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我们准备来一场北方人习俗

艳艳

<h3>今天6时23分,迎来“冬至”节气 我们迎来一年里黑夜最长的一天 冰益壮,地始坼 自此进入隆冬时节<br></h3> <h3> <font color="#b04fbb"><b><u>蚯蚓结,糜角解,水泉动 </u></b></font> 终藏之气,至此而极 冬至,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了 周汉年代,这就是正月,是一年伊始 即便到了唐宋 帝王也需在此日京郊祭天 即便今日,没了这些习俗 但一至冬至,家中炉火温暖 水饺扑腾腾下了锅 母亲总守在桌旁 翘首企盼着游子的归来 也是时候,填一张九九消寒图了 庭 前 垂 柳 珍 重 待 春 风 一日一笔 一直写到春暖花开 风雨如晦,新年将至 来日绮窗寒梅发几枝 举杯踌躇,故人安否?<br></h3> <h3>在古人看来 冬至是一年中阴阳转换的关键节气 此时的物候也符合着 古人对阴极阳生的理解 一候蚯蚓结 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 此时阳气虽已生长 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 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br></h3><h3><br></h3><h3>二候麋角解 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 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 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br></h3><h3><br></h3><h3>三候水泉动 由于阳气初生 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 并且温热<br></h3> <h3>冬至的夜晚 是归家游子热腾腾的一碗饺子 炭火映红的思念 围炉温酒 团聚闲话 这一年爱与梦的旅行<br></h3> <h3>梦里的夜空下一片白茫茫。 想起 川端康成的《雪国》里 那空寂凄美的意味 既远又近 如梦随形<br></h3> <h3>冬至,</h3><h3>这一天白天最短,</h3><h3>这一天思念最长!<br></h3> <h3>冬至里最为普遍的风俗 便是吃饺子了 北方有“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的说法 而南方则是吃汤圆 其实,不管吃什么 都是图一个节庆和轻松<br></h3><h3><br></h3><h3>苦寒时节里,寂静独处中 倒是给人更多空闲 打磨心性,品味时光 六阴消尽一阳生。 暗藏萌。雪花轻。 九九严凝,河海结层冰。 二气周流无所住, 阳数足,化龙升。 元代尹志平的这首 《江城子·龙阳观冬至作》 就道出了冬至的时令规律 阐明阴阳转化的自然玄机 邯郸驿里逢冬至, 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还应说着远行人。 而白居易笔下的《邯郸冬至夜》 则多了几分游子的情思 “抱膝灯前影伴身”是乡愁 “还应说着远行人”是幸福 天时人事日相催, 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 吹葭六琯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 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 教儿且覆掌中杯。 在杜甫的《小至》里 则可以感受到诗人舒畅的心情 冬至,春之先声也 寒冬虽然渐行渐近 但在呼啸寒风中 依稀可以听见 春天的脚步隐隐传来<br></h3> <h3>就让我们在这美好的冬日里 总结一年的收获 迎接新年的到来<br></h3> <h3> 每到冬至,吃汤圆还是吃饺子 就会成为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 其实除了这个习俗外 南北之间在吃上还存在这些差异 <font color="#1564fa"><b><u>北方</u></b></font> 羊肉锅 冬至过后 气候进入最寒冷的阶段 安排一顿温补的羊肉锅 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 晚上,和家人围坐在一起 锅中氤氲而出的热气 晕染出的是简单的幸福 冬至面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安徽人的冬至 从一碗讲究的手工挂面开始 和、醒、盘、挂、拉 一道道讲究的工序 才能成就一碗筋道Q弹的冬至面 馄饨 高汤冲盐,配上虾皮、葱花和猪油 吃一碗汤浓味鲜的馄饨 是老北京人的冬至习俗 虽然汤中闪着点点油光 但吃进嘴里却不带丝毫油腻 口感非常香滑 <font color="#39b54a"><b>南方</b></font> 打边炉 色香味俱全的打边炉 是一道标准的粤菜 鲜香的汤底,搭配各色底料 海鲜、牛羊肉、各类丸子同锅竞技 再烫点新鲜的绿色蔬菜 别有一番风味 姜母鸭 具有特殊辛辣味的姜 是闽台冬至菜肴中的“常客” 炒熟后与鸭肉在高汤中碰撞到一起 滋而不腻,温而不燥 在冬天里诱惑了无数人的味蕾 鸡汤就豆腐 南京人素有“一九一只鸡”的传统 即每进一九,喝一次鸡汤 在他们看来 冬至这天喝碗鸡汤,可以补上一年 就着一碗青菜豆腐 更有“多福保平安”的寓意 今日话题 在你的家乡,冬至都吃点什么?赶紧留言吧<br></h3> <h3>下周三我们班也来一次</h3><h3>包饺子大比拼吧</h3><h3>让那股热气在冬的节气里</h3><h3>温暖你我</h3><h3><br></h3><h3>准备:各六人小组准备自己组喜欢味道和馅料,周末在家可以练练!饺子皮统一购买!具体事情再另行通知!</h3> <h3>  冬至,阳光是很好的,暖的阳晒的本应寒的风也痒痒的,恍惚以为是春天里,只是少了很多绿的叶和粉的娇嫩的花朵,这可能就是说的暖冬吧。 冬至,俗称“冬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所谓“年终有所归宿”,也就有“冬节大于年”一说。 早时,冬至里最开心的是吃一顿饺子,胖胖的身子,鼓鼓的肚皮,起伏的节皱,水润润的肤色,在翻滚的水里上下浮动,调皮的东躲西藏;这是暮色里,摇移的灯光下,濛濛的蒸汽里,袅袅的炊烟中,寒冷的雪地覆盖下,最暖胃的吃食。 饺子,在海边,最喜欢的是海鲜馅,海鲜里最钟情的是鲅鱼。鲅鱼分鲐鲅,燕鲅,竹鲅,最知名近亲应该是南方海域里的马鲛鱼,在海边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能分的清归类,就算我这种厨子里霪浸很多年的,也经常是傻傻分不清所以。大同的说法是,鲅鱼体长而侧扁,呈纺锤形,尾柄细,每侧有3个隆起脊,以中央脊长而且最高。头长大于体高。 海边的饺子体型偏大,尤其是鲅鱼馅的,在外乡人看来像包子,究其原因,是因为馅料的调制。鲅鱼要选新鲜刚出海的为最好,鲅鱼性子烈,出海即死,判断新鲜,鱼眼清澈无晦气,鱼皮光泽有弹性,鱼鳃鲜红无黯淡,这样即可。去头去腮去鳍,去骨,去皮,去骚线,用刀一点点抿出细的鱼蓉,用花椒,葱姜泡水,搅拌上劲,姜去腥,葱调味,花椒去寒气,再加切点五厘米的韭菜碎,加油,加少许盐调口即可。 需要注意的,去骨一定只留白肉,靠近脊骨的红肉腥气大,不要。白肉一定要去除骚线,在鱼肉的中间部位,掐住小头,用刀轻拍鱼身,一点点抽出。鱼皮去除一定要彻底,要不小气的舍不得。在想好吃点,油可以是猪油,或是把肥板油切成肉末添加。海鲜不跟动物油脂结合是吃不出哪种神韵和鲜气。 又是一年冬至,“今日里只能是数着星星,归算着归家的日子还有多远....<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