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龙海山位于陆良县东部,属乌蒙山脉南延之一巍然高耸,被誉为县内诸山之冠,全区山岭纵横,蜿蜒交错,诸峰高耸,石芽兀立,坎坷嶙峋,形态各异,呈山区奇秀。《陆良县志》山川条:“邱雄山在治东三十里,古名紫溪,一名狂容,俗称龙海,巍然峻;《及,冠于诸山。顶有方池,水碧如玉……。山半有古刹,山下有十八泉,乃邑之镇山也”。</b></p><h3><b>据传元未以土官龙海之名名山,故名“龙海山”。“龙海晴岚”乃陆良奇景之一,</b></h3><h3><b>龙海山,海拔2484米,横卧在陆良县东边,把龙海山区与陆良坝子天然截断,西面一马平川,东、西、南边青山叠翠,龙海乡位于陆良县东部龙海山脉南端,2006年3月由原双箐口乡和核桃村乡的大新村、核桃村、小寨村委会合并组建而成,乡政府驻地双箐口村,距县城31公里。全乡国土总面积175.5平方公里,辖10个村委会,69个自然村,2005年末总人口24411人。全乡平均海拔2200米,气候冷凉、干旱缺水,是一个典型的高寒山区农业乡。夏无酷暑,冬天迷雾蒙蒙,背靠被誉为““云贵高原第一坝子”的陆良坝。<br>站在龙海山山麓,俯视群山环绕的龙海村寨,你会发现,群山环抱的龙海乡村子中,青瓦白墙的楼房不断出现,在这些楼房中,惹人注目的是一栋栋绿树红墙掩映的楼房,这就是发展中的龙海乡山村校园。这是一片充满希望、充满活力、富有传奇色彩的土地.自1947年11月14日,中共陆良县工委在雨古彝族村竹林里签署《雨古协定》开始,这片红土地的教育星火也开始燃起,1948年4月,随着“先生上山”龙海山区揭开了办学序幕.</b><br></h3></h3> <h3>回忆录</h3> <h3><b>民国20年大竹园开明人士保玉柱先生在自己家茅草房开办私塾,开创了龙海教育的先河。1948年8月,在当时陆良县地下党工委安排下,以周箐为代表的一些进步青年进龙海山区的大弯子、树达棚、小寨、再邑、古都邑、小新村开办农民识字班。云南和平解放以后,初级小学也发展起来。<br>1950年2月,人民政府接管学校,有初级小学6所,分别是树达棚;核桃村;雨古;古都邑;上再邑和小寨初级小学。在校学生237人,教职工38人。校舍都是土改中没收的当地地主家宅或者借村民私人草房办学。<br>1983年3月,原来龙海公社分为核桃村、活水、双箐口3个乡。原箐弯子大队的古都邑、划归双箐口乡管理,设古都邑村委会。再邑村由召夸乡划归双箐口乡管理。4月,双箐口乡开始创建陆良第十四中学。核桃村乡中学保留原来陆良第四中学, 9月,各村附设初中班完全停止办班,归属各乡中学学习。树搭棚、核桃村小学开始招收寄宿制小学生。<br>1990年到1992年,按照《云南省实施小学段义务教育必备办学条件标准》开始实施“普六”,辖区9所小学中“三室”建设基本完成。在“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热潮的鞭策下,龙海乡通过集资、捐资等形式,新建校舍3295平方米, 1998年11月龙海乡“普九”顺利验收。<br>2004年3月,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模式一、二启动。计算机进入山区小学,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速度。<br>2007年8月,龙海乡进行小学校长公开招聘考试,聘任了10所小学校长,完成了山区校长的新老交替任务,为教育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br>如今步入龙海乡这片红土地时,一股清新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把教育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提出最为响亮的口号是“执政为民,教育先行。”龙海乡党委、政府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br>岁月背着沧桑匆匆离去,教育踏着旋律阔步前行。2015年以来,原乡党委书记史红祥同志多次主持召开乡党委、人大、政府、政协联席会议,研究教育发展问题,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教育发展与改革规划,建立了乡党委、政府定期议教制度、“四大家”领导联系义务教育学校制度。<br>无论是历届还是现届乡党委政府,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上,在第一时间到全乡中小学校听、查、访、议,深入了解各校的办校困难并尽力及时解决。在制定全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年度计划、安排年度财政预算等方面,均坚持“教育优先”的原则,形成了“党以重教为乐,政以兴教为本”的良好氛围。<br>如今在龙海乡,社会办学已蔚然成风,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龙海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这些政府办学的事例,成为大道至简的办学金曲,弥漫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袅袅炊烟上,演奏出天籁的回声……</b><br></h3> <h3><b>曾几何时,集山区、老区于一身的龙海山区,到处流传着“村村办学堂,少见读书郎”的民谣。