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历史,接近文化——夏县堆云洞357班康雨欣(指导老师:程娅)

念.

<h3>堆云洞位于夏县城西25公里稷王山上牛村土岗上,两侧沟壑深近百米。蛇虎、石健二涧环绕,涧水东流入涑水河。因雨后岗上积云缭绕,雾霭长存,洞门云封,故称“堆云洞”,又因为其外观似西藏布达拉宫,堆云洞又被称为“小布达拉宫”。1928年中共河东特委在这里成立,并在此秘密活动长达十年,故此处堪称晋南革命的摇篮。</h3> <h3>堆云洞历经明清时期不断地增筑扩建,形成了房上建房,院中寻院,洞里藏洞,道法自然,层叠构筑的建筑奇观,素有“小布拉达”之称,被誉为“放大的盆景、浓缩的仙境”。</h3> <h3>1922年,革命先烈嘉康杰在此道观创办了“平民中学”,把这里做为传布新思想新文化的讲坛,招收北方九省学习达1200余人,其大部成为革命活动的中坚力量;1928年6月山西省委书记汪铭在堆云洞主持召开了河东地区党组织会议,正式成立了河东特委;1929年4月,省委书记汪铭再次在堆云洞召开了河东特委会议,根据斗争形势的需要,改特委为特支。</h3> <h3>堆云洞做为河东特委的秘密活动中心,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领导晋南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至今遗留有“秘密印刷厂、地道、井中通道和藏身暗洞”等革命遗迹,嘉康杰、柴泽民、孙雨亭、贾蒿、金长庚、赵廷臣等革命前辈都曾在此学习、生活战斗,为晋南乃至全国革命活动的开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后人誉为晋南革命的摇篮。</h3> <h3>堆云洞山门前有两颗大树,大的是皂角树,小的是槐树。它们究竟树龄多大无人知晓,据考证,至少在400年前它们就已经是大树了。</h3> <h3>我参观嘉康杰等革命先烈当时秘密印发文件和传单的三拐窑、召开秘密会议的暗室,在老磨盘前回顾普通劳动者生活的艰辛,在‚平民中学‛教室内体味革命先烈嘉康杰播撒革命火种的壮怀与激情,与敌人周旋脱身的水井等遗址以及嘉康杰烈士革命事迹图文展览,对革命先烈那种不畏白色恐怖、不怕流血牺牲、坚定革命理想、勇于开展斗争的革命精神深深感动。</h3> <h3>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树立和坚持明确的理想信念。革命先烈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不怕流血,不怕牺牲,艰苦奋斗,传播共产主义理论、开展革命活动,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执著追求,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楷模。</h3> <h3>在今后,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有热血有活力,有中国的精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