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贺兰山》 岁月是位慈祥的向导,伴随我们走过一生,看遍大好风景,历经人生艰险,留下生命的痕迹。

读你

<h3> 《印想中的贺兰山》</h3><h3> 读 你</h3><h3> 第一次接触“贺兰山”是在2014年5月去宁厦一个电力企业进行安全性评价工作时,利用休息的机会与同志们去了次贺兰山。</h3> <h3>  我曾在唐诗宋词中就结识了贺兰山,它那八千里路云和月之磅礴气势,一直就萦绕在脑海深处,引得人很是向往那片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古战场。一曲《满江红》把贺兰山的历史文化底蕴提升了很多,在这西北塞外之地,有了这样的历史背景,贺兰山的形象似乎就多了几分英姿飒爽之气。</h3> <h3>“ 贺兰”是蒙语,意为“奔腾的骏马”。贺兰山绵延二百余公里,兀立于荒漠,俯瞰着大河,护佑着城池。在它的东南面是广袤富饶的河套平原,人们常 说“天下黄河富宁夏”指的就是这里。如果没有贺兰山的阻隔,北方的腾格里沙漠就会肆意南侵,可以说,黄河造就养育了这片平原,贺兰山就是它的守护神。</h3> <h3> 那次我来到贺兰山莽莽坡地边缘,看到牛羊成群、骆驼依旧的动人情景。荒草萋萋,微风阵阵,《敕勒歌》中“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远古风貌至今可感。</h3><h3> 时间的流逝带来自然世界的疲倦和衰微,但从贺兰山缓缓升起和悠然沉落的变迁中,能感觉到它那犹在的风韵和旷世的魅力。不难想,在北朝时代,贺兰山下的这块土地就像《敕勒歌》中所描写的那样充满了悠悠的青春活力和娇媚动人的淳朴情态。</h3><h3> 在游历西夏王陵后,傍晚驱车来到贺兰山脚下,带着饮罢宁夏干红的微微醉意,面对广袤无垠的大草原,面对夕阳辉映下透发着神秘色彩的贺兰山,一种怀古之情油然而升,胸中陡然腾起一股慷慨激昂之气。</h3> <h3> 站在贺兰山下,望山峦连绵于天地之间,蓝天白云,层峦叠嶂,俯视着茫茫戈壁。有隐隐雾霭笼罩着山体,炙热的阳光令我几乎睁不开眼,有些兴奋,又有些彷徨。背倚贺兰山、矗立在残垣断壁间的巨大圆锥土丘,便是元昊陵墓。这座被称为“中国金字塔”的陵墓,用粘土夯造而成,饱经风雨,表面斑驳,创痕累累。据说陵墓建成时,上有木结构顶盖,飞檐层叠,画栋雕梁,气派非凡,如今早不见那番气象,只能从脚线齐整的残墙断壁间找到一些辉煌的痕迹。在经受千年风雨的摧残之后,陵墓、残墙的粘土依然坚硬如石,实在是奇迹。</h3><h3> 西北地区的古长城也是用粘土夯造。据说夯造时,是以粘米汤和入土中,再用石杵千锤万打,干后锥刺不入。那么西夏王陵大概也是这样夯打出来的吧。空荡荡的陵园内,偶有劲风吹过,卷起一阵黄尘。那锥型大墓默默矗立在秋日的朝阳中,如同一部厚重的史书。四周静悄悄的,静得仿佛时间都已凝固。</h3><h3> 在苍茫的暮色中独自来到贺兰山下的西夏王陵,来感受一些悲壮,来欣赏一下荒凉的。</h3><h3>我认为,不懂欣赏荒凉的人是不会真正懂得美学的,因为,在荒凉中你会变得勇敢,你会变得浑厚,你会忍受孤独,你会知道沉思,你才会有遗世而独立的自信!只有经历了荒凉的磨砺,你的心胸才会变得博大;只有感受了悲壮的境界,你对人生才有俯瞰的可能;也只有在荒凉中,才会吟出“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样不朽的诗篇。</h3> <h3> 虽去宁厦三次,但只去过贺兰山一次,特别是近日观看电视剧《灵与肉》后,又沟起我对贺兰山的思念。</h3><h3> 回望贺兰山,风骨巍然。这千年风骨,系由自然与人文融合而成。这贺兰风骨之中,有着关于历史、关于家国、关于乡土、关于生存、关于时间……这不一而同的复杂的思绪。贺兰山之所以成为泱泱中华的文化遗产,那是靠岁月留下的这些痕迹,那些保存在典籍内、浸染在风情里、蕴涵在传说中的故事,为这些岁月留痕作了最坚实的印证。</h3><h3><br></h3><h3> 2018年12月11日夜</h3> <h3>为中国神华集团职工做培训讲作。</h3> <h3>  为电力企业干部做培训讲作</h3> <h3>  为电力企业员工做企业文化培训</h3> <h3>为专业人员培训</h3> <h3>  为神华集团职工作做技术讲作</h3> <h3>  为华北电力大学学生上课</h3> <h3>  在马来西亚访问</h3> <h3>在江西参加文学笔会</h3> <h3>在马来西亚访问</h3> <h3>  在新加坡访问</h3> <h3>在缅甸民主共和国</h3> <h3>  在庐山参加文学笔会</h3> <h3>  由欧洲返回祖国的飞机上</h3> <h3>  参加北京地区诗歌朗诵会</h3> <h3>  在缅甸的寺庙中参观</h3> <h3>弹奏一曲童年的回忆</h3> <h3>  参加海南的品沉香活动</h3> <h3>  在埃圾的神庙处</h3> <h3> 作者:读 你;男;唐山市人;<span style="line-height: 30.6px;">管理学硕士、中共党员;高级经营管理师;电气工程师,河北省唐山市作家协会会员、培训师、中国电力企业安全性(风险评诂)评价专家;中国管理学会特约研究员。</span></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