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起我的外公外婆,有一段很长的辛酸故事,平凡朴实而又坎坷跌宕,苦难悲催结局又令人喜极而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外公李才国,在我5岁那年,也就是1968年“文.革”时期,遭人诬陷受迫.害.含.冤.致死,终年49岁。在我的记忆中没有丝毫印象。小时候,我问过母亲很多次:“怎么只有外婆没有外公啊?”母亲告诉我言语总是含糊其辞:“外公……死了”神情顿时哀伤,眼泪夺眶而出。我那时人小不懂事,只隐约感觉到母亲有很大的、难以言表的苦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而我的外婆,在我的记忆中,印象非常深刻,个子不高,圆圆的脸庞透出一种清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炯炯有神,慈祥的目光中充满着坚毅!外婆很喜欢我们这一大群外孙。记得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到外婆家去玩,其实是小孩嘴馋,心想的是外婆家墙角边那一口陶瓷糖缸。外婆见我们去了,一定会在这口陶缸里面掏出一把红薯片猫耳朵之类的零食分给我们吃,此时外婆的脸上洋溢着寄予希望的幸福,眼神里充满了一种期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大后零零碎碎的从父母亲口中得知了有关外公外婆的一些往事。把这些零碎的片段组合起来,便成了一个完整的充满苦难、坎坷曲折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的外公李才国,生于1918年,醴陵东富桐桥人,他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四兄弟中排行老满。20岁那年娶妻生子,生下了我的母亲及弟妹四人,不幸的是我这个亲外婆在1951年就因病去世了,那年我母亲才满12岁。外公独自抚养着4个未成年的子女,其艰难可想而知。1953年一个善良贤惠的女人走进了外公的生活,这就是我后来所熟知、心里和感情上认可接受的外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外婆黄淑淮,生于1928年,东堡沩山人,只比我母亲大11岁,嫁到李家来时,外公膝下已有4个未成年的子女。现在想想外婆那时就不同一般啊,不是心地善良胸怀宽远的女人能这样做吗?外婆嫁给外公后,外公迫于生计,背井离乡,在省城长沙谋生,外婆心疼几个未成年的子女失去了母亲,父亲又不在身边,四姊妹相依为命,生活在乡下非常艰难,便把她们都接回到县城,其中我的二姨桂珍那时已过继给他人,养父母均已过世,与一个聋子哥哥生活,生活没有依靠,便把她也领回到身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外婆后来生下了一子二女三个孩子,这个家庭便成了九口人的大家庭,生活更加不易。外公外婆一个主外一个主内,辛勤养家,生活尽管艰难,一家人倒也和睦幸福,谁知祸从天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8年,“文.革”开始的第三年,外公因一件琐事遭人诬陷被举报,说是他在解放前曾经当过伪.保.长,这在当时是一件非常严重的历史问题,外公被打成“历.史.反.革.命”,遭到了残.酷批.斗。1968年的11月,刚满49岁的外公便含.冤致.死。据外公所在单位通知说,他是畏.罪自.缢。死后第二天,家里才收到一封电报,简单几个字:李才国畏.罪自.缢,速来处理后事。十三岁的大军姨认识几个字,看了电报,便牵着五岁的小君姨急匆匆赶到外婆上班的棉织厂,将电报交给外婆,外婆打开电报一看,顿时像发疯一样,情绪失控,一把将电报纸撕得粉碎,撕心裂肺的呼天喊地:“李才国!你好狠心啊,你一死了之,丢下我孤儿寡母七个崽女,我该怎么办啊,天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外婆带着大军姨和小君姨赶到长沙,已是外公死后的第三天。外公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迎面看到的是一个冰冷的骨灰瓷缸。外公死的不明不白,还背上了一个“畏.罪自.杀”的“历.史.反.革.命”罪名。据小君姨回忆,依稀记得那天去长沙,外公单位有个人对她们说过:“你爸死得好惨啊,是被他们打死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外公死了,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天塌了下来,从此李家陷入了更加艰难的境地。我的大舅华雨,当时在省中医学院读书,已临近毕业,是个品学兼优的高材生,正在和一个女同学谈恋爱,这个女同学听说李华雨是“历.史.反.革.命”家属,父亲畏.罪自.杀,便和他划清界限分手了,华雨舅受不了这双重打击,精神失常而疯了,撕掉了墙上《忠》字栏里的一张毛.主.席.画像,也被别人举报。这还得了,可怜的华雨舅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当时关押在老城关镇一栋靠河边的楼上,精神失常的华雨舅扳开窗户从三楼窗口上往渌江河岸纵身一跳,幸亏河岸树枝杂草丛生,留下一条命,摔得头破血流鼻青脸肿。这又是畏罪自杀罪加一等,疯了的华雨舅又被加刑三年,投入岳阳劳改农场,服刑了六年。一个精神病人在劳改农场服刑六年是怎么熬过来的?难以想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外公死的那年外婆刚好40岁,从此一生守寡,含辛茹苦养育着几个未成年的孩子。对四个非亲生的子女,视如己出,关爱有加。听母亲讲,外婆年年都会去探望服刑的华雨舅,有一年冬天,外婆历经艰辛辗转来到岳阳劳改农场,见到这衣着非常单薄,眼神迷茫骨瘦如柴已不成人形的儿子,心如刀割,忍不住嚎啕大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光任苒,世道沧桑。外公的“历.史.反.革.命”和华雨舅的“现.行.反.革.命”罪名,压得李家二十多年抬不起头,生活的艰难困苦能够挺过去,政治上的歧视和打压却让李家子女受尽连累,华强舅下放当知青,1977年恢复高考那年,成绩合格,体检后因政.