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悉尼飞巴黎香港转机,9+11个小时的飞行,2小时候机,舟车劳顿的辛苦之最就是这一段了。战胜时差与长途飞行的办法都用了,好像没以前那么好使,蜷在飞机座位上努力睡觉时想的是两件事:第一体会到能躺着睡觉是一种奢侈,第二是觉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攒钱,以后老了长途旅行必须坐头等🐂🐂。</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到达戴高乐机场是早上六点,冬日里的巴黎几乎到8点多天才开始泛白。跟着人群出关,身边说英文的人越来越少,我的法语仅限于“笨猪”和“摸西”,努力在记那句“你会说英语吗?”后来发现法国人很高兴你能说两句“笨猪”什么的。</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戴高乐机场到市中心开车大约50分,计程车60欧元定价。我们因为做了攻略,考虑需要到火车总站买博物馆通票,决定坐火车,10.50欧元一张票。像西欧其他国家,巴黎的公共交通非常便利,设施却很陈旧,偶尔还飘着异味。后来几天发现巴黎地铁火车站的设计很有问题,转线时常需要走很多路,进出口未必有地方买票,有次为了找买票的地方走了好多冤枉路。</h3> <h3>第一天决定上高地Montmartre,俯瞰整个巴黎,没想到冬日正午的太阳🌞角度那么低,看不大清楚。</h3> <h3>高地的圣心教堂 Basilique du Sacre-Coeur 倒是在阳光蓝天衬托下显得格外白洁。</h3> <h3>说说巴黎的旅游套票,种类烦多,咋一看不知如何选择,仔细算一下,发现如果第一次来巴黎,住市区附近,只需要买博物馆通票的Muesume Pass,因为即使我们没那么多时间去几十家博物馆,这通票有优先入口,免去排队买票的时间。值得一提的是18岁以下都全免费,18-24有半票。没有购买Travel Pass 公交通票的必要,巴黎大多数景点都非常集中,走路都可以到,偶尔达公共交通也就1.9欧元,还可以一次买10张优惠票,Travel Pass 通票12 欧元 一天,需要坐6次以上才值票价。 当然前提是你愿意走,有几次我们家小姐们不想走,4个人打车多不了几欧元,市内交通算是畅顺,计程车可以上公共汽车专线。</h3><h3><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博物馆通票分1、2、4、6天几种 ,我们选了4天,60几欧元,第一天去了Muesum D’Orsay, 展厅是原先的火车站改造,展品多是1848-1914年间印象派大师作品包括Van Gogh, Monet, Renoir... 的一些绘画和雕塑。周四他们开放至9.30,我们去的时候已经快4点,人还是奇多,进口设有安检,保存衣帽也要排队。所有的景点都一样,铁塔更是需要进过两次安检。</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梵高的几幅作品,两张自画像。虽是外行,不过能见到真迹还是有小激动。</h3> <h3>市里的建筑都是保留完好的老建筑,纪念雕像或是宫廷花园,总归处处是景,拍照圣地,就是冬天穿得过于臃肿,不大上相。</h3> <h3>街头艺人的水平也挺高,法文歌特别好听。街头还时有路宿者,在巴黎圣母院前见一路宿者抱着两儿可爱的小🐶,想偷拍差点被他拿雨伞插到🥶🥶</h3> <h3>巴黎圣母院重要的打卡胜地,门票免费,上塔顶需要大约10欧元,我们的通票已含。做攻略的目的是从别人的失误中学习,原来可以网上预定登塔时间,巴黎铁塔也是一样。这一点很重要,特别是旺季。看电影印象中尖尖的钟楼原来在后面,登上塔顶可以上钟楼。</h3> <h3>教堂都差不多,每每进去都倍感神圣,肃然起敬,这里我有幸看到一些熟悉的圣人供位,大可恭敬一翻,还有位华人圣人St Paul Chen (贵州人)的供位。</h3> <h3>教堂是全盛时代的歌德代表建筑,从1163年垫上第一块奠基石,足足用了200多年才建成,也当了几天世界之最。</h3> <h3>沿着狭窄的楼梯上塔顶,400多台阶,对腿脚力无疑是一个考验,要来最好趁年轻💪</h3> <h3>高处风景无限好,360度巴黎美景包揽无遗。</h3> <h3>这提着脑袋的Saint Steven? </h3> <h3>巴黎圣母院和 Sainte Chappel 是建在位于莱茵河上的一座像船一样岛里,和两岸有桥梁相通。SainteChapelle 也是歌德建筑的珍宝,特别之处是它的彩色玻璃窗,阳光下像是万花筒里的图案,却讲着各种故事。因为我对圣经人物故事所知有限,只是走马观花一番。 </h3><h3></h3> <h3>全副装备的雇佣军巡逻,有次就从我们身边走过,没敢拍照。巴黎非洲裔很多是另一特色, 法国当年也是有许多黑人奴隶,18世纪末废除了奴隶制。</h3> <h3>莱茵河畔……<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If you swim in the river in the middle of the winter, you are in Seine (sane). The is Bella’s new pun. 😛😛</span></h3> <h3>从巴黎圣母院坐20几分钟火车可以到铁塔,城里的地铁和火车网交错,却不都相通,还好有老公这个盲公竹,我只管跟着走。</h3> <h3>铁塔分三层,1层是餐厅,2、3层有观景台。