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那老城,那老街儿……

临溟春晓

<h3>(上图为辽宁博物馆复制的海城析木石棚,距今约8000年)</h3> <h3>(上图为辽宁博物馆展出的海城小孤山仙人洞史前先民骨制鱼镖,距今约4万年)</h3> <h3><br></h3><h3><u style=""><b style="">海城,那老城,那老街儿……</b></u></h3><h3><br></h3><h3><b>哈凤选</b></h3><h3><br></h3><h3>1.</h3><h3>海城——海之城,多么瑰丽、浩瀚的名字!全世界名称中有“海”字的城市浩如繁星,但真接以海为名的城市,恐怕这是唯一的一座。啊,海之城,如果是海底之城,那就一定是水晶龙府;如果是围海之城,那就一定是蔚蓝环宇;如果是临海之城呢,那就一定是背负浩瀚碧波,拥抱苍山阔野的大千世界了。唐代诗人项斯诗云:“云开蛮市合,雾散海城孤”。与海相联,与龙相系,海城是这样的神奇和瑰丽。<br></h3><h3><br></h3><h3>民间传说,唐太宗东征高句丽时,海城这地儿是一片汪洋大海,大军从山东莱州泛海北上,却无法扎营,圣心焦燥,乃派随驾御前大将军李绩,也就是徐茂公,向东海龙王致意,请龙王退海为地。龙王说,此乃本王管辖的东海龙域,怎能轻易退出?太宗派徐茂公再致意,寡人向你借地不行吗?过后再奉还为海。龙王答复,那好!我借陛下“二更”时,“三更借五更还”,我三更退潮为地,陛下五更还我为海。唐王允诺,龙王说,金口玉言,好借好还。可是“二更”时哪够啊!徐茂公献策,从此后这地方只打“三更”,不打“五更”,龙王不就要不成了吗?唐王闻听,龙颜大悦。从此,海城这地方广传百姓民瑶:“龙王让出退海地,只打三更没五更”。老百姓都说,海城“厝石山公园”那裸露的一矗矗兀出的巨石,就是龙王退海之后,海底露出来的。公园“龙化祠”还有一眼“八宝琉璃井”,那是海眼,说是里面用铁链锁住了一条独角蛟龙,一但蛟龙挣脱铁链,海水就会从海眼湧出,海城顷刻间又会变成大海……</h3><h3><br></h3><h3>2.</h3><h3>海城处于辽东半岛北端,渤海北望,辽河西向,确实临近大海。在历史上,作为县域,海城也的确有海,据编纂于淸宣统三年的《海城县志》记载,那时,海城西南界一直过田庄台,到二界沟儿渔村儿,有二十多华里的海岸线,54条渔船,二界沟的毛虾、虾酱和卤虾油当时就是特产,最为有名儿。</h3><h3><br></h3><h3>海城,这片美丽神奇的土地,东依长白余脉,西南襟翼海岸,中部沃野平畴,有着近三千平方千米的幅员,历史悠久,文明早著。数万年前,小孤山“仙人洞”已有先民燧火穴居,辽宁博物館有其原状复制,其中介绍,出土的骨制钓鱼钩,比欧洲出土最早的钓鱼钩要早四百多年。现在仍然屹立在析木镇老达堡的“石棚”,辽博亦有全景复制,四面巨石围立,一面巨石复顶,每块巨石都不比修建埃及“金字塔”的巨石轻,都是整块岩石开采打磨,如何立起,如何升高盖顶,就连现代机械起重吊运装置都不是容易的事,这真是中华史前文明的奇迹!</h3><h3><br></h3><h3>星分析木,地接幽燕,文明早播,建制弥远。秦始皇一统天下,划天下为三十六州,海城属幽州,汉置新昌、花山县,魏晋设辽隧,公元916年,也就是辽神册元年,在唐朝亡后的第九年,辽灭渤海国,将今属朝鲜半岛西海岸的一座滨海之地,叫做临溟的城市,当时是渤海国的南海军治所,其军民各类人等,无分男女老幼,悉数迁往现在海城之地,人移,城迁,临溟这个地名也就带了过来,从此后一千多年,海城也就叫临溟了。公元1152年,也就是金天德三年,改临溟为澄州,公元1376年,也就是明洪武九年,置海州卫,当时归山东登州管辖,所谓金、复、海、盖,辽阳在外。<br></h3><h3><br></h3><h3>像《诗经》大雅篇中,公刘率领周族族人选择豳地,叩石垦埌,垒石过河,积土打夯,筑城建屋一样,海城先民们挥洒汗水,年积月累,修筑城池,日臻完善。海城老城原为以厝石山为中心的高句丽土城,城池踞山傍水,四至在原小南门东向折北,向东门再折向西,到厝石山西山脚,再折向南到厝石山南麓山脚,再与小南门合笼。四座城门旧称土门子,四门进城,都有他山挡路。明洪武九年置海州卫,开始将土城改为内石外砖,中间夯土筑城。公元1623年,清皇太极天命八年,知县李佩华率众增城二丈二尺五寸。公元1653年,即清顺治十年,改海州为海城县。公元1778年,清乾隆四十二年,知县罗文广率民扩城,合二城为一城,内石外砖。砖厚三寸(十公分),宽六寸〈二十公分),长一尺三寸(四十公分),城高三丈五尺,宽一丈八尺。城墙周长八里,两千四百步。筑有东、西、南、北四门,皆有瓮圈儿,登城马道,城上城堞垛口,南门曰“扬威门”,西门曰“临清门”,北门曰“来远门”,东门曰“得胜门”。此后的海城老城,基本上是这个规模,没有大的变换。</h3><h3><br></h3><h3>到1950年,海城老城仍然堂皇威赫,古韵飘逸。我看过一帧海城的老照片,应该是从杨柳河南岸拍照的,长桥卧波,杨柳河桥全景式地烘托起崴峨的古城,那城门楼的绰影,城垣的堞口,老城东南角儿的魁星楼,厝石山上亭台楼阁似剪影一般,还有最突出的“万字会”,檐角翼然……</h3><h3><br></h3><h3>3.<br></h3><h3>在我记忆中,海城老城保存最完好的,要数大南门两侧和东门的两侧,一码儿大块儿青砖白灰抹缝,硬山到顶。我拈量过有的人家从城上扒下来的城墙砖,每块儿确实得超过三寸宽,一尺三长,沉得双手都捧不动,也得超过十斤以上。