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书信传递的浓情

黄爱民

<h1><b><font color="#010101">  整理书房时,无意发现了一封夹杂在笔记本里的书信,这是三十多年前当兵时从服役的海岛哨所寄回来的。望着早已发黄的书信,品味着那些模糊的思乡之情,那跳跃在字里行间的朴素语言今天看来无意是令人亲切和值得回味的。 </font></b><br></h1><h1><b><font color="#010101"> 想想飞速发展的今天,当手机成为一种无所不能的现代通信联络的便捷工具的时候,的确给我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快捷,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只要手机在手,就可以轻松的联系,从通话到短信,再到微信,还有什么视频、语音等聊天等功能。有了手机的革命性出现,让远隔万水千山瞬间都跨越时空,随时随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确是了不起的人类飞跃。</font></b></h1><h3><br></h3> <h1><b><font color="#010101">  然而再现代化的手机也无法诠释人们心中的怀旧情怀,这一点手机即使再先进、再高端也无法给人以期盼书信来到身边的那份渴望和迫切,无法替代昏暗的灯下看家书的无穷享受和精神支撑。我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一段文字,用来表达我的心声颇为贴切,它说:“以前的日子很慢,车、马、邮件都慢,情思需要时间等待。现在的时光很快,问候一瞬即可到达,却轻飘而无温暖……” </font></b><br></h1><h1><b><font color="#010101"> 是的,手机在为我们提供零距离的联系的今天,我们是否会逐步失去那些在昏暗灯下握笔给家里写家书的独特魅力,是否会怀念那些信寄出后天天盼望回信的忐忑与渴望呢?</font></b></h1><h3><br></h3> <h1><b>  当时光飞跃四十年的今天,那些久远的往昔记忆早已成为脑海中最珍贵的财富。最可惜的是那些记载着自己青春快乐与痛苦的几百封书信早已不知道到哪儿去了,这是我心中一直以来的莫大遗憾。好在当年的日记本还在,我可以从中寻找那些封存久远的年少岁月。在部队时书信和写日记就是我的全部业余生活,在艰苦的训练和枯草的站岗巡逻外的闲暇时间里,看家信、写家信就是我的唯一乐趣和精神高地。<br>  每当想家的时候,总会掏出父母兄长、同学朋友的来信,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看,还会把那些美好的祝愿的寄语工工整整地抄写在笔记本上,经常拿出翻看,激励自己要发奋图强,勇敢地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自我。</b></h1><h3><br></h3> <h1><b><font color="#010101">  每当心情沮丧的时候,也会拿出家书看看,所有的烦恼的忧愁也会烟消云散。每当自己立功受奖、哪怕是点滴进步时,也会在第一时间趴在桌上给家里写信,让家人分享着自己的快乐。可以说,家书是一种无法用其他现代科技所能够替代的情感沟通方式,古老而浓情。<br>  很多时候,在夜深人静的那一刻,我总是捧着手机怀念那些灯下写信的往事,那一个个伏案疾书、手握钢笔冥思苦想的剪影,常常带着亲人的体温与墨香飞跃到我的眼前,那通信员取信回来的摩托轰鸣声,和高声报收信人名字的那一幕,连同收信后喜笑颜开、如获至宝的喜悦总也挥之不去。</font></b></h1><h3><br></h3> <h1><b>  说老实话,无数次想再回到那书信的时代,重新感受书信的带来的愉悦和舒心,然而我却已经无法找到写信的对象了。<br>  家书是人生一个宝贵的教科书,家书是生活精彩的点缀,家书更是一段历史的积淀和无法复制的温情。</b></h1><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