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连绿博园

熊益军

<h3> 流连绿博园</h3><h3>&nbsp;</h3><h3> 文/熊益军</h3><h3>&nbsp;</h3><h3> 凡对江苏南通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位于市区东郊的先锋街道是一富庶之地,这儿经济发达,百业兴旺,人杰地灵,物阜民丰。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就在这么个寸土寸金的地方,居然有一座占地32万平方米的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南通洲际绿博园,人们习惯简称之为绿博园。</h3> <h3>  绿博园闹中取静,就如一位温婉恬静的淑女,安闲优雅地端坐一隅,既有大家闺秀雍容华贵的神韵,又具小家碧玉清纯可人的水灵,令到访的游客无不为其迷人的风采而倾倒。</h3> <h3>  它是一座大型综合主题园林植物园,由热带水果谷、热带名花雨林馆、“生命之舟”沙生植物馆、臻品紫薇园、梯田花海、木化玉风情园、塞外稀树草原等景点组成,集植物收集展示、科普教育、自然保护、主题摄影、生态休闲等功能于一体。漫步园内,只见处处古树名木遮天蔽日,奇花异卉争妍斗艳,喷泉瀑布飞珠溅玉,假山怪石嵯峨突兀,潺潺溪水碧波荡漾,累累果实诱人垂涎……其规模之宏大,气势之磅礴,植物之繁多,景色之秀丽,令人震撼;而布局之合理,设计之独到,建筑之巧妙,环境之和谐,又让人不得不佩服造园人独具之匠心。</h3> <h3>  四年前,参加侨联组织的侨界人士“喜看家乡新变化”活动,我首访绿博园。在入口处,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块巨大的镇园之宝——泰山石,由其与橄榄树组合而成的壁照珠联璧合,听了介绍方知,这些橄榄树来自遥远的西班牙,象征着友谊与和平。其祈望世界和平安宁,人民幸福安康的设计理念不言而喻。走进园区东南部的紫薇园,顿觉眼目清新,心旷神怡。一棵棵紫薇树造型独特,篱笆状的,花瓶形的,还有凉亭、拱廊、“福”“禄”“寿”“喜”……若不是亲眼所见,我无法相信这些景物、汉字全由紫薇树培育而成。在凉亭小坐,清风徐来,紫薇花芬芳袭人,初夏的燥热顿消,反复欣赏眼前的一枝一叶,一树一花,不禁感慨系之:将这么多树塑造成如此造型,得要多大的智慧,得花多少时间!对园艺师们工匠精神和造型艺术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h3> <h3>  来到热带水果谷,树上长的,藤上吊的,叶后躲的,各种热带水果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神秘果、树葡萄、五味子、人心果、面包果、凤眼果、番樱桃、布迪椰子……这些水果名连听都没听说过,更不要说吃了;至于莲雾、芒果、柠檬、香蕉、山楂、杨桃、木瓜……这些平时在超市里能够买到的水果,我终于见到了它们长在树上的芳容,霎时间,觉得它们好可爱,好想凑上前去亲近一番。内心,比吃了这些水果还甜蜜。</h3> <h3>  前年,我有机会又一次造访绿博园。那次,我重点游览了热带名花雨林馆和“生命之舟”沙生植物馆。</h3> <h3>  一走进热带名花雨林馆,就如置身于植物的王国、鲜花的海洋。上千种来自热带的名木嘉树造型各异,有的婀娜多姿,有的盘根错节,有的挺拔伟岸,有的粗壮敦实,让人叹为观止。各种各样的奇花异卉或含苞欲放,或吐蕊怒放,放眼看去,眼花缭乱,令人目不暇接。此馆虽为人工模拟热带雨林环境的景观玻璃温室,但空间极为宽敞,漫步其中,有小桥流水,有曲径通幽,有山峦峡谷,有瀑布飞泻,有溪流淙淙,有山雨涓涓。潭面上水雾袅袅,蒸腾弥漫,置身其间,宛如仙境。流连盘桓于此,在领略热带雨林风光的同时,你可以与一片叶交流,与一朵花微笑。聆听花开的声音,市井的喧嚣,世俗的纷争,宦海的沉浮,人际的磕绊……所有的烦恼与遗憾都抛诸九霄云外了。</h3> <h3>  而“生命之舟”沙生植物馆则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没有水源,满目都是裸露的嶙峋怪石,还有石块下粗粝的沙砾,然而生长在这里的植物却是一片生机盎然。一个个硕大的仙人球,一柱柱比人还要高的仙人指,一棵棵高大的热带乔木,一株株色彩各异的多肉植物……疏落有致,星罗棋布,蔚为壮观。观赏之余,你不得不感叹生命的不屈与顽强。</h3> <h3>  去年秋,我们暌违三十余年的大学同学相约绿博园,三十年后再聚首,激动之情难以言表。那天,我们漫步于梯田花海景区,放眼望去,丘陵上下,满目的万紫千红,层层叠叠,烂漫似锦,绚丽多彩,美不胜收。大家深情重温同窗之谊,再叙手足之情,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青葱岁月。按下快门,我们的友谊定格在了这斑斓的无边秋色里。</h3> <h3>  绿博园是老年人休闲旅游的理想地,是情侣们谈情说爱的绝佳处,更是学生们放松减压的欢乐园。</h3> <h3> “设为学校庠序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这是张謇为南通博物苑的题联,我想,这副对子也适用于绿博园。每次到这儿来,都能看到一群群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或闻香识花,或临摹写生,或围坐嬉戏,或拍照留影,阵阵银铃般的欢声笑语不时传来,诗意而浪漫。每每看到花丛中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笑靥,内心总是温馨不已,总能生发出某种莫名的感动来……</h3> <h3>原刊载于《江海晚报》</h3> <h3>原刊载于《黄山日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