东门是保存最完好的,开阔的门洞,被一座高大的拱圈围护,拱圈的正上端门额,白灰磨面,上镌三个镏金大字“得胜门”。门洞里的过道,全是大青石、花岗岩凿成的大石条铺就,已经磨得光滑铮亮,並排可过两辆大马车。从门洞里向两边洞壁和向上拱顶观看,全都是大青砖钩白灰抹缝,门洞儿两壁嵌有侧立的巨石,上面各凿一个圆孔,为的是关城门时,加塞横木,以防不虞,整个门洞幽深旷窅。<br></h3><h3><br></h3><h3>海城老城的四至,按今天的视角,应与顺城街四围大体相近,即今“丽水蓝湾”北与厝石山公园南的主街,东从“万鑫园”回民餐饮一条街东牌楼向南起,经1980年新建的“海城河桥”北端,西向“关帝庙大桥”,关帝庙广场”向北,到“为民大药房”道西,人民保险公司再向东,经大润发过街天桥,再向东经北关广场转盘,鞍山银行、北关联营公司,过烧烤一条街,再向南过海城中心医院和振兴东路,再向南到“上海城”道西的回民小吃一条街,始为一周。</h3><h3><br></h3><h3>按当时老城健全时的说法,大南门外东侧是“铁行”,南边是“鱼市”儿,与小南门“菜市”相连;大南门外西侧是财神庙,向西临河,接近龙王庙,从大南门外向西拐,再稍向西,再一向南直行,连结海城杨柳河老木桥;西门里路北是老商业局、邮政局,连着笆头街,与老城南北中街联通,西门外大下坡路北是“药王庙”,斜对个儿是西关小学大操场,大下坡向西是“山西会馆”和对面的大戏台;东门里正迎对着厝石山北麓山脚“老曹家冰窖”和对个儿偏西的“丁府”,东门里稍向北拐再向西行,与海城老“火神庙”街相连,出东门路东是一大片荷花泡子,再向东是黄土岗子茧站,顺东门下坡再南行通陶瓷二厂,絲绸厂;北门里道东是“火神庙”街,北门外道西是老戏园子,直接向北有大土台子,是真武庙,向西折通海城火车站,“三里桥子”,向东折通“甜水沟”子。</h3><h3><br></h3><h3>4.</h3><h3>中国古代城市建筑型制,从坊市结构发展到宋代,各种商肆酒楼馆所沿街比邻,形成闹市,民居在周边形成市井,所谓“井井有条”,“井然有序”,海城老城大体亦然。但,由于厝石山从城东横亘于市,海城无法按中轴线南北取直,从大南门到北门这条主街道也是既有弯曲也有直段的;东西城门之间,他山挡路,更是无法取直,从东门里只能折向北,连接“火神庙”街,从西门只能直接向东,连接“笆头街”,而两街之间南北得有百米之距;因此,海城老城的四向城门楼无法遥相对望,海城也没有城中的十字街。而城中却山势突起,山上厝石,石倚风亭,楼台飞檐,威赫凌空,这却是一大景观!</h3><h3><br></h3><h3>青青客舍鳞鳞瓦,长长飞脊鹊尾凌。海城那时城里城外的老房屋,大多是砖木结构的青砖瓦房,买卖家讲究悬掛楹联,门窗格橙装镶玻璃,打烊要上门板。从大南门进城儿,我印象较深的依次为,街东各类布匹门市铺,街西蔬菜、粮食种子店,街东县广播站,门前砌漫圆形六、七级的花岗岩高台阶,房舍临街亦是漫圆形的,棕色的临街门扇,饰有菱花纹理,玻璃门格,多扇对折;街西对个儿是“三义庙”改成的县图书舘,舘舍有点“下窖”,从一孔拱型的门洞进入,下几级砖砌小台阶儿,迎面是一座赑屃轪着的碑石,镌刻修建庙宇的纪事感言功德之事,再向里深入,是图书管理员接待读者的木制长长的巴台,巴台边侧设一个木柜,配有许多抽屉,抽屉中横插有多根明亮的金属杆儿,贯穿许多卡片,卡片上标名书名,作者名,图书编号,以方便读者查阅。再往里走是阅览室,迎面墙上高掛鲁迅、高尔基的巨幅画像,好多张长长的书案,简易木椅,各种报刋杂志应有尽有。</h3> <h3>沿街再向北,街西边有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叫“笆头街”,道北是老邮电局,古罗马式的两根水泥立柱,擎起一座拱形的门脸儿,门前有铁铸的高高的绿色邮筒,道南有一家染房,我们小时候,要过年了,妈妈就量身给扯上六七尺“白花齐”白布,上那儿染成学生蓝,然后到裁缝铺,剪裁做成一套新衣裳,就高高兴兴,开始过年了。“笆头街”紧东头,过南北中街东边,还有一家照像馆,再向北有一家两间门面的小人书店,里边东南西三面都放置放满小人书的木格档书架儿。对个儿街西有一家“正大”照像馆,与南面的一家商铺大房山南北对应,两房山中间,过道宽敞,向西门墩上悬掛“海城县人民委员会”宋体字牌子,这是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从东向西看,是一排青砖砌高台並有砖砌梯橙儿和花墙围栏儿的办公场所,全似小洋楼式建筑,折身北向,是红砖灰瓦式礼堂,南向正门突出,东西两侧门顶呈三角坡形,坡顶敷灰瓦,屋檐下正中突出位置,有圆形玻璃罩儿,罩内高悬新中国的国徽。</h3><h3><br></h3><h3>沿中街继续向北,街东有一家“王殿刚吊炉饼”铺儿,二间门面儿,店师傅温水和面儿,几揉几和,饬面儿适中,揪下剂子,再调以豆油在面案上团揉,拉成细条儿,盘捲后擀成饼状,上吊炉像烤鸭似的烘烤,烤出的饼黄馕馕,脆生生,香喷喷,顾客盈门,买者常常拉长队。再向北,街东是“一百货”,高台阶儿,门脸儿由四根古罗马式的明柱,托起雪白的棚顶雨搭,像是擎起一个长长的平台,店里商品从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缝纫机,到布匹、服装、五金、小百货,很是齐全。由此再向北道东,就是海城最为繁华的“火神庙”街了。