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建设的探索与创新——听廖校长讲座有感

整本书阅读

<h3>2018年12月22日,是中国24节气之一的冬至,来自全县6个学区的近200人,在实验中学五楼会议室聆听了由徽县四中校长廖志军做的“特色建设的探索与创新”专题讲座。</h3> <h3>首先由徽县四中老师宋向阳对廖校长进行了介绍</h3> <h3>立足实际,开拓创新,做新时代教育的筑梦人,对自己的定位很精准,尤其是老师对自己看法见解的表述,让人深深感受到他的谦逊。</h3> <h3>学校管理的概述与解读</h3> <h3>介绍了学校的特色</h3> <h3>对学校进行了简介</h3> <h3>弹性工作制,每个人都很向往的事!</h3> <h3>介绍“青蓝工程”,二二八八项目</h3> <h3>问题学生在音乐的引导下变得安静了,这是设立音乐班的初衷。音乐班是其学校教育的一大特色</h3> <h3>校园建设可以细分为校园的物质建设、制度建设、精神文化建设以及课程活动文化建设等。校园的物质建设包括校园环境、教育场所、设备设施等。组织制度建设包括组织的层次和形态、规章制度以及角色规范等。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她是隐性的,深层次的、无形的和抽象的。精神文化有认知的成分,如学校群体构成和个体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规律的认识;有情感的成分,如学校成员对学校、师生的依恋、认同、热爱,对所在学校的责任感、归属感、优越感是积极情感的典型表现;有价值成分,如学校共同推崇的价值取向;有理想成分,如校训、校歌中所表达的目标。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会构成某一学校的独特校园风格。校园建设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活动方式,会渗透到每一个学校成员的精神和行为方式中去。</h3>

学校

建设

校园

教育

特色

成分

四中

徽县

精神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