“两基”验收后,学龄人口急剧减少,“一个教师,两张课桌,三个年级,四个学生”的教学点随处可见,教育均衡发展面临巨大挑战。按照“撤小、合近、扩强、带弱”的工作思路, 稳妥推进学校布局调整,逐步撤并办学规模小、办学效益差的教学点, 推进规模化、效益化办学。 坚持投入优先。2012年,我县按照“ 初中进镇、小学入村”的调整思路,坚持学生不辍学,资源不流失原则。我乡小学由2007年的 所调减到 所,教学点由 个调减到 个, 2013年以来,教育经费实现“三个增长”,即义 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预算内教育拨款、义务教育阶段生均教育 事业费逐年增长。 坚持资源配置优先。全乡所有公办中小学配备了相应的教学仪 器、音体美器材、电教设备、图书、计算机、电子白板。基本实现宽带 网络全覆盖。<br>布局调整盘活了资源,促进了均衡,实现了“校点调少、规模调大、队伍调优、质量调高”的目标,为学生营造了快乐成长的家园,为教师创造了阳光幸福的人生。<br>龙海乡现有初级中学2所,小学10所,校点1所。民办幼儿园10所。</b><br></h3> <h3><b>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精心关爱和支持下,龙海乡于1993年顺利完成了普六义务教育任务;1996年又顺利完成普九义务教育任务。200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首批"两基"工作先进乡镇,从而实现了"高标准普九、规范化办学"的目标。 在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上,龙海乡一中、二中、各小学均高规格的建起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并有多家小学接通了互联网。全乡中小学全部配齐了远程教育设施设备,实现了教育信息资源共享。全乡10所村委会完小全部添置了一体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物质保障。2015-2018三年时间内,全乡共排除D级危房 平方米,还有D级危房 平方米。就目前而言,可以说龙海最好的房子就是学校。连续三年,龙海乡中心学校、乡一中在县教育局对各乡镇中心学校、中学的教育工作目标年度考核中均被评为一等奖。<br>在龙海山区,,一座座楼房拔地而起,一所所学校展露新颜;在偏僻贫困的乡村,在那五星红旗飘扬的地方,一张张笑脸阳光灿烂,一阵阵歌声清澈嘹亮。</b></h3> <h3>陆良县龙海乡树搭棚小学学校简介<br></h3><h3>龙海乡树搭棚小学坐落于陆良县东南面,距县城30千米,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学校始建于1948年8月,历经半个世纪多的风雨,几度迁址更名, 先后开办过附设初中,寄宿制班。1953年2月龙海四区成立,正式命名为树搭棚耕读小学; 1957年3月,树搭棚乡成立,树搭棚乡初级小学也相应成立; 1971年9月,树搭棚开始创办附设初中班; 1975年7月31日,耕读小学改称小学,正式定名为树搭棚小学,沿袭至今。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学校全部拆旧换新,先后建成教学楼613平方米、教学综合楼550平方米、餐厅200平方米、教师宿舍560平方米、学生宿舍405平方米、厕所63平方米。</h3><h3>学校学生来自树搭棚村委会辖区8个自然村和马街镇双坝塘村,学生数141人,男生81人、女生60人,留守儿童 79人,建档立卡学生树搭棚辖区学生19人,其中双坝塘学生2人,全校设有5个教学班,专职教师15人,女教师8人,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10人,二级教师1人,本科学历6人,专科学历9人,专任教师学历比例100%,师生比9.4:1,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达到100%,学校树搭棚小学党支部,党员6人。学校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国培、继续教育、网络等培训达100%。<br></h3><h3>树搭棚小学学校占地面积3847平方米,生均27.3平方米,其中校舍建筑面积1830平方米,生均13平方米,绿化面积280平方米,生均2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1200平方米,生均8.5平方米。教学综合楼内设有音乐教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计算机室、图书室和党建室,教学楼设有5个班级、体育保管室、教师办公室,各室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均达 I类标准,其中图书室藏有图书6195册,计算机39台,电子白板9套。