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村串门之——带你行走西班牙、葡萄牙

<h3>今年仲冬时节,我们终于踏上期待已久的南欧之旅。</h3><h3>在希腊见识过厚重的古代文明,又乘船在爱琴海上漂泊一天,到达火山喷发形成的小岛——圣托里尼。在那里赏独特美景、住悬崖酒店,尽兴玩过,又乘飞机,经雅典飞往巴塞罗那,开始西班牙、葡萄牙地中海阳光旅程。</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s4d2gfc?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地球村串门之——在希腊寻找古代文明</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s47iesb?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地球村串门之——圣托里尼小岛之恋</a><br></h3><h3>地中海国家气候温和,山青水秀,阳光明媚,风光绮丽。这里有沸腾的足球场、狂热的弗拉明戈、美到令人窒息的教堂、显贵的王室、浪漫的吉他民谣...</h3><h3>那我们今天就从这两个国家的一个个城市和特色小镇说起吧!<br></h3> <h3>一、马德里(西班牙首都)。</h3><h3><br></h3><h3>马德里皇宫,是仅次于凡尔赛宫和维也纳美泉宫的欧洲第三大皇宫。建于1738年,历时26年才完工,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而且最精美的宫殿之一。</h3> <h3>皇宫建筑恢宏、大气。</h3> <h3>内部装饰富丽堂皇。</h3> <h3>想不想看看皇室成员长什么样?</h3><h3>墙壁上有一幅皇室主要成员的照片。</h3><h3><br></h3><h3>就在一周前,我们的习近平主席刚刚来过这里。在宴会厅,西班牙国王、王后隆重招待远方的客人。地导拿着当日的照片,向我们讲述习主席所坐的位置。</h3><h3>虽然皇宫内禁止拍照,但我们想想紧跟着国家领导人的脚步行走西班牙,已经醉了!</h3> <h3>西班牙中心广场。高大的纪念碑上,雕刻着大文豪塞万提斯像。他的大作《堂.吉诃德》风靡全球,书中主人翁堂.吉诃德的名字,更是妇孺皆知。纪念碑前,骑在马上的就是堂.吉诃德,旁边跟随着他的仆人。'</h3> <h3>二、巴塞罗那(奥运之城)。</h3><h3>最早知道巴塞罗那这个名字,还是1992年的奥运会。</h3><h3>那时我就想,巴塞罗那到底什么样子?它离我们有多远?什么时候我才能到这个奥运会的举办地去看一看。今天这个願望终于实现了,而且让我有机会细细端祥它、品味它。</h3> <h3>照片上的老人叫高迪,是享誉世界的天才设计师。他是西班牙,更是巴塞罗那的骄傲。</h3><h3>这位天才设计师,有句至理名言:“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则属于上帝”。<br></h3><h3>他的代表作品有:米拉之家、奎尔公园、圣家教堂。<br></h3><h3><br></h3> <h3>米拉之家,就坐落在巴塞罗那街头。</h3><h3>它是以房屋主人的名字命名的。</h3><h3>他的作品无不体现他的独特风格。看似有些荒诞怪异的米拉之家,绝对是二十世纪世界上最重要的建筑之一!</h3> <h3>“米拉之家”主人米拉。房子于1912年建成,但没多久米拉就去世了,他的遗孀在此居住50多年。</h3> <h3>位于楼顶部的烟匆,就如此别具一格。</h3><h3><br></h3> <h3>从内观米拉之家。</h3> <h3>室内一角。</h3><h3>他的灵感就来自于士兵的盔甲。房子内的所有细节,都充满了灵感和自然之美。</h3> <h3>奎尔公园。</h3><h3>奎尔公园位于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区北,原来是巴塞罗那富商艾乌塞比奎尔伯爵计划建立并由高迪设计的一个社区。</h3><h3>公园占地20公顷。1900年开建,1914年建成。</h3><h3>奎尔公园最精华的部分是入口处的石阶。沿著石阶而上的市场广场、弯曲的座椅、石柱和两栋造型特殊如童话世界的房子,都是奎尔公园的最亮眼的景点。