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的含义

knight

<h3>动漫,即动画、漫画的合称,指动画与漫画的集合,取这两个词的第一个字合二为一称之为“动漫”,与游戏无关,并非专业术语。 其中,日本动漫是动漫领域中的典型代表,是动漫领域的领军人。</h3><h3><br></h3><h3>许多人将”动漫“的概念与“动画“的概念混为一谈,认为动漫就是动画,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动漫”实际上是“动画”和“漫画”的结合称呼。但是由于词性的模糊和词语本身具有的双重属性,会使人产生不同的误解,进而产生各种各样的分歧,所以在具体的作品的使用中应使用“漫画”和“动画”加以区别。</h3><h3><br></h3><h3>动画的概念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动画片,动画是一种综合艺术,它是集合了绘画、漫画、电影、数字媒体、摄影、音乐、文学等众多艺术门类于一身的艺术表现形式。最早发源于19世纪上半叶的英国,兴盛于美国,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动画是一门年青的艺术,它是唯一有确定诞生日期的一门艺术,1892年10月28日埃米尔·雷诺首次在巴黎著名的葛莱凡蜡像馆向观众放映光学影戏,标志着动画的正式诞生,同时埃米尔·雷诺也被誉为“动画之父”。动画艺术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产业体系,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h3><h3><br></h3><h3>动漫衍生产品是指由动画、漫画衍生而出的产品,其中之利润令人眼红。2014年,日本动画狭义市场规模为1847亿日元,而广义市场则达到了令人咋舌的16296亿日元,足足占当年名义GDP的0.33%。</h3><h3><br></h3><h3></h3><h3>日本动漫</h3><h3><br></h3><h3>日本是世界动漫强国,其动漫发展的模式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不失创新和吸引力。动漫是日本的重要产业链,在全球鲜有对手。</h3><h3><br></h3><h3>日本动漫起源于1917年,其动漫作品更注重使作品精致小巧,而且一丝不苟的日本文化同样也影响了日本动漫的特质。日本动漫的特色总括起来可以界定为:细致的角色、造型及场景设计;借助超现实的想象空间,以满足观众对不可能实现之事的幻想;刺中观众幻想的神经。</h3><h3><br></h3><h3>在日本,有几家专业性的卡通艺术家机构,其中,“日本动漫工作者协会”成立于1964年,是唯一的全国性的组织。汇集了全国所有的专业卡通艺术家。协会前任主席是近藤日出造。1985年,协会被日本教育科学部认可,开始它对卡通艺术人士的公共性服务。协会的现任主席是柳濑嵩。协会汇集了各种流派的卡通艺术家们。协会总部设在东京,并由9个分支机构遍布日本。</h3><h3><br></h3><h3>中国动漫</h3><h3><br></h3><h3>中国动漫,是指中国(大陆)地区的动画和漫画。</h3><h3><br></h3><h3>中国动画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1926年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揭开了中国动画史的一页。20世纪40年代,万氏兄弟创作了中国动画第一部长片《铁扇公主》,发行到东南亚和日本地区,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为中国动画走向国际作了很好的铺垫。中国动画曾无比地辉煌过,这也证明中国动画片是有实力的,有适合它发展的艺术规律。综观中国动画这几十年的发展,可以看到中国动画始终致力于一条本国特色的道路。</h3><h3><br></h3><h3>美国动漫</h3><h3><br></h3><h3>美国的动漫作品较其他国家的动漫作品而言,其动作流畅、情节想象力丰富,而且通常多运用高科技拍摄手法。概括起来,美国动漫的特色不外乎这四种:“美国英雄主义”、“利用动漫特技制造逼真感与震撼力”、“刺中观众幻想的神经”和“英雄配美人”。</h3><h3><br></h3><h3></h3><h3>当今中国大陆地区的网络、电视、杂志等媒体上“动漫”一词已经被频繁使用,由于我国没有成熟、严格的ACGN(Animation 动画,Comic 漫画,Game 游戏,Novel[10] 小说)市场与文化,日系动画的影响全靠网络传播和口耳相传,动漫这个词汇误用情况非常普遍。以致于现今大陆群众渐渐误认为动漫指漫画改编动画、动漫指会动的漫画、动漫指青少年向动画。动漫文化圈内通常将此类误用讽刺为“冻鳗”。</h3><h3><br></h3><h3>卡通风格动漫是动漫的一种,但动漫不是卡通的别称。</h3><h3><br></h3><h3>“动漫”一词仅在华语圈使用,其他国家地区没有类似表述。</h3><h3><br></h3><h3>“动漫”一词的确一开始是由于人们的误解而口耳相传的。但是,产生这种误传的实质原因是因为,我国目前没有一个完善的ACGN产业链与市场,并且数量众多且质量参差不齐的动画,大多数的受众是0-12岁的儿童,而人们对于国外的ACGN文化的热情却一直在发酵,这导致人们需要一个“新词”,来将受众为幼儿的”动画”与受众为全年龄的“动画”区分开来。在多数普通受众不了解其起源的情况下,“动漫”一词的含义以讹传讹,充当了这个角色。越来越多的人误以动漫一词来代指非低龄向的动画,作为对大众对动画的刻板偏见的妥协。</h3><h3><br></h3><h3>词语的含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时间人们的不同需求,也促进了词语的词义发展。同样,词语含义的发展,也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发展。像这样的语义变化,也昭示了中国动漫产业艰难且畸形的发展道路。</h3><h3><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