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丰满水电站 两代父子坎坷路

千雯

<p class="ql-block">作者/原野</p><p class="ql-block">编辑整理/千雯</p> <p class="ql-block"><b>部分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b></p> <p class="ql-block"><b>我用八十载岁月 的年轮,</b></p><p class="ql-block"><b>讲述着那些关于生命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那些美丽的创伤</b></p><p class="ql-block"><b>和创伤后 的美丽…… </b></p><p class="ql-block"><b> 一一题记一一</b></p> <p class="ql-block"><b>  "5,4,3,2,1,起爆!2018年12月12日10时58分,指挥长一声令下,伴随着爆炸声和烟尘腾起,丰满水电站老坝拆除工程首次爆破宣告成功实施。在吉林省境内松花江干流上游的丰满峡谷口处,这座运行了80年之久的大坝进入坝体混凝土拆除阶段。"</b></p><p class="ql-block"><b> 看到央视四台播出的故乡吉林丰满水电站坝体拆除爆破场景的电视报道,浮想联翩,心里久久不能平静。</b></p><p class="ql-block"><b> 这座水电站,既是日本帝国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国水电沧桑发展史的一个缩影,同时,还和我们家父子两代人的坎坷命运息息相关!</b></p><p class="ql-block"><b> 当提笔拟写此短文时,可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一座水电站老坝拆除工程的报道,怎么会引起远在天边的我这么关心,又是怎样影响了父辈及我的命运和前途的呢?</b></p><p class="ql-block"><b> 故事要从八十年前,父亲年轻时候说起。</b></p> <p class="ql-block"><b>  家父郭铭远生于一九一五年,年轻时曾是一名教师,由于他不甘心一辈子当一名教师,所以于日伪时期考入了由日本人办的铁路学校。基于他有较好的文化基础,又勤奋好学,很快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分配到铁路部门工作。当时能在铁路部门工作,是年轻 人非常向往的事情。</b></p><p class="ql-block"><b> 父亲入职以后,凭借着自己的勤奋努力和踏实肯干,很快从一名运转员提升至运转主任,后来又提升为运转站长,曾先后在吉林站和长春站(伪满的新京站)任职。</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不幸的是,父亲在吉林站任运转站长期间,正赶上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霸占了东北大部分土地和城市,并在丰满筹建水电站。 </b></p><p class="ql-block"><b> 当时修建水电站的物资 和设备,一部分是从吉林站由火车运输到丰满的,其中水电站的水轮机组,是水电站的心脏,是关键的设备,是父亲亲自跟车押运到丰满大坝工地。 </b></p><p class="ql-block"><b> 听父亲讲,火车由吉林站到丰满要经过孟家的一段隧道,当时 那段隧道的宽度不够,装载了水轮机组的火车过不去,后来是又特意加宽了隧道(这段隧道现在还在),火车才得以通过。</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父亲在押运水轮机组到丰满后,返回吉林时,在丰满火车站遇到了两个逃出来的修大坝的劳工,他们说自己是关内的八路军,在战场上被俘后充了劳工,求父亲救救他们,帮助他们逃出去。</b></p><p class="ql-block"><b> 当时为了防止劳工逃跑,日本人在松花江北设下了层层铁丝网,外有丰满警察署武装警察站岗把守,内有监工、大小把头、拉杆盯梢。所以劳工们想逃出来,是绝不可能的!</b></p><p class="ql-block"><b> 父亲见状,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下来,冒着极大的风险,把两个人藏在火车头的煤仓里里带了出来。</b></p><p class="ql-block"><b> 到了吉林站,两个人跪在地上,千恩万谢的不住的向父亲磕头,并不断的说着,你是好人,救了我们的命,你会有好报的!