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胡同的人都是从苦难中泡养大的,懂得百善"孝"为先的处世之道。六七十年代,孙孝彬是第一个国家行政工作人员。他从小读书,刻苦钻研,勤奋好学,毕业后录为国家干部。先后在太峪镇,香庙镇任党委秘书。因文字功底深厚扎实,工作能力强,调任县委办工作。他是孝贤典范,体贴老人。尤其对待行动不便的半残疾哥哥,夫妻俩耐心照顾服侍。参加工作后,每次从单位回家,都要陪兄长聊天,端吃端喝。遇到龙高镇逢集,抱上抱下,用自行车推着兄长去集市。长兄为父,尽职尽责;慈善之心,让人动容,在高村街坊邻里有口皆碑。八十年代中期,孙孝彬历任县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香庙乡政府党委书记。几年后,调任彬县乡镇企业局局长之职,工作直至退休。
西胡同的人对孩子的家教甚是重视。尤其,西衔生产二队孙晓东的母亲,她是一位普通又平凡的农村妇女。丈夫早年参加革命游击战争,解放后在甘肃环县邮电系统工作,三个孩子的培养教育落在一个妇道人家的肩上。虽然她不会识文断字,但在三个儿子的教育上,她用自己的勤劳和吃苦精神,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言传身教,塑造了孩子们刻苦勤学的良好性格。造就了后辈们学有所成,学业事业双丰收的成功范例。孙晓东做为长子,刻苦好学是他的"代名词"。高考制度恢复后,1979年考入咸阳师范学院。在当时,老百姓多少年没有见过大学生,一时做为教育孩子的典范。孙晓东在彬中任教多年,教学有方,著书立说,编著出版《中国古代文化文体知识》。他先后任彬县城关中学教导主任,彬县教育局教育股股长。香庙乡副书记,乡长,乡党委书记。彬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考核办常务副主任。彬县卫计局党委书记,局长。孙晓军跟从大哥刻苦好学熏陶,从咸阳师范学院毕业,在香庙中学任教几年,招考入公安队伍,曾是彬县公安局刑警大队侦察员。后又招录任水口镇武装部长,副镇长。因工作需要,又调任彬县公安局巡警大队副大队长(兼副教导员),刑警队教导员,现任禁毒大队大队长。工作上一直爱岗敬业,乐于思考,善于破案。2017年荣获彬州市公安局授予"彬州神探"荣誉称号。多次受到省,市县的表彰奖励。先后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一次。三弟孙海荣毕业于空军工程大学导弹学院,在广州大都市自谋职业,从事自动化控制软件开发营销策划工作,个人业绩突出,深受领导好评。就是这么一位农村母亲,用自己勤劳善良的美德,用自己孜孜不倦的教诲,把孩子们培养成有出息的社会有用之人。从这位普通平凡的母亲身上,体现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受到乡亲们的普遍敬仰。
西胡同的人让孩子成才,是他们自己心中的梦想。倾其所有,义无返顾,再苦再累,心中的信念就是让儿女们要读到书,实现二代人的人生理想目标。警察作家孙小舟的父母收入,就是靠生产承包责任制的十几亩薄田。孙小舟的母亲是十里八乡心灵手巧的裁缝妈妈,逢节过年在集市上接布揽活,缝制的衣服得体合身。她心地善良,一件衣服的加工费用,就是一元到三元不等,遇到贫困家庭不收取分文。夫妻俩十几年如一日,就是这样兢兢业业过日子,养活着四世同堂的大家庭,维持着孩子们的求学之路。由于三个孩子都在上大学,对于穷山僻壤的农民负担,可想而知困难之大。开学之日,就是大人们东捣西借,给孩子们想办法解决学费的难熬日子。农村人的苦日子让孩子们在学习上养成了坚强,从父辈的基因秉承了传统的吃苦耐劳精神。孙小舟1997年从咸阳师范学院毕业,参加工作步入司法警察队伍,在西安戒毒所任大队教导员。工作之余笔耕不缀,父亲的文学梦在他们这一代实现了。2012年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随笔(书窗札记),2015 年与女儿孙子依合印丝绸之路旅行日记(路上),研究经河文明系列散文集(彬州记事)即将出版。孙小舟三妹孙小静,1998年被兰州铁道学院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录取,2002年考取北京交通大学无线电通信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在当时国务院信息部工作,几年后同中央财经大学毕业丈夫一起,在北京曾经开办过自己的公司,业务发展潜力巨大。孙小舟二妺在父亲的严慈下,自学考试通过大专文凭,在彬州市煤炭行业工作。这就是农民家庭的大人小孩的奋斗精神,用自己特殊的纯朴家风,影响到几辈人踏踏实实做事,实实在在做人的成功之路。

