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如歌

谁伴我闯荡

<h3></h3><h3>回望岁月 青春如歌</h3><h3> ——献给原鲁南自行车厂的朋友们</h3><h3></h3><h3>朋友:您好!</h3><h3>当您浏览这组老照片时,也许会打开您已尘封多年的记忆,仿佛在时光的隧道中漫步,恍如隔世,又回到那遥远的岁月……</h3><h3>一九七0年十二月,100名豆蔻年华的男女青年(济宁80名,邹县20名)先后来到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在青岛自行车总厂接受技术培训,一年后,他们又陆续回到邹县,成为鲁南自行车厂建设、生产和管理的骨干。斗转星移,光阴荏苒。三十六年过去了,我们每个人和我们的国家一样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时光像流水载着我们远行,岁月在我们身上留下不可逆转的印迹,当年风华正茂、青春年少的姑娘小伙早已过了天命之年,但难以忘怀的是我们共同的经历、共同的青春岁月。</h3><h3>在轰鸣的机器旁,在炽热的炉火边,在热火朝天、挥汗如雨的工地上,我们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书写青春的篇章,工厂在我们的劳动中变样,我们在工厂的发展中成长。我们用稚嫩的肩膀较早地承担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h3><h3>劳动、学习、娱乐;汗水、泪水、欢笑;互助、争吵、友谊;友情、爱情、思念;总之,当时我们正年轻。</h3><h3>今天的我们亦非当年,银发早已爬上鬓角,皱纹布满脸庞。每一个人的情况各不相同,也许您已闲赋在家,也许您仍在为生计或事业而奔波;也许您历尽坎坷仍锲而不舍,也许您奋力拼搏收获颇多。但唯一不变的是经历,我们共同的经历使我们共同渡过了一段难忘的岁月,共同青春岁月的故事宛如一支深情的、难以忘怀的歌。</h3><h3>朋友:现在我们天各一方,已不可能像当年那样朝夕相处互相帮助,也难以促膝并肩相互倾诉。我们编辑了这部短片,希望您可以从这组老照片中找回当年的容貌,重温那梦中的追寻……</h3><h3>让我们真诚的道一声珍重!在心中相互祈祷祝福……</h3><h3></h3><h3><br></h3><h3><br></h3> <h3></h3><h3>后 记</h3><h3></h3><h3>当看完这组老照片时,我们应该感谢张灿瑞同志,是他1989年在原劳资科废弃的资料中发现了这69张珍贵的照片,并珍藏到今天。我们还应该感谢夏为民、陈宪法、滕希军同志,是他们热情的参与使得这些资料能尽快整理面世。</h3><h3>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散失,许多朋友的照片未能收录在内,这不能不是我们的遗憾。但时光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每当回忆那段岁月,眼前会浮现出一个个鲜活的面容。</h3><h3>也由于我们水平有限,无法准确表达那质朴的情感,但我们希望这组老照片能给您留下纯真、美好的回忆,将那些如今已分散在各地、各个家庭的当年的年轻人地思绪重新串联起来。对于编辑中不当或疏漏之处敬请谅解。</h3><h3>在三十六年后的今天,在这物欲横流、追名逐利、浮躁繁杂的世界面前,我们有理由为未曾虚度的青春而骄傲和自豪!</h3><h3>让我们更加珍惜曾经拥有的过去,珍惜那纯洁的友谊,珍惜我们的家庭和健康!</h3><h3>让我们真诚的相互祝福:好人一生平安!</h3><h3></h3><h3> 二00六年十一月八日于邹城</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