</b></p><p class="ql-block"><b> 后来,他在历次写给公安部门的材料中曽多次谈及此事,目的是想能够减轻所谓的"罪行"。但是在后来的漫长岁月里,非但没有得到什么好报,反而事与愿违,历尽磨难,艰难求生! </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时间到了一九四五年。</b></p><p class="ql-block"><b>那一年,抗战胜利了,日本投降了。</b></p><p class="ql-block"><b>当时,苏联红军解放东北及吉林市后,把日伪时期,很多属于中国的厂矿机械设备,作为战利品运回了苏联,其中包括丰满水电站的水轮机组及吉林面粉厂的设备(火磨)。</b></p><p class="ql-block"><b>这些设备,当时是由任吉林站运转站长的父亲经手,由吉林站运往丰满水电站的,现在又要由父亲负责,由丰满 水电站押运到吉林后发往苏联。</b></p><p class="ql-block"><b>父亲当时非常不满也不解:这些属于中国人民的厂矿设备,为什么苏军要把这些作为战利品运往苏联?</b></p><p class="ql-block"><b>由于作为吉林站运转站长的职责所在,同时也出于朴素的爱国情怀,父亲就把载有水轮机组及面粉厂设备的火车皮数量、车号等资料详细的记载下来,并上报给了当时主政的上级部门。</b></p><p class="ql-block"><b>令父亲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一片赤诚之心,却为他的人生酿成了大祸!</b></p> <p class="ql-block"><b> 此事在当时没有对父亲的工作造成多大影响。吉林此时已由东北民主联军,即四野前身接管。</b></p><p class="ql-block"><b> 这时,父亲接到上级调命,调到齐齐哈尔铁路运输干部学校教务科 任职。</b></p><p class="ql-block"><b> 该学校是一九四六年由四野主办的学校,是四野为全国解放以后的铁路建设,而培养铁路站局长的培训学校。家父因长期在铁路部门工作,具有丰富的铁路运输管理技术及经验,此次被调派该校教务科,是作为从东北铁路系统抽调的优秀干部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父亲在该校任职直到一九五零年下半年。 令父亲万万没想到的是,到了一九五零年,中苏关系处在蜜月期,父亲因为记载了丰满水电站水轮机组运往苏联的车号丶数量等一事,被调查,他为此事丢掉了在齐齐哈尔铁路运输干部学校的职务,并且定为历史反革命,同时给于免职免于刑事处分的结论,遣返吉林市。</b></p><p class="ql-block"><b> 当时在中苏友好的大环境下,苏联是老大哥,反苏无疑就是反革命。在此后的历次运动中,父亲均是以历史反革命的身份,直接的影响了他及我的学习生活和前途。</b></p><p class="ql-block"><b> 一九五九年,一件让人不可理解的事发生了。当时中苏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结束了蜜月期,开始了论战,人民日报发表了著名 的九评苏公中央公开信。</b></p><p class="ql-block"><b> 一天,家父被铁道部专案组来吉工作人员约谈,又详尽的调查了解苏军在当年拆运丰满水电站水轮机组、设备一事,且要以书面的形式汇报。</b></p><p class="ql-block"><b> 因家父在当时就是因为此事被定为历史反革命,丢了赖以生存的工作,多年来遭受磨难,心有余悸,现在又要不分昼夜的写材料,可能因头脑受刺激的原因及不明白写此材料的真实意图,没有很好的配合,或许所提供 材料和当初的供述有出入等原因,导致直到文革后期才在党的事实求是的大环境下摘帽、平反。</b></p> <p class="ql-block"><b>1985年,父亲平反落实政策</b></p> <p class="ql-block"><b> 我的父亲,是一位勤奋好学的旧知识份子,在长达三十余年的艰苦生活磨难中,在靠繁重的体力劳动来养活一家人的漫长岁月里,他老人家一直也没有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知识的热爱,我经常看到父亲在难得的闲暇时间里,用他熟悉的日文 写文章,阅读日文的书籍丶杂志。</b></p><p class="ql-block"><b> 父亲在搞帽,平反落实政策后,正值国家改革开放初期,他也为党的好政策所鼓舞,曾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先后为兰州市电热电器厂与日本铃木集团商务合作担任翻译,为来兰州旅游的日本友人提供景点介绍,并数次无偿辅导兰州大学几名在校生学习日语,</b></p><p class="ql-block"><b> 父亲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无偿的付出!