<br></h3><h3>多年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先后荣获“优秀家长学校”、“先进学校、”“曲靖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陆良县平安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h3> <h3>历届学子回母校。</h3><h3>前排从左到右分别是:</h3><h3>满宁华、满民生、王红宝、满祖盛、王小生、王小生妻子</h3> <h3>校歌</h3> <h3>树搭棚小学全景</h3> <h3>树搭棚小学音乐教室</h3> <h3>树搭棚小学图书室</h3> <h3>树搭棚小学美术室</h3> <h3>树搭棚小学科学实验室</h3> <h3>树搭棚小学计算机教室</h3> <h3>树搭棚小学体育仪器室</h3> <h3>树搭棚小学党员活动室</h3> <h3>学生在美术室画画</h3> <h3>陆良县核桃村明德小学简介<br></h3><h3>陆良县核桃村明德小学始建于1956年,迄今有62年的办学历史,座落在龙海山腹地,核桃村集市的东面。2005年3月在上级教育部门的大力协调下,由明德项目筹建并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随后将陆良县核桃村小学更名为陆良县核桃村明德小学。学校于2007年9月开始扩大招生范围,招收核桃村、新村、小寨三个村委会的五、六年级学生。距龙海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距县城所在地38公里。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学校2017年3月建设一幢学生宿舍楼,学校占地40020平方米,生均占地65.50平方米。学校绿化面积8600平方米,生均14.0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999平方米,生均9.82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3957平方米,生均6.48平方米;学校藏书12949册,生均21册。现有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餐厅,设有音乐、美术、计算机教室、科学实验室、科学仪器保管室、体育保管室、图书室六室专用教室,另外有教室、办公室、多媒体教室等25个专用教室。随着校园面积的不断扩大,办学条件不断完善,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努力创办乡镇先进示范学校。<br></h3><h3>核桃村明德小学生源来自于核桃村村委会19个自然村辖区学生,大新村村委会、小寨村委会五六年级学生。学生数611人,其中男生331人,女生280人,寄宿学生580人,留守儿童199人,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5人,全校共有16个教学班,现有教职工37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工勤人员1名。本科学历12人,专科学历23人,中师学历2人。高级17人,一级教师10人,二级教师9人,初级工1人。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达100%。</h3><h3>学校先后被评为“曲靖市教育先进单位”、“曲靖市防震减灾示范学校”、“曲靖市五星级文明单位”、“曲靖市平安校园”、“陆良县先进学校”、“陆良县绿色学校”等。近年来我校师生分别荣获国家、省、市、县、乡级奖励累计达520多人次。这些成绩的取得,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家长的好评!</h3> <h3>核桃村明德小学实验室</h3> <h3>核桃村明德小学教师在实验室上课</h3> <h3>陆良县龙海乡新村小学学校简介<br></h3><h3>新村小学始建于1960年,原校址位于核桃村公社小新村管理区, 1973年搬迁至大新村,1996年搬迁现校址,学校坐落在龙海乡东北部,距龙海乡政府所在地13公里,距县城所在地45公里。南邻古都邑村委会,西邻核桃村村委会,北邻活水乡,东与师宗县接壤。辖区国土面积64平方公里,海拔2010.00米。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学校2017年9月建设一幢高标准教学综合楼、有学生男女宿舍、教学楼(六室)、教师宿舍楼、食堂、厕所,占地总面积5580平方米。学校微机室和多媒体教室各一间,图书室、音体美室、科学室等室全部配备齐全。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652.6万元,教学仪器设备达33.15万元。</h3><h3>新村小学学生生源来自新村村委会辖区7个自然村,其中小新村、石字坡村两个村为彝族村。学生数246人,男生 127人,女生119人,其中彝族学生69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的28.05%,留守儿童46人,建档立卡贫困学生31人,寄宿学生243人。全校共有8个教学班,教职工18人,女教师7人,少数民族教师4人。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达100%。