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12月6日,重庆市小学“校园文化、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系列展示交流与培训会在南川区落下帷幕。</h3><h3> 本次活动为期一天,以“新时代背景下的校园文化、课程建设、课堂教学”为主题,由市教科院主办,南川区教委承办。市教科院党委书记范卿泽、副院长李常明、南川区副区长冉庆国出席活动。各区县教委(教育局)分管领导、基教科科长、教研机构负责人、学科教研员、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代表600余人参加了此次会议。</h3><h3> </h3> 分组研讨 <h3> 上午,参会人员分“课程建设”“校园文化”“课堂教学”三个主题在四个会场进行现场观摩、展示交流和研讨。</h3> 校园文化篇 <h3> 来自各个区县的79位参会代表分组到宁江小学、宏图村小、石溪镇中心校、大有镇中心校、隆化三小现场观摩,在各校长的引导下参观校园文化,了解学校的多元课程结构。</h3> <h3> </h3> <h3> 在大有镇中心校,市教科院初教所所长康世刚感动于朴实的乡村校园文化,他说作为农村小学,</h3><h3> ——我们没有咖啡,但是我们有油茶;</h3><h3> ——我们没有面包,但是我们有米粑;</h3><h3> ——我们没有流行歌曲,但是我们有大有山歌。</h3> <h3><br></h3> <h3> 随后,79位代表齐聚隆化三小,由康所长组织交流。南川区教委副主任朱伟向大家介绍了南川区区域整体推进校园文化情况,开州区汉丰五小廖纪元、彭水森林希望小学王子川、渝中区人和街小学徐涛也做了交流。</h3> <h3> 石柱县教育工委委员陈景红观摩学校后,高度评价了南川区校园文化建设的成就,也肯定了开州、彭水、人和街等三所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果。他用三个词诠释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因校化文”是基础,“由人化文”是发展过程,“以文化人”是最终目的。</h3> <h3> 教科院康世刚所长小结说,学校文化一定要有系统性的设计,整体推进中要有协调性,如南川区的“三面四房五抓手”推进措施。同时他指出校园文化应有文化性,教育性,研究性,特色性,适应性,所有设计理念应考虑师生适应性,铺以行政推动使之得以实现。</h3> 课程建设篇 <h3>本组活动由市教科院副所长张咏梅主持,在南川道南中学举行。</h3> <h3>隆化一小学生“过街街”节目表演,拉开了“课程建设”分会场交流展示的序幕。</h3><h3><br></h3> <h3> 区域展示环节。</h3><h3> 南川区教科所副所长陆清华以“聚焦课程建设 纵深推进区域课程改革”为题,从区域学校课程方案编制、校本课程规范化实施两大项目,分享了南川区学校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h3> <h3> 一是编制学校课程方案 做好课程顶层设计</h3> <h3>隆化一小学校课程方案展示</h3> <h3><br></h3> <h3>金山镇中心校课程方案展示</h3> <h3><br></h3> <h3>隆化七小分享学校课程方案编制故事,展示学校课程文化</h3> <h3><br></h3> <h3> 二是规范建设校本课程 助推学校特色发展</h3> <h3> 南平镇中心校“舞动苗韵”校本课程展示</h3> <h3><br></h3> <h3>民主镇中心校“粘贴画”校本课程展示</h3> <h3><br></h3> <h3>东胜小学“小小拍客”校本课程展示</h3> <h3><br></h3> <h3>隆化五小校本课程综合展示</h3> <h3><br></h3> <h3> 互动交流环节。</h3><h3> 张咏梅所长即兴采访了与会代表,大家纷纷表示:看了、听了南川区的“课程建设”展示活动,觉得南川课改以生为本,基于核心素养,是真实的、落地的,使人惊喜、惊艳,感到震撼,是用心用情做出来的,收获满满!</h3> <h3> 经验交流环节。</h3><h3> 奉节县康乐镇希望小学冉金龙、万州红光小学段雪蓉、沙坪坝大学城一小赵桂华分别以“经典浸润童年 美德点亮人生”为题、“‘三自教育’特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为题、“以数学活动课程滋润学生心灵”为题,分享了他们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和做法。</h3> <h3> 专家点评环节。</h3><h3> 九龙坡进修校书记江涛对本组活动进行了点评。她说,看了南川区的课程建设展示,亮点太多,如晴朗天空中的星星,心醉了,眼花了!教科所不愧是南川教育的智库,推动指导课程改革,将课程的泛化和窄化演变为特色,规范,面向未来,继承创新,逐步推进;通过编制学校课程方案,校长们理念前卫,育人目标明确,课程体系完善,无论在理论意义上,还是实践价值上,为区域性课程建设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案例;区域校本课程建设,依托规范编写校本课程纲要和活动设计两大抓手,课程质量有提升,学校师生得发展,区域做法得肯定。</h3> 课堂教学篇 <h3> 本组活动由市教科院相关学科教研员主持,设隆化一小、隆化二小两个会场,分学科展示和集中交流两个环节进行。</h3> <h3> 学科展示环节。</h3><h3> 首先,南川区语文、数学、英语、美术四个学科教研员围绕“为什么要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何为‘基于标准的教学”和怎样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三个方面介绍了区域学科“基于标准的教学”实践与探索。</h3> <h3> 接着,隆化一小、隆化六小、隆化七小、北师大南川附校学科教研团队以执教课时为例,从“学段课标分解、学期课程纲要、单元教学计划、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课例展示”等详细解读、整体呈现“基于标准的教学”实施过程。</h3> <h3> 集中研讨环节。</h3><h3> 首先由南川区教科所课改办主任郑勇,初教室主任罗晓敏在各分会场从实施背景、实施价值、实施过程、实施成效、工作反思等五个方面介绍了南川区开展的“基于标准的教学”区域实践与探索。