</b></p><p class="ql-block"><b> 老人家一九九六年八月去世后,作为儿子的我遵从老人家的遗愿,在二O一O年,和夫人一起,把父母的骨灰安葬在吉林市的佳龙园墓地。</b></p><p class="ql-block"><b> 墓地座落在吉林市通往往丰满的公路中段的孟家村附近,背倚风景秀丽的朱雀山,前望水波潾潾的松花江,远眺和父亲命运息息相关的丰满水电站。</b></p><p class="ql-block"><b> 当父亲在天堂安静的俯视着故乡的大地,看到他为之付出沉重代价的丰满水电站的旧坝被爆破,又将建起一座新坝时,不知他老人家会做何感想?</b></p> <p class="ql-block"><b>九十年代初期,家父在兰州市白塔山公园 。左一中山装老者为家父,另二人是日本友人。</b></p> <p class="ql-block"><b> 今年9月,我回故乡祭拜父母,来到丰满水电站。</b></p><p class="ql-block"><b> 站在大坝之下,身后的大坝正在开闸泄洪,水雾喷射出数百米,真是波涛汹涌,气势磅礴,波澜壮阔。</b></p><p class="ql-block"><b> 回忆着父亲坎坷的一生,不由得想起我的遭遇。</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父亲在艰难困苦中,渡过了三十余年的岁月,而我的命运和前途也因此受到了极大的影响。</b></p><p class="ql-block"><b> 第一次让我深深的体会到父亲的问题对我的影响,是在一九六五年。</b></p><p class="ql-block"><b> 那一年,我在吉林 市第五中学读初中三年级,当年正值空军在吉林市各中学招收飞行员。全校一千五百多学生中,我有幸和初三另一个班外号"七斤铜"的男同学体检合格。</b></p><p class="ql-block"><b> 全校仅我们二人在历时两个月的反复体检中胜出。其中经历了气压仓、离心椅、散瞳等众多的体检项目。</b></p><p class="ql-block"><b>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一次体验离心椅时的那种好奇的感觉。</b></p><p class="ql-block"><b> 屋子中心有一个立柱,通过可移动的悬臂上的座椅,调节圆周速度和距圆心的距离,人坐在椅子上,在旋转几圈后,立即下椅站稳,识别周围墙上贴的标语及简单的算数运算。</b></p><p class="ql-block"><b> 一般人几圈之后,下座椅后站都站不稳,谈何读标语、算算数!而我和七斤铜都很好的通过 了。最难受的是散瞳了,就是用药水把眼睛的瞳孔放大,让人眼像猫眼一样,白天睁不开眼睛,不能直视亮光,只有在黑暗处才能睁开眼睛。从散瞳到完全恢复视力要几天时间。在我的记忆里进行了两次散瞳检验,这可能是空军 体检的严格细心之处吧!</b></p><p class="ql-block"><b> 因为体检时正值初三毕业升学复习考试时期,近两个月没怎么上课,导致后来的升学考试也没有考好。</b></p><p class="ql-block"><b> 体检全部项目结束后的一天,学校负责此项工作的王大雄老师交给我一张审查登记表,告诉我体检合格了,回家去把这张表填好,我就是一名光荣的空军战士了!</b></p><p class="ql-block"><b> 这时,两个月以来体检时的全部痛苦一扫而光,那种狂喜的心情真的是无以言表!</b></p> <p class="ql-block"><b>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当上一名解放军战士,是特别受人尊敬,特别荣耀的,也是所有年轻人无比向往的事,更何况我要去的是飞行航校,毕业后是一名光荣的飞行员,空军军官!这是一般人不可轻易得到的殊荣啊!</b></p><p class="ql-block"><b> 我拿着表格,以飞行的速度飞回家,父母都为我感到高兴。父亲帮我填好了表,交给了老师。</b></p><p class="ql-block"><b> 在此后短暂的一段等待通知的日子里,我每天都处在兴奋的状态中,做着飞上蓝天的梦想,连走路都是轻飘飘的,傲视一切,俨然以飞行员自居了。连做梦都是江南航校的院子!而且从那时起,我格外喜欢阅读关于航空飞行等相关的书籍、杂志,这一爱好,一直延续到今天。</b></p><p class="ql-block"><b> 半个月后的一天,王大雄老师通知我去学校,我兴高采烈的来到学校,见到了王老师。可是迎接我的不是王老师和蔼慈祥的笑脸,他非常严厉的对我说:"你应该早点把家庭情况告诉我们,白费了这么长 时间!"我楞住了,不明白老师是什么 意思。老师怒了:"你去不了啦,家长有历史问题!"如同晴天霹雳一般,把我炸蒙了!