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位于广州海珠区的中山大学南校区。</h1> <h1>这钟灵毓秀,物华天宝的院子原名叫“康乐园”。是晋朝时期著名诗人康乐公谢灵运被贬后的居住之地。</h1> <h1>“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十个大字立在怀士堂前的草地上,这是1924年11月11日中山大学建校典礼上由中山先生亲自题写的校训。这十个字出自《中 庸》第十九章说:“博学也,审问也,慎思也,明辨也,笃行也。”按《中庸》原意是指人具有“诚”之本性,只要按“至诚”之本性从事修身,透过学、问、思、辨、行五个环节,便可以把自己修养成“君子”。</h1> <h1>怀士堂是由美国的华纳和史怀士公司的总裁安布雷·史怀士(机床和天文仪器生产商)出资为岭南学校修建的基督教青年会馆。1917年落成。命名为“怀士堂”。</h1> <h1>1923年12月21日,孙中山先生与夫人宋庆龄到岭南大学视察,在怀士堂作长篇演讲,勉励青年学生“立志,是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h1><h3></h3> <h1>康乐园中的老房子至今仍在办公用,唯独这处故居作为展览堂供人们瞻仰。走到门前见那坐在椅子上的老人,大树缝隙中的七色光环,由不得你不肃然起敬。</h1> <h1>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享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美誉。曾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h1> <h1>这小客厅是陈老晚年学术研究和带研究生的地方。</h1> <h1>文革开始后,陈老珍藏多年的大量书籍、诗文稿,多被洗劫。造 反 派将高音喇叭搬进陈室内绑到了床头之上。每当“革 命 者”呼声响起,整个陈宅如狂飙突至,风雷激荡。陈氏夫妇未闻几声,即感天旋地转,双双心脏病复发,口吐白沫,倒地不起。1969年春节后,陈老一家被扫地出门。10月7日,心力衰竭的陈老于凄风苦雨中溘然长逝。11月21日,夫人唐筼辞世。</h1><h3></h3> <h1>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h1> <h1>先生最后的二十年就居住在马岗顶下这座小红楼里。小楼至今有号无名,但在全世界学人的常识中,这里就是“金明馆”,“寒柳堂”,瞻仰者经年不断。</h1> <h1>黑石屋是由芝加哥的伊沙贝·布勒斯顿(黑石)夫人出资兴建,1914年动工。原来岭南大学是教会学校,曾担任过岭南学堂教务长的钟荣光博士成为岭南大学首位华人校长,而黑石屋曾是钟荣光先生的寓所。</h1><h3></h3> <h1>1922年,辛亥革命过去整整十年,时任广东省省长、粤军总司令陈炯明极力反对孙中山北伐,并于6月16日炮轰总统府和粤秀楼。逃难的宋庆龄曾住在黑石屋!</h1><h3></h3> <h1>康乐园的古树大多有百年历史,这是一棵樟树。</h1> <h1>马丁堂是中大历史最久的老建筑,在是人类学系所在的大楼。1906年落成。以马丁堂为开端,康乐园便以红专绿瓦为其建筑基调。至此,不论建筑风格如何变化,红砖绿瓦决定了康乐园建筑的风格。</h1> <h1>康乐园的建筑表现为中西合璧的折衷主义风格。装饰味相对简化,追求一种轻松、<span style="font-size: 20px;">清新</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典</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雅</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气氛。</span></h1><h3></h3><h3></h3> <h1>增加了中国元素“飞檐”的八角亭。</h1> <h1>中山先生塑像是中山先生的日本友人梅屋庄吉先生在1932年赠送给先生的4具塑像之一。塑像坐南朝北,寓意先生北伐的伟大事业。</h1> <h1>“乙丑进士”牌坊建于明朝崇祯八年(1635),为表彰天启年间广东梁士济、李斯觉、罗亦儒、吴元翰、岑之豹、尹明翼、高魁等七位进士所建。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迁于岭南大学的。</h1> <h1>乙丑进士牌坊由砂岩砌筑,三间、四柱、五楼石,各楼下的石制斗拱承托出檐,石额刻“乙丑进士”四字。</h1> <h1>现存的石牌坊构件用材硕大,有柱、梁坊、额坊、抱鼓石等,从现存的额坊残件上还可看到梁士济、李觉斯等七位进士的名字;额坊、抱鼓石等所刻的梅雀、万字纹和棱形图案等纹饰清晰可见。</h1><h3></h3> <h1>文革时曾被毁,好在主要构件仍留存。后期学校捐资重新立建。底部可见后期修复之痕迹。</h1> <h1>“惺亭”,是岭南大学惺社为纪念辛亥革命烈士史坚加及25年沙基惨案烈士区励周,许耀章所建。</h1><h3></h3> <h1>亭内悬挂的铜钟已斑驳缺碴,但记录的事件仍存。所谓“警钟长鸣”寓意深远!</h1> <h1>中山大学的校园,不是公园胜似公园。它所有的建筑透出一种厚重的人文气息,显示着中西文化结合的古典美。既有中华佳人的娴静又透着西方美女的灵动,需细细的品,慢慢的相!</h1> <h1>马岗顶的小楼,每座小楼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和故事。默默的築立,永久的记忆。</h1> <h1>逸仙路上的古树,“逸仙”是中山先生的字,中山大学医学院曾用此两字命名!</h1> <h1>树荫掩映下的小楼,实是读书的佳境。小楼几易主人,但总是读书人。所以走进院子,你定会感觉到非同平常的书卷气息。</h1> <h1>小路的左手是白千层,右边是竹林。可以想象晨露中的小径或背书或散步,或研讨或争辩该是怎样的清新又是多么富氧。</h1> <h1>这种高大笔直的树叫白千层,顾名思义它白色的树皮一层层的翻卷着。有作家形容:“白千层软柔柔的树皮,是天生用来写情诗的”。也许在白千层下的相遇都化成了诗,那诗篇又随南国的微风飘香园子的角落。</h1> <h1>康乐园中让人心生情愫是这路边紫的红的洋紫荆。据说最早的是1943年中大陈焕墉教授栽下的。这个季节正是花开的季节,整棵树上笼上了一层淡淡的紫色,轻柔的花瓣落在树下仿佛又一朵小花。</h1><h3></h3> <h1>中大有四个湖,这是北门附近的湖。四周整齐的排列的大王椰树,雄伟壮观!</h1> <h1>这棵软叶刺葵瘦弱的身躯被校门外的北风吹得把头伸向太阳,多么希望自己能像椰树那么健壮!</h1> <h1>我在中大转了两天,也只是看了一小部分皮毛。图书馆等场所都要刷卡进入,进去坐一会的愿望难以实现。另季节不对凤凰木,英雄花还都没开,故该择日再来。</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