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陕西省长安区库峪深处有座名山“太兴山”,是个很标准的道教名山,以后逐步逐步萧条,至今为很多人不知道了,真是可惜好酒也怕巷子深呀!今天给大家就来介绍下一个特别好的地方,又不被别人知道的好地方“太兴山”。</h3><h3> 太兴山位于西安市长安区杨庄乡(秦岭七十二峪之长安区库峪),最高点铁庙海拔2340米,岱顶海拔2320.5米,距西安市中心45公里。山景由香炉峰、东西腊台山、天门峰、无量遥、望主峰和瀑布组成。庙宇由八宫、一观、七殿、九洞、两楼、两庵及宝丰寺、慈恩寺构成。自隋唐以来即为道教圣地,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和神话传说,隋末唐初建金殿一间,石像五尊,铁狮头等残桓,明铸铁像六尊、铁钟一口、小铁庙二座,清碑四块。</h3><h3> 太兴山险如华山,秀似黄山,观庙庵殿、苍松翠柏、曲径通幽、群峰挺拔,可游览和开发的景观达到百处之多,已经开发利用的景观有一寺二庙三座庵,四座楼台五座殿,六观七宫八洞,整个景区可与湖北金顶武当媲美,故有"铁顶武当太兴山"之称。</h3><h3> </h3><h3> </h3> <h3> 景区大门口,原来还收门票,现在不收了。</h3> <h3> 开车进入景区还能走好长一段,路中会经过磨针观(传说李白遇见老人铁杵磨针的地方)等好几座寺庙、道观,不值得一去,不要在这些地方耽误时间。到达这个弥勒佛前边时,车就不能走了。将车停在路边的村民院子里,一辆车10元。</h3> <h3> 一路台阶到达这个指路牌,向南天门、铁庙方向进发。如果你觉得这段路强度大,那么,就不要再上了,后边的路不但长,而且险峻的令你心惊胆寒。</h3> <h3> 以下是一位博友叙述内容: 一路上,经过白衣仙洞,老母殿,凌宫殿,雷神洞,黑虎殿,爬山了上天梯,这里也真是上天呀,看不见顶的宽大台阶,不知道有多远,当实在走不动了的时候,就看见路旁有很大的寺庙。赶快跑进八仙楼休息,这里的普天同庆殿到是很有特色,也是清朝建筑,里面的壁画翅翅如生,可惜没有人保护。只能随便仍在那里没有人照看。</h3><h3> 经过一番努力总算爬到了三教堂,这里也是一处建筑群,登上无极楼,眼前风光竟收眼底,大家有去过武当山的吧。到了南宫岩就会发现那里有个著名的景点,“烧龙头香”所谓的烧龙头香就是在悬崖绝壁上修有一根1米多长的龙头石条,凡是心城的人可以走上去烧香,那个危险是没有办法用笔来形容。平常人就站在那里看看也基本就吓的尿裤子了。听老年人说,常有人上去烧香摔下去,因为谷深,连个身骨都找不回来,在我们太兴山的三教堂也有这样一处,很是危险,如果不慎掉下去,那是绝对没有活口的。</h3><h3> 从三教堂开始,路也就走到了一半的地方,在继续上就到达药王洞,这里的庙宇也是建于清朝,看庙头石碑是光绪七年六月。这里上去是一路在悬崖上行走,你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有个问题,所有的庙宇都不大,里面也都是一尊佛像,在仔细看,才发现原来从这里开始,所有的庙宇都是铁做的,铁瓦,铁梁,包括里面的佛像也都是整体用铁铸的,现在我才明白为什么这里称:铁武当,太兴山了“。可惜所有的佛像都没有头颅,不知道什么时候被盗了,这么大的群体铁铸建筑群在中国怕也没有吧,并且都是明清制造,这就更难得了。这么宏伟的建筑要是在河南或者山西,我想早就全国名扬了,所有佛像都做明朝官家服色,应该是明朝建筑无疑,只可惜身在秦岭深处,无人知晓,随着时间最后慢慢花为尘土。</h3><h3>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沿途经过观音老母殿最后登顶到达太兴山庙。庙整个用石条切成,从门口到里面石刻众多,建筑风化也很严重,很多石刻字迹模糊,都是很久远的东西了,大殿门口修有护桥,所有装饰都很漂亮,也是难的一见的艺术精品,只可惜放在了这里,没有人赏识。</h3><h3> 从太兴山庙过去,后面就是一梁五道山峰,每座山梁之上修有一庙。一般带队到这里也就不让走了。