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1月28日开启了10天的缅甸之行。</h3><h3>1月28日,曼德勒。曼德勒(Mandalay),是缅甸第二大城市,位于缅甸中南部的内陆,包括掸邦高原西缘和勃固山地北部,伊洛瓦底江从西北侧流过。面积37,945.6平方公里,人口6,165,723(2014年)。</h3><h3>曼德勒皇宫(Mandalay Palace)位于古城内正中央,原为缅甸最后一个王朝贡榜王朝的皇宫,二次世界大战时被火毁,现已在旧址重建。1989年,缅甸政府开始依据历史图片和资料重建,恢复了89个主要大殿,1996年9月竣工并对公众开放。</h3><h3>皇宫呈正方形,边长3.2公里,有四道主门,八道边门。红砖宫墙,墙外有宽阔的护城河。宫内有104座大小殿宇,整片建筑群均为木结构,精雕细刻,宏伟壮丽。</h3> <h3>乌本桥(U Bein Bridge),在缅甸的Amarapura(阿马拉布拉)古城境内,横跨东塔曼湖(Taungthaman),长达1200米,是世界上最长的柚木桥。桥墩、桥梁、铺桥的木板都是用珍贵的柚木。修建于贡榜王朝的敏东王时期。</h3> <h3>乌本桥建于1851年,长1200米,全桥完全由柚木铆合而成,是世界上最古老和最长的柚木结构桥。桥柱与桥柱之间相距3米远,桥柱有1000多根。整座桥相接处没有使用一颗铁钉,全靠斗榫。这座桥已经历经150年的风风雨雨,但是依然结实。</h3> <h3>1月29日,Kuthodaw Pagoda固都陶碑林</h3><h3>从曼德勒山的东南口向下望,729座功德碑圈成一片方正。这个号称“世界最大书本”的Kuthodaw Pagoda佛塔以石碑为页,正反面都镌刻着密密麻麻的缅文及古老的Pali经文,内容为第五次世界佛教大会所通过的信条与经文。当年,敏东国王曾召集2400名和尚以接力的方式诵读经文,足足耗费6个月,才将这本浩瀚的大书念完。</h3> <h3>马哈伽纳扬僧院,是缅甸最大的僧院,云集了上千名僧侣。这里的僧侣一天只吃2餐,一餐在清晨4点,一餐在上午10点,过午不食,只能喝水。每天上午10:30左右,便能在此看到著名的“千人僧饭”的场面,成千的僧侣们赤脚托钵、排队取食,现场鸦雀无声,非常庄重。</h3> <h3>1月30日到达蒲甘。</h3><h3>"万塔之城"--古都蒲甘是缅甸历史上最灿烂的历史文化古都和佛教圣地,所以又有"缅甸吴哥窟"的美誉。王朝古皇城建于公元849年(佛教文化鼎盛时期),曾是第一王朝首都,有“四百万佛塔”之称,当时百姓如有任何直得庆贺的事就会捐钱造一座塔,如此乃造成此一壮观的景致。在40平方公里,背临伊洛瓦底江平原, 自公元1世纪起便有建筑,当时是孟族的居住地,1044年,Bamar族阿奴律陀(Anawrahta)取得王位,即将浦甘王朝进前到前所未有辉煌时期,并将国教改为小乘佛教的重大变革,阿奴律陀的儿子奇安纪萨(Kyanzittha)更使浦甘成为传说中的「四百万佛塔之城」,将国力达到顶峰。13世纪的官方数据颢示,当时有4446座建筑,在浦甘平原最强盛的二百年间,曾布满多达12,000座金碧耀眼寺庙,即便与埃及金字塔工程相比,也亳不逊色。据1978年的统计,浦甘平原上现存有2230座保存完好或半倾圮的佛教建筑。</h3> <h3>蒲甘是亚洲三大佛教遗迹之一,至今保存下来的有2000多座古塔和400多所寺庙,被称“万塔之城”。</h3> <h3>阿南达寺坐落在Old Bagan古城墙的东面,寺名来自于佛陀的声闻弟子以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它是蒲甘第一座大庙,也是至今最优雅美丽的佛教建筑,是蒲甘王朝中期的建筑,孟族式样的建筑同时带有北印度的风格,反应了蒲甘早期寺庙向中期演变的过程。</h3><h3>阿南达佛塔为圆形,通体贴满金箔,并镶嵌着无数光彩夺目的珠宝。塔的底座是四方佛窟,主塔的周围环绕着小塔、佛像和各种雕像,整座塔工艺湛,繁而有序,集缅甸古代建筑艺术之精华。</h3> <h3>达比纽佛塔—最高的佛塔。是蒲甘的地标,也是蒲甘第二大塔。该塔是缅甸特有的寺塔一体的佛教建筑,无论你身在哪里,只要抬头,肯定能先看到它,地震后由中国负责维修。</h3> <h3>木偶戏餐厅-anada,在这里你可以一边享用缅甸特色的美食,又可以欣赏传统木偶戏。</h3> <h3>伊洛瓦底江(IrrawaddyRiver),亚洲中南半岛大河之一,缅甸的第一大河。