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12月22日,冬至节,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优秀美德,继续加大对农村贫困老人的社会关爱,同时带动学生传帮带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本期由日行一善志愿者40人和翼城中学青年志愿者20人共计60余人,冒着严寒驱车30分钟来到隆化镇史伯村,在镇领导和村干部的带路下,资助看望了四户贫困老人,为老人送去了善款、冬至水饺、食品、床单、过冬棉被、棉帽、棉袜、棉鞋手套等生活所需用品30余件,志愿者们还为老人铺上了新床单、新棉被、穿上了爱心衣、挂上了过冬棉门帘、为老人打扫了破旧房间、院落……副镇长张强介绍了史伯村的发展现状、老村长给我们讲述了史伯的来历和史伯和文化内涵,让我们感受了新农村发生的崭新变化,更感受了史伯村民的淳朴热情……亲切的交流、短暂的相逢,受助老人喜笑颜开,说比过年还开心!宁静的史伯村因我们的到来而更加欢喜祥和……衷心祝福史伯村民的日子越来越幸福!</b></h1> <h1><b> 日行一善家人的爱心一直在接力和传承中,发善心、结善缘、做善事,在爱心传递的道路上,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的贫困老人和残疾儿童,为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尽我们微薄之力,在此,我们呼吁更多的社会爱心人士加入到我们的步伐中来,为公益事业的发展,为日行一善的建设添砖加瓦。</b></h1> <h1><b> 祝贺隆化镇史伯村入选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b></h1> <h1><b> 史伯是“和”文化的奠基地,历史可追溯至西周时期,其表述的“和实生物”与孔子“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一脉相承,文化底蕴深厚而久远。</b></h1> <h1><b> 志愿者——代表着给予和奉献。他们就像满天星,呵护着这个世界的万物生灵,使天地间永存着一股温暖的气息。也正是他们,让世界更加美好!</b></h1> <h1><b> 义工忙着煮水饺,老人高兴的吃上了我们带的爱心水饺。</b></h1> <h1><b>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你从社会中获取了多少,而是看你对社会付出了多少,积少成多,从点滴做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b></h1> <h1><b> 善念是一粒种,善行是一朵花,善报是一枚果。每个人降生的时候,都怀揣着善的种子。</b><b>有人选择丢弃它,逐渐走向邪恶,有人选择培育它,自然开花结果。</b><b>善心如花开,福报如泉涌。</b></h1><h3><b></b></h3> <h3>第二组,隆化镇史伯村 刘文焕</h3> <h1><b>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你从社会中获取了多少,而是看你对社会付出了多少,积少成多,从点滴做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b></h1> <h1><b> 用爱的眼睛看世界,世界便充满爱。心中有爱的人,到处都是爱。心中有爱,世界便充满爱。世界只是你的心,你的心怎么样,你的世界便怎么样。爱·,不要求别人。爱,是圆满自己。</b></h1> <h1><b> 社会力量是扶贫开发的重要力量之一, 是政府扶贫的有益补充。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是可以拾遗补缺,是可以扶到“点子上”和“根子上”的精准扶贫,这也是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的优势所在。</b></h1> <h1><b> "爱,是一种无声的诺言,只要轻轻一点火花,就能让世界充满温暖;爱,是一种无偿的交换,只要小小一缕奉献,就能让彼此真诚相待。作为日行一善的一名志愿者,我愿意把我的爱心化为行动,去关爱社会上的每一个需要得到帮助的人,弘扬志愿者精神,与现代文明同行,以奉献扬青春,与社会同进步。</b></h1> <h3>第三组,隆化镇史伯村 张学才</h3> <h1><b> 爱心是志愿者最好的舞台,奉献是志愿者最美的语言。</b></h1> <h1><b> 每个志愿者都是一朵花,微笑是她们娇艳的容颜,真诚是他们瑰丽的色彩,奉献是他们摇曳的身姿,爱心是他们迷人的芬芳,他们盛开在每个需要帮助的人心里。</b></h1> <h3>第四组,隆化镇史伯村 张水龙</h3> <h1><b> 当今社会,物欲像乌云笼罩了人们的生活,雷锋那样的奉献精神却在乌云的遮挡下日渐式微。志愿者无疑是这个社会里独特的风景,他们拨开乌云,像阳光一样温暖人心。他们用爱融化冷漠的坚冰,让社会回归最原始的真善美。</b></h1> <h1><b> 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做的事情坚持做,坚持做的事情开心做。愿我们无私付出的义工们把这种精神带到各自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让生活过的更加美好!</b></h1> <h1><b> 本次活动圆满完成,衷心感谢日行一善志愿者、翼城中学青年志愿者、隆化镇党委、史伯村村委会的爱心支持、无私付出!让我们志愿一条心,将更多的爱心播洒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愿我们的生活更加纯净明朗,人生更加美好欢畅!祝大家冬至吉祥!</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