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想的歌儿】之六:赏心乐事十六章(上篇)

树琪

<h3><br></h3><h3> 前些日子看到网上热传的人生十六件赏心乐事,据说是宋代著名词人苏轼所作。<br></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柳阴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萧;</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乞得名花盛开;飞来家禽自语;</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h3><h3><br></h3><h3> 看着这文言雅气、浪漫闲趣的十六条生活之道,还真有些古时文人墨客们推崇的脱尘味道。但我查了一些资料,没找到可靠的史料记载,说明这就是东坡先生的亲作。</h3><h3><br></h3> <h3><br></h3><h3> 读读这十六件赏心乐事,再看看网上推崇者的解释,琢磨比较一下,倒是觉得挺有趣儿的。</h3><h3> 过上一种轻松舒适安定幸福的生活,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不管这是不是东坡先生所作,不论大家认不认可这些就是人生之乐事,也不必评说论辩这十六条对人们所期望的闲适美好生活能有多少影响和帮助,如果单从那个时代骚人墨客们所处环境和生活方式来看,或许这还真是士子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生活状态和“闲适”境界吧。</h3><h3><br></h3> <h3><br></h3><h3> 不过生活方式的内容与内涵是在不断变化的,其时代性和历史感很强。对于生活于现代社会的人们,这十六条算不算“赏心乐事”就很难说了,这样的“闲情雅致”“文士之悠”,似乎不免稍嫌“文气”了些、“过气”了些。</h3><h3> 毕竟,现在人们的生活状态比那个时代的人要积极丰富得多,所倡导和追求的生活方式也多种多样。对于那样一种理想化而又难以实现的“清心寡欲”“闲情逸致”式的闲适,现代人会不会认为是“无病呻吟”“淡泊无趣”而不屑一顾呢?</h3><h3><br></h3> <h3><br></h3><h3> 当然,这就象穿衣戴帽一样,也不能一概而论。就是现代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爱好的人,对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闲适安排都会有不同的考虑和期许,或许没有谁非要弄出个多少条来麻烦自己,但心底里大概都会有对“放松”“休闲”向往和努力的主张。</h3><h3> 生活中放松休闲的方式多种多样,但不管怎样,自己认为好那就是好。</h3><h3><br></h3> <h3><br></h3><h3> 话说回来,我对自己心里的赏心乐事是如何看的呢?这恐怕与“重心”转换有关。尽管退休前后我对生活方式的认识和理解变化并不太大,但退了休就没有了工作上的责任和压力,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日常的重心自然就转向了生活!</h3><h3> 转成什么样?整一句大大的“文词”就是:退休了,生活情趣不能退;健忘了,身心健康不能忘;离开工作岗位了,不能离开必要的社会交往;有时间了,除了照顾家庭也要关心一些国家大事儿;只要活着,到什么时候都得积极努力乐观开朗。</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r></h3> <h3><br></h3><h3> 这个重心转过来了,自己的赏心乐事也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如果“附庸风雅”比划一下,也能杂七杂八地攒上几条。</h3><h3> 不过话还是要说明的,一是我既不想也没能力与东坡先生相比,因此无需也没法儿去做比较;二是纯粹是写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不一定都能实现得了,供自己朝着这个“理想”方向努力;三是不想给别人添乱,我姑且写之,诸位有兴趣姑且凑合观之,凑趣取乐就是。</h3><h3> 当然,既然要做成美篇,也算是扔给美友们一块砖,特希望能砸出块玉来!</h3><h3><br></h3> <h3><br></h3><h3> 如此就可以划定我的十六件赏心乐事了。总的方向呢,是要奔着一种简单得体、轻松闲适,健康快乐、家庭和睦、平安幸福的生活方式去的。具体来说是这样的:<br></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洗涮内外整洁。进出着装得体。</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无事静坐发呆。自烹美味分享。