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楞了片刻,我扭头就向家里跑去。跑回家,我劈头盖脑的质问父亲:"你怎么回事啊!就是因为你,我当不了飞行员了!原来你是个坏人!"</b></p><p class="ql-block"><b> 以我当时的判别能力,仅仅是好人坏人之分,根本不知道有什么社会各阶级、阶层的论述。</b></p><p class="ql-block"><b> 父亲见状,沉默了半天,他无声的走过来,抚摸着我的头低头不语,良久,待我稍稍平静下来,他才有气无力的给我大概讲述了他的各种经历。</b></p><p class="ql-block"><b> 从那时起,我开始怨恨这个家庭,怨恨我的父亲,尽管当时他以繁重的体力劳动来养活我和我们家……</b></p><p class="ql-block"><b> 一个少年的飞行梦就这样破灭了。现在回想起来,父亲当时的心情是多么沉重啊!愧疚而又无奈,自己蒙受了不白之冤不说,还连累了自己心爱的儿子,耽误了儿子那美好的前途。</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从此,我就背上了一个家庭出身不好的沉重的思想包袱,后来,任凭谁说什么所谓的出身不由己,道路可选择的神话,我都不相信了。 此后,这个魔咒似的阴影一直伴随着我。</b></p> <p class="ql-block"><b>1965年初中毕业照</b></p><p class="ql-block"><b> 当飞行员的愿望像一场美丽的梦,梦醒了,生活又都回到了原来的轨道。</b></p><p class="ql-block"><b>可我,再也不是原来那个无忧无虑的少年了。 那一天,同学们找我回校照毕业照。</b></p><p class="ql-block"><b>我落寞的坐在第一排最右边的角落里,那是一个失去了梦想的小男孩⋯⋯</b></p> <p class="ql-block"><b>我初中学习生活的地方一一吉林五中</b></p> <p class="ql-block"><b>  初中毕业,我考上了吉林四中。</b></p><p class="ql-block"><b> 带着沉重的思想包袱来到一个新的集体,感觉中,同学们似乎都知道我的家庭有问题,从此低调做事,沉默寡言,从不奢望会有入团、先进什么好事会落到我的头上。</b></p><p class="ql-block"><b> 不久,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红卫兵成了时代的弄潮儿!</b></p><p class="ql-block"><b> 在那个"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的唯成份论的疯狂时代,我这样的人,别说是红卫兵了,就是红外围也与我无缘!</b></p> <p class="ql-block"><b>我高中学习生活的地方一一吉林四中</b></p> <p class="ql-block"><b>  1968年,伟大领袖一声令下,老三届全体同学都到"广阔天地"去"大有作为"去了。 我随全班被分到桦甸,十个人组成了一个集体户,这时,我的心里找到了平衡,我终于可以享受到和那些红五类同等的权力了!</b></p><p class="ql-block"><b> 可是,很快,这种平衡就被打乱了!招工回城 开始了!一次又一次,不断有招工指标分到我们集体户,一次又一次,那些指标都与我无缘!陆陆续续的,同学们都回城了。</b></p><p class="ql-block"><b> 此时集体户己空有其名,只剩下我和谢孝成二人相依为命。剩下的我们二人己没资格享受集体户知青的待遇了,因为社员们都知道我和谢孝成是因出身不好,历次审查均没通过的学生,我们在社员眼里已成了另类。</b></p><p class="ql-block"><b> 这时,当初给集体户盖的住房快完工了,贺队长让我和谢孝成搬去住,说是完工,可是没有门没有窗,墙没抹平,房盖仅仅盖了一半,半夜睡觉时狗时常进来。我和谢孝成像乞丏一样在王新家,梁立功家等几户社员家轮流吃饭。</b></p> <p class="ql-block"><b>  面对这种困境,当时自己考虑的,已经不是能否抽回去的美梦 了,而是每天是否能吃上饭的大问题,每天在老乡家东一顿,西一顿,即使老乡对我再好也不是长久之计。</b></p><p class="ql-block"><b> 因此权衡再三还是去煤矿背煤好,为此找到大队,公社知青办,在三番五次的恳请下写了一份生死状,即在煤矿发生事故由个人负责,与社队无关。</b></p><p class="ql-block"><b> 于是,我到煤窑成了一名矿工。</b></p> <p class="ql-block"><b>  再一次涉及到家庭出身不好的问题,已是在参加工作以后。</b></p><p class="ql-block"><b> 一九七八年,改革开放的初期。