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 我喜欢蓝色,尽管它代表寂寞与宁静,可在我心目中,它更是宽容和清朗的象征。</b></h3> <h3> <b>时光荏苒,想来做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已有十年,期间有挫折时的坚忍,有怯懦时的不舍;有成功时的喜悦,也有完美中的缺憾……但每每想到我眷恋的那抹明净的蓝色,想到自己向往的方寸“讲台”,记忆中留下更多的是感念和收获!</b></h3> <h3><b> 母亲出身于教书先生家庭。从小受母亲的影响,我憧憬着自己将来也能做一名老师。母亲也曾用尽毕生心血,把我送入了师范大学的校门。最后,她的遗愿就是企盼我也能走上教书育人这条路。</b></h3><h3><b> 可是世间有很多事不以人的意愿而改变。特招入伍,携笔从戎,我未能了却母亲的遗愿;军转安置,穿起警服,我以为此生不会再有机会。</b></h3><h3><b> 多少次工作执勤在那条熟悉的路上,母校虽近在咫尺,但梦想却早已渐行渐远,每当伫立在大学教室外聆听专家们的精彩授课时,心底的那份涌动和交集又总是那么强烈。</b></h3> <h3> 一个偶然的机会圆了我最初的梦想。2008年12月22日,单位把我从勤务中队“借调”到宣传科工作,主要从事交通安全和法律法规知识的对外宣传教育,从此,我有了一个“老师”的称谓,一下子好像离我最初的梦想近了许多。</h3><h3> 如今这份兼职“老师”的工作,我已做了整整十年。十年里,足迹遍布幼儿园、中小学、高校、社区、企业、军队、机关等各类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授课、宣传活动等近600场次,受众群体达8万余人。几多激情、几多艰辛,几多追求,不改的是那份执着与热爱。 </h3><h3> 儿子曾经问我:妈妈,你讲了那么多次课,再上台讲课时还会紧张吗?我说:会,每一次都会。因为我想做到最好!所以我会把每一次讲课都当成一场战斗,必须要打赢的。</h3> <h3> <b><font color="#010101">《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font></b>虽然教师被誉为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但在我看来,这也是最掺不得“假”的职业。我明白,既然站上三尺讲台,就是要言传身教、传播知识的。从德行品性角度讲,老师必须是积极向上的;从专业知识角度讲,老师必须是融会贯通的。按照这样的思路,交通安全常识、车驾管业务、事故分析处理、新的法规政策等等,翻条文,学重点,从各类媒体中看新闻、从同事那里听分析,通过广泛学习汲取,努力做到当站上“讲台”时,能从容不迫。</h3> <h3> 比如,每次讲课末尾,我都会设计一个提问环节,来解答我课上没有讲到的、大家却有疑惑的问题,这个过程不会按照自己提前设计好的内容来进行,我不知道现场大家会问及什么问题,这需要全面的知识储备和对政策法规的及时掌握作为支撑,才能经得住考量,每每看到提问者因为得到自己满意的回答露出会心的笑容时,我内心是坦然的;当遇到我不了解或把握不准的问题时,我会记录下来,不回避、不拒绝,把问题带回来请教相关部门或同事,得到准确答案后再反馈回相关单位、直至为提问者解疑答惑。久而久之,言而有信,我所到过的单位慢慢形成了自觉学习、自觉遵守法规的良好风气。</h3> <h3> <b> 教师应教化于人,感化于心。</b>在一次次的磨砺中,我意识到人与人“心近”的重要性。给社会各个不同群体的交通参与者宣传交通安全,能讲是一方面,但能不能讲到人的心坎里、能否让受教育的人真正理解是最重要的。在一次次的授课中,我不断调整方式和内容,去哪里讲就用最贴切哪类群体的语言和特点,让大家感觉到我是站在他们的立场上看待安全问题,真正走进授课群体中去,融会才能贯通。 </h3><h3> 记得我接触的第一个“学生”,是一位55岁、酒后驾驶记分满12分的驾驶人,他是一位企业老总的专职司机。