</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暖阳半卧听音。闲话不能入耳。</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三五好友聊天。动静保持活力。</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夜来灯下读书。月下邀杯独乐。</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随手拍拍照片,时常网上购物。</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自驾各处旅行。营建家庭和睦。</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行事落于心安。老来别无牵挂。<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就这十六件,算得上赏心乐事吗?嗯嗯,算不算得上,它们都是我自己的,是我自己琢磨着挺对脾气的十六件可以让我高兴的事儿!到底是与不是,且听我慢慢道来。</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 <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一</b></h1><h3><b><br></b></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洗涮内外整洁</b></h1><h3><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干净利落春风大雅能容物;</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明白清楚秋水文章不染尘。</b></h3><h3><br></h3><h3> (哈哈,这是文气还是俗气?是雅气还是酸气?这对联似的东西,表述得不一定工整,也不一定贴切,就是硬生生写它出来,想沾点儿“仙气”啊😄!)</h3><h3><br></h3><h3> 也许您要问了,这一件也能算是生活中的赏心乐事?纯粹瞎掰吧,明明是苦差事、麻烦事嘛!我是觉得吧,那要看您心里是怎么想、能不能想明白这件事的;看您具体是怎么做,能不能做出“情趣”来。</h3><h3> 无论是做什么事儿,假如它是绕不开必须要做的,那不管您愿意不愿意也只能去做了。不过带着什么心情去做,那效果可就完全不一样。如果还没开始做您就把它看做是麻烦,是负担,那做起来肯定是既不情愿又不开心,别别扭扭越做越累的。假如您要是想一想,既然它是必须要做的,就一定会有需要和必须的道理,别扭也是做高兴也是做,为什么不高兴些呢?当您有意识地、主动地去思考和探求为什么要做这件事的道理,并在具体做的过程中摸索出了做好它的方法、掌握了规律、形成了习惯,还从做的结果中体会到了良好的效果和价值,那么您自然会为您的付出和努力以及取得的“成果”而感到高兴,您一定会为您能够享受到做事所带来的乐趣而感到喜悦。这样一来,您就应该能够高高兴兴地去做这件事了吧?</h3><h3> 回到这第一条来看,人回到家里最直接的享受是什么?对于我来说,那就是从一进门、甚至是一进走廊开始,就感受到了浓浓的暖暖的家的气氛。这种温馨的气氛哪来的?干净整齐!当您把全身投入到整洁舒适的房间里,不管是躺在舒适的沙发上还是坐在硬实的椅子上或是溜达在洁净的地板上,身心就会整个放松下来,睁眼闭眼,浮现的都是满足的简单和美好的满足,那该是多么惬意舒心的享受啊!</h3><h3> 再者说,那《朱柏庐治家格言》中起始句怎么说来着?“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这数百年流传下来的生活古训,应该还是有些道理的吧。“勿修华室”,“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不需要豪宅,不需要奢华,只需要整齐干净就能营造一个温暖温馨的家,多好!</h3><h3> 我就愿意和老伴一起,把日常扫地擦灰洗衣服、买菜做饭带孩子的家务活儿,当成生活中培养“勤奋节俭、吃苦耐劳”良好习惯和“治家理政、友爱亲和”的良好品格,无怨无悔、高高兴兴地干着😄。</h3><h3> 我想,收拾一个干净利索的家居和自己,置身于一个简朴整洁的环境,这既是支门过日子的起码要求,是物欲之一;也是生活做人的基本道理,是心境所在。</h3><h3> 有了这样的心境和情趣,这拾掇屋子自然是一件赏心乐事了!</h3><h3><br></h3> <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二</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进出着装得体</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量体裁衣着装由人心成悦;</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匠心独运得体便是自在身。