当时因自己进厂后勤奋学习,努力上进,已由车间抽调到厂技术科。</b></p><p class="ql-block"><b> 那时万恶的四人帮已垮台,停顿十年之久的高校开始招生了,我和科里另外两个知青出身的同事报名参加了高考。因平时的设计工作中涉及一些数理知识和计算,原来又有一定文化知识基础,在考试后信心满满的等待通知。</b></p><p class="ql-block"><b> 很快分数下来了,我顺利的通过了高考录取线。这时政工科刘科长发给我一份履历表並要求尽快填写。</b></p><p class="ql-block"><b> 在以往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最不愿意填写这类表格。</b></p><p class="ql-block"><b> 我把表格大概翻阅一遍,前几张都比较简单好填,但在最后一张的最后一栏,要求填写直系亲属中有无被镇压,管制,被关,境外四种情况。</b></p><p class="ql-block"><b> 看到这里,我头大了,因当时父亲摘帽,平反,落实政策一事正在相关部门落实中,当时尚无最后结论及行文,真是无法填写。</b></p><p class="ql-block"><b> 我和另外参考的两名同事请教了一下,不料他们也涉及到了此类问题,踌躇之中,听说是由天水师范专科学校来招生的,我们三个人又凑在一起,把当时工厂技术人员和学校老师的待遇对比了一下,一致认为还是工厂好。</b></p><p class="ql-block"><b> 我们所在的单位是省属企业,有住房,奖金,经常全国各地出差,平日里的生活用品如台灯,落地灯,煤油炉等都是在厂里自己制作。床架,桌椅板凳,甚至连扫把都可在后勤上领。</b></p><p class="ql-block"><b> 而我们当时接触的中,小学老师大部分住的都是平房,待遇等各方面也无法和我们相比,几个人思前想后还是不上学了。因此丧失了十年难遇的上大学机会,但我也有了堂而皇之的借口。</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后来,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党的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方面,我及我的孩子们的工作,学习,任职再也没受到父亲历史问题的影响,而且应验了父亲在伪满时期,在丰滿水电站工地救出的二位八路军劳工的话:你会有好报的!这虽然是唯心的说法,但也是一种巧合吧。&nbsp;</b></p><p class="ql-block"><b> 一九七八年后,经过自己勤奋的学习和工作,被工厂多次派往外地及高校学习,在长期的医疗器械产品及设备,工艺,工装设计中,为工厂作出了一定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b> 在此期间,还撰写了全厂唯一发表在省,部级专业刊物的工装设计论文一篇,得到了贰拾元稿费,多次受到工厂的物质和精神奖励。</b></p><p class="ql-block"><b> 一九八九年,由兰州市经委批准,由助理工程师晋升为工程师,並由省职改办发放中级职称证书,后任基层干部多年。</b></p><p class="ql-block"><b> 儿子在高考时顺利考入空军院校,园了我的空军梦。后来,一对儿女均以优异成绩考入西安交大研究生,並在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落地生根,分别在央企任职,</b></p><p class="ql-block"><b> 我退休后的八九年时间里,仍在用自己的专业发挥余热,即增加了收入又锻炼了身体。</b></p><p class="ql-block"><b> 期间又利用空闲时间游历了欧洲,北美,澳洲,南亚等二十余个国家。徜徉在境外的名山大川和各大城市里,充分的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给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b></p><p class="ql-block"><b> 心里感慨万分,感慨我们伟大袓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感慨我们的民族繁荣富强,感慨自己没有在逆境中退缩而沉沦。</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如今,又一次想起八十年前筹建丰满水电站和我们家的关联。</b></p><p class="ql-block"><b> 看到这座服役了近八十年的丰满水电站原大坝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即将光荣退役。