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概自己也当了老师,所以我有时也会回忆起我的老师。 </h3><h3>小学一年级的班主任老师,我隐约记得他年级比较大了,说话含糊不清的。有一次课上,一个女孩子偷偷和我互传纸条(我们常常喜欢这样玩),我的老师“截获”了我们的纸条,并且当着全班的面念了出来。内容大意是,女孩想和我坐一位,而我给予了开心的回应。他平时是不清不楚的,嗓子里总挂着一口痰似的,可那天,他的声音响亮清晰且有力。我只感觉脸烫的好像煮开了的水,心跳的好快,羞耻和不安让我没有勇气抬头了。是啊,我该怎么面对我的同桌,她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总一起玩,分享秘密。而相反的,和我传纸条的女孩霸道任性,我并不是真的喜欢她(纸条上的字多数是因为好玩或者恰好会写的字)。</h3><h3>谁能了解当时的我的困境呢,我的老师高声的读着我们蹩脚的纸条,加了一些不好的言辞来笑话我们。但这些都不重要了,我犯了错,做了蠢事,不是上课传纸条这一件,而是我做了违心的承诺,伤害了我的好朋友。但我只是一个一年级的小孩子啊,我没有去做多么道德败坏的事,却在同学和老师的嬉笑声中,一瞬间觉得人生都黯淡无光了。但如果这位老师当时只是没收了我们的纸条,然后背过手去,佯装生气的看看我们,然后若无其事的继续上课呢?会不会那个小小的我就不会难过了那么那么久呢?</h3> <h3>我四年级的数学老师,腆着肚子,胖胖的,脸上总泛着油光。他喜欢喝酒,顶有意思的是,一次他喝醉了跑到班里来,非要给我们上语文课。又问谁的作文好,同学们便拿我的习作给他,我们围成一圈,等着他评论。我写的那篇是《小院的四季》,他便先夸了夸我,然后对我写“月季花被雨水冲洗的更美了,更鲜艳了”提出了质疑。他说,花瓣是很娇弱的,雨后的花,花瓣都被打落了,打伤了,估计不会更美吧。他的评价那么中肯和认真,我着实吃了一惊,也从心里敬佩他。随后,他又让同学去拿了他写的诗,借着酒意念给我们听。我至今记得一首,他说自己想着归隐山林,过“渴饮溪水饿食虾”的日子。现在想来,那时他大概也是不快乐的吧。到了五年级,他改代我们自然课,上课时侃侃而谈,从西藏风光聊到新疆小吃。他比较胖,一节课下来他讲的大汗淋漓,我们听的也酣畅淋漓。现在想来,在那个教学资源贫乏的年代,他给我打开了这扇窗,我渴望投过窗口向更远的方向漫步。</h3> <h3>初三的时候,我们分了班,两校合并,打乱重分。一批老师从北校过来,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温波老师——我的语文老师。</h3><h3>他个子不太高,待人温和,讲课风趣,我们很喜欢他。他呢,也有些纵着我们,总是很和气,从不训我们。初三那年,我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升——一些习作现在看来都会惊讶(感叹我当时年纪的文笔)——可以说,这和温老师对我写作兴趣的“保护”有直接的关系。有了鼓励,加上开始看一些大部头的小说,使我特别愿意写,脑子里的内容不断的涌出,可恨的是自己的阅历和文学素养不足以让它们都一一呈现到我的笔下。我的题材是很广泛的,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的,比如我写过金庸笔下小说人物,他们在教室里上课,意见不合打了起来;写过西游记的四个人内心独白和苦闷;用我哥哥的语气写《吾家有妹初长成》;写一些天马行空的内容……有一次,我写了我的数学老师,他是很有意思的,不修边幅的,很爱和我们开玩笑。我数学当时很糟糕,恰恰语文还不错——我的作文经常在八个班当范文读——他便要存心开我玩笑的,说一些逗班里孩子开心的俏皮话。于是我决定好好写一写他,说他聪明“绝顶”之类的。温老师看到了,仍是把它读给全班听,还“警告”同学们,关上门咱们是一家人,谁都不能去跟数学老师告密。我们是多么喜欢这位老师啊,我把他当老师,当朋友。那时,我是班里的团支书,参加学生的演讲比赛,甚至广播操比赛都让我带队。我自信、乐观,看很多书,也有很多朋友。除了毫无起色的数学成绩,我真的没有什么烦恼了。中考前,我害怕不敢报一中,温老师鼓励我,“宁做凤尾,不当鸡头”,替我拍板决定。成绩出来的当天晚上,他又逐个学生打电话问成绩……他对我们的关心是那么真切、实在,考试前他给全班同学都买了礼物,有钢笔等文具,而我的是一块电子表。</h3><h3>后来,我上了高中。高一那年,家里遇到些变故,我变得郁郁寡欢,闲书也看得少了,加上老师们多看重考试成绩,学校生活节奏也很快,我便更加沉默。</h3><h3>那种自由自在,思绪乱飞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有见过温老师,我也打听过他,知道他仍然在那所学校代课,但是我实在没勇气去见他。跟他说什么呢?考了好的大学?实现了愿望,成了作家?呵呵,连自嘲都怕用错了语气。</h3><h3>在我们的求学道路上,会遇到很多老师,他们给我们带来好的或者坏的影响,改变了我们成长的轨迹。我回忆他们,写我能记得的往事,并不是想一一地去评价他们。魏巍老师有一篇写老师的名篇,她在最后写到:如果说这篇文章还有一点意思的话,我想也就是在回忆起他们的时候,加深了我对于教师这种职业的理解。这种职业,据我想——并不仅仅依靠丰富的学识,也不仅仅是依靠这种或那种的教学法,这只不过是一方面。也许更重要的,是他有没有一颗热爱儿童的心!假若没有这样的心,那么口头上的热爱祖国罗,对党负责罗,社会主义建设罗,也就成了空的。那些改进方法罗,编制教案罗,如此等等也就成为形式!也许正因为这样,教师——这才被称作高尚的职业。</h3><h3>这也是我想说的。</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