</b></h3><h3><br></h3><h3> 老话说:人在衣服马在鞍。古往今来,对这句话似乎就从来没有过一致的认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各自不同的理解下人们的着装也是五花八门、各取所好。这就恰好应了那句俗语:穿衣戴帽、各好一道。</h3><h3> 细想想,这两句话表达的概念似乎都比较含糊、不够明确。人在“江湖”,的确往往身不由己,就是穿衣戴帽也是一样。比如,并不是什么人穿上什么衣服都是“合适”的,也并不是您想怎么穿就怎么穿而能“适合”的。只要您还想在社会上“混”,特别是要“混”出个样来,那么穿衣戴帽就绝不是随心所欲或“过度消费”的问题。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分环境、不分场合、不顾及自身特点的着装,就算您自我感觉再好,也终归入不得“社会审美”的法门,因为它不“得体”!</h3><h3> 对,得体!“人在衣服”最根本的价值体现是什么?应该是得体。因为,人前人后衣着得体总是对己对人尊重的大事吧?也许有人不这么看,穿着嘛,要讲究个性,自己感觉好那就是好,管他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对,穿衣打扮就应该这么“任性”!</h3><h3> 实际是这样吗?现实中果真如此吗?应该说,是也不是。说是,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确确实实有那么一些人,无论在什么场合,都在以各种理由或者是没有任何理由强烈地体现个性的同时,在强调视觉“冲击力”的同时,把着装的一般规则和审美趣味“差异化”“个人化”了;说不是,是因为毕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着装还是多少要讲究些分寸的,要有基本的“普世规则”和“文化习俗”,要有自己高兴别人也大致顺眼的赏心悦目,尤其在一定场合,则应该甚至必须个性服从共性,否则容易陷自己的快乐于别人的痛苦之中而“奇异”有别呢😄!</h3><h3> 对于我来说,我还是赞成以“得体”为着装的基本原则的。因为人不仅是生活在个人空间里,也是生活在公共空间内,个人的行为举止不能完全脱离社会价值规范的基本要求。着装是个人行为举止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当然也要顾及到社会的反应和他人的感受。服装是有功能性的,也是有审美趣味的,因此在不同场合、不同环境、不同时间和不同事件情境下,要有不同的选择和搭配。这大概就是得体的意思吧。</h3><h3> 衣服是穿给别人看的。注重个人着装能体现仪表美,增加交际魅力,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让别人觉得您是个有教养懂礼仪的人。</h3><h3> 衣服也是穿给自己感受的。着装得体是气质、修养和涵养的一部分,是自身阅历修养、审美情趣与自身特点和环境场合的良好结合。衣着合适,哪怕是在家里,自己心里也会舒服愉悦的。</h3><h3> 当然,并不是说衣服要有多大的品牌、多么的华贵。衣不在多,适量就行;衣不在奢,整洁便成;衣不在奇,适合则是;衣不在贵,得体就好。</h3><h3> 得体的穿衣戴帽,才是悦己悦人的乐事啊!</h3><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三</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无事静坐发呆</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清风夜朗凝意静思怀空月;</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斜影径幽养息安素梦飞花。</b></h3><h3><br></h3><h3> 现在耳边时不时能听到“发呆”这个“特有情调”的小词儿。可稍稍琢磨一下,这个词与我小时候人们说的那个发呆完全不是一个意思。小时候,如果父母或是别的什么人在您耳边大喝一声:喂,干嘛呢,发什么呆啊!那一准儿能吓您一跳的,因为这个发呆的意思,是在责怪您学习做事不专心不用心、走神了,而绝没有赞扬的成份;严重时甚至会被认为是一种病态,应该是与“自闭症”一个意思。而现在人们所说的这个“发呆”,则是现代生活中的一种时髦说法和有控制的主动行为,有着其特定的内涵,很受忙碌中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人作为身心调理、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欣赏与推崇。</h3><h3> 实际上,不管自觉还是不自觉、主动还是不主动,据说发呆现象是人人都会有的,不同的是时间长短、是否经常、主动与否的区别。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发呆现象,则认为发呆是正常人的一种潜意识的心理调节,偶尔发呆无伤大雅,有控制的发呆还有利于健康。