</h3><h3><br></h3><h3>这条街最西头儿,是一家鲜货铺儿,主要卖苹果、鸭梨、葡萄、香蕉、菠萝、桃子等时鲜水果,我记得中秋节送礼,都愿意上这家买水果,白色杏树条儿编织的,椭圆形的,六边形孔的带梁儿的水果花筐,每只筐里两大嘟噜紫中掛灰的葡萄,两斤香水大鸭梨,筐上蒙一张油亮的通红的方幅纸,一对双筐,用纸绳捆就,是大众的最爱;这家的糖炒栗子,一年四季几乎不断,在门外支一帆布棚儿,用砖垒一炭火炉,上支大铁锅,锅里放置清洗干净的大粒河砂,师傅手执一把油黑沾亮的小铁锹,不停地翻炒河砂上不断加热的辽东大板栗,由于其中加糖,不断翻炒加工的缘故,河砂变得油汪汪的发亮,板栗也烧得油汪汪的发亮,竟爆开了口,让人垂涎欲……挨着这家东边,有一家淸真“天馨斋”糕点铺,前店儿后场,现做现卖,制作精美,风味独特,乃海城一绝,特别是“大八件”,有槽子糕,萨其马,西洋牛舌饼,核桃酥,稣皮糖饼,蜜饯果儿,江米条儿,炉果,装在一个长方形的枊榫咬合的木制果匣中,依次排列得顺眼,让人觉得是色,香,味,形俱佳,尤其是果匣上装饰粘贴的彩纸,印有一套一套的戏人子,我看过的有“仪凤亭”,“回荆州”等喜性的彩贴儿,特招人喜爱。</h3><h3><br></h3><h3>沿“火神庙”街再往东走,道南有一座木制铁垅瓦的老戏楼,上下二楼,朝向並不与街平行,一面朝向东北,一面朝向西南,贴临街楼板壁有带栏杆的木楼梯通二楼,一二楼通通是雕花镶玻璃门扇,多扇对开,二楼有扶栏,可凭栏远眺。当时设施,二楼唱戏,有勾栏小舞台,后来又添说评书场儿,有雅座,上茶桌卤壶,客人可一边看戏听书,一边品茗;一楼卖烟酒糖茶和各类点心,茅嗑、瓜子、花生、榛子等。最喜欢那里的“油茶面”儿,铁锅翻炒的焦黄的上等炒面,加配大骨棒牛油、香油,再配上绵白蔗糖,加上青絲玫瑰,那边金亮金亮的超大铜壶,壶中水已沸腾,饰有龙头状的壶嘴呲呲作响,店小二手把大铜壶把,远远地向盛有油茶面的大青花碗里准准的一冲,一碗粘稠香甜的油茶向你捧来,真诱人呀!</h3><h3><br></h3><h3>“火神庙”街与木戏楼对应的是道北的清真“马家馆”儿,上世纪二十年代,海城东关马家父子即在此经营,主要制作出售独特风味的“马家馅饼”。这家饭馆二层砖木小楼,临街上下楼全是整块玻璃的大亮扇儿,楼下十数张摆放整齐的小方桌,木櫈儿,楼上雅座,有包间,可同时容纳百人以上在此进餐,在海城是一家最有名的清真大馆子。其馅饼制作工艺独特,头天晚上要选用上等好面粉,在一口像半截大水缸直径大小的里外掛釉的陶缸里活面,活面的水温有讲究,水流轻轻入面,要不停地搅拌,不停地揉了再揉,再将整缸的大面团放置大面案子上,再不断地翻揉,然后放置一个大方盘子里,在那饬着,第二天用时,面团柔软得像抻面,能拉出粗粗的面条儿,再揑出一个个饼剂子,放在案子上用油煨着。馅料更是讲究,要选用牛肉中上好的里脊、三叉儿、肋条、上脑儿,按比例搭配,人工剁馅,要剁成肉泥,活馅时肉放置在一个大缸盒里,葱花儿、姜末儿适中,拌馅的汁要用煨好的鸡汤加海米碎儿,拌的时候要顺一个圆周方向搅拌,让汁不断融和粘入肉馅,肉馅拌好后,粘稠,不稀,成团儿,不伤水,然后放置到一个径口超过二尺的大青花瓷盘中,现在想起来,仿佛一个盘中隆起的大比萨,肉色鲜嫩,掺拌的韭菜末翠盈盈,鲜亮亮。包馅饼时,炉中文火,蓝熒熒的火苗,大口径铸铁平锅里,油汪汪漫过锅底,油温正好,滋滋有声,烙饼师傅左手揪一面团儿,右手执一把用竹片儿制成的像勺儿形的“匙子”,伸到馅盘掐馅儿,这时,师傅再右手压左手面团儿,使之成个小窝窝,馅儿搭到左手面团儿上,双手一合再一压,馅饼成形儿,再放到平锅里,趁油温火候儿,烙得外焦里嫩,鲜香可口。客人就餐时,佐以蒜泥、米醋、卤虾油,人人叫绝,宾客盈门,名噪一时。</h3><h3><br></h3><h3>“火神庙”街,顾名思义,应有“火神庙”。据1923年版的《海城县志》载:“火神庙,在城内火神庙街,正殿、后殿各三楹,建置年月无考。”应是祭祀朱雀之神祝融的庙宇,那时家家都有大灶,用火安宁乃天大之事,百姓祈祝,心愿顺遂。但是,我却一直没见过这座庙。</h3><h3>“火神庙”街鼎盛时期,香火最旺,最兴隆的要数“天齐庙”,是道家祭祀东岳之神黄飞虎的神祗所在,称之为东岳大帝,崇高无比,其地位仅在玉皇大帝之下。这座庙有大殿三楹,配有十王殿,凭我少年时的记忆,此庙南向过街正与厝石山北下坡相对,从南向北,进得院中,有一棵大古槐,树幹粗壮,枝叶繁茂,数人携手合围亦搂抱不住,树幹中间部位露一大孔洞,僧众于其中敬置一紫坛佛笼,香火缭绕,终日不绝。我记忆中,进得大殿,但见数尊武将装束的巨大泥塑彩绘佛像,庄严而立,金盔金甲,中间一位御冠冕旈。旧时风俗,从农历三月廿八开始祭祀东岳大帝,到农历四月十八祭祀碧霞元君,民俗“庙会”从三月十五起,开庙半月,士女云集,至二十八日尤盛,谓之挥尘会,实乃东岳大帝诞辰,百姓万方汇集,纷纷进香祈福。</h3><h3>据史料记载:“厝石山北有大街,曰火神庙街,梨园在焉,茶社酒楼栉比鳞次,迤东为市场,乃说书卖艺之所,每日下午游人糜集。”“庙会”那一个月,更是张灯演剧,百戏竞阵,游人如织,观者若狂,整个“火神庙街”,一街筒子全是人流,那真是摩肩接踵,直到灯火烂珊啊!</h3><h3>“火神庙”街的紧东头,道南沿厝石山东坡有一条路可通东门,道北,听老一辈人说,再向北走,经过“大兴泉”胡同,基督教堂和财神庙,可通北门。</h3><h3><br></h3><h3>“火神庙”街的紧西头,又回到老城的南北主街,道西对应的是一家大饭馆,五间门市,掛四个红幌儿,可以包办酒席,依次向北,有海城新华书店,寄卖行,再向北靠近北门西,有一家卖肉、鱼、蔬菜、水果的副食商铺儿,出北门道西面东,是海城的老戏园子,后来的“海城剧场”。老戏园子设施朴拙,木铺地板舞台,舞台前沿儿带勾栏,高出地面五尺,前排设有茶桌,后排一律木桩上钉木板的条櫈。