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博观花

YXY

<h3>&nbsp;</h3><h3> 洛阳,十三朝古都,是厚重历史堆砌起来的现代城市。早在公元前21世纪,生活在这里的夏氏族,率先冲破蒙昧的藩篱,走向有礼制的社会文明,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其后,殷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相继在此营都建国,历时1500年。从偃师到涧河两岸不足30公里的范围内,依次坐落着商都西亳、汉魏洛阳、东汉王城等五大都城遗址。邙山之上,伊河之滨,矗立着东周王陵、东汉皇陵、曹魏皇陵等皇家陵园。</h3><h3> 开启了中华文明智慧之门的河图洛书故事在这里发生;元圣周公在这里制礼作乐,确立了宗法社会的最初原则;儒学、理学,在这里确立;道教、佛教、摩尼教在这里交汇、碰撞,留下了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的修建,使这里成为中国佛教传播中心;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从这里开始;沟通南北的隋唐运河从这里起航。</h3><h3> 一串串珠玑辉煌的成就,照耀着河洛历史的天空。</h3><h3> 我们虽然无法面对面向祖先表达无限敬意,但有幸来到收藏展示历史实物的博物馆,嗅着古迹的芬芳,近距离地体验感悟历史,犹如跋涉于历史的长河中……石器时代的粗砺、青铜时代的庄严,处处体现着祖先的智慧和创造力。</h3><h3> 洛阳博物馆按历史分期和朝代顺序分展室,馆藏40余万件,展出文物1万余件。镇馆之宝4件。</h3><h3> 虽然只有三个小时,走马观花地看了部分展厅, 收获依然颇丰。</h3><h3>&nbsp;</h3><h3> </h3> <h3>古菱齿象化石(更新世 距今200万年——1万年 1994年出土于洛阳中亚大饭店工地 体长5.7米 高2.8米)</h3><h3><br></h3> <h3>象牙化石( 旧石器时代 距今约30万——1万年 以使用打制石器作为重要标志 这一时期发明了骨器磨光技术和骨石器钻孔技术 约3米长)</h3> <h3>河图洛书(中华文明的智慧源泉 据说最早记载在《尚书》中)</h3> <h3></h3><h3>&nbsp;<br></h3><h3>乳钉纹青铜爵( 夏代&nbsp; 青铜酒器 被誉为华夏第一爵 1975年发现于洛阳偃师二里头遗址 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青铜爵)</h3> <h3>母鼓铜方罍(商代 盛酒的器具 形状象壶 母氏族与鼓国通婚时的物证 是周灭商的战利品)</h3> <h3>兽面纹铜方鼎(西周 1977年洛阳北窑庞家沟出土 四条腿上均有兽面纹 纹样精细流畅 有明显的浮雕特征)</h3> <h3>狩猎纹铜壶(战国)</h3> <h3>玻璃瓶(东汉 原以为近代才有彩色玻璃 前段时间看《圣殿春秋》时知道英国公元十世纪就有 现在看我国最迟公元二世纪就已经有 了)</h3> <h3>镂空花边温酒壶(东汉)</h3> <h3>风车与米碓(汉代 1994年出土于洛阳东关村校汉墓 上部有一个装卸粮食的漏斗型高栏 高栏两侧有两个侧脚 便于装卸粮食和固定高栏 风箱为长方形 有一长方形出粮口 风箱穴尾无挡 是出灰糠之口 构造和现代的相差无几)</h3> <h3>铜灯(汉代 由铜盘 铜人 底座分别铸造 后焊接而成 铜人头微微抬起 两眼上视 长发后垂翘起 右臂伸出擎灯 左手扶膝 汉代铜器尚实用 设计取材与生活紧密相连 纹饰朴素 造型轻巧富想象力 )</h3> <h3>陶牛车(曹魏 )</h3> <h3>白玉杯(曹魏 玉器 由和田玉雕琢而成 玉质温润洁白 简约干净 体现曹丕提倡简朴的生活风尚)</h3> <h3>三彩灯(唐代 照明灯)</h3> <h3>彩柄焚香铜炉(唐代)</h3> <h3>彩绘陶马与驯马师(唐代 形象生动的造型 仿佛正在进行中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