</h3><h3> 我们的老祖先好像早就创造出了一种主动的、有控制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发呆”方式——打坐,它在佛教中叫坐禅,在道教里叫调息,在养生中叫冥想。</h3><h3> 人体科学研究结果认为,适度的发呆可帮助人们减轻疲劳,对大脑来说,是很好的休息方式。处在发呆状态下的人会一下子不愿意思考,使自己停滞在一个安静的氛围和情境里忘记一切。会发呆的人,觉得发呆是一种享受,因为发呆的时候可放开所有,不再有烦恼和忧愁,整个空间都属于自己的。因此,在发呆的时候,人是轻松、快乐的。</h3><h3> 研究结果表明,适度发呆可以使人自行减压,让大脑获得休息;能纯净自我空间,促进血液循环,为身体组织器官输送大量的氧气和营养;可以减少焦虑,提高脑细胞活跃程度;发呆过程中不一定能立马理出点儿什么思路来,却是发呆之后静下心来深刻思考的重新开始。因此,生活中选择合适的时间地点有意识地发发呆,进入一种无意识的忘我状态,是调剂身心、生活和工作状态以求积极健康的有效方式,也是轻松快乐舒心惬意的心理享受。</h3><h3> 哈哈😄,发呆有这么多的益处,又怎能不作为自己生活中的赏心乐事之一呢?生命里最美好的时刻,往往是您把现实的东西暂时忘掉的时刻。我们平常不管有用没用,总是要记住很多事情,当太多您心里“放不下”的那些东西,慢慢形成一张难以挣脱的大网时,生命就被那些东西牵绊住了,您会觉得很累很累。偶然有一天,您突然发了“呆”,脑子里出现一片空白,一下子“忘路之远近”,把现实里的一切都忘掉了,流连在一片似曾憧憬过的“桃花林”里,您会发现这个时候的您,才进入到了自己心灵与生命中的那个美好世界。</h3><h3> 现实中好像是找不到桃花源的。但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自己梦想的桃花源。自己的桃花源既可以从“发呆”而来,也能够“培育”得到,您不妨把发呆与培育结合起来,或许真能在您的身边、您的脚下找到属于自己生命中的那片桃花源呢!</h3><h3><br></h3> <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四</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自烹美味分享</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琼浆甘露导奇味家常便好;</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玉果异珍求惠心巧配养生。</b></h3><h3><br></h3><h3> 吃饭,是人生中一件不吃不行迫不得已的事,一天三顿天天如此也是够麻烦的。</h3><h3> 可人活着就得吃啊,怕麻烦活不了!</h3><h3> 人往往既想吃饱又想吃好,既想吃得可口舒服又想省时省力省钱。天下有这等美事吗?基本上没有。</h3><h3> 那怎么办?您如果有足够的钱,可以请厨师、下馆子、吃酒店,把世界美食吃个遍!这样就能达到上述目标吗?恐怕也未见起,日子久了也会烦,更何况吃饱吃好容易,吃可口吃舒心就难了。</h3><h3> 不管有钱没钱自己做。麻烦吗?那得看怎么想,就像收拾房间似的,您把它当成不得已的麻烦事,那当然麻烦;如果您把它当成一种快乐呢?那就是享受了!</h3><h3> 天天做饭是快乐和享受吗?应该是、也可以是吧。因为您要吃得可口吃得舒心吃得愉悦还要吃得健康,那就只得您自己去亲身体验和深切体会应该吃什么,自己明白应该怎么买、应该怎么做、应该怎么吃。等您自做自受,吃得筋骨壮、气血通、精神好、全家乐的时候,您就知道了,做饭虽然有些麻烦,却又是一件充满趣味和享受的快乐事了!如果您再深入一下,按照专家们的说法,体会出了“吃”中蕴含着的那些博大精深的“文化”,哈😊,那可就不仅是味觉上的享受,而是沁入心脾的幸福了!</h3><h3> 我比较愚钝,还没有体会到那种高大上的幸福感,只是把做饭吃饭当成乐事和享受的。我从八年前开始研究起“食疗”,为什么?是因为八年前,我做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体检,令我惊讶的是,体检报告中竟然标明我有多项指标超高。大夫告诉我,我是典型的“无症状亚健康向不健康过渡”的疾病患者!挺绕的吧,没怎么懂?大夫就非常肯定地说,您可以说已经是一个“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必须充分重视起来,积极开展治疗,首先要通过药物,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降胆固醇、降尿酸。看着眼前大夫开出的那一大堆药,我从心底里产生了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和排斥感,我不知道这一把药吃下去会怎样,今后是不是会像我身边有些亲朋好友一样,要依赖这些药物渡过无奈的后半生。后来听说也有不靠药物,依靠吃饭和锻炼得到指标好转的。理论依据就是我们的国粹中医所说的“药食同源”!</h3><h3> 我信了。所以,我就开始行动了。