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美洲唯一一幅达·芬奇的画吗

婉儿

<h3></h3><h3 align="center">摄影:婉儿</h3><h3 align="center">文字:参考网络整理</h3> <h3>站在岁末,回望2018。很难忘今夏美国东部的旅行,特别是又一次参观了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家美术馆。这里珍藏着许多你熟悉的名画。其中美洲唯一一幅画达·芬奇的名画就珍藏在这里。<br></h3> <h3>美国国家美术馆,位于美国国会大厦西阶,国家大草坪北边和宾夕法尼亚大街夹角地带,由两座风格迥然不同的花岗岩建筑组成,一座在西,为新古典式建筑,有着古罗马建筑风格。一座在东,是一幢充满现代风格的三角形建筑。两座建筑共同组成了美国国家美术馆。<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下面的8件名画,带你走进西方艺术世界。</span></h3> <h3></h3><h3 align="center"><b>1. 梵高自画像(梵高)</b></h3><h3><br></h3><h3>橘黄色的头发和胡子,憔悴的容颜,焦虑的眼神,梵高的这幅自画像具有极高的辨识度。在10年里,梵高创作了36幅自画像,艺术史上可能只有伦勃朗产出更多。<br><br>对于很多艺术家来说,像伦勃朗和梵高,自画像是对自己个人意识的批判性探索和对自己审美高度的探寻。<br></h3><h3><br></h3><h3>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中的这幅自画像是在梵高承认自己患有严重的精神衰弱之后完成。在他这段时间内,他还经历很多其他的打击,把自己关在一个封闭的小房间里一个月,甚至连屋外的庭院都未曾踏足。但梵高坚信创作对于他来说是唯一治疗自己精神疾病的方式。<br><br>梵高炽热但却脆弱的人生呈现在画布上,就转化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和大胆的笔触,他自身的能量转化在画布上就变成了有力的线条。正是独特的人格构成了他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h3><h3><br></h3><h3>文森特·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代表作有《星月夜》、自画像系列、向日葵系列等。<br></h3> <h3></h3><h3 align="center"><b>2. 撑阳伞的女人(莫奈)</b></h3><h3><br></h3><h3>这件作品是莫奈早期1875的印象技法画作。画面正中偏右站着一位撑阳伞的女仕,而画面偏左较远处的就是她的儿子。这是一个晴天的早上,两母子在草地上漫步。<br><br>整幅画只用了简单的蓝、绿、棕等自然的色彩,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画中的女仕占了画面大部份的空间,成为画的趣味中心。但左侧的小儿子与阳伞和女仕也构成一个三角形,得到一个平衡的作用。<br><br>虽然此画是莫内早期的作品,但也可见他已很好地捕捉光影和画中的瞬间印象感觉。画中女仕面部和上半身都用上较暗的色彩,表明是处于阳伞的阴影之下。而整个阳伞、面部、衣裙和草地上的阴影区,与女仕衣裙上向光一面的光影形成对比(小儿子方面也一样),就如现实中看到的一样。另外,女仕摆动的头巾和长裙上的绉褶也加强了<br></h3><h3><br></h3><h3>克劳德·莫奈堪称是法国印象派最伟大的大师。克劳德·莫奈的一生,可以说是为了印象派而来。在莫奈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克劳德·莫奈的作品总是以当时所处时代的生活情景为主题,且始终都秉持在户外写生的印象派基本理念。<br></h3> <h3></h3><h3 align="center"><b>3.卖艺人家(毕加索)</b></h3><h3><br></h3><h3>卖艺人家是毕加索早期最重要的画作。这个时期是毕加索创作的“blue period”, 毕加索的画作全部集中在这个时期。第一眼看这个画,被画中人物的孤独感寂寞感所吸引。然而在观众的印象里这些杂耍演员、舞者、弄臣难道不应该表现出嬉戏,喜悦,幽默的状态么?<br><br>但这些并不是毕加索所想的,对于他来说,最想表达的是这些最容易被社会忽视的下层社会的艺术家的忧郁。与这些杂耍艺术家的经历非常相似,西班牙出生的毕加索在他刚到巴黎的前几年,为了得到社会的肯定,经历了非常多的生活考验。最后他在巴黎的蒙马特找到了一家破旧的公寓,他和他的朋友们也经常参加当地马戏团的演出,所以在1904年到1905年之间,毕加索创造了很多马戏团表演者的画像,表现出极强的忧郁感和孤独感。</h3><h3><br></h3><h3>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年~1973年)出生在西班牙马拉加(Malaga),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立体画派创始人,毕加索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br></h3> <h3></h3><h3 align="center"><b>4. 打开的窗户(马蒂斯)</b></h3><h3><br></h3><h3>“观赏者也许会很容易就注意到窗外的法式小渔船,但事实上,这扇窗户打开的是二十世纪绘画的未来”,某位艺术评论家这么评论到。<br><br>这个充满阳光的景色被表现的十分鲜活和诱人。在粉紫色的天空下,蓝色船身的船漂浮在粉色的波浪中,这些大胆不写实的颜色,引起了当时法国社会不小的轰动。<br><br>“在我的画中绿色不代表草地,蓝色也不代表天空,艺术远超于现实,色彩是画家表达意图和情感最好的工具”马蒂斯说到。<br><br>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1954),法国著名画家、雕塑家、版画家,野兽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有《豪华、宁静、欢乐》《生活的欢乐》《开着的窗户》《戴帽的妇人》等。