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窝囊,你永远学不会❗

福报人生🇨🇳

<br><h3><strong>“</strong><strong><strong>这世上唯一扛得住岁月摧残的就是才华。&nbsp;</strong></strong><br></h3><br><h3><strong>三座奥斯卡金像奖、五座英国电影学院奖、四座金球奖、两座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两座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伟大导演”评选榜单上的唯一华人……</strong></h3><br><h3><strong>东方传统的温文尔雅加上西式的洒脱不羁,他是李安。</strong></h3><br><h3>尽管如此有如此多的奖项,李安却说:</h3><br><h3>我20岁才能看懂电影</h3><br><h3>38岁才拍了第一部商业电影</h3><br><h3>45岁才对父亲说“我找到职业了!”</h3><br><h3>50岁还经常为不知如何拍戏而哭泣</h3><br><h3></h3> </h3></br><h3>他的电影可以游走在各种文化、各种题材之间而不受限制,有着摄人心魄的力量。<br></br></h3></br><h3>他的儒雅和谦逊是一种看清人生无力本质后的温柔。</h3></br><h3>他的身体里住着一个纯真的少年和一个从容的智者。</h3></br><p class=""> </h3></br><h3><strong>“我天生就是属于这一块的。”</strong></h3></br><h3>1954年,李安出生在中国台湾屏东县潮州镇。他的父亲身为家中长子,年纪轻轻就当过县长和教育部主任秘书,从没辜负过祖父的期望。</h3></br><h3>而李安同身为家中长子,从小也被寄予厚望,就连名字也取自祖籍江苏德安中的“安”,寓意光宗耀祖。</h3></br><h3>父亲做过校长,母亲也是教师,他们一心想要李安成为他们观念中的主流精英。然而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叫“李安”的孩子,成了家中最不争气的那一个。</h3></br><h3>少年时期的李安,对填鸭式的应试教育一点兴趣都没有。学校一度以成绩为唯一标准来评判一个人的高下,而李安所处的地位始终徘徊在吊车尾阶段。</h3></br><h3>不去上学的时候,李安最常去的是台南市全美戏院,他最喜欢戏院里面放映的美国八大电影公司的电影,一部都不舍得错过。</h3></br><h3>那时候他就表现出了对影视极大的兴趣,然而在那个年代以及他的家庭都是不可能支持的。</h3></br><h3>不愿埋头于书本的结果就是,接连两次在高考中失利。</h3></br><h3>第一年,他以六分之差落榜;第二年,因为紧张,考数学时他腹痛头胀,豆大的冷汗直流,一个字都看不清,复选加上倒扣,最后仅得了0.67分,再度以一分之差落榜。</h3></br><h3> </h3></br><h3>父亲对李安的人生前景堪忧,然而李安却决意按自己的意愿升学,考入台湾艺专影剧科。</h3></br><h3>对于李安的选择父亲深意为耻,送他报道的那天难过的说不出话来;而李安却由此迷恋上舞台散发的光影魅力,自此再难割舍。</h3></br><h3>在艺专,李安一路担任男主角,他第一次可以抛开以往的价值观,像个新生儿般重新学习。</h3></br><h3><strong>“一上舞台我就强烈地感觉到,这辈子就属于舞台。清楚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它擦亮了我的双眼,呼唤、吸纳着我的精魄。</strong></h3></br><h3><strong>我逐渐了解,所谓的升学主义、考大学,对我毫无意义。遵循常规,我的一生可能庸庸碌碌;但学戏剧,走的可能就是条很不平常的路。”</strong></h3></br><h3>尽管说,父亲勉强同意了李安学戏剧,但内心一直很矛盾,一心指望能光宗耀祖的儿子没考上大学,居然沦落成给人逗乐的戏子。</h3></br><h3>所以,他一直催促李安留学,拿到学位,成为戏剧系教授。</h3></br><h3>1978年,李安进入伊利诺伊大学戏剧导演专业。也就是在这里,他结识了自己最重要的人生伴侣、后来的太太林慧嘉。</h3></br><h3>两人同在赛场上为世界青少年棒球助威赛助威,恰巧坐在相邻的位置,彼此心生好感。</h3></br><h3> </h3></br><h3>在留学期间,李安接受着西方正规的戏剧教育。因为有在台湾艺专的基础打底,再加上李安的悟性和勤奋,两年时间他就拿到了戏剧学士学位。</h3></br><h3>之后,不满于现状的李安,申请进入纽约大学电影研究所继续深造。</h3></br><h3>在这个许多人梦寐以求的殿堂级艺术学府,李安拍摄了很多电影作品,他与生俱来的驾驭镜头的天赋开始绽放出光彩。</h3></br><h3><strong>“我这人别的事情都不灵光,电脑、银行卡什么的都不会,只会拍电影。奇怪的是,只要我一拿起摄影机,身边的人都会自觉听我的,不用我发脾气去命令他们。”</strong></h3></br><h3>就像他说的那样,不拍戏时的他默默无闻,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存在感;但是一拿起摄影机,所有的人就会自觉地臣服于他的指挥。</h3></br><h3>正是基于这样的自信,李安才能一路坚持。</h3></br><h3>柯南道尔笔下的福尔摩斯有一句名言“当一切可能被证明都不可能时,最后的不可能就是可能。”</h3></br><h3>李安进入影剧艺术,刚开始时,似乎是别无选择,是没有路的路,然而这条路究竟怎样,只有走过才知道。</h3></br><h3><strong>“我天生就是属于这一块的。”