</h3><h3> 我先是看了若干种中医中药养生食物营养等方面的书,然后归纳出了一堆“食疗”方面的食材,然后针对自己身上的症状和食材的功能特性筛选出“对症”的种类,然后按照中药配伍的方式进行搭配制作,再然后就是吃吃吃并在吃的过程中适当调整、基本固定、巩固成效、坚持到底😳!</h3><h3> 结果呢?两大收获:一是喜欢并热爱上了自己烹饪“美食”,特愿意和家人分享;二是身体的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有的甚至很“标准”!所以目前我和老伴的身体通过这样的吃法还是比较健康的。这是不是就是人们说的“养生”内容之一?至少是养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吧!</h3><h3> 有了这样的效果,“自烹美味”难道还不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享受吗?</h3><h3><br></h3> <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五</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暖阳半卧听音</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九天凝云古今中西终一曲;</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高山流水弦鼓琴瑟共知音。</b></h3><h3><br></h3><h3> 音乐给人带来的益处和享受那是不言而喻的,随便上网搜一搜,就会有N多种说法和不吝的赞誉。淹没在这铺天盖地的赞赏中,似乎再没有什么更多更好的词汇来表达对音乐美的表述了。</h3><h3> 那么,生活中的我对音乐的感受还有哪些可说的呢?的确没什么可说的了,唯一有的就是对音乐语言、音乐评论和音乐表达感悟中的赏悦!而这些音乐品格和功能,已经精辟地体现在那些天才的作曲家和杰出理论家精彩的论述之中。</h3><h3> 我每次在正儿八经听音乐的时候,都会把自己陷进舒适柔软的沙发椅里,在春风夏雨秋韵冬阳的陪伴下,沉浸在美妙的乐音中任思绪徜徉。为什么会是“任思绪徜徉呢”?因为多年来的听音结果,给我的强烈感受就是:音乐没有统一的“懂”,只有“自己的懂”!没有谁,甚至是作曲家本人,能够真正听懂别人的作品。我们所能做的唯一正确的事情,就是安静地听、随意地想、自在地感知、畅快地享受,而不需要解释、不需要猜测、不需要乐理、不需要负担!如此,每个人就都能够从“不必懂音乐”中找到“懂音乐”的真谛——自我感知。</h3><h3> 当然,如果能够多少了解一些音乐方面的基本知识,则会帮助自己加快自我感知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自己的欣赏趣味。在我听音的过程中,几乎每次都会情不自禁地把乐曲的旋律与那些“家”们对音乐经典论述中的点睛之笔联系起来,往往听着想着就会进入到一种“无言意会”的情感境界,也就会联想或是感悟出点儿什么“灵动的火花”。那可真是一种美妙的感受,也是一种愉悦的享受。</h3><h3> 有专家说,音乐的无视觉、无语义两大特性,决定了音乐是作曲家表达个人情感的一种抽象艺术形式,因此只能体悟,不能言说;只能运行音符,不能传递思想。我倒不这么看!尽管每一个作曲家在音乐中表达的是主观性很强的个人情感,别人无法完全解读;但艺术的魅力恰恰在于通过一定的艺术语言,能够体味和理解这种来自于生活的情感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合进入达成一种情感的和谐。更何况音乐本身也能通过音的高低长短强弱以及节拍节奏旋律配器等,表现出色彩冷暖凉热喜乐哀怒等情绪性“语言”。既然主观情感是可以通过音符来表达、可感知的,那么主观情感当然也可以诠释、可以说明。实际上,那些著名的作曲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们,都对音乐有着自己的精辟的认识、理解与解释,足够喜欢音乐的人品味欣赏。</h3><h3> 对于如何听音,我不想再说什么,也的确说不明白。我只是想把我自己欣赏的一些经典语录挑出几个有代表性的介绍给大家,看看大家是不是也能边听音乐边从他们的理念中听出些什么来。</h3><h3> 语录一(德国作曲家贝多芬):音乐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音乐使人的心灵爆发出火花。 </h3><h3> 语录二(德国作曲家舒曼):对我来说,音乐是灵魂的完美表现。</h3><h3> 语录三(法国作曲家柏辽兹):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象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h3><h3> 语录四(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空气,它是生命中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h3><h3> 语录五(俄罗斯作曲家柴可夫斯基):音乐是上天给人类最伟大的礼物,只有音乐能够说明安静和静穆 。