胆子大的可以继续前进,到达第四座庙宇,山顶之上原来的四座庙宇都是铁瓦铁梁,铁像,只可惜基本都快倒掉,最近几年进行过一次很大的维修,可是是把原来的庙宇拆掉,从新修成了石头水泥的,原来的老东西仍的到处都是,很多都是有字的,还有纪年的东西,太可惜了。修理以后的场面是很残的,文物仍的到处都是。没有人要。有些爱好的人,也就找点体积小的带回家,都是铁做的,想带也拿不动呀,乍样维修我看还不如不修的好,简直就是在破坏。</h3><h3> 站在第四座庙你才会有前无去路的感觉,你敢多走一步,可能就要和这个世界告别,脚下可是5米多高的石岩,胆子大的,抓着石缝,徒步爬着下去,没有任何保护。那怕是铁练也没有,而下去以后脚下就是笔直的山崖,只要是失手。那是连骨头都找不回来的,好不容易下去,就一直是站在刀刃上行走,两边都没有保护。最可怕的是脚下的路有的窄的还没有十公分,放一只脚都很困难。就这样,在一道山沟还修有一桥。没有它,那也就只能到这里就必须回去了。</h3><h3> 桥,肯定没有去过的朋友想到的是石桥吧,“错”就是两条铁练拉在两头,中间用铁板做踏步,宽不到50公分,长也就4米见方,反正我去过很多次,还没有见过谁敢走着过去的,都是爬着过去,当然也包括我在内,听当地山民说,那些道士在上面是健走如飞,想着就下死个人。</h3><h3> 不长的几百米路,就需要一个多小时走,最后到达第五坐庙宇。整个庙宇是用铁铸就,重有一吨多,大家不难想象,在清朝以前是没有直升飞机的,这么重的东西是怎么弄过来的呀,简直是活见鬼,也不能不佩服中国人的智慧,就这还不算什么。重要的是在山顶不到一平方的几个山尖上是放不成东西的,可是不知道前人是怎么把几吨重的石头弄来平放在上面,不是一个,而是很多,在上顶修成了一个平地,也只能刚好把庙放上去,人想拜佛,还是从石洞钻过去,才可以看到铁庙里供奉的神仙。</h3><h3> 整个太兴山总体来说都很不错,这里的庙宇太多,可惜基本都是无人管理的局面。在这里明清文物便地,多的都不愿意弯腰拣起看看的成度,我问过很多和我一起来的朋友,大多都不知道来的是什么地方,大家基本都是累坏了。没有工夫去欣赏这些,当然也和很多朋友不喜欢庙宇有关系。我可以肯定的说,这里的风景要比湖北的五当山好的多,但是湖北的五当山有两座很大的铁庙。而太兴山没有,当然五当山还有皇帝的赤封,这里也没有,更重要的是没有什么重量级别的人物到来的遗迹,这些都是太兴山不能发扬光大重要原因,</h3><h3> 作为我们陕西人,有这么好的便利条件。不来走走,那就真的是太可惜了。</h3> <h3> 南天门</h3> <h3> 这就是被称为天梯的石阶,当地人称大梯子,最上边一层石条边刻着564层,可见,这段天梯的高度与强度,爬到这里的时候,一般人就想着放弃了,可别这样,坚持,美丽的风光即将到来。</h3> <h3> 登上大梯子,就来到了五龙宫。这里殿宇建筑保持完整,问了庙里居士,这座庙是附近蓝田县焦岱镇孙南村的庙场。秦岭山中有很多寺庙都是由附近一些村庄的善男信女捐资修建,建好后就成了该村村民赶庙会,爬山休闲的休息地,不想回去的还可以在这里住宿。</h3> <h3> 终南第一峰,从这里开始,险峻之地开始出现。</h3> <h3> 手抓铁链,脚下石阶破损严重,中间用一块铁板固定。</h3> <h3> 看看这铁链上的铭文就知道他老人家的岁月了</h3> <h3> 这段石阶被称为小梯子,比之前的大梯子狭窄,高度少得多,不过险得多。</h3> <h3> 这座小铁桥,连接着两山之间的缝隙。</h3> <h3> 我第二次站在了铁桥上。</h3> <h3>这样的路在山里算是平坦好走的路了。</h3> <h3> 路边还有好多松果</h3> <h3> 经过一段拔高,我终于来到了太兴山最高点——铁庙。这里有一块相对平坦的地方,建有一座寺庙。</h3> <h3> 铁庙顶上的无量殿,是太兴山的最高点。殿前有一个明万历年间的铁铸香炉。</h3> <h3> 从院子里这个生铁铸造的铁狮子身上的铭文一看,哇!竟然是大明万历三十九年所造,距今四百多年了!院里院外还有很多带有铭文的明清文物。</h3> <h3> 一般游客到达这里就不再往前边去了。