审不合格,没有被录取。78年再次高考,因考了醴陵总分第四名加上78年放松了政.审政策才被录取,差点大学没有上成。招工、入团入党等政.审均受到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大后我慢慢才知道这些事,才懂得小时候问外公的事为什么母亲总是吞吞吐吐欲言又止,才懂得为何一提及外公,母亲眼眶里泪水就打转,满脸的忧伤;才懂得外婆总是对我们寄予希望的目光是把李家翻身的希望寄托在我们后代身上,盼望我们能够快点长大成人,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为李家争一口气,以告慰英年早逝的外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十年.浩.劫结束,外婆终于盼到了为夫为子鸣冤的那一天。岁月的风霜,染白了外婆的青丝,却磨砺出外婆坚毅的性格,为夫君的冤死,为儿子的无辜受害昭雪平反而奔走呼号,无数次往返长沙、岳阳等地。我的另外一个堂舅华麟回忆:有一天清晨,外婆风尘仆仆满身疲惫来到他家,一问才知道外婆是从长沙走路刚到醴陵的,那天外婆去长沙有关单位为外公和大舅申.冤落实政策,回来时没有搭上车,咬咬牙便从长沙徒步返醴,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啊,足足走了一天一夜二十多个小时。一个单身女人是何等的倔强和坚毅。在外婆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外公和大舅终于昭.雪.平反,落实了政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华雨舅落实政策复职后,内养疗伤,外婆又张罗着为他娶了媳妇,生下俩个儿子,从此华雨舅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母亲常跟我讲:没有你外婆,就没有你华雨舅的今天。外婆胸怀宽远,大爱无疆,不愧为一个伟大的女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生历经磨难的外婆晚年是非常幸福的,可惜在七十岁那年就因病去世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年外公在长沙含.冤.去世,就地安葬在一个墓园,近五十年了,亲人一直没有找到其墓。这也是我母亲心中永远的痛,是她一生没有了却的一桩心愿。苍天有眼,今年四月份,大舅妈偶然在家翻出华雨舅的一张生庚年月表,上面载记有外公某年某月葬于何处的字样。外公的墓终于找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2月8日,在外公的百年冥诞之际,沉寂在墓区山脚低洼处的外公墓葬迁移到了墓园的文化园区,外公灵骨与外婆衣冠冢在分别五十年之后终于合葬在一起。华麟舅饱含深情的为合葬墓撰写了《墓志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墓志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百年荏苒 世事沧桑 慎终追远 思绪绵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吾之严亲 出身贫寒 祖籍湘醴 东富僻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自幼聪颖 好学志尚 细大无遗 能写会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勤谨俭朴 谦恭礼让 兄弟序季 情笃义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育儿一对 华雨华强 女炎凤桂 君军五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革舛错 蒙冤夭殇 家遭不测 哀痛悲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苦赖慈亲 拭泪不乱 外御横逆 内弥阋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深信夫君 坦荡忠良 呼号长醴 夜行天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坚毅匪懈 夙夜辛忙 洗冤雪耻 深孚众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孝老携幼 不悲不亢 独承劳怨 精明强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子复职 内养疗伤 为续子嗣 大爱无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含辛茹苦 淳朴慈祥 胸怀宽远 儿孙满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事业皆成 各擅其长 嘉行懿德 遐迩馨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岁在戊戌 秉烛焚香 缅怀至亲 无限感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先祖恩典 德范赓扬 光前裕后 家道恒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勒石铭志 世代流芳 长歌泣告 伏惟尚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墓志铭》真实概括了外公外婆平凡而又坎坷的一生和鲜明的个性持点,历经磨难顽强抗争的精神,以及后人对他们深切的缅怀之情,激励后人铭记励志,奋发图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如果外公外婆的在天之灵能够看到他们的子孙家族兴旺,一定会含笑九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瓷国老牛</p><p class="ql-block"> 2018年12月1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