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东莞出发一路向东,经过深圳北、潮汕、厦门北、漳州到莆田约六小时。动车停靠莆田站三分站而后直奔福州而去。</h3> <h3>深圳地铁的商务仓。</h3> <h3>一路盼望的厦门北站到了,原因却无关厦门,因为全程只有这个站停车十五分钟,一早出门自进入地铁后就没有抽烟了……头有点晕,醉烟了。距莆田还有一个半小时。</h3> <h3>迎接我的是老友记和火烧云,第二天才知道那云彩是有多么的惊天动地,从莆田站到市中心约十公里,莆田干净、道路通畅、空气里也完全没有海边城市的腥湿味。</h3> <h3>未来莆田之前,印象里有莆田的各种网络标签,只要浸身莆田才有真实的认知。</h3> <h3>广化寺,又称莆田南山广化寺,位于莆田市城南三公里处的凤凰山麓(别称南山)。1983年,莆田广化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1990年莆田广化寺被中国佛教协会列为三座全国样板寺庙之榜首。[1]广化寺创建于南朝陈永定二年(558),本为当地名士郑露三兄弟(世称“南湖三先生”)讲学之所,后献其所于金仙禅师(即开山祖师)取名金仙院。隋开皇九年(589),经来自天台山的无际禅师募资拓建后,改名金仙寺。(摘自百度百科)</h3> <h3>莆田是妈祖的发源地,莆田的寺院不计其数,莆田是个历史悠久悠久的城市。</h3> <h3>莆田广化寺是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举办地,在佛教影响巨大。因诸神不喜出镜,所以看官想见佛祖真身,敬请前往。</h3><h3>阿弥陀佛。</h3> <h3>自带仙气的僧人用斋去了……</h3> <h3>莆田现像,保留完整的县巷只是之一,国贸对面是寺庙,酷似天安门的古城楼现在是图书馆,手净者皆可入。</h3> <h3>安静与繁杂只是隔着一堵城墙,更让游人感受到跟这个城市的零距离。</h3> <h3>一个静心的读者。</h3> <h3>俩人叫了一壶福建茶,也是这里标价最贵的一款中国茶五十元。还有蛋糕,咖啡,甜品等供应。</h3> <h3>上茶了……餐具玲珑剔透,还配有一把小剪刀用来剪茶叶的包装,莆田人讲究。</h3> <h3>这条街两边金店林立,这两座寺庙更是经历数朝数代,国贸就在对街。</h3> <h3>木兰陂,了解一下……</h3> <h3>三个中年男在莆田的唯一合影,留念木兰陂。</h3> <h3>木兰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区西南5公里的木兰山下,木兰溪与兴化湾海潮汇流处,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木兰陂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是著名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全国五大古陂之一,至今仍保存完整并发挥其水利效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摘自百度百科)</h3> <h3>木兰陂工程由陂首枢纽、输水渠系、涵闸三大部分组成系统的灌区,具有“引、蓄、灌、排、挡”的综合功能。渠系工程主要用于引木兰溪水灌溉农田,莆田人称之为“九十九沟”,经过九十九沟的滋润,兴化平原成了鱼米之乡,主要水稻产区,莆田最富饶的地方。这里庄稼一年三熟,两季水稻,一季蚕豆或大小麦。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黄麻等。</h3><h3>2014年9月16日,福建莆田木兰陂水利灌溉工程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成为目前福建省内唯一一家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摘自网络)</h3> <h3>木兰陂的滩涂湿地生活有百十来只候鸟,雏鸟已经会飞了。</h3> <h3>木兰陂的故事</h3><h3>“清清溪水木兰陂,</h3><h3>千载流传颂美诗。</h3><h3>公而忘私谁创始?</h3><h3>至今人道是钱妃。”</h3><h3>1962年秋,郭沫若在游览木兰陂后所作的这首诗,成为歌颂钱四娘的经典名句。一位民间女子,何以赢得如此高的赞誉?(摘自网络)</h3> <h3>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钱四娘的长乐同邑进士林从世携10万缗,在钱陂址下游的温泉口再度筑陂,但仍因选址不当,口窄流急,大坝即将落成时再次被大水冲决。</h3><h3>此时正值王安石变法全面实施《农田水利法》,朝廷下诏莆阳协兴水利。北宋熙宁八年(公元1075年),侯官(今闽侯)义士李宏应诏携7万缗到莆田修陂。在精通水利的福州鼓山高僧冯智日的悉心帮助下,他们总结钱、林两次筑陂失败教训,选择在木兰山下建陂,此地“溪面宏阔,水势迁缓”,于北宋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建成现今的木兰陂。(摘自网络)</h3> <h3>摄影:就是一俗人</h3><h3>制篇:就是一俗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