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而好习惯的养成从细微处开始。</h3> <h3>一、细微之处,抓好养成教育</h3><h3>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h3> <h3>殊不知,“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因此,养成教育要真正地植根于学生的心里,还得从学生点滴生活的养成教育抓起。<br></h3> <h3>勤扫地</h3> <h3>见到垃圾随手捡</h3> <h3>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上下楼梯,靠右缓行,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h3> <h3>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却能“牵一发而动全身”,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总之,抓住生活中的细节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比我们老套地说教要更有成效。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来源于这些细微的小事。</h3> <h3>二、以身作则,引领养成教育</h3><h3>我们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但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引领者。学生的行为刚开始都是模仿而来的。一个有良好习惯的教师才能带出一批有良好习惯的学生。</h3> <h3>金秋时节,我校组织六年级研学之旅。“嘟嘟……”旅游车来了,导游大喊:“学生等一等,让老师先上,让老师先上。”可是,学生的拥挤、喊叫淹没了导游的话。旅游车旁的教师都悄悄在一旁站着,谁也没有乱动,只是微笑地看着这群学生。渐渐的,学生们不挤了,有一个高个头的大男孩很礼貌地往旁边一站,给教师让出了一条路,别的学生也跟着站成一队,拥挤的场面就这样变得有序了。</h3> <h3>正是教师的示范给学生起了很好的教育作用,让学生在无声之中领会了谦让。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一无言一行,不管有开展教。育的自觉性,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榜样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热切地注意着周围的人和事,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很重要。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如要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整齐书写的习惯,首先教师就应发挥示范作用。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不懈的坚持,需要教师以为人师者的行为给学生引领好方向,让学生在日常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h3> <h3>,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很重要。生活中类似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如要培养学生喜欢阅读、整齐书写的习惯,首先教师就应发挥示范作用。但这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教师不懈的坚持,需要教师以为人师者的行为给学生引领好方向,让学生在日常的潜移默化中逐渐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