中国古称大金沙江和丽水。其河源有东西两支,东源叫恩梅开江,发源于中国境内察隅县境伯舒拉山南麓(中国云南境内称之为独龙江),西源迈立开江发源于缅甸北部山区。独龙江东南流经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西境,然后折转西南,进入缅甸,过贾冈南流,称恩梅开江,两江在密支那城以北约50公里处的圭道会和后始称伊洛瓦底江。河流全长2714公里,流域面积43万平方公里。<br></h3> <h3>2月1日观日出。朝霞之中,塔影在晨雾中漂浮,被喻为“东南亚最华美日出”。</h3> <h3>热闹非凡的娘乌集市,当地的小商贩还保留着以前的方式交易。</h3> <h3>2月2日,游览茵莱湖Inle Lake。搭乘当地特有的长尾船前往占地宽约9英里、长约14英里的茵莱湖游览,途中百鸟越顶、来往交错,形成一幅美丽乡村景观。</h3> <h3>当地渔民捕鱼时,一脚踩着船桨站立在湖面中,斗笠下的眼睛全神贯注的观察着湖面动静,手里紧握的罩鱼笼随时准备着向露出水面透气的大鱼发出致命一“罩”。</h3><h3>渔民的特殊捕鱼形象,也被人们称之为“独脚船夫”。</h3> <h3>2月5日到达仰光。仰光(Yangon/Rangoon)为缅甸的最大城市也是仰光省首府,原为缅甸首都(2005年11月6日迁至内比都),人口约500万(2000年统计),面积为312平方英里,位于仰光河河岸,伊洛瓦底江三角洲。仰光位于北纬16°48',东经96°9'。 仰光主要出口米、柚木、石油、棉花和各类金属矿藏等。</h3> <h3>皇家湖位于仰光市中心,在仰光大金塔的东面,是一个建于英国殖民时代的人工湖泊,该地风景秀丽,是仰光市散步的绝佳去处,也是一个观看落日的好地方。皇家湖周长约5公里,水深50-115厘米,面积60.7公顷。</h3><h3>在皇家湖上可以看到缅甸最具特色的皇家鸳鸯船,也称卡拉威宫,白天看上去金碧辉煌,夜晚则灯光璀璨、倒影斑斓,是仰光最著名的景点之一。</h3> <h3>瑞光大金塔,又称仰光大金塔或雪德宫大金塔,高度为98米,表面贴满了一层金箔,它是缅甸最神圣的佛塔,因为它供奉了四位佛陀的遗物,包括是拘留孙佛的杖,正等觉金寂佛的净水器,迦叶佛的袍及佛祖释迦牟尼的八根头发。是驰名世界的佛塔,也是缅甸国家的象征。</h3> <h3>2月6日,到达维桑海滩。在人们的印象里,缅甸除了佛塔还是佛塔。然而并不如此,位于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过渡带,有一条缅甸最长的海滩——维桑海滩,连绵15公里。</h3> <h3>维桑海滩看不见人类的雕琢,有的只是一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里安静得像只有湛蓝大海、清爽凉风和质朴得让人难以置信的民风。</h3> <h3>2月21日大观公园春节灯展。</h3> <h3>大观公园位于昆明市以西约2公里的滇池湖畔,面积达700余亩,为市区最大的公园。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有感而发,傲然撰书一百八十字长联,把滇池风光和云南数千年历史生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长联一出即惊动四方,人们争相传颂,名扬天下,被誉为“海内第一联”。</h3> <h3>2月22日,尊从昆明人习俗,春节耍金殿。</h3><h3>金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602年),康熙十年(1671年)平西王吴三桂重新修葺,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纯铜铸殿。金殿总重量达250吨,为重檐飞阁仿木结构方形建筑,梁柱斗拱、瓦楞顶檐、神像罗幔、桌案瓶器、匾楹旌旗等都是用铜铸成,阳光照耀下光芒四射,映得翠谷幽林金光灿烂,金殿由此得名。</h3> <h1>我国山茶花品种已超过300种,云南山茶花品种有200多个。山茶花是当之无愧为云南省省花。</h1> <h1>3月5日,圆通山赏樱。</h1> <h1>3月7日,不一样的石林。</h1> <h3>3月14日陡坡村踏青</h3> <h3>3月19日,和朋友一起去万溪冲凑热闹。</h3><h3>千树万树梨花开,万人千户热闹凑。