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对柬埔寨的认识,始于西哈努克亲王,这个在六七十年代起,长期客居中国,躲避他们国内战乱的王室嫡子,时不时地见诸于报端杂志,甚至是电影正片前,加演的新闻纪录片中。</h3> <h3>那时候,隐隐觉得是离我们很遥远的一个国度,在东南亚的某个热带雨林深处。</h3> <h3>读书时,记不清是从历史还是地理教科书上,亦或是美术教材里,知道了吴哥窟。</h3> <h3>柬埔寨之旅,源于一次和朋友的闲聊,我家专事旅游的妹纸便暗暗地帮我张罗起出游的计划。</h3> <h3>十二月至次年的二三月,正是柬埔寨气候最好的时段。于是,我们出现在直飞暹粒的航班上。</h3> <h3>吴哥窟,是柬埔寨旅游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这一带寺庙群落的总称。</h3> <h3>当地人把它们分为大吴哥和小吴哥。</h3> <h3>在我看来,并没有本质的不同,都是王室修建的神庙。</h3> <h3>吴哥窟既是柬埔寨历史的丰碑,又是柬埔寨沧桑变迁的见证。是远古时期信仰的力量,是对凭吊者心灵的震撼。</h3> <h3>当地人介绍,柬埔寨的习俗是“神住石头,人住木”。豪华气派的石头殿堂,只有他们的神才有资格享受,芸芸众生只能蜗居在木质高脚楼。</h3> <h3>从吴哥王朝开始,王权的更迭中,不断兴建的庙宇,属于每个王朝的荣耀。</h3> <h3>大量的石材,在蛮荒时代仅凭人力和畜力,堆砌成高塔,能工巧匠精雕细琢,把当时的宗教活动,神话故事,风俗人情,王权威严,一一铭刻,以求流芳百世。</h3> <h3>在这个国度里,佛教取代印度教,经历了怎样的</h3><h3>博弈,甚至是血雨腥风的杀戮,成为后来的王室最终的选择,和普罗大众在苦难历程中的皈依。</h3> <h3>吴哥窟的魅力,在于它的神秘。穿越千年而来的神奇与不朽,让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人们趋之若鹜,络绎不绝。是朝圣?是拜谒?是猎奇?是寻古探幽?总有一种情愫伴随着吧!</h3> <h3>谁曾想过这传世的遗迹,作为曾经的都城,被迫南迁,是当时自然资源日渐枯竭和外族袭扰的放弃?</h3> <h3>行走的年轻僧侣,脸上洋溢着高棉式的微笑。</h3> <h3>不知道,他们口中咏诵的经文,是否传自极盛时期的高棉帝国。</h3> <h3>精美绝伦的雕刻,繁复于每一座石头宫殿。向后来者无声倾诉这里昔日的辉煌。</h3> <h3>在横扫中南半岛后,高棉帝国把自信的微笑,挂在大吴哥的最高处,向四面八方。也许,是多年征战后,对和平的渴望。</h3> <h3>一个个高大巍峨的神庙屹立起来,一个一个王朝衰落下去,这其中有什么关联的内在逻辑,我们无从知晓。</h3> <h3>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
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br></h3> <h3>好在实现民族和解以后的今天,战乱和动荡已经渐渐远离这片土地,人们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生活。</h3> <h3>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h3> <h3>特别鸣谢重庆三里河旅行社!</h3> <h3>特别鸣谢重庆三里河旅行社周总,全程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