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特色手工盐挂面第一村——孔尹村

秦巴人

<h3>长宁镇有一个挂面村,叫孔尹村,全村现有三百多户挂面匠人二百多名,“挂面调醋、有盐(言)在先”即源于此。该挂面自销周围10公里范围的村庄。外销杨陵区、周至、西安等各大城市。</h3> <h3>在西安以西约五十公里的武功县孔尹村,更是将面条做到了极致,那就是纯手工挂面。</h3><h3>工业发展日新月异,那些古老的手工制法和悠久的传说故事,或许正逐渐被机械一茬茬收割殆尽。对于手工挂面来说,这种流传千百年来的食物,恰恰是在最平凡的生活里得到了日以继日、直到今天的传承。</h3><h3> </h3><h3>陕西人爱吃面,扯面、棍棍面、手擀面、长面、挂面……品种繁复多样,味道也各有千秋。</h3><h3>在这香喷喷的面条中,手工挂面堪称一绝。</h3><h3><br></h3> <h3>上午九点多,太阳出来了,开始挂面了。</h3><h3> <span style="line-height: 1.8;">挂</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面架一般高四米左右,每一挂的面条都由最初的五十公分左右拉长到四米。根根挂面细如发丝,挂在架子上如瀑布一般。架子高,所以晾晒挂面时需借助凳子、梯子,两人协作才能完成。通常人家,都是男掌柜的在上面挂,媳妇在下面抻。</span></h3> <h3>每到隆冬时节天气晴朗的时候,村子里会变得格外热闹。</h3><h3>几乎每户人家的门前都会架上几根两侧满是孔眼的横木杠子,杠子上挂满了正在晾晒的细如发丝的面条。丝丝分明似琴弦,将村子装扮得别致有型。美味与形色兼顾,正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所尊承的饮食哲学。</h3> <h3>无论靠山、还是靠水,人们都有专属于自己家乡的美味。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留恋童年的味道。</h3><h3>对于孔尹村的手工挂面来说,更是浓浓的生活味道,悠悠的岁月情怀。</h3> <h3>极致的美食,向来只留给最勤劳的人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