<br>他以使用鲜明、大胆的色彩而著名。21岁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它主宰我。”<br></h3> <h3></h3><h3 align="center"><b>5. 伦勃朗自画像(伦勃朗)</b></h3><h3><br></h3><h3>伦勃朗是17世纪荷兰最高产的画家之一,善于捕捉人物瞬间的表情从而表达情感的画家。这幅自画像,是伦勃朗在1659年的时候完成的,那个时候他经历一场严重的财务危机,他的房产和其他的一些财富全部给了债权方。观赏者会不自觉的被rembrandt的眼神所吸引,他深邃的目光仿佛在逼迫观赏者了解他的经历。也不难从这幅自画像看出伦勃朗的抑郁,绝望与力量。<br></h3> <h3></h3><h3 align="center"><b>6. 拿天枰的女孩(维米尔)</b></h3><h3><br></h3><h3>拿天秤的女人是维米尔对于画面结构独特理解的完美例子。画中,一个女人身着蓝色外套和白色毛毡,安静地站在屋内角落的一个桌子旁,她右手拿着珠宝商所用的天枰,画面整体十分平衡。桌上放有闪闪的蓝色布料和一个放有两个珍珠的首饰盒,窗外柔和的光线照亮了房间。女人安静的沉思让观赏者瞬间怀疑自己是否打扰到了这个私密专注的沉思时刻。</h3><h3><br></h3><h3>维米尔是17世纪荷兰最有名的画家之一。早期的画作都是历史主体,1650年之后,专注于生活气息的场景创作,也就是所谓的风俗画。画面场景多以温馨、舒适、宁静,庄重为主,充分表现出了荷兰市民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适的气氛的喜好。 最有名的就是他对光,色,空间比的把握。画中结构和光线都给人平和舒服的感觉。<br></h3> <h3></h3><h3 align="center"><b>7. 十四岁的小舞女(德加)</b></h3><h3><br></h3><h3>德加以画芭蕾舞女而闻名,这些舞女的形象在雕塑中也有表现。《十四岁的小舞女》就是这样的一件作品,这也是德加生前唯一展览过的一件雕塑作品。德加用蜡塑造了一个小女孩的形象,她把手臂向后伸展,下巴高扬,双脚呈现出有些奇怪的姿势。德加还给雕塑涂上逼真的颜色,然后粘上真正的头发和衣服。当这个雕塑1881年在巴黎的印象派展览中展出,受到了艺术评论家们的一片非议。其中艺术评论家Elie de Mont夸张地说到:“我重来不认为艺术应该一直是优雅的,但我也不相信艺术的诞生是拥护丑陋"。后来这作品被大众冠以“迟钝”,“困惑”,“看起来不舒服”等字样。在德加去世之后,他的继承人将所有的蜡像翻制成了铜像。如今,德加《十四岁的小舞女》的铜像在全世界各大博物馆如法国奥赛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泰特现代艺术博物馆等都成为重要的藏品之一。</h3><h3><br></h3><h3>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印象派重要画家。他出身于金融资本家的家庭,他的祖父是个画家,因此他从小就生长在一个非常关心艺术的家庭中。<br></h3> <h3></h3><h3 align="center"><b>8. 吉内薇拉班琪(达·芬奇)</b><br></h3><br><h3>最后揭晓的是美洲唯一一幅达·芬奇的画。这就是达·芬奇的作品《Ginevra de' Benci》(吉内薇拉‧班琪) 是美国国家美术馆镇馆之宝。</h3><h3><br></h3><h3>白皙,无暇,陶瓷般的肌肤,缄默,有些不容侵犯的表情展现出一个优雅的16岁少女。和文艺复兴时期很多自画像一样,画中的女孩来自于一个富裕的家庭并受过良好的教育。</h3><h3><br></h3><h3>那个时代年轻的女子都被期待成为优雅谦逊善良的人,女孩的美貌恰恰被认为是善良的标志。这个女子为何会出现在达芬奇的画中呢?其中一个可能性这是吉内薇拉的结婚或订婚照。在1474年的时候,吉内薇拉嫁给了Luigi Nicoolini。画中女主角的眼神空洞,忧伤,茫然,也许是对未来婚姻的隐隐担忧。另外一种可能性反应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社会对柏拉图式恋爱的推崇。</h3><h3><br></h3><h3>画中背景是意大利常见的 Juniper Tree (杜松),远处湖面朦胧的倒影与淡淡的水雾是达·芬奇惯用的渲染效果,隐含着如蒙娜丽莎般忧郁的神秘。</h3><h3><br></h3><h3>达·芬奇是列奥纳多·迪·皮耶罗·达·芬奇 (意大利文原名:Leonardo di ser Piero da Vinci),(1452年4月15日公—1519年5月2日),意大利著名画家、科学家,与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并称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也是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之一。<br></h3> <h3>在美术馆里遨游,体会着西方的艺术世界。美国国家美术馆,有机会下次还会来。</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谢谢雅赏🎉</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meipian.cn/106749jj"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我的2017,用镜头记录的四季 ❤️</a><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meipian.cn/zmawqxe"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近距离观雾凇,震撼你的视</a><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a href="https://www.meipian.cn/zgjctnh"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又见山里红</a><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