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ed2308">题记</font>:</h3><h3> 国家把整个的学校交给你,要你用整个的心去做整个的校长。</h3><h3> ——陶行知</h3> <h3><font color="#ed2308">我们带着使命而来</font></h3><h3></h3><h3> 12月14日,湖南省第二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基地校校长高级研修班在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开班了。项目培养周期一年,两地三段式,将线上线下、研究与培训相融合。此次我们进行的是第一阶段的培训,为期九天。</h3> <h3> 培训在陈娅老师的《项目实施方案》的解读中开始。通过解读,我们再次明白了我们的使命所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的精神财富,更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特有的精神品质,在人的生命教化、人格养成、道德修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和优势。学校作为培养人的主阵地,校长必须对传统文化及其教育特点进行学习、探索、研究和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font color="#ed2308"> 且学且思——理论学习篇</font> </h3><h3> 破冰活动与团队建设是所有培训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破冰活动由优雅美丽的徐卫良老师组织,我是第三次成为她的学生,第一次是05年的教导主任培训班,第二次是11年的校长高研班,再见徐老师,岁月似乎没在她身上留下痕迹。在她的引导下,我们转着圈,没有矜持,微笑着向陌生的校长们打招呼:“您好,遇见您很高兴,您在我心中很重要!”拼命地按顺序又打乱顺序记着组内同学的名字及所在地区所在学校。25分钟的传统文化主题的服装设计让每个小组迅速进入状态,我们分工合作,一组设计队名队徽口号,小组九名成员来自九个不同的地方,小组名为“三湘四水”,三女六男,以3个9组成三朵浪花为队徽;一组迅速以斗笠文化为主题塑造劳动者光辉形象。各组也是创意无限。认人记人贯穿在整个培训中,遗憾的是,全班50个同学,我只记住了36位同学,没有完成任务。</h3> <h3> 听说过世界咖啡吗?世界咖啡是一种集体交流的方式,营造一个轻松、开放的环境,让参与者针对制定的问题展开对话,体现:“唯有合作才能共赢,展开对话分享智慧”。</h3> <h3> 陈娅老师给每组抛出了一个特定的话题,让我们围绕:“理念、环境、课堂、师资、活动”五个关键词进行深度对话。每个人根据关键词提出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或最关注的一个话题,最后聚焦一个核心问题。我们组的关键词是“活动”,通过交流,我们聚焦的问题是:如何把传统文化渗透到学校各类活动中常态化持续开展?我们围绕核心问题进行了两轮研讨。第一轮:每个人结合本校的理念与做法,写下几个重要观点并即兴阐述,在导师的引导下,总结提炼出重要观点,用思维导图展示在大白纸上。三人行必有我师,我组的胡应明校长思维活点子多,提出用鱼这种有生命力的动物做思维导图,我们所有的观点都是如何让活动活起来永葆活力,形象又生动。紧接着进行第二轮研讨,每组留下两个代表向来宾介绍本组观点并请大家提出质疑或建议,其他成员到各组交流学习并贡献观点。最后是小组汇报展示,导师点评。我们五组以绝对创意获得优秀加分,小组成员情绪高涨,我们的老大哥湖大子弟学校校长李尤清都高兴得像个孩子。整整一个下午,所有人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大家积极参与,更多的是思维的碰撞,深度的反思,世界咖啡培训模式很值得借鉴。</h3> <h3> 培训第二天进入高强度高密集的四堂讲座学习中。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又有来自一线校长推进传统文化在学校的具体实践指导,我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发展中心主任贾腊生的《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如何保障五个方面给出了具体指导意见,让我们明白肩负的责任,校长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创新教育实践的开拓者、领头羊和排头兵!</h3> <h3> 陈志科——国防科大附中校长,陈波——郴州市第九完全小学校长,他们是第一批传统文化校长培训班的优秀代表,这次受邀做我们的导师并为我们介绍传统文化在学校的开展情况,接地气很实用。他们的报告给我最深的感受是他们的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很有特色是因为他们本人发挥着引领作用,他们自身就是一个在传统文化方面具有一定见识和功底的文化人!在这方面让我深深惭愧,我受教育的年代,除了书上接触的古诗和少有的几篇文言文外,几乎没有接受过其他经典的学习,只在学校开展经典阅读活动后才算有了初步的认识,但从没有读过完整的经典著作,我想这应该是我今后要补足的短板。今天,我就把《大学》大声朗读了一遍并背下了前面几个小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想等下阶段培训的时候,我应该会有华丽丽地进步。</h3> <h3> 黄培莹,整个培训导师里我最想探究的一个人!