</h3> <h3>彩色的蜥蜴造型,是奎尔公园的一大亮点。<br></h3><h3>因为蜥蜴,是巴塞罗那这座城市的象征。</h3> <h3>就连广场下面这条石头砌成的走廊,无不体现着高迪的建筑特色。</h3> <h3>在高迪设计的弯曲的座椅上,与热情女地导亲切合影留念。</h3> <h3>圣家族大教堂,是高迪的又一代表作品。</h3><h3>它又叫赎罪堂。还被称为“雕刻在石头上的佛经”。<br></h3><h3>高迪用尽毕生心血设计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圣家堂。他天马行空,充满童趣,随心所欲中透着一丝不苟的严谨。教堂自1882年始建,经历了上百年,仅完成工程量的百分之六十。真正峻工需要等到2026年高迪逝世一百周年时。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未峻工即被列为世界遗产的工程。</h3> <h3>教堂内一角。</h3><h3>圣家堂的内部设计是如此独特,使其完全没有传统教堂的昏暗,而是有一种明亮祥和的温暖。直达顶端的立柱支撑着厚重的穹顶,仿佛在不断生长的雨林。</h3> <h3>教堂内一角。</h3><h3>圣家堂的内部设计是如此独特。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窗,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光束仿佛精灵一般旋着舞步,穹顶处,慢慢生出了一朵巨大的向日葵,阳光透过它的笑脸,缓缓地将温暖撒在人间。</h3> <h3>诞生立面:</h3><h3>教堂正面为高迪生前所建,主题为耶稣诞生,“对于生的希冀与欢愉”。这是一曲对自然伟力的赞歌。</h3> <h3>受难立面:</h3><h3>教堂对面描绘的是耶稣受难、死亡、复活和升天。</h3> <h3>巴塞罗那印象:街头见闻。</h3><h3>古老的建筑:有座建筑,上边1918——2018的大字非常醒目 。其实没有标明时间的百年以上建筑比比皆是,有的甚至更久。<br></h3><h3>精美的雕塑:雕塑在这里无处不在。一座街心公园,四周全被雕塑包围。形态逼真,栩栩如生。中间喷水池里这尊少女塑像,更是优美端庄,让过往游客驻足凝望,久久不願离去。</h3><h3>自由自在的鸽子:在街心公园中心,成群的鸽子一会在地上悠闲、安祥地散步,一会儿展翅飞翔,一会儿和行人互动,一派祥和景象。还有的旁若无人地站在尊尊雕像顶上,成为另一种别样风景。</h3><h3>“他乡遇故知”。就在巴塞罗那街头,和以前旅游结识的一位好姐妹永萍不期而遇。平时居住在不同城市,一直没有机会见面。做梦都没想到,竟会在万里之遥的异国他乡邂逅。巴塞罗那,叫我如何不想你!</h3> <h3>三、塞维利亚——卡门的故乡(西班牙曾经的都城)。</h3><h3>它于1929年及1992年,两度举办万国博览会。是个因为航海和贸易发展而形成的繁华都会。</h3> <h3>古王宫。塞维利亚王宫是欧洲最古老的皇家宫殿,已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王宫始建于1181年,持续营建时间长达500多年。曾先后作为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王宫的历史,使塞维利亚王宫呈现出混合着各种不同风格混杂的面貌。</h3> <h3>王宫门口等待入内参观的人群。顺便近距离观察一下这些与我们不同肤色的男女老幼。</h3> <h3>王宫内部一敝。</h3> <h3>王宫内一角。</h3> <h3>这棵树叫羊毛树,据说就是哥伦布从美洲带回的树种。</h3> <h3>王宫里,有幅画,反映的是关于大航海英雄哥伦布的故事。</h3><h3>中间站着的是圣母。右边着红衣的是大主教,左边人群里最靠近圣母的那个人就是哥伦布。足见他当时的地位之高。</h3> <h3>倍受恩宠的大航海家哥伦布。</h3> <h3>西班牙广场。塞维利亚西班牙广场是1929年为在此召开的伊比利亚美洲世界博览会而建造。</h3><h3>这是一个巨大的270度圆形广场,造型非常独特美丽。</h3><h3>建筑外部用各种瓷砖镶嵌而成,代表原西班牙58个省。</h3> <h3>西班牙广场南端塔楼,曙光初照,金光灿灿。</h3> <h3>西班牙广场,楼群周围有一条人工小护城河,上面建有数座小桥,气势不凡。</h3> <h3>小护城河上的其中一座小桥。