记得是1962年,老戏园子拆扒重建为“海城剧场”,门前突出四座墙垛儿,像似方体立柱,上方擎起一座西式饰有纺锤形雕栏的阳台,阳台上方楼顶突出部位,高悬油漆朱红立体的繁体大字————海城剧场,墙垛间棕色大门轩敞堂皇,剧场内二楼环护,楼上楼下一律设可翻转的对号排座儿,舞台上掛紫绒大幕,电动拉合,大小彩灯,包括旋转追影灯,一应俱全,演话剧也可以设置大型灯光布景。“火神庙”街紧西头,回到南北中街再向北,道东依次还有冷食店,中药铺儿,小饭铺子,“二百货”——这是一座“丅”型的二层砖木楼,红砖砌就灰白瓦,门脸面西,进楼南北纵深,靠南有一座木楼梯,一面主梯,两侧辅梯连接主梯中间木平台,都有木扶栏,可同时上下楼,淘气的孩子们喜欢在扶栏上“打呲流”,卖项与“一百”大体相近。出“二百货”往北,过了北门,跨过横街再往东,就是海城老电影院了,红砖混结构建筑,南北两面坡,呈三角屋顶,水泥垅瓦,正面几扇棕色大木门对折,散场时可以敞开,南北两面各有安全门,在西面正门偏南,一孔只能从洞中看见半拉脸儿的售票口,售票口右边有一块上课黑板大小的橱窗,里面张贴着当日或近期上映的电影海报。</h3> <h3>海城的老街道既便是大南门到北关的南北中街,也是比较狭窄的,路两边的人站在路牙子上,对面可以对话儿,人们开玩笑,可以“对火点烟儿”,一辆运货大卡车横在街上,两边别想过人。上世纪五十年代,中街已经铺上了柏油路,街两侧镶有花岗岩石条的路牙子,几乎谈不上有人行道,窄得只能双人並行。街两侧一定的距离竖一根电线杆子,一般是三根松树圆木,用铁线、铁箍、镙絲杆儿依次紧固成一根长杆,底杆经沥青浸洇防腐,再树起来架线路,上边一定的位置安装一个外边墨绿里边瓷白的灯伞,籍以聚光,中间安上上百瓦的灯泡儿,作为夜晚照明的设施。</h3><h3><br></h3><h3>海城老城的南北老街,从大南门里两侧的南城墙根儿说起,紧西南角儿有“灵神庙”,有小石台阶儿,小角门儿,正对着老城东南角儿“魁星楼”的上楼石磴小角门儿,应了“庙门对庙门”的说法。大南门城墙西侧不远,人为地扒了一个大城墙豁子,道北正对着“山东会馆”,豁子口外下坡,到沙河北岸有“炮台”——一段砖砌的堤台,上铺青石板,此处有“龙王庙”,座北向南,庙门不大,绿地金字“龙王庙”匾额灿然,殿内龙王高座,龙王鬚髮卷拂,金角突出,令人敬畏,边配书吏兵将之属。大南门东侧小街,有一家烧沽,叫“庆余泉”,我想也就是后来的“海城酒厂”吧,再向东走,向北拐是清真寺,那是海城回民节日会礼的地方,也是穆斯林每日五次功课向麦加天房礼拜的圣洁之地。磨砖对缝带砖雕的门脸儿,黑漆木门,有门钉镶嵌,望月楼檐角飞起,礼拜大殿轩昂,院内还有沐浴水房,水房南窗外有两株大椿树,枝繁叶茂。</h3> <h3>海城老城中街两侧东西走向的小街,过了紧南边挨城墙根的内顺城街,再向北走是现在的“三义街”,街东头有“三义庙”,庙的殿庑已辟为县图书馆,再往西不远有“城隍庙”,旧时有“天子八腊”之说,城隍爷是由腊祭八神之一的“水庸”衍化而来的,能为本邑御灾防患,古称邑庙。听老一辈人说,“城隍庙”有大殿三楹,寝宫三间,东西配房各五间,殿内塑十殿阎罗王,专主阴司鬼神之事。再往西不远是“三学寺”,以佛家戒、定、慧三律为学而命之。山门南向,门房格局,庙门宽敞,门两侧墙面开有大六边形格櫈亮窗,前后殿均飞檐斗拱,枋欂彩绘,跳昂翼举,龙首吞脊,前后殿之后,建有二层阁楼“藏经楼”,其寺据说建筑在唐,历史久远,香火日隆。</h3><h3><br></h3><h3>“三义街”东头儿,过南北中街,也就是老县广播站北门前,再往东走,是花园街胡同,向北通“一百”南过道,达中街,向东通“曹家冰窖”,再上坡下坡通东门;向南走可通“海城公园”西角门,再向南东拐通公园正门,出小南门通老菜市。</h3><h3>这两条对应的东西小街再向北呢,南北中街西有“洋沟沿”儿,再向北就是“笆头街”,再向北有“衙门胡同”,南向有“尚家庙”,紧北边是“二道胡同”,南向有“天主堂”。南北中街东边儿,“花园胡同”再往北,就是“火神庙”街,再往北是“大兴泉胡同”,胡同北有一座“基督教会”。</h3><h3><br></h3><h3>海城老城多庙宇,那年月县城的寺庙多达几十座,有孔庙、关帝庙,还有城隍庙、药王庙、龙王庙、白衣寺、圆觉寺、三义庙、酒神庙、老君庙、真武庙、灵神庙、节孝祠、玉皇庙等等。我长期以来一直纳闷儿,海城,作为海之城,怎会没有“妈祖庙”呢?是南方有,北方没有?近十年来,在沈阳寓居,知道沈阳广谊街离“三清宫”不远,亦有“妈祖庙”称“天后宫”,曾被毁,现已修复。遂再查找有关资料,据老一辈人记述,海城南北中街紧南头儿,内顺城西街的“山东会馆”就是为海城镇海之神的“天后宫”,有三重殿宇,后殿配东西廊庑各五间,前殿后身有大戏台,供庙会和会馆堂会唱戏用,后殿即是“天后宫”,供奉海神娘娘,后殿还悬有一副楹联“五彩云霞辉贝阙,千秋雨露静鲸涛”,寓护佑河清海晏之意。</h3><h3><br></h3><h3>说起海城庙宇,形制最为朗阔的要数过西门外与之遥相对应的“关帝庙”,这也是山西晋商于清康熙年间兴建的“山西会馆”。山门轩昂,东西钟鼓二楼,庙门楣枋下高悬“关帝庙”三个金色大字;山门前石鼓状础石竖立四根方形雕楞朱红大明柱,擎起三楹间斗拱重飞檐,檐下雕饰金色双龙戏珠,成为门前护廊,上方高悬“山西会馆”匾额;庙宇山门两侧,立有石雕狮座一对,高大,威赫,憨态可掬;庙门南建有大戏台,戏台廊柱擎飞檐,戏台上有两拱形角门儿,西门书“出将”,东门书“入相”;进庙门大殿高台石阶,殿宇辉煌,檐角翼起,殿脊砖雕瓦塑,脊中插方天画戟,两翼龙首插剑吞脊以护;殿中彩绘藻井,磨光石雕宝座四周浮雕貔貅,凌厉奔腾,宝座上端供奉关帝圣君牌位。