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细雨霏霏,轻雾漫江。傍晚时分,豪华游轮“长江一号”在丰都景区附近的码头靠了岸。</p><p class="ql-block"> 隔江相望,对面山城高楼林立,华灯初上,繁星点点。导游说,那是三峡大坝修建前因水位抬高迁至高位的丰都新县城,丰都鬼城在岸的这边山上,是明天要游览的景区。</p> <h3> 丰都,传说是人死后灵魂归宿的地方,又称“幽都”、“中国神曲之乡”,以各种阴曹地府的建筑和造型而著名。</h3> <h3> 我对它的了解,是从小时候读聊斋故事连环画《席方平》开始的,连环画里面画有青面獠牙的鬼判,戴着高帽子的无常,还有鬼魂被锯头、油炸的场景,图文并茂,煞是有趣。 </h3> <h3>随着年龄的增长,学识的长进,对阴司之类的传说,我是根本不相信的。但鬼神传说也是一种文化,虽阎王判官小鬼只是虚妄传说,但其惩恶扬善的社会教化功用又为人所称道。</h3> <h3>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鱼贯上了岸,沿路向山上爬去。原以为鬼城应在地下一个山洞里,阴曹地府嘛!谁知不是越走越深,而是越爬越高,及至到了山顶“鬼门关”牌坊,早已气喘吁吁。“过了鬼门关,一生保平安;鬼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导游不断用风趣的话激励我们,大家累并快乐着。</h3> <h3>时值盛夏,山上树木森森,枝繁叶茂;鬼城内集佛、道、儒教于一炉,寺庙林立。我们依次进入,朝拜观光,其最有趣的要数奈何桥、望乡台、天子殿等处。</h3> <h3> 想象中的奈何桥,两座崇山峻岭间,横空一道铁索桥,桥上阴风嗖嗖,桥下鬼魂呻吟。但走近一看,只是在地面建起的面积只有25平方米的一座砖桥。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原是一个什么殿的附属建筑,后人牵强附会成了奈何桥。</h3> <h3>“我俩结交定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这是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与阿牛哥海誓山盟的唱词,至今久唱不衰。导游告诉我们,夫妇二人过桥时要手拉手,下辈子仍可结为伴侣,若有其它想法,二人各行其道也就是了,说得大家一阵哄笑。其它的人怎么过桥我不知道,反正我们随行的几对老夫老妻都是手拉着手,按“规定”小心翼翼过桥的。</h3> <h3> 走过了黄泉路,来到望乡台。此台说是人死后7天内灵魂眺望亲人作最后告别的地方,尔后喝过“迷魂汤”就什么都忘记了,看来阴司管理还是颇为人性化的。好像此处并不对游人开放,即便开放,我想也不会有人上去的。</h3><h3><br></h3> <h3> 天子殿,好像是阎君办公的所在,里面赫然坐着他巨大的塑像。</h3> <h3>楼前有一个四方形的栏杆,中间有一个球形的东西嵌在地面上,很光滑。导游说,男左女右,谁能单腿在球上站3秒钟以上,说明做好事多,反之就是做坏事多,阎王不会饶恕的。游客们多争先恐后,我却不去凑热闹,道理很简单,若以3秒为尺度,十恶不赦的罪犯顷刻间也会获准释放,是非不分,站过3秒又有什么意义呢?</h3> <h3> 天子殿两厢,布满了“阴曹地府”塑像,模拟人间诉讼、法庭、酷刑等,构思奇特,神态逼真。恶鬼有被劈头锯成两半的,有被抬进油锅的,有被割舌挖眼的,看后令人毛骨悚然。</h3> <h3>我匆匆跑下山,大汗淋漓。倒不是被那情形吓的,因为导游规定的集结时间已到,再加上酷热的天气。</h3><h3> 大家上了游轮,很快进入到游览大小三峡,饱览两岸旖旎风光的旅途之中,好像把游鬼城的事情给淡忘了,毕竟人间比鬼域美好得多。</h3><h3> </h3>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旅游时间:2013年6月</p><p class="ql-block">《老人春秋》杂志2013年第10期(总第308期)刋发此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图:残荷听雨(王向阳)</p><p class="ql-block"> —— 2018.12 整理于开封</p>