</h3> <h3>塞维利亚大教堂,是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和伦敦的圣保罗教堂,位居欧洲第三位的大教堂。</h3><h3>该教堂建于15世纪初,在原伊斯兰教寺院的旧址上改建而成。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 <h3>最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的灵柩在此安放。</h3> <h3>塞维利亚主教堂钟楼,希拉尔达塔高达101米,是西班牙几个世纪以来最著名的高层建筑,于1987年入选了世界人类遗产。</h3> <h3>塞维利亚大教堂门前这条步行街,一到晚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不时还有有轨电车从人流中穿过。</h3> <h3>黄金塔。黄金塔是塞维利亚辉煌的航海史的见证,这里曾经是那些满载着黄金白银从美洲回来的船只的终点。</h3><h3> 黄金塔建于1220年摩尔人统治时期,是一座军事瞭望塔,主要目的是监视进犯河港的船只。</h3><h3>后来曾作为监狱、仓库、邮局等使用,现在是航海博物馆,展示古海图、古船模型及各种船头装饰。</h3><h3>塞维利亚的黄金塔坐落于海边,其名的含义不光是因为此塔在夜晚或者斜阳照射下闪着金光,说来还有个故事让她更加出名,话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攫取黄金是哥伦布船队的一个重要任务,以至于每次船队返航塞维利亚港口的时候,都要将大量的黄金存放于塔内。</h3> <h3>与热情的西班牙女郎(地导)在一起。</h3><h3>她曾在中国留过学,中文名字叫白晴朗。</h3> <h3>四、托莱多(西班牙早年都城)</h3><h3>托莱多古城的历史长达两千多年。曾先后是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城市,西哥特王国的首都,科尔多瓦酋长国的要塞,基督教国家和摩尔人战斗的前线,以及公元16世纪查尔斯五世统治时期的最高权力临时所在地。直到1561年,腓力二世决定迁都马德里,托莱多城才自此衰落。</h3><h3>托莱多城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三种主要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存,因此它又被称为“三种文化之都”。基督徒、阿拉伯人和犹太人几百年生活在一起,给托莱多留下了伟大而珍贵的艺术和文化遗产。</h3><h3>1986年,历史名城托莱多,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 <h3>古老的圣马丁桥,建于十三世纪。桥头矗立着两座防卫塔。</h3> <h3>站在观景台,居高临下,古城风貌尽收眼底。高耸的教堂、修道院及王宫、城墙等,这些密密麻麻的建筑,就是托莱多的前世今生。</h3><h3>古代因地理位置险要,能攻易守,为兵家必争之地。塔霍河逶迤流经古城,形成一道天然屏障。</h3> <h3>这是世界罕见的靠滚动电梯进出的一座城。且不是一段电梯,而是五段。</h3> <h3>托莱多大教堂,是世界最大天主教堂之一,是哥特艺术的顶峰之作。曾是西班牙首席红衣大主教的住处。它最早是哥德人的宗教圣殿;后又改为伊斯兰寺庙;1224年起改为天主教堂,各种流派的建筑师,在一座教堂内留下不同时代、不同宗教的烙印,是一座各种艺术风格相结合的建筑。</h3> <h3>托莱多古城中心著名的“月亮门”。</h3> <h3>五、塞戈维亚</h3><h3>塞戈维亚,这座城因一条引水渠而闻名于世。这不是普通的水渠,而是古罗马人建于公元1世纪末2世纪初的高架引水桥,至今已1900多岁了。</h3><h3>高架引水桥从遥远的雪山引水到阿尔卡萨城堡,全长15公里。两层的水道桥全长728米,有167个桥孔,由2万多块大石头修建而成,石块间没有任何水泥等灰浆类物质黏合,现在仍能坚固完好,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据说,这座引水桥的引水功能,直到1950年还在使用呢!现在它是塞戈维亚的标志性建筑。