此庙意义重大,据说晋商建寺当年足迹早已遍布黑龙江以东的“江东六十四屯”,在那儿亦有一处“山西会馆”,与海城从建筑形制、建筑技艺、建筑材料和建筑风格都完全一致。</h3><h3><br></h3><h3>老海城的民居,楼房极少,城内外加起来也就七八座砖木小楼,多为青砖木构瓦房,所谓“房上鳞鳞瓦,青屋比邻居”。城内比较讲究的人家,一般都有小院,院前小角门,青瓦小檐,起小脊,脊角尖翘,对扇开小木板门,每扇都装饰一铁钹銜铁环儿,院内花草鲜丽,青堂瓦舍,窗明几净。海城老城西南隅,有一片这样的民宅,小时候我没少去住这里的同学家,走出这里的胡同向北,有一壁高墙挡路,这堵墙的中间还镶一块花岗岩石条,上刻“泰山石敢当”几个楷书大字。在我印象中最格局最有气派的要数“杨家大院”,在“火神庙”街北头儿,座北朝南,门前照壁,东西各有一座两级石磴上马石,並各配一对儿栓马桩儿;门楼儿枋下四门簪,东西两侧有砖雕喜鹊登梅等喜庆图案,门前东西磨光精雕石鼓相对,石鼓上分别雕刻雌雄二狮,相互憨对;进院先见影壁,三进 院落,正堂明亮, 东西厢房,树影婆娑,庭院森森。这座院落后来成为县幼儿园,县里没少在这儿办大型展览,少年时,我去过多次。</h3><h3><br></h3><h3>老城内外的老海城人忒喜爱花。晚清民初家住海城北关的诗人、书法家路立权有一首咏花诗云:“楼头雨住鸠呼晴,如梦俄从破晓惊。簾卷东窗红日上,隔墙风送卖花声。”那时的老城,爱花养花成为一种时尚,一般人家都爱养盆栽的夹竹桃,开花有粉色的,也有鹅黄的,雪白的,叶儿象翠竹,在月光下婆娑摇曳;也有的人家爱养盆栽的茉莉花儿、栀子花,花品洁白,香气袭人;还有的人家乐意养月季,月月花影动,芬芳满人间;还有的人家乐意养菊花,入秋金蕊翻卷,雪浪抱球,傲霜竞奇。那时的老城,人口不超三万,家家都有空闲地儿,人们也爱在篱笆内插空栽上向日葵苗儿,从春至夏,越长越壮,杆儿茁壮,叶儿硕大,到花开时季,金盘一样的花盘,金灿灿,黄澄澄,迎着朝日在笑……;还有的人家,从春暖起,爱在院里闲地儿栽种“步登高”、“凤仙花”、“一丈红”、“鸡冠花”、“串红”等草木花,从春到秋花事不断;还有的人家乐意栽植“地瓜花”儿,从小南门“菜市”儿买来花苗,栽在院里空地儿,松土,浇水,施肥,花势肥壮,花开时像牡丹一样娇艳,大朵大喷地怒放,有紫红的,有嫩黄的,有朱红的,有洁白的,一直到老秋,迎寒霜,花愈笑……。</h3> <h3>5.</h3><h3>天地斡仪,气节赓续,星星弗远,往事如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到如今,近六十年过去了,老城的故事却像镜头闪回,时时萦绕心头,历久弥新……</h3><h3><br></h3><h3>小城故事多,给我的童年少年带来多少幸福和欢乐。</h3><h3><br></h3><h3>——小城给我留下了人生第一帧稚嫩的镜头。</h3><h3>1954年初夏的一天,我正在老院子街头玩耍,迎面碰见我二姐,那年她才19岁,满面春风地叫我:“弟弟,跟我走,咱姐弟照像去!”那年我还不到8岁,穿一身儿“靠什林”颜色的半袖童装和短裤,理得齐齐的短短的小平头儿,一股子少年天真劲儿。姐姐领我来到老城中街道东的一家照像馆,进摄影室,我被强烈的灯光晃得睁不开眼,一架三角木架支起的木匣子照像机,咦,奇怪,从罩匣子的红黑布簾子中,看到竟是倒影!衫景墙上画有大幅背影,山水亭台,树木廊林,还有一台三合板绘制的,颜色逼真的吉普车造型,从前面看有风档,有灯光,有车门,敞篷,车轮也逼真,后边还带备用胎呢!从后面看,是一条条纵横交错的木格格,支撑起了这块板儿,有二条板凳,我坐前头,双手把握“方向盘”,姐在后边,手搭我的肩头,姐姐青春倩丽,二条大辫子,扎彩结儿,我呢,眼神儿挺专注的,一脸的稚嫩青涩,镜头咔嚓一闪,我们姐弟俩永远定格在那个美好的青春少年时代。</h3><h3><br></h3><h3>— —小城给了我那么多的美味享受和惬意。</h3><h3>舌尖上的美味,是家乡的味道。那么多的美食,大多来自老城,“火神庙”街、“小南门”儿,屈指回顾,有油炸糕,油炸煎饼果子,豆腐脑儿,粉坨儿,凉粉儿,凉糕,切糕,卷儿糕,大米发糕,大黄米粘火勺儿,烙包儿,锅贴儿,插子火勺楦牛腱子肉,菠萝叶饼,苏子饼,芝麻大麻花,灶糖,烧鸡,元霄,粽子,烧麦,馅饼,水饺,蒸包,黄金千层饼,大八件……,还有我的最爱清真“六大碗”儿。乐意在“火神庙”街品尝烧麦,刚出屉时,那托着烧麦的青花瓷盘儿,那烧麦下边还透着青翠的嫩叶儿,烧麦边儿像沾粉带醭的刚开的花儿……。</h3><h3><br></h3><h3>想起1960年,那是个饥肠辘辘的年月,爸爸在酿造厂当了先进生产者,厂子奖励他可买十张馅饼的奖励票儿。大人让我拿着票儿,到“火神庙”街的马家馆排号购买。我很早就去排号等候,但见小二楼上下桌位上全都坐满了顾客,我拿票报上号等着呼唤,等啊,等啊,从晨起直到黄昏,终于买到了!是精粉烙的,黄馕馕的,皮儿极薄,能透出馅里韭菜的翠绿。我捧着馅饼,跑着从北门里到小南门外,到家时,馅饼还热呼呢,因为早上就没吃多少饭,我已经饿得要迷糊了。爸妈因为我排队有功,给了我两张馅饼,弟弟和两个妹妹一人一张。我细嚼慢咽地品着分得的馅饼,原来是韭菜、鸡蛋、粉头和海米拌的素馅,没一丁点肉腥,可竟那么鲜美可口,叫我至今难忘。</h3><h3><br></h3><h3>那年月盛暑时节,没有空调,电扇也极少,酷暑难耐,大汗淋漓,老人们大都手摇大蒲扇,拿着小板凳,上门道儿等荫凉地儿乘凉。