<br></h3><h3>新村小学占地面积5580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246人,生均占地面积22.68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有4069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6.54平方米。绿化面积385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1.57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1740平方米,生均运动场地面积7.07平方米。学校教学楼装配普通教室22间,其中网络多媒体教室9间,“六室”占用10间,建有标准篮球场1块。各类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达Ⅰ类标准。现有图书室图书6180册,教学用计算机14台,电子白板8套。</h3><h3>学校教职工18人,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10人;中师学历1人;高级教师职称6人,一级教师职称3人,二级教师职称9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成立了新村小学党支部,党员2人。学校所有教师积极参加国培计划、继续教育等各类教育教学培训。<br></h3><h3>学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用辛勤的汗水,浇出了丰硕的成果,近几年来为学校赢得了许多荣誉。2012年11月被授予云南省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学校,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被乡镇评为先进办学单位。</h3> <h3>新村小学实验室</h3> <h3>在传承中发扬 在发扬中传承</h3><h3>——龙海乡古都邑小学简介</h3><h3>陆良县龙海乡古都邑小学坐落在古都邑村委会所在地的上古都邑村,距离陆良县城所在地40公里。东临师宗,南接皈依,西与大竹园接壤,北邻核桃村边界。辖区内包含上古都邑、下古都邑、红果树3个自然村,辖区内农户575 户,人口2164人,其中彝族146户685人。学校始建于1950年,现有教学班4个,学生109人,生源来自于于本村委会的三个自然村,现有教师10人(男6人女4人),其中高级教师5人,一级教师2人,二级教师2人,三级教师1人。学校占地面积地5212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47.81平方米大于指标13.6平方米),建筑面积1475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3.53平方米大于指标4.0平方米),学校绿化面积180平方米(生均1.65平方米大于指标1.5),体育场占地面积708平方米(生均占地6.49平方米,大于指标6.3),学校图书总的有3072册(生均28.18册,大于指标数20册),学校计算机34台(按最大班级人数配备),学校教职工10人、学生109人(师生比为10.9:1,小于23:1符合指标),专任教师10人(高于规定学历10人,比例为100%大于指标数75%),学校设有科学实验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留守儿童心理关爱室、计算机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每个功能室的设施设备都按照国家一类标准进行配备。2006、2008年相继被评为“龙海乡先进学校”、2009年9月被评为 陆良县“教育教学综合考核优秀学校”、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被评为龙海乡“先进学校” ,2011年3月被评为陆良县“文明单位”,2012年9月被评为龙海乡“先进学校”。2017年1月在乡中心学校组织的学校综合考核中名列全乡第二名,2017年11月,在乡中心学校组织的“祖国在我心中”朗诵比赛中,荣获一等奖2018年1月学校综合考核在全乡名列第一名,2018年6月参与乡中心学校组织的小学生文艺汇演荣获二等奖。</h3><h3><br></h3> <h3>古都邑小学教学楼</h3> <h3>古都邑小学综合楼</h3> <h3>陆良县龙海乡皈依小学简介<br></h3><h3>皈依小学坐落在皈依村东部,距龙海乡政府所在地12公里,距县城所在地43公里。西邻双箐口村委会,北邻古都邑村委会,东、南与师宗县雄壁镇接壤。</h3><h3>创建于1960年8月,当时就是一间大过梁房,面积约40多平方米,复式教学,学生21人,罗炳全老师一人担任;1984年,拆除新建一栋373平方米的教学楼,四个教室,1至五年级,学生63人,一个复式班,5个教师,李玉国老师任校长,此房现已拆除;1989年新建一栋560平方米的教学楼,原教学楼做教师宿舍,8个教室,1至5年级,学生125人,6个教师,满小华老师任校长;时经20年,学生增至280人,教师16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学校373平方米教师宿舍以2009年鉴定为D级危房,全体教师搬至烟站职工宿舍,560平方米教学楼以2014年3月鉴定为D级危房。