<br></h3><h3><br></h3> <h3>千百年的风雨冲刷,已使古水渠的石块失去了棱角。可它却依然给人坚固异常的感觉,就像一位白发苍苍,却异常强健的老人。</h3><h3>我抚摸着这近两千年前的石头,觉得它是有温度的。不由惊叹,古往今来生活在地球各个角落的人们,用聪明智慧创造着人类的文明,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就像东方多见庙宇,西方遍布教堂。中国有都江堰,西班牙有引水渠。同为水利工程,建造年代又相近,我想说,它不就是西方的“都江堰”吗?</h3> <h3>小城除大名鼎鼎的引水渠外,这里的“烤乳猪”也是举世闻名。</h3><h3>到这里才知道,西班牙的烤乳猪有“三三定律”:严格选用出生三周的幼崽(在此期间,它们只能喝母乳),在炉里慢 火烤三个小时,食客再花三个小时享用它。</h3><h3>当大厨把一只完整的烤乳猪端出来的时候,手里看不到任何刀叉,反而拿着一个白色的碟子,他便拿着它横几道,竖几道,轻易地将烤乳猪分成几大块,表明其皮之脆,肉之嫩。</h3><h3>遗憾的是,因故未能走近城里那座“白雪公主城堡”和欧洲最后一座哥特式建筑的教堂。你如有机会来塞戈维亚时,一定不要错过。</h3> <h3>六、建在悬崖上的小镇——龙达。</h3><h3>龙达是坐落于西班牙南部的一个小镇。诞生于罗马帝国时代,三千多年前,一批旅人风尘仆仆地爬上这座七百五十公尺的峭壁,发现这里地势险要,河流丰沛,食物丰美,于是安营扎寨,造出了第一座房子......</h3><h3>这白色的房子如同一颗白色的种子,随后,剧院、教堂、街道依次蔓延整个山坡,最终长为一座至今繁荣的小镇。</h3> <h3>想在悬崖边留个影,有恐高症的先生说他腿已发软。</h3> <h3>建于1785年的努埃博大桥横跨大峡谷,将新旧城区衔接起来。</h3> <h3>不远处这座一千多年前的老桥历经沧桑,至今仍保存完好。</h3> <h3>小城安宁、质朴,风景如画。它仿佛是从周围的山崖之中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蓝天白屋花香满地的美景,与其人迹罕至空谷幽鸣的私密特性,都与浪漫相关。</h3> <h3>它被称为“私奔之城”,海明威兴许功不可没,在他的小说《逝世在午后》中:“如果你想要去西班牙度蜜月或者跟人私奔的话,龙达是最适合的地方,全部城市目之所及都是浪漫的风景……这是私奔之说的缘起。<br></h3><h3>小城建在百丈悬崖之上,仿佛“世外桃园”。与恋人相拥在白色小城安静街巷散步,偶然让快门在木窗白墙下的绿草繁花间留下彼此相爱的记忆,这种想像中的场景让无论私奔与否的眷侣们都向往不已。</h3> <h3>龙达作为西班牙国粹斗牛的发源地,这里有西班牙最古老的贵族斗牛场:龙达斗牛场。</h3><h3>斗牛场外边矗立着一尊牛的雕像。</h3> <h3>这里是龙达斗牛场正门。门前伫立着的雕塑是弗朗西斯科·罗梅洛,他首次使用披风和红布来进行斗牛,被认为是现代职业化斗牛的鼻祖。他的孙子佩特·罗梅洛在1771—1799年间,一共杀死了5600多头牛,从未失手,成为当之无愧的现代斗牛之父。古老的西班牙土地上净是侵略和攻打,斗牛这种搏斗方式,展现了力量与技巧,长久地刺激着西班牙人的原始野性,荒蛮勇猛地搏杀战斗,就如同来源于生活的哀怨与奋争,倾情于对愤怒的表达。</h3> <h3>七、地中海边两小镇:米哈斯、西切斯。</h3><h3>地中海白色小镇米哈斯,一座典型的地中海风格白色的小镇。小镇位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南部,已有上千年历史的白色建筑群在海拔428米高的地中海之畔的山峦上,俯视着地中海,也眺望着大海对面的非洲大陆。|</h3> <h3>大雾完全覆盖地中海。</h3> <h3>小镇一角。</h3> <h3>小镇一角。</h3> <h3>西切斯小镇:距巴塞罗那仅35公里,是“黄金海岸”。是最顶级的海滨旅游和疗养者的度假胜地。</h3><h3>这里有碧海蓝天、有绵延几公里的绵软沙滩、有清爽的海风、有亭亭玉立的棕榈树,当盛夏时节来到这里,只有一种感觉:这里就是天堂。</h3><h3><br></h3> <h3>西切斯被称为“艺术之城”,聚集着钟爱艺术的中产阶级。画家圣地亚哥·卢西尼奥尔曾在这里居住,他的故居现在是卡乌-菲特拉美术馆,收藏着他的好朋友毕加索的作品。</h3> <h3>在小镇上,遇到一位白发老者。他正坐在地中海边的连椅上,吹着海风,像是很悠闲地在读书。