我记忆中,“北关冷食店”是消夏最惬意的地方,门口支着漂白的帆布棚儿,一进屋就感到有一股凉絲絲的爽意,坐在小桌前,等店里师傅给加工“冰糕”;但见加工台上放置一个上口粗下底窄的木桶儿,顶沿儿、中间腰部、靠近底部各有一道与桶结合严密的紫铜箍儿,桶的中间部位还有一个金属摇把,桶里边儿中心位置放一个不锈钢的小桶儿,木桶与小桶之间放着晶莹剔透的冰块儿,听说冰块取自厝石山西北角儿的“曹家冰窖”,只见师傅不停地摇啊摇,桶里冰块随着摇动,不断翻动,越来越销蚀,就这样,靠着摇动冰块儿,不断给不锈钢小桶内预先配好的鸡蛋青儿、砂塘、牛奶等降温,最后形成冰霜奶酪的糕状儿……。㧟“冰糕”专用一把半个鸡蛋壳儿大小的明亮的不绣钢小勺儿,与一面同为不绣钢制的明亮的半片剪刀儿,组合成一把勺、剪结合的特殊工具,勺把与剪把中间联有弹簧,就像理发推子那样,给你上“冰糕”时,师傅一㧟,勺把剪把一合,再翻转过来,给你放一个小青花碟儿上,圆圆的,还起着鼓儿的,晶莹还闪着霜花的“冰糕”就呈现在你面前,那种惬意劲儿,就别提了。这在当时可是高消费,五毛钱一勺,我去的次数也是有限的啊!</h3><h3><br></h3><h3>——小城给我认识外边世界开了一扇“天窗”,那就是出北门看电影。</h3><h3>那时候去农村更远的地方没有公共汽车,要坐驴车、马车,有火车站,可是爸妈没有带孩子旅游见世面的概念,大人们也没空闲,还嫌买火车票费钱;可是,通过看电影,我们这茬儿孩子们却不断扩大加深了对外边世界的认知。从在南关小学读书时起,学校就组织我们通过老城南北中街,出北关到老电影院一次又一次去看电影。学校一组织看电影,我们就像过节一样高兴,全校800多名师生,按班级排队,由老师领着,手拉手,唱看歌儿,整个中街由孩子们串成了一条“长龙”,从头看不到尾儿。到电影院按班级分排号入坐,孩子们欢声笑语,叽叽喳喳,突然一声铃响,场内灯光全熄了,伸手不见五指,这时银幕亮了起来,“八一”军徽闪闪发光,孩子们欢呼起来“开演了!”</h3><h3><br></h3><h3>看电影,使我深切感受到一百多年以来,中国革命的历程,党的伟大,毛主席的伟大,人民军队的伟大,新中国的建立,胜利成果的取得,千千万万先烈为了胜利这一天,拋头颅,洒热血,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看“翠岗红旗”,看“战斗里成长”,看“黎明前的黑暗”,看“渡江侦查记”,看“董存瑞”,当看到银幕上英雄董存瑞手托炸药包,拉起导火索,即将炸毁敌人的桥头暗堡,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我们个个热淚盈眶,决心继承先烈的革命精神,好好学习,为了新中国而奋斗!</h3><h3><br></h3><h3>通过看电影,我看到了世界风云,祖国的首都北京,江南塞北,名山大川,在老电影院及以后拆迁不远的重建影院,从少年到青年,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上山下乡插队,一共看了上百部以上的电影。1954年,小学一年级,我看的电影叫“小梅的梦”,1955年,小学二年级时,我看的电影叫“祖国的花朵”,那时,我们这一代正是祖国的花朵,“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欢乐童声,几十年来一直在心中荡漾……</h3><h3><br></h3><h3>——小城给我增添了那么多的“文化积淀”。</h3><h3>庙宇改成的县图书馆阅览室,古朴雅致,充溢书香。我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在那儿阅读书报,在《羊城晚报》上,第一次看到著名作家周立波写的长篇叙事文章《韶山的节日》,记述毛主席1959年6月25日回故乡韶山,韶山沸腾了!领袖爱人民,人民爱领袖,那乡情,那深情,像阳光雨露,滋润着我的心田,至今我还能说出文章的经典名句;我还记得在县图书馆,我看到了方纪的长诗《大江东去》,还有贺敬之的《桂林山水》,“云中的雾啊,雾中的山”,大江东去浪捲飞雪,山水云雾,若幻若仙,原来诗可以这样写,原来诗应该这样写……</h3><h3><br></h3><h3>还记得县图书馆往北,县广播站对个道西,是县文化馆,1963年夏,那里的展室展出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学习雷锋的题词,翰墨飘香,力透纸背,我第一次看到毛主席,刘少奇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邓小平总书记,董必武副主席,叶剑英元帅的亲笔真迹,那时真是心潮澎湃,感到就像是领袖在招手,在接见我们……</h3><h3><br></h3><h3>在文化馆展室,我还看到过国画大家的作品展出,有一次看钱松嵒,白雪石,宋文治,王雪涛的专展,印象尤深。画家们为新中国的建设成就欢欣鼓舞,走出画斋,深入生话,把三门峡,长江号子,革命老区,写实和描绘得鲜丽生动,中国画这古老的传统画种,在反映现实生活上,可以这样贴近和灵动……</h3><h3><br></h3><h3>我还记得沿老城中街,出文化馆再向北,县人委对过儿道东,那家小人书店,我常去租小人书看,那里的书真多啊!一套一套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封神演义》,还有很多少年励态报国,美好爱情,民间传说的小人书,都是在那儿看的。