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智慧课堂”赛课《老王》之我见

夏天

<h3>  《老王》这堂课,从选课到备课,到一次次磨课、修改,直到今天这节展示课,历时不到一周,中间又夹周末调休两天。璐璐老师狠下功夫、虚心请教,师傅翟老师不惜时间手把手指点,这其中的辛苦,我们年级组有目共睹。<br></h3><h3> 关于这节课:</h3><h3>一、对教材理解透彻,对学生了解清楚:</h3><h3> 《老王》一文,是用作者的善良体察不幸的老王的善良。作者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善良极力帮助老王,但最后作者却说“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之情。”作者本不应有什么愧疚之情,但也正是这愧疚之情,才是作者最大的善良的表现。</h3><h3>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主旨句,更自然而深刻地挖掘主题,璐璐老师从“活命”二字切入文本,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老王的不幸。这样在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分析了老王和杨绛的为人之后,学生很清晰地了解到一个“幸运者”的“幸”和一个“不幸者”的“不幸”,于是“愧怍”之情就不难理解了,同时也为拓展环节作了很好的铺垫。</h3><h3>二、以“读”为主线,贯穿课堂。</h3><h3> 读为心声,读是学习语言的一扇窗口,更是生发情感的一剂良方。能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意”的效果。作为一个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不到半年的青年教师来说,能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反复品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人物的心理和人物形象,不把自己的认知强加给学生,这一点是一个语文老师最基本的素养。</h3><h3>三、注重小组合作的作用:</h3><h3> 在教学中,璐璐老师充分利用小组资源,对自学中完成不了的问题进行补充和交流。尽管还有细节有待斟酌提高。</h3><h3>四、情感升华:</h3><h3> 璐璐在课程拓展环节,设计了配乐欣赏图片,同时老师进行深情解说,在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不说不快的堵塞之后,让其谈感受,水到渠成地达成主旨升华这一目的。</h3><h3>五、 如果要挑剔,我个人感觉有几点可以切磋:</h3><h3>1、小组讨论运用较多,交流形式显得单一,个别学生有应付嫌疑。</h3><h3>2、老师的评价语不够灵活丰富,口语“棒不棒”用得频繁,个别语言需要斟酌。</h3><h3>3、学生鼓掌有点太过华丽,要考虑适当运用。</h3><h3> 最后我想说:作为一个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不到半年的96小美女,把公开课上到如此程度,所有的不完美都可原谅,况且,再优秀的课堂永远都有缺憾,没有缺憾的课是不真实的。</h3>

老王

学生

老师

善良

作者

课堂

不幸者

这节

之情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