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网点利用晨会时间分享、学习合规案例,根据所分享案例,谈点警示与思考。</h3><h3> 案例分享:某商业银行员工参与民间高息借贷、与客户发生不正当资金往来。某商业银行员工李某利用亲属身份证违规开立且实际控制四个帐户,于2014年5月至2016年3月期间,利用本人及控制帐户与56名客户发生不正当资金往来557笔、金额2231万元。李某从2013年起筹集高息借贷本金1212万元,出借给他人从中赚取利差。此案件不但对李某所在银行的形象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同时也毁掉了员工自己的前程,给家庭亲情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令人痛心疾首。</h3> <h3>案例警示与思考</h3><h3>一、此案例暴露出的该银行违规员工问题</h3><h3> 1.员工法律意识淡漠。</h3><h3> 2.员工有章不循、违章操作。</h3><h3> 3.员工8小时外生活严重偏离正轨。</h3><h3>二、此案例对我行员工行为管理工作的启示</h3><h3>(一)要加强宣传教育,使员工深刻认识非法集资和参与民间借贷的危害性,增强抵制民间高息借贷行为的自觉性。</h3><h3>1️⃣加强宣传</h3><h3> 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平台等形式,将民间高息借贷案例、参与民间高息借贷的危害性等进行宣传教育,提醒员工远离非法高息借贷、融资或集资行为。</h3> <h3>2️⃣加强学习</h3><h3> 《中国建设银行员工禁止行为规定》中,明确指出“禁止参与民间借贷、非法集资。</h3><h3> 分行各部门、各经营机构应利用周例会、员工培训等平台,组织员工进一步深入学习《银行业员工职业操守》及 《中国建设银行员工禁止行为规定》,使员工进一步明确制度的界限和从业的底线,清楚认识到一旦违规参与非法高息借贷、融资或集资活动,将会断送职业生涯甚至受到法律惩处等严重后果,增强抵制参与非法高息借贷、融资或筹资的自觉性。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典型案例教育,并结合实际分析讨论等,让员工从典型案例中吸取教训。</h3> <h3>(二)要加强员工管理,深入开展不良行为排查,及时消除风险隐患。从防范员工参与民间借贷、非法高息融资等操作风险隐患入手,加强员工不良行为排查。</h3><h3>1️⃣切实落实员工动态管理责任制</h3><h3> 各单位负责人作为本机构员工行为动态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真正做到"了解自己的员工"、"管好自己的员工",加强对员工的日常关注和行为排查。通过日常观察、谈心、家访、客户访谈、集中排查等形式,了解员工的所思所想,及时掌握员工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h3><h3>2️⃣高度关注重点员工</h3><h3> 对平时业务差错多、电话多、账户多、社会应酬多、闲杂人找的多、开卡多透支多,参加学习少、接受检查少、与同事交流少、参加集体活动少的员工,要以予重点关注,掌握其在社交方面是否经常与充当民间借贷掮客、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的人员联系、交往、应酬等,尤其是要关注是否有疑似高利贷的"收数"人员上门来找的情况;个人消费方面是否经常有超出本人正常收入的大额消费、是否经常有信用卡大额透支情况;家庭方面是否有因为经济问题经常闹矛盾、是否出现婚姻危机;个人是否有受到法院的经济纠纷诉讼传票等。如发现员工涉嫌参与民间高息借贷等不良行为,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报告,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查处。</h3><h3>3️⃣加强重要岗位员工的监督管理</h3><h3> 基层机构负责人、客户经理、资金结算等重要岗位员工对客户资金需求和运作情况较为了解,要加强对这类重要岗位员工的教育提醒行和行为监督,防止其利用工作之便参与或协助外部机构或人员从事非法集资、高息放贷活动。</h3><h3>4️⃣利用科技手段排查</h3><h3> 不定期利用银行内业务系统、监控录像等,重点对员工本人账户交易异常、信用卡经常性透支、非正常贷款、贷款逾期、消费异常等行为进行排查,排查员工个人账户是否有非正常大额资金进出,是否有大额资金转入股市、汇市或其他高风险投资领域,是否与客户频繁发生资金往来等情况,甄别正常交易和可能涉及民间借贷、社会融资、高风险投资的交易。如发现员工参与非法高息借贷的,应及时查处,消除风险隐患。</h3> <h3>(三)应加强相互排查与相互监督,提高制度执行力。</h3><h3> 抵制非法集资和参与民间借贷违规行为,帮助和劝阻身边的员工抵制非法集资,远离民间借贷,珍惜自己的岗位和前途。每一位员工都要认真学习建行相关规章制度,避免出现“无心做错事”的情况发生;要牢牢把握自己的职业操守,在日常工作中处处做到合法合规,时刻铭记“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决不能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不惜牺牲集体利益,作为一名有良知的金融从业人员,在业务办理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发生。</h3><h3> 在工作中,每一位员工都要时刻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坚决抵制任何直接或间接参与民间借贷和非法集资的违规行为,在日常营销中,决不利用银行名义融资贷款或私售线下理财产品,做到合法合规、洁身自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