……店主人是一位老爷爷,腰板硬朗,高高的身材,慈眉善目,鼻翼下留着齐齐的髯口,两边儿鬍须角儿微微上翘,在屋里忙不停地迎送小读者们。屋内洁净,纤尘皆无。冬天,屋外瑞雪飘飘,屋内取暖的洋铁炉炉火熊熊,上面的大茶壶,壶嘴儿中腾出霭霭的暖暖的雾气。有一次在那儿,人已经挤着坐得满满的,遇见了在小学时见面也不好意思说话的女生,弯弯细细的眉毛下,一双大眼睛和亮亮的眸子,笑意内敛而羞涩,围着紫红色的绒围脖儿,头发一边疏一条小丫丫,猴皮筋夹着,穿着小碎花雅素的袄罩儿,深蓝色灯芯绒裤儿,青趟绒五眼系带棉鞋,见到我靦觍地笑了,还说了声“你也来了”。看到她读书的专注,红红的脸映着红红的炉火,我忽地也脸红了,我坐在人家对面儿,怎么不小心,自个儿的棉鞋脚尖竟碰到了人家的趟绒脚尖儿……</h3><h3><br></h3><h3>我还记得,过了小人书店,再往北,过“一百”货高台阶儿对过是“寄卖行”,里面布置高雅,像进入深宅大院的堂隩,摆放着待寄售的楠木雕花条案,楠木或梨木精雕细刻的太师椅,八仙桌儿。我在那儿看到过一幅唐伯虎的真迹,约摸长超过二米五,宽也有一米二,画面儿一头梅花大糜鹿,双角多分枝叉,褐色梅瓣儿分明鲜丽,鹿旁一凸顶仙翁,手柱仙杖;另一边儿,一位仙姬美妇人,彩衣霞帔,还引领着一个留着刘海的双髻童子;鹿身上载着花蓝儿,里面盛着两颗硕大的寿桃,署名“唐寅”,售价一百二十元,我好惊讶,如此神品怎会流落民间?如今不知下落何方?还有一幅齐白石的手绘大白菜、萝卜,售价八十元,我当时开玩笑,这要比真的贵多了!</h3><h3><br></h3><h3>我还记得,“寄卖行”再往北,就是新华书店的门市部了。进屋迎着你的是西南两面对接的曲尺型櫃台,全亮玻璃橱窗,中间有一层玻璃隔儿,櫃中整齐地摆放各类图书,有文学艺术的,中小学课本的,科技工艺的,还有画报,小人书。那时候有一阵子,我多次去,人也就熟了,售书员有小王,大个儿,两条大辫子,老是一副害羞的样子,脸红扑扑的;小齐,高个儿,爽朗,好笑,热情;小孟,个儿不高,大眼睛,烫着短发,精灵。买书时,她们让我进櫃台里自已挑选。我从那儿买过“高尔基短篇小说集”,“普希金诗选”,少儿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诗歌选”,长篇小说“红日”,还有“星火燎原”,“红旗飘飘”等等,还在这儿买过陈昌奉的“跟随毛主席长征”,“刘胡兰小传”。读书使我受到了革命传统教育,也增长了知识。</h3><h3><br></h3><h3>最有年味儿,最热闹的要数年前逛“画棚”了。新华书店门市部铺面根本不够用,要在旁侧和西侧用苇蓆搭上大画棚儿,画棚上方横穿多少条平行的铁线,上面掛上待售的年画,並标上号码。你要买哪一张,就到前屋营业台报号,售画人员给你捲上,用纸绳一扎,然后交款付画。进腊月,书店就开始售画儿了,腊月初十渐渐热闹起来,腊月二十以后,逛画人员爆满,画棚里里外外,人头攒动,前拥后挤,一个挨一个,还有许多大人肩头上顶着小孩,生怕挤着。那简直就是一个盛大的画展,那一年我看到,画棚铁线上悬着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岳飞抗金兵,木兰从军,梁红玉击鼓抗金兵,西厢记,桃园结义,张翼德怒鞭督邮,三英战吕布,凤仪亭,回荆州,古城会,草船借箭,单刀赴会等等,还有联环画儿女驸马,张雨煮海,劈山救母,西游记,水浒传,小刀会,古代少年勤学图等等,还有孔雀开屏,百鸟朝凤,百花争艳,胖娃娃捧大鲤鱼的莲年有鱼的喜庆画儿,应有尽有,千彩百绘,美不胜收,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们少年时的许多历史和文学知识,民俗知识,都是从这里得到启蒙的。</h3> <h3>——小城给我开启了欣赏高雅戏剧的“源头”。</h3><h3>“唯有源头活水来”,回顾起来,我看过戏曲剧种很多,京剧评剧梆子腔;歌剧,舞剧,芭蕾舞;话剧,傩剧,傀儡剧……,这些欣赏爱好起源于出中街北关的海城老戏园子和以后的海城剧场。</h3><h3>我最早的记忆中,都记不得是怎么到的老戏园子,只记得开演时,整个场内黑黢黢的,那条櫈上的看客影影绰绰,舞台桌案上一盏立座几瓣瓜形的红色纱灯,红彤彤的,桌边一个大花脸儿,挺吓人的,一个美丽女子伴着他,以后想起来,哦!那是“霸王别姬”,谁主演的都不知道。</h3><h3>海城老戏园子上世纪五十年代,那也是盛极一时,拿评剧来说,产生了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团队,著名旦角儿有王彩云,以后还有韩燕燕,刘丽娟,老生侯文秀,伴演包公的“黑头”韩义山,名丑儿王书信绰号“豆腐脑”,滑稽可爱,人见人笑。他们演的一处处的大剧,像“秦香莲”,“人面桃花”,“梅香”……,老海城人都耳熟能详,如数家珍。全国名角儿也没少来演出,五十年代尚小云、荀慧生先后来海城演出,那可真是人山人海,昼夜排队,一票难求呀!爸爸有幸去看了,是托人高价买的票。</h3><h3><br></h3><h3>海城剧场1962年重建后,我印象最深的先后看过几场大戏,那真的跟现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剧感受不一样啊!剧情的渐渐浸入,观众情绪的相互感染,那种现场直感真的刻骨铭心啊!