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 妈 送 我 行

秦世营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母亲节之际,谨以这篇散文献给</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天堂中我的母亲!</b></p> <h3>  星转斗移,岁月匆匆。我离开家乡到哈尔滨读书、工作和生活已经60年了。然而,当年母亲送我上学那一幕,始终清晰地印在我的心中……</h3><h3> 那是1959年8月下旬的的一天,我就要离开记载着童年和少年生活的边陲小镇,到省城哈尔滨继续读书。晚饭后,妈妈让我早早睡下了,为的是明天要坐汽车、赶火车。</h3><h3> 当我一觉醒来的时候,只见地桌上还亮着灯。我抬头一看,原来是妈妈坐在灯下,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补袜子。我不愿惊动她,因为我明天就要走了,只想多看一会妈妈……</h3> <p class="ql-block"> 我的妈妈,是出生在20世纪初的小脚妇女,身材矮小,眉宇间透着和善。为生活所迫,于1940年自己带着四个孩子举家北迁,走出祖居的齐鲁大地,穿越风急浪浊的渤海湾,投奔先期到达东北的我父亲。她以谦和、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培育了和睦、健康的家风。她虽然没文化,但是,对于我能够到省城求学十分高兴。希望我能够通过读书走出小县城,可她又放心不下我这老儿子。尽管当时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但是,家中有父母、哥哥姐姐和嫂子护着,吃苦挨累的事儿轮不到我,更是没有独立生活过。</p><p class="ql-block"> "妈,睡觉吧。”墙上的挂钟敲了11下,我的喉咙阵阵发紧。</p><p class="ql-block"> "咋醒了,你睡吧。″妈妈摘下老花镜,若无其事地看着我,把针在头皮上蹭了两下。"把你嫂子新买的这几双袜子都补上,你轮换着穿,等放假回来再补……″妈妈平静地说着,又戴上了老花镜。那个年月还没有化学纤维,袜子都是用低支纱棉线织的,非常不耐磨。妈妈用厚白布把新袜子的前后脚掌、脚尖和脚后跟都补上了。</p><p class="ql-block"> 我真怕到了明天那个时候,母子车站一别,我哭了昨办,妈妈会更难受的。"妈,明天你别到车站送我,行不?″我试探着问妈妈。她抬起头看着我,一愣,转而一笑:"行,妈懂。″</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哥哥嫂子和同学们都到长途汽车站送我。在互道珍重声中,汽车缓缓开出客运站,越过旧城门,驶上公路。</p><p class="ql-block"> 当我回转身来面向前方时,蓦然间看见了妈妈一一她站在前面的公路边上。只见她换了件浅灰色大襟上衣、藏青色裤子,腿带儿扎得利利索索。她一只手搭在额前,注视着开过来的汽车。</p> <p class="ql-block">  当汽车驶过她身边的时候,她眯缝着眼睛寻找着我一一妈妈看见了我,向我招着手,嘴里在说着什么,几绺散发在额前飘动。此刻,我觉得妈妈在一夜间显得苍老了。我紧抿着嘴,强忍着泪,要给母亲一个安慰。汽车加速行驶,我回望小城,妈妈仍然佇立在公路边儿上,浅灰色上衣清晰可见……</p><p class="ql-block"> 在上学那时候,最高兴的事情,就是寒暑假可以回家和妈妈在一起。后来,我工作了,自已也成家了。在那个清贫的年月里,人们都在努力工作和辛苦的生活着。我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只能通过书信来往,而哥哥在回信时都是报以“母亲安好,勿念”。我却总是觉得“等以后有时间的”“回家来得及”。</p><p class="ql-block"> 1978年腊月的一天,突然收到一封“母病故速归”的电报。我心急如焚地坐火车换汽车,等我到家时,已经是为妈妈三天“圆坟”了。我跪倒在妈妈的坟前,双手攥着冰冷的土块儿,泪流满面。我真想说“这荒郊野外太冷了,妈,咱们回家吧”,是夹着清雪的北风,刮起刚刚烧尽的纸灰在坟地盘旋,告诉我“妈妈不在了”……然而,在妈妈临终前,我竟然连一碗热水也没有送上,这是我的终身愧疚。</p> <p class="ql-block">  虽然妈妈去世已经40年了,但是,妈妈送我读书求学的情景,却历历在目。几十年来,尽管在人生道路上也曾有过坎坷,但是,我知道妈妈对我的期望,要坦诚待人,努力学习和工作。我所以能够无怨无悔的求索着,是因为妈妈始终在看着我。她站在我走向未来的路边上张望着,永远地张望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2018年6月29日 ,根据本人同题散文原作修改并制作美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附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 2014年,本文入编《黑龙江日报》“读写天地"网络文学作品精选集《e路花雨》。</span></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2018年,本文获得“书香社会-阅读人生”主题征文大赛优秀作品奖,入编征文获奖作品集《书香社会-阅读人生》(中共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编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作者简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秦世营,1943年生,哈尔滨市退休教育研究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历史文化研究会会员,哈尔滨市党史研究会会员。1964年开始业余文学创作,在文学、史学期刊和各类报纸上发表了散文、诗歌、短篇小说等大量文学作品,出版过个人散文集,近年文学作品多见于纸媒或网络。</span></p> <h3>  </h3><h3><font color="#ed2308"> 故乡小城 今非昔比</font></h3> <h3> </h3><h3><font color="#ed2308"> 哈尔滨的早晨</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