</h3><h3> 语录六(法国作曲家德彪西):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象自然那样无边无际,象风,象天空,象海洋。</h3><h3> 语录七(德国哲学家尼采):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h3><h3> 语录八(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我心中的欢乐不是我自己的,我把欢乐注进音乐,为的是让全世界都感到欢乐。</h3><h3> 语录九(英国作曲家亨德尔):假如我的音乐只能使人愉快,我很遗憾,因为我的目的是使人们高尚起来。</h3><h3> 语录十(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一切好的音乐都是为了拨动心弦。</h3><h3> 语录十一(法国著名作家雨果):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h3><h3> 语录十二(中国作曲家冼星海):音乐,是人生的快乐,是生活中的一古清泉,是陶冶人性情的熔炉。</h3><h3><br></h3> <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六</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闲话不能入耳</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两耳不闻家事国事还要入耳;</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圣贤可阅风声雨声无需走心。</b></h3><h3><br></h3><h3> 什么是闲话,似乎很难用几句话把它说清楚。跟穿衣戴帽扫地擦灰一样,不同人对它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也有不同的定义。</h3><h3> 既然如此,那么现实生活中的闲话也不能说都是没用的、不好的东西,那得因人而异。但在人们一般的印象里,似乎闲话往往都是负面的成份多一些。我也一直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我这里所说的闲话,是特指那些能够给人或是说给我带来负面影响的杂音。</h3><h3> 在现代社会里,特别是依附在互联网载体下,闲话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变成各种莫名其妙、装扮华丽、似是而非、真假难辨甚至是并不空穴来风的“消息”和“信息”了。不少人对闲话类的信息比较热衷,喜欢转发、议论、评价,往往还要观点跟进、抱打不平。至于这样的信息到底是真是假、是对是错、有用没用,到底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影响是什么、有多大,那就不管了。这真是应了那句话:不管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了!</h3><h3> 事实果真如此吗?您真信吗?反正谁也不知道,您自己也含糊吧。</h3><h3> 人健康快乐的基本要素之一,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和情绪,并且要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这一问题很是重要。纷扰杂乱的闲话听多了,负面的声音、絮絮叨叨的杂音听多了,且不论对外界有多大不好的影响,就是对听者个人来说,所带来的消极情绪和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久而久之,会不会干扰正常的性格特征和判断力呢?会不会影响到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呢?</h3><h3> 我之所以把闲话不能入耳作为我自己的生活幸事目标之一,基本缘由本在于此。</h3><h3>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闲话不能入耳呢?我思来想去,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努力按照这四条去做,或许会防御抵制得好一点:一是有了些人生经历,也有了一定的体验过程和判断力,好奇心就会小很多。可以让它再小一点,起码能够不猎奇,就会好得多;二是对闲话的态度就是不扯,不听,不传,不信,四“不”之下闲话也就很难入耳了吧;第三,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处、聊天,听听“正”渠道的声音,接受“正能量”的洗涮;第四,也是最关键的,是本着“不是眼前无外物,不关心事不经心。”