,晨发夜归,跨越千山万水,只为去亲眼见证那传说中的吴哥文明,膜拜那闻名遐迩的东方奇迹。</h3><h3> 此时,祖国大地的许多地方应该还处于银光素裹、天寒地冻之中。而我却一席短袖、一个背包,就来了大小吴哥。当然,一席短袖,不是因为身体好、不怕冷,而是这里的温度实在太高,走在路上甚至有种连短袖都想脱掉的冲动。<br>  </h3> <h3><br></h3><h3> 然,一旦踏入那带有千年岁月色彩的 吴哥窟,走进那拍摄电影“古墓丽影”的塔布伦寺,站在远处凝视“高棉的微笑”,伫在千年回声洞里聆听听自己的心跳,立于百年莽蛇树前看树根的盘旋,一切炎热瞬间均成凉意……<br>  </h3> <h3><br></h3><h3> 遥望旧城堡,近观古浮雕,我仿佛跨越时空看到了600年吴哥王朝的盛世繁喧,看到了创立者阇耶跋摩二世金戈铁马的绝代风华,看到了印度古教曦晨暮鼓的的圣洁无睱,看到了越老缅泰四方朝拜的睥睨天下……</h3> <h3>  抬头望,脑海似能追忆中国长城的气魄;闭目思,心中就能想到埃及金字塔的风流;起步行,脚底仿佛踩满阿耳忒弥斯神庙的神韵……<br>  </h3> <h3><br></h3><h3> 遥想吴哥王朝曾经的极尽辉煌,看到柬埔寨人民当今的积贫积弱,心里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伤感…2吨一块巨石砌成的皇城,20米宽人工挖掘的护城河,10余人才能合抱的古木,218张承载高棉微笑的佛脸,都无法挽回那被深埋的落寞。吴哥文明14世纪被覆灭,到19世纪才被法国人从废墟中发现,500多年的沉沦也只是换来被人参观、拍照的境地,留下的只是几许唏嘘、几多悲凉……<br>  </h3> <h3><br></h3><h3> 站在的如潮如涌、喧嚣沸腾的人群里,突然心中有了一种如山岳般沉重的压力。一个声音仿佛在问:中华文明五千年的传承,怎样才能得以延续和辉煌……<br>  </h3> <h3><br></h3><h3> 阅遍世界历史,一个个文明的幻灭,无非两个原由:文明的自我封闭沉寂,或者外部文明的野蛮军事入侵,己渐弱而人渐强。</h3> <h3><br></h3><h3> 吴哥文明就是如此,当印度教被佛教取代,信仰崩塌;当全民开始放弃以武强国,军力式微,其结局就已注定,被曾经依附的泰族灭掉也不过是必然中的偶然。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腊,莫非如此……<br> </h3> <h3><br></h3><h3> 其实,对于历史长河而言,千年也只不过就是一个弹指刹那间。唯一能愿的便是这种刹那于中华民族能成永恒,而唯一能做的就是三更睡五更起,不负岁月不负己;八分勇十分力,不负皮囊不负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