</strong>这一句简单的话很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说出口,而值得庆幸的是,李安很早就知道了。</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h3></br><p class=""></font></h3> </h3></br><h3><strong>“不拍电影,李安就是个死人”</strong></h3></br><h3>大学毕业后,李安将所有的私人物品打包成八个纸箱,准备回台湾发展。就在行李被运往港口的前一晚,他的毕业作品《分界线》在纽约大学影展中荣获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项大奖。</h3></br><h3>李安决定搁置回国计划,在美国大展拳脚。</h3></br><h3>他带着《分界线》面试过三十多家公司,起初,每家公司都对这个新人赞赏有加,并在交谈中表现出强烈的合作诚意。然后建议他修改自己的剧本,等修改几次之后,就如石沉大海,无疾而终。</h3></br><h3>本来意气风发,对未来充满无限期待的李安,一再的接受打击。</h3></br><h3>他知道好莱坞的大门不会轻易的被打开,他做好了长期马拉松的准备,谁知,这一等就是六年。</h3></br><h3>他全力主攻剧本创作,这当中,他本人撰写、找美国剧作润饰或合成的剧本有好几个;别人的剧本,请他以导演身份改写的也有几个;自己的构想,找美国作家撰写的又有几个。</h3></br><h3>然而这些剧本在对方三番五次地示意下,不断地修改,直至完善。然而遗憾的是,最终还是无疾而终。</h3></br><h3> </h3></br><h3>在希望和心碎的两重极端情绪中反复摇摆,李安的生命中仿佛只剩下一个最重要的“等”字。</h3></br><h3>在这六年里,他除了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其他一事无成。是太太林慧嘉,一份薪资不高的研究员差事,每天奔波在外,撑起全家的生计。</h3></br><h3>李安则是每天买菜、煮饭、洗碗,还有扫地带孩子,一边默默承受承受了外界对他的指指点点,一边继续创作剧本。</h3></br><h3>当然在此期间,为了生计,李安也曾去给剧务组看仓库,做打杂,甚至于搬沙袋、扛东西......然而就算是这些工作,李安也笨手笨脚做不好,很快便被取代。</h3></br><h3>以至于,用妻子的话来说:<strong>“不拍电影,李安就是个死人。”</strong></h3></br><h3>大学毕业快六年,年近四十,一事无成。</h3></br><h3>李安和所有人一样,变得迷茫、绝望、暴躁,甚至自怨自艾,将自己关在家里,不愿意出门,他第一次有了放弃的念头。</h3></br><h3> </h3></br><h3>那时候第二个孩子刚出生,岳父岳母来到美国帮忙照料,李安做了一大桌好菜招待他们,岳母劝他另觅出路说:<strong>“李安,你这么会做饭,我来投资给你开饭店好不好?”</strong></h3></br><h3>再加上他的剧本项目全都失败,银行存折里只剩下43美元。</h3></br><h3>六年来日复一日,柴米油盐已经将他的全部自信和锐气都消耗殆尽。</h3></br><h3>那时候是妻子不断地鼓励他,看他精神萎靡、无法支撑的时候,就带他出去吃饭。就是因为太太的全力支持,让李安再次坚持了下来。</h3></br><h3>后来回忆往事,李安一直很感谢自己的太太。<strong>“若不是她给我时间、空间,让我去发挥,去创作,我可能永远没机会展开追求电影的生涯。”</strong></h3></br><h3> <h3><font color="#010101"></h3></br><p class=""></font></h3> </h3></br><h3><strong>“既然是自己相信的东西,就要坚持。”</strong></h3></br><h3>可能是绝处逢生绝地反击;也可能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h3></br><h3>就在李安最无助准备放弃的时候,他的人生迎来重大转机。他编写的剧本《推手》、《喜宴》在台湾获奖了。</h3></br><h3>不过此时的李安连回去领奖的机票都买不起,幸好组委会体贴,承诺报销来回差旅费。</h3></br><h3>最终李安站上了领奖台,那时候的他已经36岁,身上穿的西装是弟弟借给他的。</h3></br><h3>因为剧本得奖,很多人争相投资,并且邀请李安担任导演。自此,李安有了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工作——导演。</h3></br><h3>那时候,李安这样描述自己的这份工作:<strong>第一次有人叫我导演,拿个木盒给我坐,飘飘然,蛮过瘾。</strong></h3></br><h3>开拍《推手》,李安倾尽所有,资金不足就将自己家里的家具拿来拍摄,然而一场家庭纷争的戏桌子被砸个稀巴烂。</h3></br><h3>为了节约一个童星的钱,李安就让自己的大儿子出演。</h3></br><h3>不过,他所有的苦心,都没有白费。《推手》成功一炮走红,并入围了金马奖最佳导演提名。从此,李安这个名字也为我们所熟知。</h3></br><h3>从前他的生活两点一线:菜市场,家</h3></br><h3>现在变成三点一线:片场,家,领奖台</h3></br><h3> </h3></br><h3>成名后的李安已经38岁,有人问他对青年导演有什么建议,他说:<strong>“既然是自己相信的东西,就要坚持。”</strong>这是李安对青年导演的建议,也是他作为过来人的经验之谈。