西胡同的孩子天生好学,刻苦努力,求知的渴望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西衔一队孙建群的父亲在彬县百子沟瓷器厂工作,微薄的工资供养四个孩子的学业,可想经济负担是多么的沉重。大哥孙建国在198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孙建群1984年考上县重点高中,为了减轻家庭负担,他放弃了上高中考大学的机会,准备初中复读直接考取中专,参加工作。自己暑假在山沟野凹挖药材,积攒学费。"功夫不负有心人",成功总是为努力的有准备的孩子留着。1985 年以全县初中升高中全县第二名的成绩,考取陕西省化工学校,毕业后在咸阳第二印染厂工作。1994年应聘在广东省东莞市中外合资企业公司任职,先后任车间课长,部门经理。他一直喜爱英语学习,经过常年不断的努力,虽然他没有上过专业的英语院校,但他的自学英语写作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有了实质性很大的突破。2005年凭借一口流利的英语及熟悉的制鞋工艺技术,被美国DC贸易公司录用为福建区贸易经理(兼英语翻译),全权负责外贸出口品牌鞋子,订单验货,业务生产排单,部门人员管理等工作。多次去美国总部所在地开会培训,受到年度最佳业绩表扬。由于工作能力突出,现骋为美国DC贸易公司东南亚区域业务副总。孙建群自己的事业如日中天,对孩子的教育更是从不马虎,他重点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2015年在西安高新一中上学儿子孙钊乐因学习优秀,按照中美双方名校规定的条件,做为交换生派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高中部学习一年,体验当地美国学生的生活学习,也长进了孩子的英语口语水平。2017年孙钊乐以陕西省高考录取702的成绩考入了中国名牌大学--清华大学,成为龙高镇建国以来第一个"清华生"。
西胡同家庭重教兴学,文风大开,人才辈出,龙高塬上美名远扬。每家每户借钱累债都要供孩子上学,搞智力投资从来不含糊,自七十年代未恢复考试制度以来,已变成一种家家争先的好风气。老牌大学生孙建儒之家,叔侄两代人,都考取西安交通大学,在村上传为美谈。孙建儒是1979年高村西胡同第一位考上名牌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焊接系的农民孩子,平时少言寡语,学习上勤奋好学,每当放学回家帮家人干完农活,手捧厚厚的读书,在知识的海洋寻找自己的梦想。大学毕业后,在甘肃国营大企业担任经理、厂长。也许是受伯父的榜样影响,侄子孙安东2018年被西安交通大学机械类本科专业录取。一家走出俩个"交大生"的辉煌学绩。孙令学的俩个孩子,一个考入宝鸡文理学院,一个考入厦门大学。孙民政的三个儿子全部考上大学或者中专。王百群、王喜群兄弟俩都是老牌中专毕业。

西胡同的人都是老实巴交,心地善良的农民。再穷再苦,生活中遇到多大的艰难,都会使出浑身解数挺过难关,决不会轻言放弃。西街四队孙维群,在失去长兄的困苦中,毅然担当起抚养幼侄的责任,把他当做亲生的儿子。夫妻供侄子孙龙飞,从学前班直到考上西安石油大学金属专业。当善良遇见善良,这世界上就会开出最美的花朵。
西胡同的孩子性格大多倔强,都是轻意不言放弃求学之路。西街四队孙鹏鹏在当年高考时因几分失利,无缘大学教育。但他一个刚出校门的学生娃,不向求学之路上命运低头。放弃复读的机会,独自去省城西安干临时工,一边打工一边自学,四年打工生涯完成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自学考试毕业的所有课程,拿到了具有同等学力的计算机应用本科专业毕业证书。现在深圳一家年产值超九亿的计算机软件公司工作多年,任职为部门经理,职称评定高级工程师,属于繁华都市的白领阶层,事业顺利,收入颇丰。
西胡同,终久要被时间冲淡一切生活过的人与事,遗忘在历史长河的落日余晖下。西胡同,最终还是逃不脱现代文明进步的遗弃。西胡同几辈人身体里流淌的血液里,永远遗传着诚实守信,勤劳善良,节俭持家,坚韧好学,渴求成功的优良传统。西胡同凭借努力走出去的孩子们,梦乡里永远萦绕着自己出生的地方,故乡成了枕边沾湿泪滴的乡愁。高村西胡同,永远抹不去的记忆!故乡,我们永远爱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