国家实施营养餐以来,新建学生食堂200平方米,以2014年3月投入使用,薄改后,2014年12月改建教学综合楼760平方米,学生宿舍300平方米,2015年11月投入使用。2015年3月,学校、村委会争取上级资金,改建学校闲置校舍530平方米做幼儿园(原烟站仓库),9月投入使用。<br>2004年以来,为了集中办学,收缩校点,学校只招收1至4年级,5-6年级收拢到双箐口小学。学校现有教学班6个,在校学生148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人,住校学生128人,幼儿园65人。学校占地面积5298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18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558平方米,绿化面积342平方米。现有教师14人,其中女教师6人;高级教师2人,一级教师5人,二级教师6人,特岗教师1人;年龄最大52岁,最小29岁,平均年龄39岁。教师学历本科4人,其中获学士学位1人,专科10人。教师合格率100%,学生巩固率100%。2009年以“两基”迎“国检”为契机,上级政府部门给我校配备了数学科学实验器材和音体美部分教学设施及仪器,学校自筹资金购置图书和部分设施设备 ,同时对校园进行了硬化、美化、绿化、亮化,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基本达到了验收标准,功能室齐全。<br>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达30余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技能竞赛获奖达30多人次,教师论文获省、市、县奖达10多人次,学校先后多次被评为县、乡先进学校和先进办学单位。<br></h3> <h3>皈依小学校园</h3> <h3>大竹园小学墙壁文化</h3> <h3>以竹育德,培养少年君子</h3><h3>——龙海乡大竹园小学简介</h3><h3>龙海乡大竹园小学始建于1962年,先后在大竹园村的村口、村中心位置建盖过土木结构的简陋校舍。1982年国家拨款10000元,在学校现在的位置新建了一幢340平方米的教学楼。1992年合并了小松毛、下大坡两个校点,1993年新建了一幢500平方米的教师宿舍和教学综合楼。2000年合并了上大坡最后一个校点,完成了校点收缩,实现了集中办学,学校初具规模。2012年以来,在陆良县教育局、龙海乡党委政府、中心学校的关心下,大竹园小学拉开了“全面改薄”的序幕。2013年新建教学综合楼750平方米,2014年新建学生食堂170平方米,2015年新建学生宿舍450平方米,新建厕所50平方米,2017年新建教师周转宿舍350平方米,新建篮球场608平方米。2017年9月,陆良县教育局为我校统筹资金25万元,启动学校大门、围墙、场地建设和校园监控设备的安装。至此,大竹园小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校园面貌一新。 </h3><h3>学校现占地面积2720平方米,建筑面积1770平方米,现有学生117人,四个教学班,现有教师9人。分别设立了体育器材保管室、图书室、音乐教室、计算机教室、美术教室和科学实验室。并开设了音乐、体育、美术、阅读、趣味实验等课外兴趣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学校结合校名、地名的特点,在广泛征求了各方人士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确立了 “以竹之精神育竹之品质”的办学理念, “以竹育德,培养少年君子”为办学目标。并从竹子的精神品质中提炼学校的四风,即,校训:正言、正形、正身、正心;校风:人人有节,个个成长;教风:团结严谨,无私奉献;学风:修身立学,奋发向上。明确了以“书香竹韵”的校园文化和“竹之七德”的精神品质修炼师德,引领学生的品行修养,为学生的成长奠基。我们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关心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大竹园小学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大竹园小学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明天。</h3> <h3>大竹园小学实验室</h3> <h3>大竹园小学学生宿舍</h3> <h3>欢乐的孩子们</h3> <h3>陆良县龙海乡雨古小学学校简介<br></h3><h3>雨古小学始建于1948年,2002年12月,大湾子小学和雨古小学被县房改办D级危房,学校借用村委会公房进行办学。至到2005年在县、乡各级领导的关心下,为实现集中办学目标而收缩校点,撤雨古、大湾子两校点,合并一校,命名为雨古小学,2006年3月迁至现在的校址。学校坐落在龙海乡西北部,距龙海乡政府所在地6公里,距县城所在地38公里。