的心态,把兴趣点和精力转移到自己喜欢的“正事儿”上去。</h3><h3> 有了这四点,闲话还能入耳吗?</h3><h3><br></h3> <h3><b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七</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三五好友聊天</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拥雪寻梅谈风论月诗引酒;</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访贤修道写水画山句传情。</b></h3><h3><br></h3><h3> 要问一声什么是聊天啊?一定会有人说,这什么人呢,怎么就能问出这么个傻傻的问题来呢!聊天嘛,就是哥姐儿几个对脾气,在一起面对面地“神侃”呗;就是不管您认识不认识的,都可以在网上背靠背地“忽悠”呗!</h3><h3> 那么,聊天真的可以是那样漫无边际、云山雾罩、信口开河、随心所欲地神侃忽悠吗?我觉得不是,起码不全是!我概念里的聊天比较窄,就是几个说得来的好友之间,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的有情有趣有互动有相通的思想与情感的交流,方式可以谈天说地、海阔天空,结果一定能够互通有无、精神愉悦。</h3><h3> 我以为聊天是应该把握好“三要素”的:</h3><h3> 要素一,当然是两人以上,一个人是聊不了天的,因此聊天对象的相互选择很重要;</h3><h3> 要素二,聊天不是单向倾诉而是互动交流,要有共同感兴趣的话题,能聊得起来,这一点很重要;</h3><h3> 要素三,聊天的过程是轻松愉快、没有负担,聊天的结果是相互愉悦、共同高兴。</h3><h3> 如果这三条还算是有些道理的话,那么现在网上或周边有些“劝人劝事”的热情说法就可以商榷了。比如:</h3><h3> 有人说,老年人要走出去找人多聊聊天以排遣寂寞。这种说法本身看起来也并没什么不妥,只是如果它作为一种主动性、自我型的聊天方式的话,很容易忽略聊天对象的存在。您有事没事到左邻右舍同学同事那里坐坐侃侃,倾诉“肺腑之言”,可是这里面有个问题,您是排解了、释放了、把不良情绪宣泄了,可听者是否愿意、能否受得了?如果您痛快的倾诉对别人来讲是噪音和“垃圾”,那么这样的聊天就大有问题了。</h3><h3> 也有人说,老人可以通过与他人聊天,展示自己的特长爱好,找回以往的自信。这话听起来也没什么毛病,但与上一条一样,在聊天中您总想着展示自己,忘了别人的特点和存在,也许当您把自信找回来了,恐怕友谊也就丢了吧。</h3><h3> 还有人说,聊天能满足相当一部分心理需要,使精神愉悦。比如可以与同龄人聊天,追忆往昔令人激动的陈年旧事;可以与青少年聊天,找回当年的朝气蓬勃;可以与异性朋友聊天,对心理起到“滋补”作用;可以上聊天文地理、下聊家长里短,大聊国家大事、小聊街头巷尾;可以交流读书所得健康养生,也可以交互社会新闻柴米油盐;还可以畅想未来、憧憬晚年,更可以聊聊育儿养孙美食保健、唱歌跳舞摄影旅游……总之,通过聊天达到吐故纳新、增进思维、健全逻辑、领略人间真情、体会哲理趣味、感受生活乐趣、提高机体免疫力、延缓抑制大脑衰老、让苦闷烟消云散、让人生丰富多彩、让胸怀更加宽阔的作用等等。看看,人们心一动、嘴一张,就赋予了聊天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如此深刻的内涵!然而事实是如此吗?谁又能做得到呢?</h3><h3> 以上种种的聊天和“话疗”,您怎么看呢?这样的聊天我肯定是做不到了。</h3><h3> 我只需要清茶一杯,静隅一处,三五好友,聊天而已!</h3><h3><br></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八</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动静保持活力</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运动长生柔筋健骨肌肤美;</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静心养性神聚精足气血通。</b></h3><p style="text-align: left;"><br></h3><p style="text-align: left;"> 从“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设祖国”的口号,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再到“全民健身”的倡导,使得带有强烈意味的“使命锻炼”回归到了平和正常的“养生锻炼”。这一回归,标志着社会的发展与人的生存统一到了生命的本质上,时代的进步与健康的理念统一到了人的幸福感上。</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全民健身和养生锻炼也催生了一个个形式多样、热火朝天的“运动市场”,社会上、电视里、官方民间、专家师者等等,给出了无数种解释与方案,讲有讲的道理,说有说的理由,练有练的由头,卖有卖的缘故,让真正想锻炼的人开始时兴奋异常、转念后不知所云、实施中难以为继。