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清东陵有感

读你

<h1> <b>《游清东陵有感》</b></h1><h3> 2018年4月17日我和老伴、女儿以及外孙一家四口一行,到遵化踏春,顺便到清东陵参观,踏着斑驳古道,穿越历史的时空,贴近帝王去感受皇家艺苑的壮观与雄伟,感想随之产生,不禁提笔抒情跃然纸上。</h3> <h3> 从机场高速出口出来沿唐承高速一路向西,车子穿过牛狼峪隧道,沿清东陵高速一直向北行,半小时后驶进一条山路,两边起伏的山峦在夕阳的照耀下,黛色的山体被镶上了一道金边。沿着林荫道,我们来到了清东陵。车子停在定陵旁。这里是清咸丰皇帝的陵墓。余辉下的定陵一片肃穆,虽有些破败,却依然透出一种帝王之气,倒平添了几分苍凉之感。我不禁为之感慨,更不敢惊动了这里的一切。漫步踱进神路,轻轻走过护陵河,拾级踏上石板桥,心中想象:</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朗朗乾坤下,莽莽山林中,一堵墙,一条路,一道门,一座房,将整个世界,已经逝去的和正在发生的连接在了一起。这里的残垣断壁令人不敢大声呼吸,它穿越了数百年的风雨曝晒,将清朝的颜色暴露在荒野之中,光天化日之下,来到世人的面前。</span></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康熙,乾隆、孝庄文、香妃、慈禧——这些不分昼夜在电视剧中走动、絮叨的前清人物的最后归宿就是这里,一个叫作清东陵的地方。提起这个名字,她与清西陵共同撑起了一个王朝二百六十八年的背影。有五位皇帝埋葬在了这里,他们有的谦虚,有的伟大,有的奢华,有的懦弱,性格各有不同,命运却是同样的多舛。我站在他们的陵前,假想着他们当年的历历往事,感慨万千。</span></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无论是多情的顺治,还是伟大的康熙,还有那武功十全的乾隆,现在都是一捧黄土,几堆坟冢,静静的躺在地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都是大江东去浪淘尽也!&nbsp;</span></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清东陵坐落在唐山市的遵化市境,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康熙2年(1663年)开始修建。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四面环山,正南烟炖、天台两山对峙,形成宽仅50公尺的谷口,俗称龙门口。清代在此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目前,清东陵15座陵园中,只开放了裕陵和东、西太后陵及香妃墓等四处供游客参观。</span></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清东陵以她无可辩驳的魅力,以她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于2000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世界遗产专家说清东陵是“人类具有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即使在暖暖的春日,漫步清东陵,也是感到了瑟瑟发抖和令人莫名神伤。风中飘动的草茎,一丛丛长在陵寝外围的墙头上,墙也早已残破,从侧面露出一块块的石料和黏土,和长在上方的茅草倒是颇为搭调,都陷入了荒野自然的氛围。墙的颜色也已经斑驳,从原先可以想象的耀眼朱红变做了一种介于红色与褐色之间的色调,一种更为沉着温暖的旧颜色。</span></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晚清年间,清政府财政吃紧,很少给守陵军队提供银饷,守陵人开始卖墓中古董维持生计。古董耗尽了,开始砍伐陵区树木出售以生活。树木砍光之后,这些马背上来的旗人最后终于像汉人一样,弓起了后背在土地上耕种起来,百年之后,清东陵就成了农田、村庄和陵寝建筑相结合的现状。</span></h3><h3>景陵大门前,坐着一位老者,他和我说,他就是当时守陵人的后代,在农活不忙的时候,他就会整日的坐在这里,遥遥的望向祖辈安息的地方,虔诚的守护着她的先辈。我知道,老人心中,想象的是当时的清王朝的辉煌,现在,她心中,也一定回想着走过这一生的惆怅。 </h3><h3>300多年过去了,大清政治的风风雨雨可由史家尽情评说,但清东陵的建筑魅力、艺术和科学价值却无可辩驳于世,2000年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艳阳蓝天之下,皇陵尽显庄严华贵,我在想窃贼可盗走墓中珠宝,但却无法掠去皇家的九五之尊,王者之显。</h3> <h3> 一 <span style="line-height: 1.8;">正如余秋雨以避暑山庄为背景写下的《一个王朝的背影》:“一个风云数百年的朝代,总是以一群强者英武的雄姿开头,而打下最后一个句点的,却常常是一些文质彬彬的凄怨灵魂。”如果说承德避暑山庄是清王朝的背影,那么清东陵就是清王朝日渐远去的绝唱,而且成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终结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span></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下午返程的车上,我遥望群山,回眸明楼殿宇,一幅幅历史画卷又浮现眼前,逝者如斯夫,列位帝王、后妃安息长眠吧,昨天已经过去,明天会更加美好。</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br></span></h3><h3> 2018年4月20日於唐山</h3> <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作者:读你、男 唐山市人,管理学硕士、中共党员,高级经营管理师、电气工程师、培训师;河北省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发表的学术论文,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为多所高等院校人员培训,被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增补为特约研究员,业余生活热爱文学创作,发表多篇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近些年发表多篇安全管理方面的论文,在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理论成果推广工作委员会的论坛上获奖和推广,被多家出版社收集和出版。</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