南邻大竹园村委会,西邻马街镇大龙潭村委会,北邻小寨村委会。辖区国土面积7.8平方公里,海拔2267米。经过这几年的不断壮大和发展,学校2014年10月建设一幢学生食堂150平方米;2015年10月新建学生宿舍楼一栋350平方米.有男生宿舍4间,女生宿舍4间。有学生男女宿舍、教学楼(六室)、食堂、厕所,占地总面积4500平方米。学校微机室,图书室、音体美室、科学室等室全部配备齐全。学校固定资产总值达214.73万元,教学仪器设备达22.47万元。</h3><h3>雨古小学学生生源来自雨古村委会辖区6个自然村,其中上雨古村为彝族村。学生数84人,男生 46人,女生38人,其中彝族学生18人,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的21.4%,留守儿童21人,建档立卡贫困学生17人,寄宿学生83人。全校共有4个教学班,教职工10人,女教师3人。学生入学率、巩固率和升学率均达100%。<br></h3><h3>雨古小学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84人,生均占地面积53.57平方米;学校建筑面积有985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1.73平方米。绿化面积150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1.78平方米,运动场地面积928平方米,生均运动场地面积11.04平方米。学校教学楼装配普通教室5间,其中网络多媒体教室5间,“六室”占用6小间,建有标准篮球场1块。各类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达Ⅰ类标准。现有图书室图书1850册,教学用计算机6台,电子白板5套。</h3><h3>学校教职工10人,本科学历6人、大专学历3人;中师学历1人;高级教师职称5人,一级教师职称1人,二级教师职称3人;未评1人;学历达标率100%。学校成立了雨古小学党支部,党员5人。学校所有教师积极参加国培计划、继续教育等各类教育教学培训。<br></h3><h3>学校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用辛勤的汗水,浇出了丰硕的成果,近几年来为学校赢得了许多荣誉,我校保夏雨同学在2016年度参加曲靖市森林防火“五个一”宣传教育活动中,黑板报设计荣获一等奖。2016年11月被授予曲靖市平安和谐示范学校,2015年、2016年、2017年连续几年被乡、县评为先进办学单位。</h3><p><br></p> <h3>雨古小学</h3> <h3>雨古小学校训</h3> <h3>小寨小学校园</h3> <h3>传承爱心打造山区特色教育</h3><h3>——龙海乡小寨小学简介</h3><h3>陆良县龙海乡小寨小学位于龙海乡小寨村委会小寨村,平均海拔2350米,年平均气温11.5摄氏度,是全县海拔最高、自然条件最差的小学。始建于1953年,学校目前占地面积2817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42.04平方米;绿化面积251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3.75平方米;校舍面积1318平方米,其中教学楼423平方米,学生宿舍385平方米,学生食堂120平方米,教师周转房350平方米,厕所40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19.97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1248平方米,生均体育场地面积18.63平方米。现有在校学生66人, 4个教学班,寄宿生65名,留守儿童29人,在职教师10人,其中高级教师4人,一级教师2人,二级教师3人,未定级1人,年龄最大的59岁。</h3><h3>是一所集学习知识、尊重个性、注重人文、培养习惯于一体的山区特色小学。学校设有丰富的功能室,有音乐室、美术室、体育室、图书室、计算机室、实验室等。</h3> <h3>小寨小学学生作品</h3> <h3>童真</h3> <h3>师生乐</h3> <h3>陆良县龙海乡双箐口小学简介</h3><h3>原双箐口小学创办于1962年,2007年9月,与双箐口寄宿制小学合并成现龙海乡双箐口小学,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双箐口小学的办学条件不断完善,是全乡的中心完小,也是全县最大的寄宿制小学。</h3><h3>现有19个教学班,751名学生。其中少数民族39人,女生332人,寄宿学生658人,留守儿童257人,残疾学生3人,贫困建档立卡学生67人,入学率、巩固率均达100%。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专业教师44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7.73%。 于2016年底新征学校建设用地7346平方米,现占地面积15422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0.5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4289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5.71平方米。