即使我们在网上定好时间段程电梯,还是排了半小时。</h3> <h3>攻略了解到2层观景最棒,确实够高了。除了金融中心多些高楼,整座城市全在这铁塔脚下。</h3> <h3>全方位拍摄铁塔。值得一提的是景区很多非裔小贩卖纪念小商品,有点像国内的景区,见着游客就拉生意。也没觉得有人多少游客买他们的东西,在这个生活指数如此高的城市里他们怎样生存?</h3> <h3>从铁塔赶去凯旋门,只有几站路。一出地铁口就是一大回旋处,中央耸立着这代表胜利的建筑,没有涂鸦和被破坏的迹象,这微信里的东西还是别信太多。巴黎的古迹众多如果不是巴黎人民的保护如何几百年后还可以看到。当年那些皇族那么奢靡,人民恨得把皇帝的脑袋坎了,却保留了他的皇宫。</h3> <h3>有几十上百的狭窄阶梯,上到顶上,等于是站在巴黎的中心,有点像堪培拉的国会大厦,几条大道向四周辐射,香榭丽舍大道为中轴线。</h3> <h3>从这里沿香榭丽舍大街一直可以到罗浮宫沿途都是景点。我们一来腿力不足,二来冬日下午5点已经日落,能走的时间有限。</h3> <h3>香榭丽舍大街上的树原来是七叶树枝 horse chestnut tree.</h3> <h3>过去的五个周六,巴黎的黄背心都上街游行,挺乱的,周五晚上就老听到外面不停有警笛声。我们也算有所准备,这天决定避开动乱出城外的凡尔赛宫。不完美的是天气湿冷,市里交通瘫痪,如果没这麻烦倒可以选择这天去罗浮宫。出门在外便是如此,无论你如何计划总不如变化快,不可能尽善尽美,是孩子成长过程的重要一课。</h3> <h3>几经周折原本不到一个小时的火车我们花了2个小时才到,蛮以为偌大的凡尔赛宫该是属于我们几个顽强的游客,大错特错,12点前到达,也排了半个小时的队才进去。后面的队伍还很长。</h3> <h3>凡尔赛宫和罗浮宫建筑风格和格局其实挺相似的,当年路易菲利改建成博物馆时带有政治目的,以此讨好法国人民。馆里的油画大都是他找人画的,纪念法国历史,我觉得罗浮宫里的展品比较有看头,特别是意大利馆的油画。</h3><h3><br></h3> <h3>所有的过道都是历代帝王将相雕像,如果对法国历史有研究的该很有看头。</h3> <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如果天气好,花园倒是可以美美得走走。我们这天只能</span>在雨中匆匆拍了几张,并不浪漫。</h3> <h3>漫步花园的情节只可以想象一下了</h3> <h3>从凡尔赛宫回城也挺不容易,因为黄背心游行暴动,进城以后的火车站全部关闭,火车把我们撂在一个不前不后的车站,问工作人员如何转车回去她都抓瞎,只好找到计程车绕过市中心才把我们送到。这一天的经历让巴黎之行更加难忘。</h3> <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周日也是我们在巴黎的最后一天,天没亮就出门去罗浮宫,巴黎人也不知道几点上班,8点街道都没几个人。虽说可以走一天,可到了一点我们都又累又饿。</span>生理需求战胜精神需求,maslow hierarchy of need. </h3> <h3>蒙娜丽莎小小的,远远看看,所在的意大利馆名画很多,同样题材的圣经故事在不同名家笔下都有不同的解读,挺有意思的。到处是BB 耶稣和半裸着的圣母或是受难的耶稣。西方历史和其宗教历史是分不开的。</h3> <h3>最为金碧辉煌的是皇冠展厅,都是皇家用的珍品。</h3> <h3>即使是淡季游客还是不少,不过博物馆很大,有些展厅人不多。中国游客处处可见,微信常看到说中国游客在国外丢脸,我倒没觉得。整个行程里,无论在机场还是景点的中国游客都很文明,没有所谓的高声喧哗。在罗浮宫下面的名店里销售人员基本青一色中国人,店里光顾的零星几个客人是有华人,也有几个韩国人。明显那几个华人像是大款,一身的名牌。</h3> <h3>罗浮宫的花园很大,是免费的市内公园。一直走下去就连上巴黎中轴线,看得到凯旋门。公园里的雕刻非常精美,后来去了梵蒂冈明白了法国的雕刻都是文艺复兴时期学古罗马的。</h3> <h3>接下来是我们参观的最后一个景点Pentheon, 原本是路易十四为巴黎人祭拜的圣人<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Genevieve</span>建的庙,原来他曾大病一场,求圣人并承诺如果痊愈会修新的庙。大革命后改成国家纪念馆,下面埋放了70多位为法国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包括雨果和居里夫妇 (其他的都没听说过)</h3> <h3>罗马也有个Pantheon, 比这个早1000年。 </h3> <h3>原本来巴黎吃法国大餐是必须的,可是5、6点多钟餐厅只供应饮料,7.30厨房才开放,我们玩了一天,没吃到甜点都在餐桌上累趴下了,另外就是很多餐厅的餐单品种不多,一般就是4、5种头盘,4、5种主餐,我家那些挑食的娃难找到喜欢吃的。满街的法国面包店是我们常光顾的地方。</h3> <h3>我们在火车上遇到一个刚从澳洲回法国的背包客,她见到我们异常兴奋,说澳村人友好,巴黎人比较rude,大城市人大概都差不多吧。离开是飞Orly 机场,35欧元定价,比程火车还便宜,计程车的车厢挺大的,我们4人加大行李都没问题。机场不大,感觉挺拥挤的,连坐的地方都没有,别说高大上,还真有一点逃难的感觉。由于动荡令我们此次巴黎之行多少带来些不便,没影响我对巴黎的喜爱,以后再来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