<br></br></h3></br><h3>再之后,他执导的《喜宴》仅在美国就拿下近700万美元的票房,还捧回了柏林影展金熊奖,另一部与《推手》《喜宴》合称为“父亲三部曲”的《饮食男女》也是好评如潮。</h3></br><h3>或许是多年的厚积薄发,再或许是深知得来不易,李安后来的导演之路走得很稳又很冒险。他一边不断尝试各种文化、各种题材,一边又“多年磨一剑”追求品质。</h3></br><h3>《理智与情感》中,他用西方人的语言,讲西方人的故事,也触动了西方人的心。获奖无数,好评如潮。现实的好莱坞也向李安张开怀抱。</h3></br><h3>《断背山》中,李安那句:“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断背山。”这和性取向,没有任何关系,这是关于爱。</h3></br><h3>《卧虎藏龙》则是对江湖武侠极尽想象力的描摹。一个把平实的故事渲染到充满诗意而梦幻;一个把虚构的故事描绘得细腻而真实。</h3></br><h3>《色戒》他拍的最投入的一次,至今不敢看。他形容当时自己的心理,“非常不安和大逆不道”。在拍摄前的准备过程中,他就一度大哭,想要放弃。</h3></br><h3>《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充满的隐喻在国内引发的解读热潮,特效和3D效果也获得赏赞。</h3></br><h3>《绿巨人浩克》,成本耗资1.6亿美元,不但让制片公司以惨赔收场,还被影评人批为“闷到爆炸的烂片”。</h3></br><h3><strong>无论结局,先跨出去;不论收获,先去耕耘,这也是李安一贯的作风。</strong><br></br></h3></br><h3><strong>“拍电影要有新鲜感,就像麦当娜唱的‘Like a virgin’,也就是‘每一次都是第一次做’的那种感觉。”</strong></h3></br><h3>所以他不断地学习新东西,尝试新东西。</h3></br><h3> </h3></br><h3>今年,64岁的李安出任金马奖主席,从贵宾变为主人身份,亲自主导第55届金马奖。为此他还放下身段,录了一段自己边洗头边吐槽的幽默视频,给颁奖典礼做热场彩蛋,观众都被逗乐了。</h3></br><h3>不过今年的金马奖成了一个见众生相的戏台,压轴环节,原本该上台颁奖的巩俐稳坐不动,李安只得一人上去救火。</h3></br><h3>他说:<strong>“我参加金马奖30年了,相信在座都是跟我一样的心情。在华语电影生态环境里,我们好像一个大家庭一样,我们一起竞争激励,也互相扶持关照,我们每一年聚在这里好像在庆祝丰收,感觉特别好。”</strong></h3></br><h3>言辞恳切,举重若轻。颁奖结束后,巩俐继续缺席评审见面会。</h3></br><h3>没想到李安一出任金马奖,就是绝处求生的险境,我们期盼精通“推手”的李安能以柔克刚,逢凶化吉,带领华语电影人重新团结一致站起来。</h3></br><h3> <font color="#010101"><br></font><h3><font color="#010101">他更多是一个主流文化的背叛者,几乎每一部电影都站在主流文化的对立面上,以温情的人性叙述一个不太常见的故事。喜剧不喧闹,悲剧不煽情。</font></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font color="#010101">或许是因为早年的经验和多文化交流力,李安对于弱势群体和文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关注,不仅善于聆听石头下面的声音,甚至会帮助石头自己说出话来。</font></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font color="#010101">从“家庭煮夫”到“华人导演第一人”,李安彷徨过,无措过,但是他坚持到了最后。不知道这算不算传奇。<br><br></font></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strong><font color="#010101">什么是传奇呢?</font></strong></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strong><font color="#010101">其实我们都见过:不以外界的评价来定义自己,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知道自己的价值在哪里,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并且一直一直为之努力。</font></strong></h3><h5 style="text-align: right; "><font color="#010101"><i>文章来自网络</i></font></h5><h3><strong></strong></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c/37526300/1?utm_source=singlemessage&amp;from=groupmessage&amp;v=4.6.2&amp;user_id=37526300&amp;uuid=e4ca8a584368bc1b6de7f4cb5a1d5739&amp;utm_medium=meipian_android&amp;share_user_mpuuid=3d6dd7da7b26f0d7687664385edfd0f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点此链接更多精彩原文,学习更多📖📖</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