</h3><p style="text-align: left;"> 锻炼到底炼什么?说一千道一万,说来说去就是练出健康让人多活些年呗。</h3><p style="text-align: left;"> 那到底怎么锻炼才好呢?在没有那么多专家忽悠时,民间就有了“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的说法,什么是“外”?就是四肢形体;什么是“筋骨皮”?就是人的身躯骨络;什么是“内”?就是五脏六腑;什么是“一口气”?就是人的精气神。只要把身体养得棒棒的,把精神养得足足的,滋养生命的目的就达到了,人就会健康长寿。这民间的话俗吧?不是俗是通俗,一句话已经把锻炼健身讲明白了。这就是内和外、动与静之间的内在关系吧。</h3><p style="text-align: left;"> 从我国中医养生的角度看,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能找到支持这种说法的佐证。只是在具体锻炼和健身的方式方法上,在动生静养、内修外练上看,有截然不同的说法而已。比如:</h3><p style="text-align: left;"> 十八世纪,法国思想家伏尔泰提出了著名格言:“生命在于运动”。多少年来,这句话已经成为人们生命健康的座右铭。</h3><p style="text-align: left;"> 而两千多年前,我国儒家鼻祖孔子就已经说过动与静的不同“功能”:“知者动,仁者静,动者乐,仁者寿。”。“生命在于静养”的信条被道家修身养性奉为圭臬。</h3><p style="text-align: left;"> 那么对于身心健康来说,到底是运动好还是静养好呢?其实,中国古代那些长命百岁的大师们早已给出了答案,那就是:生命在于动与静的平衡。道家宗师张三丰创造了太极拳、太极剑,而太极功夫的核心就是动与静的完美结合,强调的是身体动而意念静,讲究的是绵里藏针、动静结合、以静制动的内外功夫的统一。“动”说得是躯体的运动,“静”是精神的宁静,动静平衡是自然的法则,也是“天人合一”反映到人体健康的法则。只有做到动静结合、形神共养,才能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据说张三丰活了260多岁!</h3><h3> 具体到每一个人该如何去做,则要复杂得多。每人有每人不同的体质、性格、喜好和兴趣,也有各自不同的思维、认识、理解和脾气。某一锻炼健身方式并不能成为适合于所有人的“套路”和规则,而是在基本原则之下的各自选择,选择的结果就是“适合自己”,适合自己的标准就是“活力”——那是人身上透射出来的一种从内到外、内外统一所形成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状态。</h3><h3> 别人不好说,我自己还是比较相信积极主动锻炼的健身效果的。年轻时的情况就不说了,那时每天干完“正事”后,几乎都是泡在运动场上,什么打球跑跳单双杆,游泳骑车练武术,然后就很为自己健硕的体格和不知疲倦的精神状态而得意。年龄大了些,工作压力和家庭琐事多了些,逐渐就减少了运动种类和运动量,但基本锻炼却从没有放下,也因此还算是有个健康的体魄。知天命后,有一天终于发现,有些强度大的运动已经没有能力去做了,而仅仅“外练筋骨皮”也解决不了健康的“一口气”问题,身体老化、机能退化所带来的筋骨僵硬、肌肉退缩、气血不通,已经影响到了健康指标,“内修静养”的问题也就在“信”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纳入到我的健身计划之中,并坚持至今没有中断过,受益是当然的,活力也是明显的。</h3><h3> 那么我现在还在练些什么呢?动,主要有三项:带有一定强度的游泳、骑车锻炼,以保持心肺功能、身体协调和腿部肌肉的不快速退化;适度的拉力器、哑铃、俯卧撑锻炼,以保持肌肉组织的不快速退化;不刻意的腰腿肩指拉筋锻炼,以保持部筋骨的一定弹性。静,分为四项:一是睡好觉以养精蓄锐;二是发好呆以放松身心;三是听好音以驰骋联想;四是打好拳以调息冥想。</h3><h3> 时间够用吗?够啊,安排好了还富裕。现在大部分时间都是自我支配,关键在于您自己怎么做(即使是在工作时也没问题)。安排好了,形成规律,坚持下去,变成习惯,就不累不烦、受益多多了。</h3><h3><br></h3> <h3><br></h3><h3>未完待续,下篇:</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夜来灯下读书。月下邀杯独乐。<br>随手拍拍照片,时常网上购物。</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自驾各处旅行。营建家庭和睦。</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行事落于心安。老来别无牵挂。</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