现有绿化面积711平方米,尚缺419平方米。运动场面积5980平方米。图书16720册,学生电脑40台,与最大班额53人配备尚缺13台。各教学班均配有电子白板。科学、美术、音乐、数学等各类教育教学仪器均达Ⅰ类标准。<br></h3><h3>近几年来学校获得了许多荣誉,教师中有3人次被市级表彰。10人次被授予县级表彰,有13位教师论文获奖。2006年获陆良县教育局文明学校,同年获陆良县人民政府文明单位,2007年获优秀学校、2009获乡级先进学校、2011年、2012年、2013年连续获得乡级先进学校、2012年至2014年被评为曲靖市文明单位、2015年获曲靖市四星级文明单位;2017获乡级先进学校、“祖国在我心中”学生团体朗诵比赛一等奖,学生有9人次县级演讲获奖、学生美术作品获省级金银铜奖共89人次、共有20多人次获不同级别的奖,这些成绩的取得,受到了上级的肯定和社会的好评。</h3><h3><br></h3><p><br></p> <h3>双箐口小学实验室</h3> <h3>双箐口小学关爱室</h3> <h3>双箐口小学美术室</h3> <h3>双箐口小学计算机教室</h3> <h3>双箐口小学图书室</h3> <h3>播种良好习惯的种子 成就人生的参天大树<br> ---陆良县龙海乡再邑小学简介<br>龙海乡再邑小学地处陆良县龙海乡南端,东临师宗县雄壁镇,西与陆良县召夸镇、马街镇接壤,距龙海乡政府5千米,距县城37千米。现学校先后由三个教学点(上再邑、下再邑、地车房校点)合并而成,下设8个教学班级,最大班额29人,平均班额24人。本学期现有在校学生192人,男生113人,女生79人,其中寄宿学生159人。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1人,建档立卡户在校学生17人,留守儿童学生90人,三残学生人数为0。现有教师15人,其中专任教师15人,专科及以上教师14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男教师12人,女教师3人;其中小学一级教师7人,小学二级教师8人;语文专任教师6人,数学专任教师7人,体育专任教师1人,美术专任教师1人。经过教师调整、整合,保障学校开足开齐课程。<br>占地3416平方米,生均占地17.8平方米;绿化面积578平方米,生均绿化3.01平方米;校舍总面积2294平方米(其中学生宿舍面积72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574平方米生均8.2平方米;体育运动场地1748平方米,生均体育运动场9.1平方米;有小学数学、小学科学器材保管室即实验室,小学数学科学仪器按Ⅰ类标准配备;有小学音体美器材室即音乐(舞蹈)室、美术室,小学音体美器材按Ⅰ类标准配备;有计算机室,现共有计算机10台,生机比100:5;有图书保管阅览室,图书4423册,生均图书23.04册;学生与教师工之比为12.8:1;专任教师学历高于规定学历比例达到:100%。<br></h3> <h3>再邑小学学生洗漱池</h3> <h3>再邑小学校园宣传画</h3> <h3>再邑小学教学楼</h3> <h3>再邑小学综合楼</h3> <h3>再邑小学科学实验室</h3> <h3>再邑小学科学图书室</h3> <h3>再邑小学科学美术室</h3> <h3>再邑小学科学计算机教室</h3> <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巍巍龙海山,见证着龙海教育的发展;悠悠盘江河,流淌着山区人民的教育情怀。龙海山一样坚韧的山里人用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播种着希望,挥洒着汗水。</p><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盘江水暖,龙海情深。我们不会忘记,各级领导对我们的关怀与厚爱,他们给了我们慰藉与鼓舞;我们不会忘记,龙海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数以千计的优秀人才,他们是龙海人民的骄傲和自豪;我们不会忘记,“把心放在教育上,把学生放在心上”的辛勤园丁,他们用爱与责任诠释了人民教师的含义。</p><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站在新的起点,我们一定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把我县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县,再续篇章,再铸辉煌!</p></h3> <h3>春催桃李千山秀,雨润杜鹃万里香。 迎着改革发展和教育现代化的汹涌大潮,陆良县龙海乡的教育人,将以更加务实的精神,开拓创新,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陆良县龙海乡的义务教育工作再次腾飞,书写更加浓墨重彩的一页。让我们沿着科教兴乡、教育强乡的宏伟目标,艰苦奋斗、真抓实干,描绘美好陆良县龙海乡新图画,自力更生、同心协力,共奏龙海乡教育新乐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