我被他所感动,顺手拍下老人的背影。</h3> <h3>八、葡萄牙首都——里斯本。</h3><h3>一踏上葡萄牙的土地,自然而然就想起澳门,想起近代史上那段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为什么,相隔万里之遥、国土面积不足十万平方公里的小国能能殖民我国澳门长达112年?</h3><h3>原来,16世纪起葡萄牙在大航海时代扮演重要角色,成为重要的海上强国。全胜时代的葡萄牙甚至和西班牙签署了托尔德西利亚斯条约,意图瓜分全世界。<br></h3><h3>1887年12月1日,葡萄牙与清朝政府签订《中葡会议草约》和《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正式通过外交文书的手续占领澳门并将此辟为殖民地。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h3> <h3>航海发现纪念碑:<br></h3><h3>纪念碑高50公尺,位于首都里斯本西部的特茹河畔。是为纪念航海家亨利逝世500周年,于1960年所建的。</h3><h3>纪念碑外形如同一艘展开巨帆船只,碑上刻有航海王子亨利和有名有姓的80位水手的雕像。</h3><h3>船头站立者即为亨利,其后为其助手加玛,两旁是一些随同出发的航海家。</h3><h3><br></h3> <h3>贝伦塔:</h3><h3>在美丽的特茹河畔,耸立着一座古老的贝伦塔。贝伦塔建于1500年,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是当年扼守里斯本门户的军事要塞,也是为纪念航海家瓦斯科·达·加玛的航行而建立的。</h3><h3>在15世纪末,葡萄牙地理大发现,开始海盗式的大冒险航海时代,贝伦塔记录了一次次的征服、被征服,一次次的扬帆、回航,在葡萄牙的航海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h3> <h3>里斯本大教堂:</h3><h3>画面上这座位于里斯本的大教堂,看似与其他教堂无甚区别,但它经历过1755年的九级地震,里斯本损失惨重,它却巍然挺立。</h3> <h3>九、欧州的最西端——罗卡角。</h3><h3>去过中国海南岛的“天涯海角”,也到过非洲大陆最南端、南非开普敦的“好望角”,今天终于来到欧洲大陆的最西端“罗卡角”。</h3><h3>罗卡角,140米高的山崖上,建有一个灯塔和一个面向大海的十字架。</h3><h3>这里波澜壮阔,惊涛拍岸,视野无限,海阔天空。</h3><h3>“海草在头,海鸥在肩”是葡萄牙诗人对罗卡角深情地描绘。</h3> <h3>朴素的石碑上,除刻着经纬度外,还有葡萄牙诗人卡蒙斯的“陆止于此,海始于斯”的诗句。</h3><h3>卡蒙斯,葡萄牙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国父,在经历了搏击大海的二十年征战之后写下不朽的英雄史诗《卢济塔尼亚人之歌》,将葡萄牙民族的事迹讴歌成神话。“陆止于此,海始于斯”正出自于此,欧亚大陆最西端罗卡角的岩石峭壁,成为水手们对家乡最后的记忆,从此他们将驶向冰冷的大洋,探索未知的远方。有的人衣锦还乡荣归故里,更多的人则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上。</h3> <h3>四位长者团友也在此留下倩影。</h3> <h3>十、埃武拉小镇和人骨教堂:</h3><h3>在葡萄牙的一座小城埃武拉,有1800年的历史。镇上有个人骨教堂。它使用5000俱大小人骨,进行教堂内部空间的装修。恶趣味还是死亡崇拜?</h3><h3>在大多数文化的观念里,人死之后应该入土为安。死后把骨骸从坟墓里翻出来,挂的满屋都是,似乎是对待生者的大不敬。</h3><h3><br></h3> <h3>人类骨骸,拆解成几百万块骨头,装潢了整座教堂。包括棚顶、祭坛、各种装饰、烛台,几乎教堂内部的所有装饰全部都是实实在在的人骨头。<br></h3><h3>我们怀着惊悚、好奇的心情,参观过这座教堂后,有一种感受,就是了解异域风情,增加人生阅历。</h3> <h3>行走地球村,了解不同风土人情;</h3><h3>手抚橄榄枝,传递世界和平友好。</h3><h3> ——南欧之行感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