在这里,我们遇到一个小伙子,见到我们两个要到岱顶去,说是让我们带上他。他刚才试着走了一点,路太险,他不敢继续前进。在我们两个的帮助下,小伙子鼓起勇气和我们一起攀登。光是从小伙子头上的汗珠和不断颤抖的小腿,你就能感觉到他的心里有多紧张。</h3> <h3> 这些寺庙的顶上全都是生铁铸造的瓦片,每片瓦上都刻有文字。</h3> <h3> 从太兴山铁庙主殿左侧绕出去,就来到了通往岱顶“小铁庙”的险路,险过华山在此得到显示。岱顶海拔比太兴山铁庙低二十米,人称天外天,凡到了岱顶,人们就称到天外了。向南看,山梁上一字排开的三座庙宇,尽头的就是岱顶小铁庙。略事休息就向天外天铁庙进发,心说也就是300米之遥,非过去不可。</h3> <h3> 看看,在狭窄的山脊之上,都是原始的巨石,根本没有路,但要想到达铁庙,这里是必经之地。</h3><h3> 在此之前,我登过三次太兴山,一次到了弥勒佛的位置,一次到了大梯子都因为同伴嫌累要回去,我也只好放弃;第三次是在2002年的清明节,我一个人去上太兴山,一路到达岱顶。绕过主殿前往铁庙,看到寒风嗖嗖,巨石上堆满积雪,没有一个游客,当时我想万一出了意外,连报信的人都没有,于是只好放弃了。这是我第四次来了,而且有老婆大人的陪伴(老婆娘家离这里不远,上初中的时候她就和我岳父上过太兴山,而且到达了铁庙),况且,铁庙的景致太引人了。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到达铁庙,一了夙愿。</h3> <h3> 老君犁沟</h3><h3> 从最高点铁庙到最险处岱顶的大约300米的山梁,是没有路的,似乎是用乱石堆就的一座墙,前人根据艰险的程度模仿华山的景观起了一些地名,有回心石、老君犁沟、骑马石等。华山的回心石说的是山路崎岖遥远,游人望而却步;而这里的回心石却完全是因为四面峭壁无路可走,四下望去胆战心惊而放弃登临铁庙。过了回心石就是老君犁沟了,沿着峭壁绕过一块大石头,拽着一根铁链几乎竖直下3、40米,转过一个大石头到了一个长5尺宽不到两尺的铁板桥上,按说不踩桥,跳一下也就过去了,可是对面立足的地方很小,两边又是悬崖,走路都要小心翼翼,谁还敢蹦蹦跳跳啊?</h3> <h3> 一根年代久远的铁链搭在石缝间,拽着铁链,脚踩岩石缝隙是必经之路。</h3> <h3> 你如果想问铁链断了怎么办?我想,只有坠崖做自由落体运动了吧!</h3> <h3> 这哪里是路呀!必须手脚并用,手指抠紧,脚掌踩稳。</h3> <h3> 巨石边的松树上,拴着一条尼龙绳,拽着它你才能站到石面上。</h3> <h3> 翻过巨石,又是一块,不由的人脚底发软,双手冒汗。</h3> <h3> 这就是有名的骑马石了。一大块岩石横在必经之路上,你无法绕过它。只能骑在上边,一点一点向前挪,挪到尽头才能到达下一块巨石。</h3> <h3> 老婆神勇!</h3> <h3> 脚下便是悬崖!</h3> <h3> 终于,我们登上了人称天外天的岱顶,摸到了铁庙!</h3> <h3> 这里原有两座铁庙,均为生铁铸造,每座均重达一吨。铁庙位于山尖乱石之上,当初营造者也不知怎样运来大块条石,硬是在乱石尖上搭建了一平米的平台,使小铁庙稳居其上。至今,这铁庙谁铸造,谁怎样搬到这里仍是一个迷。但后边这一座小庙据说被好事者推下山去了,现在只剩一座了。这里,对这个好事者强烈谴责!你只是轻轻一推,殊不知当初搬运它到达这里要费多少周折!</h3> <h3> 回看天外天岱顶</h3> <h3> 一览众山小</h3> <h3> 回想一下,这一路还是挺冒险的,要说这里险过华山,倒也不是浪得虚名。这些原生态,基本没有防护措施的道路的确危险。</h3> <h3> 来个精彩亮相,四次登山,今日终于登顶成功!</h3> <h3> 在这里,我提醒大家,如果要来登顶,一定结伴而行,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有恐高症的朋友就别来了,到时进退维谷,可不是闹着玩的!</h3> <h3> 从上午九点开始爬山,下午4点来到停车场,这一路虽然辛苦,但非常值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