这是一个开了近40年车、安全行驶近百万公里的“老把式”。论驾驶技术,那是杠杠的,可也是因为驾驶技术过硬,思想意识上的侥幸使得他差点酿成大错。就是这样一个“老把式”,他从一开始学习的抵触到最后考试时的自信,让他有感而发:听你说话,就像和自己的女儿交流似的,你们的工作真的很不易。三个月后,我就要退休了,主要任务是给女儿接送孩子的。这一课你给我补得及时,我听得明白,想想那是自己的外孙,安全上来不得半点马虎啊!</h3><h3> 还有令我难忘的是给某单位大型车辆驾驶员讲课的场景。台上我大声讲,台下也大声讲。抽烟的、打电话的,甚至还有人在玩扑克,引得周围的人哄堂大笑……课堂出现这样的情况,只能说明我的课程设置有问题,没有能吸引大家的亮点内容。这之后,我通过实地走访企业,和驾驶人直面交流,逐渐了解他们的工作时间模式、工资结算方式等等,掌握了一些他们所不为人知的辛苦。站在这类群体的角度看,我们城市的建设发展里有他们的努力和付出,但是,当利益和法律法规不可兼得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选择铤而走险,不计后果。我想,既然他们无暇顾及后果,那我就从后果作为切入点,拿辖区真实案例说话,让大家看清楚因为违法行为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算清楚因此而背负的沉重甚至是毁灭性负担,让大家自己思量“遵法”与“违法”孰轻孰重。再讲课时,课堂里一片安静,人人专心致志,大家有时会惋惜感叹,有时会露出自责愧欠的神情,有的人会沉浸在惨烈的事故画面里久久回不过神来……此时的大家是“走心”的,而此时的我释然了。</h3> <h3> <b>“换位思考,由人及己”这是我讲课开篇时经常说的话。</b>在交通参与活动中,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份都是多元化的,今天可能是步行交通参与者,明天可能是机动车驾驶人,后天也可能会是公交车乘客……所以,我会提醒大家去换位思考出行所遇到的问题,当你坐在机动车里该怎样看待斑马线上的行人?如果今天在斑马线上遇到了礼让自己的机动车,将心比心,我们又该怎样回报对方对自己的礼让?……另外,不要把别人的事故当成故事看待,只有自己真正打动自己,才能真正警示规范自己的行为。</h3> <h3> <b>因材施教,将有形化于无形。</b>如今,许多单位已形成常态机制,会定期为大家开展交通安全教育培训。他们说:听于警官讲课就像在拉家常,她讲课有亲和力、感召力,一节课不论时间长短,不会疲倦走神,不会觉得枯燥生涩。我想,随着网络媒体时代的进展,人们想要了解法律法规非常简单;只要大家想去关注交通事故,每天都会有大量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眼睛和耳朵,那么我站或坐在这“讲台”上做什么?难道仅仅是一种形式?我想:通过分析事故原因和违法行为,有效互动交流,引导大家反思,从而触动内心警醒,变被动遵守法规为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才是“讲课”最真实的目的。这就涉及到课堂语言交流及授课方式的重要性,仅仅照本宣科是远远不够的。 </h3> <h3> 孩子是社会和我们所有人的希望,和孩子们在一起是我最开心的时候!每当看到他们纯真的眼睛里那份对知识的渴求,看到他们学会知识时脸上泛起会心的笑容,我这个站在“讲台”上的编外老师,更明白自己心中责任的重大。</h3> <h3> 学前儿童的注意力多在10分钟左右,所以上课时我会多用游戏、看动画片的形式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小学生属于“白纸”阶段,需要多进行正面教育,我便通过互动问答,引导他们自己分辨对和错、安全与危险,从而加深学习印象;中学生的眼光是“挑剔”的,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们,对一切懵懂但又无畏,若硬性地给他们讲法规、提要求,势必会惹他们的反感。