</h3> <h3>在人山人海中找到宁静一角</h3> <h1>3月25日,黑龙潭公园赏杜鹃花</h1> <h1>4月I4日,元谋土林。元谋土林是一种土状堆积物塑造的、成群的柱状地形,因远望如林而得名。</h1><h3><br></h3> <h3>4月15日,在土林熬了一夜,想学习拍摄星轨,不过技术不过关,失败了</h3> <h1>元谋土林主要分布在金沙江支流龙川江西侧,并沿分支水流的河谷、冲沟的边缘而分布,其中规模较大,发育较典型的有班果、虎跳滩(芝麻)、弯保、小雷宰、新华等土林群落。这些群落的面积,均在5平方公里左右。土林柱体高大挺拔,每棵"林柱"均有独特的造型,形成了风姿各异的土林奇观。这些林柱,有的像古城堡,有的像殿宇,有的像宝塔,有的像巨剑冲天,有的像刀脊横地,有的像展翅欲飞的雄鹰,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戴头盔的纠纠卫士,有的像摇扇苦吟的书生,还有"玉女观云"、"母子偕游"的立体群像,真可谓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土柱上分布密集的云母和石英等矿物质,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灿烂的光芒,更为土林增添了绚丽的色彩。</h1> <h3>5月25--26日,马鹿塘。</h3><h3>马鹿塘乡位于禄劝县城西北部,距昆明179公里,东与则黑毗邻,南与撒营盘接壤,西与皎平渡相连,境内平均海拔2750米。</h3> <h3>马鹿塘有4000多亩野生杜鹃,主要分布在上火房和风貌岭,花期依气候和海拔而不同,低山暖热地带多在3月开放,山腰温凉地带多在4月-6月开放。</h3> <h1>5月,又到蓝花楹盛开的季节。</h1> <h3>蓝花楹,拉丁学名:(Jacarandamimosifolia D. Don)紫葳科落叶乔木,高达15米。 原产南美洲巴西,中国近年来引种栽培供观赏。</h3> <h3>蓝喉蜂虎(学名:Merops viridis)中型鸟类,体长26~28厘米。头顶至上背栗红色或巧克力色,过眼线黑色,腰和尾蓝色,翼蓝绿色,腰及长尾浅蓝,中央尾羽延长成针状,明显突出于外。颏喉蓝色,其余下体和两翅绿色。嘴细长而尖,黑色,微向下曲。 喜近海低洼处的开阔原野及林地,繁殖期群鸟聚于多沙地带。以蓝喉为特征,极具观赏价值,被誉为“中国最美的小鸟”。</h3> <h1>5月份从朋友那儿借了一个长焦镜头,从而开启了我的打鸟模式。</h1><h1>5月15__16日,打鸟第一站,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嘎洒镇。</h1> <h3>帅哥正在讨好靓妹</h3> <h1>5月21日,打鸟第二站弥勒巡检司,这里是中国最美的候鸟——粟喉蜂虎栖息地之一。</h1> <h3>栗喉蜂虎(学名:Merops philippinus,英文名:Blue-tailed Bee-eater)是蜂虎科蜂虎属的鸟类,英文名直译为蓝尾蜂虎。外形美丽,喉栗红色,具黑色过眼纹,翅膀和背部绿色,尾翼蓝色,飞行时翅膀下面的羽毛是橙黄色。飞行技术高超,能在空中做出急速飞行、滑翔、悬停、急速回转和仰俯等高难度动作。以蜻蜓、蝴蝶、蜜蜂、甲虫、苍蝇等为主要食物,主要生活在东南亚一带,中国只有云南的局部地区、海南岛、香港和广东、福建的部分沿海地区有分布。</h3> <h3>6月5日,打鸟第三站金殿国家森林公园。</h3> <h3>蓝喉太阳鸟, 雄鸟体长13-16cm,雌鸟体长9-11cm。嘴细长而向下弯曲,雄鸟前额至头顶、颏和喉辉紫蓝色,背、胸、头侧、颈侧朱红色,耳后和胸侧各有一紫蓝色斑,在四周朱红色衬托下甚醒目,腰、腹黄色,中央尾羽延长,紫蓝色。雌鸟上体橄榄绿色,腰黄色,喉至胸灰绿色,其余下体绿黄色。</h3> <h3>蓝喉太阳鸟是中国西南部最常见的太阳鸟。为了吸食花筒深处的花蜜,蓝喉太阳鸟除了细长微弯的喙,还准备了功能如吸管间端分叉的长舌。“倒挂金钩”、“原地后仰”,各种高难度动作之间不但填饱了肚子,还替植物完成了授粉,所以太阳鸟又有“花月老”的昵称。</h3> <h3>6月8日,到达香格里拉。</h3><h3>香格里拉(Shangri-la)藏语意为“心中的日月”,是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下辖市及首府所在地,位于云南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横断山区腹地,是滇、川、藏三省区交界地,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三江并流”景区所在地。