一个企业家,园丁公益的创始人,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她以隆回为基地探索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路径取得了成功。她的报告《诗书礼乐 良师益友——如何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让我如痴如醉,痴迷她娓娓道来的优雅从容,痴迷她滔滔不绝的满腹经纶,更多的是一种敬重,一个非教育人却比教育人更专业更系统的探究!她说:“师资的德行和才能决定着教育教学的效果与成果。当今的现状是孩子读经典老师不读。”很不幸,火炬中招了!国学教育是火炬的一大特色,在我们自认为做得不错时却始终得不到突破,我想应该和大部分教师不读经典有关,教师读经典纳入教师专业成长考核体系中来势在必行。此外,她提到的做一个爱哲学爱思考的人我也深深认同,哲学能让人的思维得到升华,人的格局会更不一样。黄董事长还给我们每人送了一套经典大全,满满收获啊!</h3> <h3> 周德义,教育学会会长,哲学教授,主编的《国学教程》由中华书局出版。他主讲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让我们的文化底蕴和思想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h3> <h3> 李庆明,田园教育倡导者,全国知名特级教师,百名优秀校长,个人素养很高,讲座中尽显个人魅力,会唱会演,听讲座就像听故事一样轻松,课堂上笑声不断,掌声不断。他给我们带来的是《归去来兮——我的田园教育探索之路》和《返本开新——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为我们拨点迷津。</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且行且学——跟岗实践篇</font></h3><h3> 明德麓谷,我跟岗实践的学校。陈迪夫校长给我们交流了学校办学思考——浸润中华传统文化,培育和善新美少年。学校办学宗旨——明德树人,校训——坚苦真诚,育人目标——和善新美。学校以“和”为主题给教学楼命名:润和楼、睿和楼、雅和轩、源和堂、逸和馆、品和楼等。学校最吸引我的是刻着学校精神的石头,石文化极具特色。学校善育根本,习经典学礼仪,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并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润物细无声。听了初中、小学共两节传统文化示范课,观摩了顺序性音乐课,听了省名师工作室黎薇老师的讲座。黎薇老师,一个把音乐教学做到极致的人,让我再次感受到师资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培训师资,永远在路上。听她的讲座永远都不想下课!与人深度交谈也能让人深思,在和麓谷的刘常华主任交流学校名师众多时,言谈间我诸多羡慕,他说:人都是被逼出来的,李再湘主任每天四点半起床,雷打不动练书法一个小时,很多人逼着自己每天坚持写教学所获所思,二十一天养成一个习惯,习惯了就好了。是啊,我所佩服的商南花每天六点多就发一篇文章,应该也是逼着自己不断进步成为名师的吧?在工作上我不也是不断地在逼着自己前行吗?但和他们比起来,觉得眼光还是不够长远。此次交流于迷雾中给我指明了方向,要想成长不逼不行。</h3> <h3> 本次安排的跟岗学校各具特色,同学们在群里分享的各种照片让我心痒痒的,只恨自己分身无术,都想去看看。岳阳黄金小学的农耕文化,农村学校盛开的传统文化之花,告诉我们只要校长有心,因地制宜定能走出属于自己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正确路径。曾国藩学校,国防科大附中,湖大附中传统教育高大上,更细致更全面更系统。尤其是国防科大附中,开设了传统文化家长学校课程,架起家校之间的桥梁,通过各种家校活动让传统文化扎根在全民学习的沃土中。</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且思且行——行动篇</font></h3><h3> 九天的培训,很幸运分在五组,我们很快形成了战斗力极强的联盟,在班长湖大子校的李校长和永州零陵的何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学习讨论,一起精心策划,一起排练节目,在成长中收获了友谊。跟岗实践,岳阳刘新堤校长安排细致,组内还有诸多名校长,株洲的刘建辉校长,岳阳的刘圭校长都是我学习的榜样。当然,还有活跃在班级中的那些校长们,我都在努力地记住他们,有时间就在网上搜集和他和他学校的故事,让我有更多角度来思考。目前,我所在的学校有良好的基础,国学课程进入了课堂,但还没形成有效的运行体系。当务之急就是要集思广益制定更符合学校发展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五年发展规划,重点在课程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两方面进行突破,让传统文化深入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h3><h3> 第一阶段的培训已经结束,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已根植于心。借用李再湘主任的汽车理论来结束:汽车最关键的三个系统,动力系统告诉我们不学习永远走不远,方向系统告诉我们校长一定要走正确的路,刹车系统告诉我们要学会控制,劳逸结合。学习永远在路上,让我们重整思路再出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