</h3><h3><br></h3><h3>那是福建潮州木偶剧团的表演,“孙悟空大战火云洞”,木偶全活了起来,孙悟空腾云驾雾,红孩儿天真诡异,推着火云车,烈焰腾腾,把猴屁股差些儿燎焦了;“庆丰收”反映新中国农村的丰收景象,木偶制作的红樱儿大白马,胶轮大车,赶车的老板儿,农村的田野庄稼,全都鲜活而有灵气;“解放一江山岛”,反映的是我人民解放军1955年占领解放被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盘踞在大陆最后一片岛屿的军事题材,木偶塑造的人物,雕堡,机枪,大砲,火力都像真的一样,塑造的摩托车,吉普车也能在舞台上奔驰,以前我没见过,以后在舞台和屏幕上,也没见过。</h3><h3><br></h3><h3>那是辽宁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吕东明,她演的是程派名剧“锁鳞囊”,观众浸入剧情,如醉如痴,随剧情起伏,只听得台上的喝腔儿,胡琴板眼,场内纤尘不动,毫发无声,静得出奇。当演出结束时,观众报以雷鸣般的掌声,艺术家向观众致谢,观众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全体起立就是不走;艺术家一谢幕,再谢幕,第三次谢幕,艺术家御去戏装,身着袍式便装,乐队全体伴奏人员,琴师,鼓师,执板师,灯光师等演职人员,全都出来鞠躬谢幕,掌声经久不息。那时,我在二楼观看,面对舞台,正挨着楼上立柱剧团放灯光字幕的师傅,他激动地感叹:“海城人素质太高了!海城人欣赏水平太高了!”</h3><h3><br></h3><h3>那是鞍山话剧团在海城剧场演出郭沫若编写的大型历史剧“蔡文姬”。我惊讶,原本印象不大的戏台,怎么变得如此廖廓呀!舞台的天幕全亮了起来,那碧绿无限的草原,白白的仿佛飘浮着的云朵,那游牧民族特有的圆圆的穹庐……;曹丞相那位大政治家的形象,完全颠覆了我们传统的历史观,原来审视英雄的标准,是看他是否为了天下苍生,是否实现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过去那个大白脸的奸雄,是戏剧舞台上虚构的呀!“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汉祚衰;天不仁兮降离乱,地不仁兮何故遣我天南海北头”,舞台上,著名演员陈逸群扮演的文姬夫人落落大方,美丽娴雅,“胡笳十八拍”是她的哀怨,她的呼喊像火山熔岩一样喷突而出……。还有那慓悍而钟情的左贤王,鸱枭般的呼厨泉单于,文姬夫人那难舍难离的一双儿女——小王子呼突尼牙孜和妹妹小公主,想起来,时时浮现脑际。曹丞相重金重礼赎文姬归汉后,文姬夫人有了自已幸福的家,决心继承父亲的遗志,编修《后汉书》。我还记得剧中曹丞相接她到相府,作家庭一样的团聚,曹丞相夫人卞后对文姬是那样的怜惜和爱扶,那是清秋时节,文姬心怀感恩,赞叹相府的苑囿园林,“多么美啊!一切都像镶在水晶里!”</h3><h3><br></h3><h3>“海是龙世界,云是鹤家乡”。龙腾浩淼,鹤翔昊天,水晶帷箔,雕宫贝阙,海城,海之城,给我们多少暇思和畅想啊!</h3><h3>让我们重游厝石山。这里有“海眼”,有远古的天文印跡,是老城遗迹最完美的胜景。</h3><h3>这里蕴育家国情怀。公园正门上有1906年公园创建者、海城县宰管凤和的题词“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先天下忧后天下乐”。管公在清末民初的社会变局转型时期,办新学,兴实业,开言路,多有嘉懿善举。他创办了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张政府面向百姓说话的白话报纸。在1904年日俄两大列强在中国东北的争夺彼此利益的血腥大战之后,面对民族危亡,国家沉沦,百姓流离的苦难,用老百姓都听得懂的大白话,呼唤民众警醒。这张具有历史意义的报纸,现在就珍藏在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h3><h3>这里可登高眺望抒怀,现在魁星楼成了至高点,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西望“营浦归帆”,更可以扩大视野,南眺渤海,北望沈辽,山海京蓟,长白东瀛尽在瞩望。</h3><h3><br></h3><h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h3><h3>星移斗转,沧桑巨变,海城老城像梦幻一样消失了;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一座新的现代化的新城,梦幻般地崛起了!老城是我们的记忆,是我们的乡愁;新城是我们的创造,是我们的未来!</h3><h3><br></h3><h3>记得厝石山公园矗立着一座高高的四方高塔,上面塑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塔上镌四个立体大字——“越海雄鹰”:海城,海之城,祝愿你,像雄鹰越海那般凌厉,那般矫健,近海,临海,融海;纳入环渤海经济圈儿,纳入东北亚经济圈儿,纳入京津冀一体化和雄安大经济圈儿,海城就必将成为辽东半岛特大世界级城市群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向着“一带一路”延伸,越过更深远的海洋。海城!你有更远大的前程!</h3><h3><br></h3><h3><br></h3><h3>作于2019.1.2.</h3><h3>沈阳寓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