在它的身旁,一座崭新的丰满大坝拔地而起,已接近完工,心中更是无限感慨!</b></p><p class="ql-block"><b> 八十年啊!真是有太多的事情发生,而还有更多的事来不及多说,就已经淹没在时光的洪流里。</b></p><p class="ql-block"><b> 过去的,就过去了,希望未来,世界更好,我们也更好!</b></p><p class="ql-block"><b> 衷心的希望我们的国家丶民族更加强大,人民生活更加富足!</b></p><p class="ql-block"><b> 郭春生</b></p><p class="ql-block"><b> 二O一八年十二月十六日于深圳</b></p><p class="ql-block"> </p> <h3>外甥女点评:</h3><h3> 这是我大舅写的我家封存已久的历史,有的我知道有的我才知道。才明白大舅为啥让孩子去西安空军工程大学,是圆梦啊!才明白小学期间利用午休时间天天周周与妈妈去公安局找- -个朝族朴同志,负责姥爷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人员墨迹。有我的时候爸爸为啥总不在家,因姥爷的问题下放57干校。那些年总有这种题材的电影,身边也有同学说&quot;我家有老人平反多好&quot; 。</h3><h3> 真实的苦难日子我家都经历了,不是姥爷身体好乐观阔达,等不到平反的时候。81年姥爷平反啦,我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姥爷的同事从旧小楼搬到'了新小楼,我家的没啦,对于读书人这不算啥。</h3><h3> 要说可贺的是大舅屡次技术创新,走上了领导岗位。</h3><h3> 86年-96年爸爸主持了铁道部重点枢纽工程建设项目:大连一哈尔滨电气化铁路建设( 现在的高铁大连一哈尔滨区间)时任副总指挥,一步步的破格晋升,把失去的10年追回来。爸爸总感慨说:&quot;谁能一辈子赶上一个大型重点工程啊!&quot;看来他还是比较满意他的作品。</h3><h3> 改革开放40年,国家发生巨大变化,他们都有一-种精神,一个坚定的信念 一颗爱家爱 国的心,一代一代人老去,我们的生活美啦,今天就当故事听--听吧。</h3> <p class="ql-block"><b>同学滕吉民点评:</b></p><p class="ql-block"><b> 同学们下午好,值此辞旧迎新之际,一篇自建群以来最具振撼力的自传体文章,通过美篇发表,字字血声声泪,一个家族兩代人命运,映衬出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坎坷和沧桑,先辈们在事关国家利益的时刻,尽忠职守一絲不苟,这不就是赤胆忠心的家国情怀呵,因为喜欢我曾试着朗读一下,但那配乐歌声,更是激荡着我的心灵,历尽磨难赤心不改…,这是历尽波折包括郭氏家族在内整个民族的真实写照,如今丰满电站八十载,以是沉封的历史,唯有雄伟的大坝,述说着它的仓桑和血泪史,据说新坝迠成后,旧坝也留一部分,作为博物馆,以供瞻仰,传颂着为它作出贡献的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同学王敏点评:</b></p><p class="ql-block"><b> 老同学郭春生的文章写的太棒啦!既催人泪下,又激励人奋进,你是我们的楷模,也令人骄傲!祝贺你,並且祝阖家快乐,幸福!</b></p> <p class="ql-block"><b>初中同学廖世杰点评:</b></p><p class="ql-block"><b> 偶读有感:"一座丰满水电站,两代父子坎坷路"以丰满新|旧大坝为线索,紧紧围绕父子两:代人不同的经历和坎坷遭遇,展示了中国社会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巨变,同时作者以大跨度的历史回忆,在读者面前呈现出了一幅,我们这一代---- -共和国同龄人的缩影。</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同学邱鹏飞点评一一</b></p><p class="ql-block"><b> 好!图文并茂回味了历史。虽然蹉跎了时间,蹉跎了自己,但是最后还是笑迎百花开!</b></p><p class="ql-block"> &nbsp;</p><p class="ql-block"><b> 朋友点评:</b></p><p class="ql-block"><b> 祝贺郭兄"一座水滿发电站,两代父子坎坷路"微博回憶录公开在网络上发表,文章通俗:流畅及图文并茂,于细微处见真情:将两代人的命运置于生活在前后八十年的历史大背景下,历经苦难和折磨而终于修成正果。如果能详情的提供你父辈具体事件的时间地点.关系人证据等细节,肯定有一定的史料线索的参考价值。</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