所以和这类群体交流,我会根据他们的心理承受力,让他们直面事故的惨烈,认清莽撞任性行为的沉重代价;与大学生交流是最惬意的,这群天之骄子,有思想且清新理性,我可以和他们坦然交流自己年轻时的无知和交通违法行为,从心灵上引起他们的共鸣和认可,从而达到教育的效果。</h3> <h3> <b>十年,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的不易。</b>面对不同群体,我学会了适应各种情况下开展讲课的方法。有时课多安排不开,一天内会到2-3个单位讲不同类型的课,有时一节课会站着讲两个小时以上。为了避免讲课时身体出现的各种不适,我在有讲课任务前的两小时内就不再喝水,因为有低血糖的毛病,哪怕是冬季,我经常会在讲课时满头大汗、心慌难受,我会随身携带糖块来保持体力;有时在讲课马上开始时,出现比如电脑、投影仪出现问题、课件播放不了、话筒没有声音等突发情况,无法按照原定计划进行,我都会快速调整自己、适应现状,使讲课得以顺利进行。</h3> <h3> <b> 十年,我从未因自己的个人原因而耽误过任何一堂课。</b>有一次,自己因感冒咳嗽,嗓子已经盲哑失声,但那天已安排了两堂课。上午去幼儿园给孩子们讲课,一个教室里近百个孩子,讲课前,话筒突然坏了,老师在修理后冲我露出了抱歉的表情,嗓子使不上劲,加上孩子们年龄小说话相对随意,那节课,我的汗水把身上的棉夹克出透了,不到中午已发烧到38.3度。吃药,短暂休整,下午两点,我准时出现在另一个讲课现场,站立讲课近两小时,直到完成最后提问环节,没有任何纰漏,圆满完成任务,课后的我却连续高烧了两天没爬得起来。</h3><h3> 2009年冬天,我因皮下脂肪瘤疼痛难忍,于12月16日进行手术,后背切除了一个直径4厘米的肿瘤,而第二天安排的是山东传媒学院大一全体新生的课,领导关切地问我:行不行?不要硬撑勉强自己!那么多学生等在那里,哪能说不去就不去?强忍术后疼痛,我坚持着乘车十几公里,准时出现在学校礼堂的讲台上。我觉得这是一份责任和担当: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努力做到。</h3> <h3> <b>十年,有付出,更多的是收获。</b>没有激情洋溢的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高屋建瓴的独特见地,我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将自己的所学所想所知全部付出,像涓涓细流一样融入受众群体,守护着他们的安全出行,也收获着大家认可和鼓励。 </h3><h3> 那是2013年春天,一所幼儿园的师生来大队参观,听完讲解和授课后,孩子们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围着我,说要送我一个惊喜。我睁开眼看到是孩子们用树叶和小草做的美丽心愿卡,当她们围抱着我说:谢谢阿姨、阿姨亲亲时,我的心被融化了。</h3> <h3> 多少年,无数次,每每看到课堂里所有人都在专注地听讲、听到播放事故视频时大家发出的惊叹声,那时我心里是踏实的,我认为这些引起了大家的警觉和震撼,他们会从心底增强安全意识的,而每每这时,我觉得自己又做了一件积德行善的好事。每当教师节,我收到祝福的短信、看到祝福的话语时,我又何尝不觉得自己是幸福的呢?</h3> <h3> <b>春蚕一生没说过自诩的话,但那吐出的银丝就是丈量生命价值的尺子;我愿去做春蚕,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地做最真实的自己;我愿做满天繁星,犹如沧海一粟,默默闪烁、静静流淌,在自己喜欢的方寸讲台上,悄然守护最初的梦想,实现存在的价值。</b></h3> <h3> 感念十年来关怀和鼓励我成长的领导们,感谢十年来陪伴我授课、为我留下美好回忆的同事和战友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