</h3> <h3> 接着,两江新区金山小学的七个老师以研修工作坊的形式展示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群文阅读教研会《选择一种研修形式 启程一段专业成长》;南岸区教研员以《基于标准的教学——单元主题式深度学习的英语教学》为题,讲述了英语课堂教学中深度学习的含义;重庆市南岸区南坪实验小学李林灿分享了他们《立足核心素养 践行项目学习》的研究及成果;江北区华新实验小学熊岚作了《基于标准化课程纲要下的有效美术教学》的经验交流。</h3> <h3> 最后,市教科院教研员郭蕾、陈祥彬、王若语、吴启菊分别做点评。</h3> 集中交流 <h3> 下午,所有参会人员在道南中学逸夫楼会议室集中交流培训。会议由重庆市教科院副院长李常明主持。<br></h3> <h3> 领导致辞。</h3><h3> 南川区副区长冉庆国代表区委、区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南川教育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各位专家、各界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并诚请大家为南川教育把脉支招,建言献策。</h3> <h3> 领导讲话。</h3><h3> 市教科院范卿泽书记对南川区均衡发展、改善办学条件,内涵发展、提升办学水平的工作策略极为赞赏,对近几年来南川教育发生的巨大变化大为惊叹,指出从‘追赶’到‘领跑’, 南川探索与实践的意义的确值得借鉴与思考。同时,也肯定了其他区县在这些方面也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和做法。最后,范书记就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提出了“正确把握教研工作时代要求”“务实推进教研工作重点任务”“积极创新教研工作机制方式”“不断完善教研工作管理体系” 等四点意见。</h3> <h3> 专家点评。</h3><h3> 石柱县教育工委委员陈景红、九龙坡区教师进修学院书记江涛、市教科院初教所教研员陈祥彬分别代表校园文化组、课程建设组、课堂教学组,给与会代表汇报了上午各组的展示交流情况,他们一致认为南川教育突飞猛进、成果显著,令人惊艳、让人震撼。无论是以课程文化为载体,标准化、整体实施校园文化提升,还是编制学校课程方案,做好课程顶层设计;无论是规范校本课程建设,助推学校特色发展,还是开展“基于标准的教学”,推进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南川所取得的这些成绩,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实实在在做出来。</h3> <h3> 市教科院初教所副所长张咏梅感慨到:非常感动!感动于南川教育人的情怀和激情!感动于南川区对此次活动细心、细致的安排与服务!她说,此次活动是第一次在重庆市教研会场展示学生风采,形式丰富;第一次让与会代表感受到专业的接待服务;第一次呈现了那么多农村学校的亮点,为重庆市教研会树立了南川标准!</h3> <h3> 大会交流。</h3><h3> 南川区教委主任崔志有以《新时代新举措谋求南川教育新发展》为题,向与会代表分享了南川教育一件件鲜活的案例和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加大经费投入,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出台相关标准,引领乡村学校文化建设;增强研训指导,优化乡村学校师资建设;编制课程方案,绘制乡村学校建设蓝图;依托项目实施,提升乡村学校教学质量;规范校本课程,助推乡村学校特色发展。凭着对南川教育的一份情怀,一个理念,一种执着,用心,用力,借智,借道,深化“课程领导力建设”,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一体化发展,为人民群众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提供坚强保障。</h3> <h3> 专题报告。</h3><h3> 九龙坡区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从 “素质教育视野下的教育观、学生观”“小梅花整合课程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在课程突破与回归中回应素质教育期待”等方面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h3> <h3> 大会总结。</h3><h3> 市教科院初教所所长康世刚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说,</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这是一次成功的大会:学生成功展示了中国文化的自信,教师成功展示基于标准的课堂教学、学校成功展示了学校校园环境和文化建设、教研团队成功展示基于标准的教研、教委行政领导展示全区整体教育改革顶层设计;</span></h3><h3>——这是一次催人奋进的会:农村的校园环境是可以改变的、农村的课程资源可以开发出来的,农村的教师和校长的积极性是可以激发起来的,农村孩子的自信心是可以培养的;</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这是一次让人迷恋的会:让人迷恋于美丽的学校环境、让人迷恋那个油茶和米粑的味道、让人迷恋富有特色的大有山歌,让人迷恋南川的教研团队的执行力,让人迷恋于南川区教委主任崔志有和谢家湾小学刘希娅对教育事业探索的精神。</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最后,康所长</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对今后课改工作提出了五点建议:一是学习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转变教育观念;二是开展区域整体推进教育改革;三是重视第三期农村中小学领雁工程;四是用五个《标准》规范和指导工作;五是加强学校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和规范</span><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