</h3> <h1>松赞林寺素有“小布达拉宫”之称,全寺仿造拉萨布达拉宫布局,依山势而建。主殿庄严华贵,殿内壁画色彩鲜艳,笔法细腻,以描述史迹典故,弘扬佛教教义为主。扎仓、吉康两大主寺建于最高点,居全寺中央,具有汉式寺庙建筑风格。松赞林寺内收藏了有五世达赖和七世达赖时期的八尊包金释迦佛像、贝叶经、五彩金汁精绘唐卡、黄金灯等。</h1> <h1>依拉草原位于香格里拉市西北6公里处,总面积13平方公里,是迪庆香格里拉最大最美的草原,依拉藏语意为“豹山”,因传说中依拉草原门户内北边坐落的豹山是一座“神山”而得名。</h1><h1>6月依拉草原的狼毒花盛开了。</h1> <h1>纳帕海与依拉草原其实是连成一体的,雨季时,水份比较充足,大部份草原被湖水覆盖,就成为海,非雨季时,水少草多,湖水退化,就变成了草原。纳帕海 自然保护区是中甸最有高原特色的风景区之一,也是全县最大的草原。</h1><h1>纳帕海自然保护区气候湿润,牧草生长比同类地区快,每年5月,草原方吐嫩芽,而纳帕海已是绿草茵茵。6月伊始,各种野花竞相开放,茫茫草原,琼花瑶草争奇斗艳。</h1> <h3>6月9日,第一次蹬上海拔4500米的石卡雪山。</h3><h3>石卡雪山又称(石卡财神山),是云南省迪庆州香格里拉县蓝月山谷景区内的一座雪山,海拔4500米。“石卡”藏语意为“有马鹿的山”,石卡雪山是当地藏族人民心中的神山,也是心怀梦想的藏族人民朝圣的圣地。</h3><h3> 天气晴朗时,站在石卡雪山的顶峰环视四方,玉龙雪山、哈巴雪山、巴拉格宗雪山、白芒雪山、怒江的碧罗雪山和远在四川亚丁的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杰等八大神山一览无遗,而梅里雪山的十三峰则如一条巨龙盘旋于天际,景色盛为壮观。</h3> <h1>6月10日,挑战自己,往返I4公里,行走在海拔4000米左右的千湖山上。</h1><h1>千湖山藏语称“拉姆冬措”,意为神女千湖或仙女千湖,以三碧海、大黑海为中心,向四周散开。千湖山的湖有的圆若明镜,有的长似游鱼;有的开阔平坦,有的幽深宁静;有的半环于山洼深处,有的掩映于杜鹃丛中,有的似珠玉成串,有的孤悬于草甸中间;有的怪石露出如鳄鱼探头,有的水色深沉似无底深渊……真是千姿百态。</h1> <h1>千湖山周围被原始森林所覆盖,多为高大笔直的冷杉、云杉。湖畔长满了杜鹃林,多是黄杜鹃、红杜鹃和白杜鹃,花冠硕大,色泽鲜艳。千湖山上共有大大小小近300个高山湖泊,以三碧海、大黑海为中心,均分布于海拔3800米至4000米的地方,堪称云南高山湖泊最集中的地方。</h1> <h3>6月17日,打鸟第四站,滇池湿地。</h3><h3>滇池在昆明市西南,有盘龙江等河流注入,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平方千米,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湖水在西南海口洩出,称螳螂川,为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h3> <h1>纯色山鹪莺(学名:Priniainornata,英文名:PlainPrinia)是扇尾莺科山鹪莺属的鸟类,又叫做褐头鹪莺、纯色鹪莺。是体型略大(15厘米)而尾长的偏棕色鹪莺。眉纹色浅,上体暗灰褐,下体淡皮黄色至偏红,背色较浅且较褐山鹪莺色单纯。</h1> <h3>6月26日,打鸟第五站圆通山动物园。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鸟儿自己找到了这个宜居的地方,自觉自愿的成为动物园一员。</h3> <h3>在动物园的外来人口中,夜鹭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h3><h1>夜鹭(学名:Nycticorax nycticorax)是中型涉禽,体长46-60厘米。体较粗胖,颈较短;嘴尖细,微向下曲,黑色;胫裸出部分较少,脚和趾黄色;头顶至背黑绿色而具金属光泽;上体余部灰色;下体白色;枕部披有2-3枚长带状白色饰羽,下垂至背上,极为醒目。 栖息和活动于平原和低山丘陵地区的溪流、水塘、江河、沼泽和水田地上。