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图文:笑语</h3> <h3>戊戌冬至,暖阳高照。有事去福山,抽闲深入古村街巷,以观千年陶村景致。</h3> <h3>福山村位于博山城东部,属八陡镇辖区。距博山城五公里,沿博福路经两平至西岭顶即到福山古村落。</h3><h3><br></h3><h3>2015年福山村列入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淄博首批古文化村落。</h3><h3><br></h3><h3>据史料记载: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分别载有“疙瘩湾”和“福山”字样。福山是博山的一处陶镇,据传早年间有一家郭姓人家做大碗,遂叫做“郭大碗”。也有称“刮大碗”,因福山村生产陶瓷历史久远,后也谐音沿称“疙瘩湾”。</h3> <h3>2015年列入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淄博首批古文化村落。</h3><h3><br></h3><h3>走在古村落幽静的大街小巷,被古村建筑和陶瓷遗迹所吸引,一边观赏着,一边用手机记录着。</h3> <h3>福山的民宅建筑各具特色,岁月的流痕表露无遗,就像一首无声跳动的音符。</h3><h3><br></h3><h3>在福山,有青砖黛瓦,飞檐斗拱的清代建筑;也有民国时期的院落小楼,这些建筑青石为基,青砖为墙,黛瓦为顶,实木雕刻制作的大门等匠心独具。</h3><h3><br></h3><h3>比较有特色的建筑代表有翟家楼、陈家楼、苏家大院等。这些建筑各具特色的有机组合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宅建筑,成为福山古村落的历史见证。</h3><h3><br></h3><h3>其中苏家大院2008年成为淄博古建筑近现代优秀建筑和纪念性建筑。</h3> <h3>福山古村建筑上有一特色就是建在两堵山墙上的雀眼:花样繁多,有磁环、瓷管拼成,有青瓦拼成,有陶瓷烧成,流畅的线条、精美的图案,无不体现了当地人们的工匠水平,为房屋建筑增添了别样风采。这是迄今为止我见到的雀眼图案花样最多的村落。</h3> <h3> 行走在陶村大街小巷,满街路面、院墙皆是窑圾(匣钵)铺就、陶制物品垒就。几乎每家每户的院落里都能看到到各时期的日用陶器,显现了千年陶村的特色。</h3><h3><br></h3><h3>这些应用陶瓷材料的建筑是一代代陶瓷人传承的体现,是一个古老的陶镇至今仍展现出来的历史风貌。</h3> <h3>每当走到一处院落、房屋都会发现正在使用或废弃的建筑~地炉。这些地炉是人们冬天用来取暖的特别设施,这些地炉也是陶村的一大景观之一。<br></h3> <h3>在福山北街一处院落之间发现一处古窑遗址,古窑呈圆形,窑顶上长满了杂草、树木,此窑有三根烟囱,其中两根用窑绩垒成的烟囱坚固的矗立着,另一根已经斑驳塌陷,只剩一半挺立在那。</h3><h3><br></h3><h3>从这里可看出古窑的历史久远,也是陶村历史的见证,是陶村人历经风雨的岁月痕迹。据说陶村著名的圆窑就有四十多座。</h3> <h3>博山是陶瓷重镇,原山东福山陶瓷厂就驻在福山村北,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福陶被破产重组,现分为山东淄博金蝶陶瓷机械厂与山东福泰陶瓷有限公司,为博山区陶瓷产地之一。</h3><h3><br></h3><h3>福陶老厂区建筑仍在,但萧条闲置众多,昔日辉煌不再!</h3> <h3>听说福山村也要进行旧村改造,不知这传统村落还能保留多久,但愿能得到政府部门的妥善修葺和保护,为后世留下宝贵财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