夜出性。喜结群。主要以鱼、蛙、虾、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h1> <h3>白鹭(学名: Egretta)是白鹭属鸟类的统称。白鹭属共有13种鸟类,其中有大白鹭、中白鹭、白鹭(小白鹭)、黄嘴白鹭和雪鹭体羽皆是全白,世通称白鹭。大白鹭体型大,既无羽冠,也无胸饰羽,中白鹭体型中等,无羽冠但有胸饰羽;白鹭和雪鹭体型小,羽冠及胸的羽全有。</h3> <h3>7月__8月,跟随朋友行走在滇池湿地和名花山庄。过着追蝶打蛾的生活。</h3> <h3>长喙天蛾:</h3><h3>鳞翅目天蛾科长喙天蛾属的一种昆虫。 </h3><h3>英文直译为蜂鸟鹰蛾。</h3><h1>蜂鸟蛾首先像蝶,长长的喙管,尖端膨大的触角;它又像蜜蜂,能发出清晰可闻的嗡嗡声;它还像南美洲的蜂鸟,夜伏昼出,很少休息,在取食时,和蜂鸟一样,时而在花间急驶,时而在花前盘旋。但其实它是蛾类,为蝶类同族“近亲”。</h1> <h3>8月4日,民院同学相聚于澄江抚仙湖。</h3><h3>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南部的澄江境内,号称是昆明的后花园。因湖水清澈见底、晶莹剔透,被古人称为“琉璃万顷”。</h3> <h1>8月5日,抚仙湖是中国第二大深水型淡水湖泊,水质极佳,可以直接饮用。这里曾经发现“纳罗虫”化石,向人类揭示沉睡了5.3亿年的寒武纪早期世界,由此名声不胫而走,传遍世界。</h1> <h3>9月4日,同仁医院天桥,学习车轨拍摄。</h3> <h1>9月23日抵达宁波,在闺蜜的陪伴下游览天一阁。</h1><h1>天一阁,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月湖西侧的天一街,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于明代嘉靖四十年(1561年),由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它不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图书典籍,并且对后世其他藏书楼的兴修也产生过重大影响。天一阁曾有藏书7万余卷,但到了近代,由于吏治腐败、盗窃和自然损毁,书籍仅存1.3万余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查访和募捐,书籍达到30万卷。1982年,天一阁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h1> <h1>9月24日,和大学闺蜜一起在嵊泗列岛欢渡中秋。在这里我想对你们说,有你们真好!谢谢!</h1> <h1>9月26日,游慈城。</h1><h1>慈城镇位于宁波市江北区西北部,距市中心14公里,镇域面积70.07平方公里。慈城史称勾、勾余、勾章,自唐开元二十六年( 公元738年)始至1954年,历1200多年皆为慈溪县治。千年的历史为慈城沉积了深厚历史文化底蕴。</h1> <h3>9月27日,宁波之夜</h3> <h3>失误之作,为宁波新增一景</h3> <h3>9月30日,在革命烈士纪念日之际,刘晓浦、刘一梦革命事迹陈列室开馆。</h3><h3> 巍巍沂蒙山,耸立着沂蒙山人的脊梁,滔滔沂河水,诉不尽沂蒙儿女的英勇。</h3> <h1>刘晓浦、刘一梦革命事迹陈列室位于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前200米,总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930平方米,展陈布展面积780平方米。陈列室内建有刘晓浦、刘一梦雕像和仿制“四五”烈士纪念碑,展厅布展分为只要主义真、革命理想高于天、红色“燕翼堂”、丰碑永存等四个部分。</h1> <h1>10月1--4日,山东济南。</h1><h3></h3><h1>济南因境内泉水众多,被称为“ 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h1> <h1>济南老城的泉水分布最为密集,大大小小100多处天然甘泉,汇流成的护城河流淌到大明湖,与周围的千佛山、鹊山、华山等构成了独特的风光,也成为少有的集“山、泉、湖、河、城”于一体的城市,自古就有“家家泉水,户户垂柳”、“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誉。</h1><h3></h3><h1>王府池子,又名濯缨泉,南北三十余米长、东西二十余米宽,水面六百余平方米。</h1> <h1>趵突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 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 文献的济南名泉。 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济南千佛山、 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h1> <h3>济南洪楼教堂(洪家楼耶稣圣心主教座堂)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洪家楼北路,是天主教济南教区的主教座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济南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也是济南文化带的重要象征。教堂为双塔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901年,教堂以洪家楼村而得名,是济南市乃至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中国三大著名天主教堂之一,在中国近代宗教建筑中占有重要地位。</h3> <h3>11月2日,圆通山</h3> <h3>11月18日,昆明植物园赏秋。</h3> <h3>11月21日,三家村水库。</h3><h3>12月1日起,为保护水资源,政府下令封闭水库,禁止游人进入。</h3> <h3>12月8日,呈贡回回营村</h3> <h1>12月13日,大山包。</h1><h1>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西北部的大山包乡,距城区79公里,地处滇东北五莲峰山脉,大山包是其主峰,属构造侵蚀高中山,海拔多在3000— 3200m。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越冬栖息地。</h1> <h1>12月14日,黑颈鹤。</h1><h1>黑颈鹤(学名:Grus nigricollis)是大型涉禽,体长110-120厘米,体重4-6千克。体羽灰白色,头部、前颈及飞羽黑色,尾羽褐黑色。头顶前方裸区呈暗红色,三级飞羽的羽片分散,当翅闭合时超过初级飞羽。 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主要以植物叶、根茎、荆三棱、块茎、水藻、玉米、砂粒为食。繁殖于拉达克,中国西藏、青海、甘肃和四川北部一带,越冬于印度东北部,中国西藏南部、贵州、云南等地。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 飞过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飞行高度可达10000米。</h1> <h3>12月l5日,昭通巧家马数湿地</h3> <h3>12月I6日,念湖。</h3><h3>念湖是位于曲靖市会泽县大桥乡和昭通交界处的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它原本是云南高原中一个不起眼的乡镇。一个颇具时代特征的名字,叫“跃进水库”,又名“念湖”。每年年末11月左右,大批的黑颈鹤、斑头雁飞到这里越冬,直至次年3月。静寂的山峦、红色的土地、清透的湖水,在灵动的候鸟引领下,展现开动感的画卷,成为摄影家和驴行者的天堂。</h3> <h3>12月28日,红嘴鸥</h3><h3>红嘴鸥,俗称“水鸽子”,体形和毛色都与鸽子相似,体长37-43厘米,翼展94-105厘米,体重225-350克,寿命约为32年。它来自西伯利亚,从贝加尔湖穿越俄罗斯和大半个中国,来到昆明过冬,等到天气温和,再返程回家,虽然红嘴鸥不是昆明的,但它是昆明的骄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